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茹
你會用「了不起」來形容你目前的工作嗎?你用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你的工作?一份平庸的職業?還不錯的工作?或是了不起的志業?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主張,不論頭銜、位階或行業,每個人都有機會開創屬於自己的成功志業,只要你把付出視為貢獻,讓他人信任你。不論尋找工作或是執行工作,要時時謹記「主動積極」的思維,再搭配「以終為始」的習慣建立目標,將職涯當作個人生涯貢獻的過程。
尋找人生中理想的志業,而非一份工作
尋找工作是個人職涯的開端。每位求職者都是擁有獨特優勢組合的人,因為一個人擁有的天賦才能、興趣和道德感都是絕無僅有,因此,由個人的天賦才能、工作熱情、道德良知和市場的問題重疊,就能得出個人的優勢組合,據此擬定貢獻宣言,畫出工作目標的藍圖,一步步實踐。
帶著你的優勢組合和貢獻宣言,用主動積極的習慣,轉換成兩種思維,尋求心目中理想的工作:
1.你是志工,不是員工:員工擁有職務內容,志工擁有理想。因此不要只想著找工作,而是要為理想工作。把工作當成值得付出的理想。志工般源源不絕的熱情和幹勁,是一般事業與成功志業的最大差別。
2.沒有職缺,但永遠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人看到的是,景氣不好,企業沒有職缺;主動積極的人想的是,企業需要解決問題的機會無窮無盡。把自己當成來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人,你永遠都能有發揮的空間,絕對不乏工作機會。
在動盪的社會中,即使擁有工作,也可能面臨許多困境,你可以被動地抱怨自己無法控制一切,然而柯維主張,此時應以主動積極的思考態度,從認為「我的處境是外界造成的,沒有人要我」,轉換成「我的處境是自己抉擇的結果,我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工作」。差別在於前者只關心自己的「關注圈」,後者則開始培養自己的「影響圈」,希望能夠將之擴大。
去除自怨自艾的消極態度,擴大「影響圈」
擴大影響圈的方法可透過以下4種方式進行,從研究中尋找資源,再運用資源擴大影響圈。
1.人:尋找適當的人幫助了解這個問題,例如專家、上司或是能夠提供指導的人。
2.知識:尋找關於這方面問題的各種知識性資料,例如書籍、報章雜誌或座談會。
3.科技配備:了解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各種科技設備。
4.預算:提出一個解決方法,並清楚列出這項投資的花費和報酬。
妥善利用影響圈工具,主動積極地落實在工作中,增加個人能夠貢獻的具體事務,顯現個人對企業或雇主的價值,擴大發揮的影響力層面,自然能體會到職涯的快樂,個人的職志也能相應地展現,開創自己的志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