5/13/2013

中國經濟數據可信嗎?

金融時報
陳志龍

全球經濟復蘇艱難的大背景下,中國4月宏觀數據引發了一片質疑。

以進出口數據為例,官方數據顯示4月份進口同比增長16.8%,高於3月份的14.1%。出口同比增長14.7%,高於3月份的10%。這意味著中國4月份出現182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正常情況下,出口大幅增加表明全球需求讓人放心。

但中國出口數據與左鄰右舍相悖,從而引發關註,而進出口數據的黑色幽默今年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此前廣東海關一季度的數據顯示,廣東進出口總值2891.6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後同比增長了37.7%。其中,廣東對港貿易達到842.6億美元,增幅高達91.6%,這也是一組明顯的“麻煩數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廣東外貿系統人士的話說,貿易異常主要源於深圳一季度貿易的異常增長,廣東部分地市進出口是下降的,但深圳口岸前兩個的進出口額同比增長了61.5%。深圳的異常增長不僅僅推高了廣東省的貿易數據,也明顯拉高了全國的貿易統計。

實際上,外貿數字失真的問題不只在深圳,也不只在外貿領域。數據造假的“貓膩”已是一個體制性系統性的公開秘密。在一些地方的保稅區內外,進出口企業讓物流公司的貨櫃車通過不停”換牌照”,反復“進出關”,不停兜圈子,“一日游”游若乾趟,一批貨物可多次報關通關,以此騙取海關退稅單。某媒體記者採訪一家物流公司,老闆一語道破天機:“來咨詢(一日游)的人非常多,都想把貨物拉去保稅區。以前每月有200到300‘票’,每‘票’賺800元錢,最近兩個月每月能接到500‘票’。”
“一日游”源自中國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為享受出口退稅待遇,不少內地企業將貨物從內地出口到香港,然後再將貨物進口。有了保稅區區內關外的政策優惠,“一日游”就能簡化操作,如此這般,外貿數據水浸過後當然光鮮亮麗,煞是好看。

外需不振,內需乏力,但許多地方對進出口增長、引進外資層層立“軍令狀”,要當政治任務完成。問題是出口不同於其它,人家沒需求,你白送都沒對象。但考核指標的重壓下,為完成考核數據,各種鋌而走險、“幫助完成任務”的灰色利益紐帶開始出現。不僅是大貨櫃車拖著空集裝廂在關內關外忙乎不停,騙退稅,順帶完成進出口任務,一些“專業”境外工商註冊機構也與地方招商局聯手,對內資企業進行“變性”,中資企業默契配合,把資金打到境外註冊新公司。企業有言在先,匯率風險地方政府買單,為完成引進外資任務,有些地方不惜調劑巨額資金頭寸,成立引資專項基金,實際是就是應對匯率風險的資金池,引資任務完成,地方官員招商引資獎兌現,皆大歡喜。滑稽戲常演常新,某地引進一家號稱“資產過億港元”的外商,地方先是宴請,再是批地,又是減稅,還準備授予榮譽市民。啼笑皆非的是,這家假外商用假出口騙取退稅,東窗事發闖下大禍後,“皇帝的新裝”終於敗露,其擁有的不過是一家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1美元公司”。

中國的“假外資”迴流、“假進出口”事件頻生,且已公開化、規模化、產業化,其事出有因,主要還是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體制。有的地方主官理直氣壯地說,GDP和招商引資,“既是乾出來的,也是做出來的?”怎麽做,還不是考核體制“逼良為娼”,都知道數據“水得很”,但都睜隻眼閉隻眼,這都為非法活動的蔓延滋長提供了土壤。

進出口數據失真,特別是習慣性的順差放大,宏觀層面上易授人口舌和把柄,給決策者帶來極大的被動。微觀層面上,灰色交易的“內傷”還在於擾亂內部正常的金融秩序,滋生“貨幣滲漏”和“貨幣暗流”,極易為資本外逃和假外資流入提供便捷的管道,對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埋下隱患。

