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2015

投資不振,出口不彰,當然消費不會好,GDP也會跟著一再下修,台灣面對產業結構調整,吸引外人投資及稅制困局皆無解,恐怕要慘到底才有翻轉的機會。台灣需要一次類似1997年南韓式的休克療法。

謝金河

2016年的總統大選,各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都已起跑,台灣開始進入火熱的權力爭奪戰,但是政治熱,經濟冷,攸關台灣競爭力的各項經濟指標卻紛紛出現驚人的惡化徵兆,眼前這些經濟數字的冷,不容我們掉以輕心。
台灣最倚重的出口,6月出口230.7億美元,年衰退16.9%,這是6年來最大單月跌幅;上半年出口1424.3億美元,年減7.1%,台灣對五大出口市場幾乎都出現衰退,對中國與香港出口更是連七個月衰退,經濟部統計處公布6月出口接單也較去年同期衰退5.8%,2015年可能是金融海嘯以來外銷接單首度出現衰退的一年。
出口一向是台灣拉升GDP的一支大柱,中國供應鏈崛起,眼看著出口衰退成定局,毛治國院長此時緊急召集財金經首長及民間學者開會,要求在兩周之內提出振興經濟方案,但解藥仍出不來。
此時曾任經建會主委的尹啟銘跳出來說「救出口,不如先救投資!」這個話呼應了財經大老劉泰英先前警告「台灣經濟不太妙!」警告台灣不增加投資,就不會有明天。台灣的問題出在投資,誰都知道台灣應該增加投資。但「中華民國公司誰來投資?」卻點醒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民粹治國擋掉外資

例如,台灣水電費都低,薪資漲幅更低,但外國人卻不來;台灣的競爭力在全球排名第11,但外國直接投資,台灣只有越南的三分之一,菲律賓的一半;跟亞洲其他國家經濟體比起來,台灣是外資最不青睞的國家。追根究柢,原因都不是經濟,而是政治,我們的民粹治國,擋掉了很多外國直接投資大案。
這當中還有幾個迷思,一是馬總統告訴我們,兩岸關係改善,外資就會源源不絕而來,台灣經濟就會大好;但若比較扁政府執政前7年,台灣還收到218.82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但馬總統執政前7年,外國在台直接投資只有184.16億美元。兩岸關係改善了,外國直接投資台灣金額不增反減。
二是2014年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只有28.39億美元,但是外資匯入台灣短期投資(FPI)的淨匯入金額高達2031億美元,FPI的金額竟然是FDI金額近百倍,這是全世界罕見的景象。外國直接投資新創事業少,反而是炒股、炒匯的短期資金十分豐沛,這也是台灣的經濟奇景之一。
三是台灣以低稅吸引外資來台炒股,但本國資金卻大規模出走。
到去年底止,台灣在外投資的資本總額達1.62兆美元,國人每年赴外國的直接投資都超過100億美元,這其中以投資中國為主,2010年國人赴中國FDI 122.3億美元,2011年又達131億美元。這個現象可看出,外國人來台直接投資有限,但本國人直接到外國投資的金額卻相當可觀,更可怕的是本國投資人購買外國資產的金融帳連19季淨流出高達1886.7億美元。

需南韓式休克療法

這些年,投資在台灣的錢愈來愈少,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重已高達53%以上,我們的企業跑去投資別人,本國資金熱中買外國房地產與股票,這是個明顯的掏空經濟型態,這將使台灣愈來愈無力,最後一切終將攤牌。
投資不振,出口不彰,當然消費不會好,GDP也會跟著一再下修,台灣面對產業結構調整,吸引外人投資及稅制困局皆無解,恐怕要慘到底才有翻轉的機會。台灣需要一次類似1997年南韓式的休克療法。
當年南韓股市暴跌60%,韓元從874直貶到2000兌1美元,南韓的前30大財團有8家破產倒閉,IMF緊急紓困570億美元,南韓人齊力捐金救國……,這一幕場景,也許不久台灣會看得見!

財金文化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