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2012

羅智成: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力

加州聖地牙哥的巴博公園,在我慵懶的夏日漫遊中,帶來了未預期的驚豔與驚喜。

這處標榜「文化與藝術風景」的優美所在,從上世紀之初就開始經營、規劃、擴建,目前共有十五座藝術館、博物館、科學館或植物園安頓在華麗西班牙混細緻摩爾風格的古典建築聚落裏,靜候你的造訪。四布的花園、噴泉、廣場、荷花池、露天劇院和鐘樓則把整個園區布置得有如心靈最後的城堡,靜謐而美滿,豐盛而安詳,令人流連忘返。

從聖地牙哥沿太平洋北上,你還會經過著名的拉古納海灘、庶民的雷登度海灘、雍容的新港社區、安逸的長灘及更往上的帕洛斯佛迪、聖塔摩尼卡等。迎著海平線上燦爛的夕陽望過去,玩風帆的青年、堆沙堡的小孩、推嬰兒車的夫婦、戴耳機慢跑的女郎,被襯托得有如精巧無聲的剪影,上演著被許多觀眾憧憬、豔羨的美好劇情。

美國的軟實力就是這樣,總是隨時隨地在不經意間向你展現著對美好生活無窮的想像力,以及把這些想像付諸實現的技術與能量。這始終是這個看似粗枝大葉的社會最震懾我的地方。相對於此,日薄西山的經濟優勢、偽善的對外政策或擁槍枝、反墮胎的基本教義派就成為微不足道的瑕疵了。

這些形形色色的理想生活場景,大多由資本主義貴族或躊躇滿志的資產階級者所打造、主導,他們嫻熟地把「現世人本主義」的夢想、欲望和財富或市場結合,提供給自己和別人享受有限生命的種種動機與方案,其視野、創意、品味和感染力、影響力遠遠走在各級政府和其它社會之前。

於是,我們有了第五大道或馬里布海灘、迪士尼樂園或漢廷頓博物館、好萊塢或拉斯維加斯、AD或W、爵士樂或街舞…不只如此,相應的,也就有了嬉皮、雅痞、民權運動、環保運動,更不用提民主與自由的生活方式了!

我始終覺得,從廿世紀中葉開始,美國社會對當今人類最重要的貢獻與影響,就是源源不絕地提供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引領著其他社會去追隨、參考、反思或批判。

在這段時間或更早、更晚,其他社會或多或少地也有所貢獻:法國的時尚、品味與高蹈的生活態度;英國的文化底蘊和領先世界的產業創新;日本唯精唯美的處世情懷、木質美學與生活科技,還有卡拉OK與動漫;印度的靈修與異現代的人生觀…連韓國最近也跟上來了!他們把「微整形」或「重效化妝」等「輕醫技」徹底消費化,滿足了人類自我形象被肯定的渴望,甚至因此降低醫療專業的應用門檻—這不能不歸之於數位科技「虛擬」技術衝擊「真實」價值後的文化效應。

相形之下,華人社會的貢獻就很不突出了!尤其在經濟上取得種種成就同時,粗陋的模仿與浮誇的炫耀甚至招致嘲弄與訕笑。但是我們並非一直都是如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絲綢有著超越時尚精品的地位;我們的瓷器讓當時西方的「高科技」產業競相模仿、研製;中國風的花園一度風靡了歐洲;cha和tea教導了全世界對這神奇植物的發音…只是,這些輝煌的記憶早已帶有久遠的霉味。

人類文明的典範也許隨時代而變遷,但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想像始終是文明演化的動力和本質。一個國家或一個文明在國際間甚至歷史上怎麼被定位,端看它有沒有能力回應人類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域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與渴望。

(作者為作家、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