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2012

林濁水:馬總統五年一覺中國夢

蘋果日報
非典型論述

有篇報紙社論《改變才能破解22K魔咒》說,2萬2千元比14年前還低。大學畢業遠走國外找工作外移人口高教育者比率達61.1%,冠全球。近20年來,台灣經濟「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產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率愈來愈高,薪資卻相對停滯不前。將台灣經營模式快速複製到大陸,忽視在台灣持續投入與創新,22K也是這種觀念及心態下的畸形產物。要破解,成長模式非改變不可,要增加更多內需及「在地」成分,降低外移,要重視創新及勞動價值提升……

這是《自由時報》的社論吧,「在地經濟」這調調都重複20年了!對不起這是過去和這調調對打了20年的《聯合報》的社論馬總統5年執政可說是做了一場中國夢,《聯合報》是這夢的主力支持者,如今夢醒轉調了

1980年代末,台灣民主化正開始,40年老死不相往來的兩岸,關係也開始解凍,此刻台灣以四小龍之首顧盼自雄,大陸以台灣為師,引進台灣資金、技術,加工出口生產模式做著台灣夢;台灣則做中國夢,有些學界人士既為解凍振奮,又為自己離開中國在台享受繁華心有歉疚,希望以台灣經驗拉故鄉一把,並促成兩岸經濟整合,想像著大中華經濟圈之夢。

害台灣產業空洞化

1990年初李登輝也做中國夢,希望台灣以中國做經濟腹地。看中中國10多億人口巿場,夢進一步鋪展成「亞太營運中心」,透過兩岸解凍利用中國要素經營出亞太海運、空運、製造、金融、電信、媒體六大中心。雖然李總統後來戒急用忍拋棄中國夢,但李離開後國民黨重拾中國夢,只是這時中國如巨人般崛起,相反的台灣經濟成長趨緩,中國夢的內容便大異其趣:由台灣主導的「大中華經濟圈夢」變成一切依賴中國巿場,讓台灣成為「站在中國大巨人肩上的小巨人」的「一中共同市場夢」。
馬政府的633現在已是笑柄,但馬總統說,633原本完全正確,只是不料遇到美國金融風暴才失敗。這樣講很不誠實,像說金融風暴的發生馬團隊完全不知道。那裡是這樣。當時蕭萬長早說美國金融風暴非常嚴重,「美國走下坡」了,只是不必怕,因為可以靠中國。三通將使高雄港成為亞太海運中心,一中市場將使台灣商品在中國打遍天下無敵手,中國夢如此絢麗,633是挺客氣的願景。

不料三通後高雄港貨櫃量,2009年858萬標準箱,10年918萬,11年964萬,從沒達到08年967萬,更不用說07年1025萬。中國已不再做台灣夢,做的是中國模式之夢──產業戰略從以台灣為師變成要和台灣競爭。

馬以為主權立場上向中靠,便可大享經濟甜頭,三通談成國內線沾沾自喜,結果權宜輪、外輪被封殺,航商,港口都有淚不敢流;ECFA談出「逆向淘汰清單」,背反一般國家簽自由貿易協議的目的,台塑、面板廠等都快哭出來了,原來中國談判原則依的是自己的中國夢,自己的產業戰略,不是配合馬政府的中國夢。最嚴重的是一切靠中國,對中國投資太大,中國與其說是支持台灣出口滿足台灣中國夢的最大市場不如說更成取代台灣的工廠。於是台灣產業空洞化,失業率居高不下,所得分配惡化。

5年前馬帶大家進入無比絢麗的中國夢,今年又在中國呵護下連任,如今夢醒。但5年歲月、人力、資源已虛擲,台灣、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和總統的滿意度就一併虛脫在夢醒時。

作者為民進黨前立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