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
針對中國日益嚴重的微小顆粒物質PM2.5所引發的大氣污染問題,日中韓三國政府間將加強合作。
日前,日中韓環三國境部長會議在日本的北九州市舉行。三國同意設立政策對話機制。防治跨國大氣污染,各國政府間的緊密合作不可或缺。期待此次部長級會議達成的共識能邁出重要的一步。
中國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缺席,副部長李乾傑代替他出席了此次會議。因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中國政府的對日姿態趨於強硬,至今沒有緩和跡象。即便如此,此次中國政府仍派出副部長出席會議,這是因為需要與日本開展合作吧。日本在解決大氣污染和環境對策方面擁有經驗和技術積累。
PM2.5問題,源於汽車尾氣、煤炭、建築工地以及工廠的煙塵排放等,是由各類因素構成的複合體。解決起來絕非易事。不得不說,因優先發展經濟而忽視環保對策的中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負有首要責任。
然而,在中國的土地上同時還有眾多日本企業在生產運營,因此談及污染問題日本也無法完全撇清干係。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大氣污染正逐漸危及包括此次會議主辦地北九州在內的日本各地區。
在環境污染問題上,提“國境線”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日本願不願意,這都不可避免地成了“自家的事兒”。除了展開跨國界合作之外別無選擇。
日本政府有環境政策方面的積累。同時,日本眾多企業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環保技術。這些都是歷經日本國內環境污染事故,付出巨大犧牲而逐步累積起來的成果。不論是商業領域也好,還是出於非營利性質,日本可以提供協助的空間很大。
本月,上海和昆明相繼發生了為抗議新工廠建設而舉行的市民抗議活動。在中國,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認識正迅速提高,如果日本提供協助,這或許有益於改善人們的對日情緒。
三國可以聯手合作共同解決的,不應僅局限於環境問題。然而,原定於5月舉行的日中韓首腦會談被延期,日中韓三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也被取消。不但朝鮮問題箭在弦上,三國間的經濟合作談判等也有待開展。如果直面現實的話,放任這種異常狀態繼續下去沒有好處。
大家相互之間都是搬不走的鄰居。應該從利害關係一致的領域著手,踏實推進合作,重新構築信賴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