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2012

台灣百病叢生


有一家公司的財報,負債大於資產,現金流量短缺,靠舉新債還舊債維繫運作,人事、組織龐大臃腫,支出大多用於人事與退休金,很少用在研發與具生產效益之投資,績效奇差無比,年年虧錢,但董監事卻是一群肥貓,坐取高薪,退休仍能領優渥月退俸與十八%優存,甚至還能到子公司當董事長,變相領取雙薪。當公司瀕臨破產,計畫刪減退休人員福利時,少數成員認為辱及尊嚴,揚言造反。這家「公司」聽起來很熟悉吧,沒錯,那就是中華民國政府!

馬英九擔任第一任總統時,六三三跳票,經濟成績單不及格,但善良的台灣民眾仍給予再次執政的機會。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的財務慘狀一般民眾無從得知;其次,多數人仍停留在台灣創造經濟奇蹟時的印象,認為馬雖無能,但只要人民願意打拚,仍可走出一條生路。過去的威權時代不就是如此?人民對政府沒有期待,依靠自己提著一卡皮箱、以一口破英文闖遍世界,打造出經濟奇蹟。因此,馬固然沒有大功,但只要沒有大過,也就加以包容,讓他有戴罪立功的機會。

然而,如此的思維已經不適用了。當年台灣年輕力壯,可以大量付出腦力與體力,卻積累出嚴重的病痛,如今已一一發作,甚至呈現多重器官衰竭,如果沒有一位好的醫師及時救治,可能成為不治之症,台灣從此沉淪。換言之,台灣的領導人必須具有雄才大略,以及改革的高度理想與勇氣。領導人的無能將是國家最大的災難,故而台灣民眾對馬英九的寬容善良,卻陷全民於萬劫不復的悲劇。尤甚者,這位表演型政客至今猶不知浩劫當前,仍自我感覺良好,依舊故技重施,一再裝可憐、裝無辜,詭辯國家財務危機不會在他任內發生,是他勇於承擔,方主動推動改革。似乎在抱怨民眾沒給予掌聲,反而罵聲不絕,真是好心沒好報。

其實,若將台灣當成一家公司,現今同時存在兩大危機︰財務危機與營運危機。在財務方面,主政者宣稱財政穩健,中央政府債務只占GDP比率約四十%,尚未至舉債上限,更遠低於歐債國家;然而,若計入各級政府約十五兆元的潛藏負債,包括未來三十年須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的舊制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勞工保險未提存責任準備、退撫新制未提撥的退休金等,實際負債約為GDP的一四七%,比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義大利更高。更嚴重的是,由於稅收減少、支出日增,政府財務赤字已經結構化,必須舉新債還舊債,而且還息的壓力日益沉重。因此,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國家競爭力報告中,台灣政府財政赤字排名從前年的六十八名,退至去年的第九十一名,今年再掉到一百名。而退休軍公教所得替代率太高,加上十八%,甚至超越現職人員,在在形成財政未爆彈。

其次,在營運績效方面,人事成本太高,組織結構疊床架屋。全國公部門的人力總數約八十二萬人,占總人口比率三.五%,高於韓國的二.一二%、日本的二.九%。而政府固然進行組織改造,由三十七個部會精簡為二十九個,仍為全球之最;而台灣乃蕞爾小國,卻有六個直轄市,不僅形成資源分配不公,且公務員預計將增加一萬二千多位,而公務員的職等與薪水亦隨升格而自動調升。故而人事成本已成政府重擔,中央政府總預算人事費用達二十二%,而歐盟等先進國家則約十五%,排擠之下公共建設明年只編列一七五○億元,創下近十年最低。

易言之,台灣已百病叢生,多重器官衰竭,亟待解決之難題甚多。幸而,年終慰問金刪減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但千萬不要因為選票考量再予恢復,那就前功盡棄了。同時,國營企業的不當福利、自肥,都應一併檢討。第二步是十八%的修廢,此關甚為艱難,但考試院長關中提出漸進式終結說,凸顯國民黨內亦有改革聲音,因此前進之路固多險阻,卻非勢不可為。第三步是退休軍公教所得替代率適度調降,最後才是勞保年金的改革。總之,年金改革是要扭轉以往資源的不公平分配,不僅為社會正義的落實,亦是國家重新再起之關鍵。挺過這個改革關卡,台灣民眾才會看到光亮,後代子孫才會有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