外貿數據只是統計失真的一扇窗口。製造業PMI、消費物價指數CPI,甚至金融存貸的統計數據有時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它上它就上,要它下它就下,立竿見影,但本質都是塗脂抹粉打扮過的。每到季末,銀行要報表好看,“調節存款”,一沖就是幾千億,其中不乏“一日游”,“一夜情”的存款,過了時點就嘩嘩走,反正報表好看了,獎金兌現了,至於誤導宏觀決策,那大帽子別扣在我頭上。貸款亦然,上面要某項數字,各種“口徑”不停地拆裝重組。特別是不良貸款,局外人更是霧里看花。齊魯銀行因票據案損失慘重,2010年的年報遲至今年5月才發布;尚德事件發酵兩年,包括國開行在內的多家債權行對所涉不良貸款諱莫如深,從沒有一家機構坦陳自己所涉不良貸款的數額和風險應對,只到尚德進入破產程序,媒體和公眾才從法院獲知其尚未償還的貸款超過70億。絕大多數債權銀行都是上市銀行,其對儲戶和投資人知情權的藐視可見一斑。而以交通銀行為代表的多家商業銀行,在上海、無錫等地動輒數百億地深陷鋼貿市場的泥淖,至今亦未作真實的風險揭示,一筆糊塗賬。

每當經濟增長出現困難時,統計數據失真、層層加碼的現象就會出現。有些簡直就是驢頭不對馬嘴,比如說工業用電量和應稅銷售雙雙顯著下降時,工業增加值卻能保持兩位數增長,你是如何做到的?撒了一個謊,要用一百個謊來圓。據說,有的地方為了能把假數據“圓起來”,還出台政策考核企業用電量,財政再給予補貼。最近公佈的一季度全國31個省(區、市)經濟運行數據,多年存在於GDP數據中的“1+1>2”的怪圈依然存在,兩組數據相互掐架。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一季度全國GDP總量為118855億元,而31省區市公佈數據綜合是123571.1億元,兩者相差4700億元。更難為情的是,中國甚至還出現過對6年前的國民經濟指標進行“必要調整”的鬧劇,“官出數字,數字出官”,數遂人願,如此橡皮泥式的彈性數據,貽害無窮。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在一萬億上下,不良率不到2%,這數字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但顯然,中國銀行體系的真實風險沒有得到充分暴露。在光伏、鋼貿、造船領域的風險貸款應分別都在千億上下,這些風險資產至今賬面未予承認,而大量展期延後的地方政府平臺貸款當然也不在其中。前不久,造船業的貸款再出違約經典案例,韓國STX(大連)有總額超過40億元的兩個銀團貸款已經逾期。當地政府強力介入,要求各大銀行續貸,並下達“封口令”,嚴禁對媒體說三道四,當地政府對記者稱,不能透露有關此事的任何最新進展,而相關貸款銀行清一色全是上市銀行,其治理結構的不健康、財務不透明已到了何種程度。難怪巴菲特和羅傑斯都先後表態,“我不會買入中國的銀行股,雖然它們很便宜,但我看不懂他們的報表。”

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最近有多位經濟學家對當下的中國和20年前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的鼎盛時期進行比較研究,其間的相似性無外乎本幣升值的“7年之癢”、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泡沫高漲、高鐵時代和城鎮化,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基於亞洲文化的經濟數據失真,有問題不敢面對,把頭埋在沙子里做駝鳥,百般遮掩,用假數據誤導當局。

日本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曾任內閣總理經濟顧問的竹中平藏說,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各種問題都被隱藏起來,當經濟增速減緩時,金融資產的質量問題就漸次浮出水面,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暴露。現在,中國金融總量很大,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會感到很棘手。過熱發展之後,連銀行行長們自身都無法確定銀行將來會有多少不良債權,這將埋下災難的種子,因此負責任的監管當局要制訂一套評估系統,以釐清真實的數據。

日本另一位經濟學家小林英夫說,日本的教訓說明,通過失真的數據製造的繁榮和需求總有一天會破滅,這是泡沫經濟產生的原因之一。20多年後,中國經濟體量已經相當巨大,一旦泡沫破滅,要比當年的日本恐怖得多,意義也將完全不同,那將是一次巨大的海嘯。而知名學者、中歐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許小年在最近一次演講中也明確表示,基於對中國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懷疑,將不再對經濟行為作任何預測。

假數據誤導公眾,誤導決策,害莫大焉。還原數據的真實性,給公眾一個可以信賴的經濟數據,是時候了。各路統計專家,還是應該像北京人那樣,先從一個煎餅的價格波動來還原真實的貨幣購買力和真實的CPI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