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在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當颶風迫使尼摩船長(Captain Nemo)把“鸚鵡螺號”(Nautilus)潛艇潛入水下25英尋(約46米)的深度時,小說的主人公皮埃爾·阿龍納斯(Pierre Aronnax)驚奇地發現,那裡一點都聽不到驚濤駭浪的咆哮聲。
“多麼安靜,多麼沉默,多麼平和!”他驚嘆道。
那是1870年。
今天,鯨魚愛好者和海洋哺乳動物之友紛紛感到沮喪,也許還有潛水者和潛艇船長:海洋深處已經變成了喧囂之地。
原因在於人類:軍事演習的聲波定位儀產生的衝擊波、油氣探測中的氣噴槍發出的轟隆聲以及在全球海洋不停來回穿梭的商業船隊發出的嗚嗚聲。大自然有自己的海底之聲,但新的聲音卻喧鬧不堪、無所不在。
海洋專家稱,不斷增加的噪聲對鯨魚尤其有害,因為鯨魚需依靠敏感的聽力來尋找食物和同伴。
為了抗擊持續的噪聲,聯邦政府發起了行動,以控制噪聲污染,並讓龐大的生態系統重歸更安靜的狀態,這可能成為世界上治理噪聲污染的最大規模行動。目前,他們正完成該行動的第一階段。
該項目由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負責,旨在記錄海洋中的人造噪音,並將結果繪製成世界上首批大型聲音地圖。這批海洋可視化地圖用明亮的顏色來代表從海面到海底的各種聲音,這些聲音通常會傳播數百英里。
這一計劃極其宏偉: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逾70%的面積。但很多海洋可視化地圖如今已對外公布。
其中一些較大的地圖將聲音數據彙集成年均數字,以展示文明的喧囂如何代替了過去的安靜,過去多少年,人類幾乎不曾為海洋製造一絲噪音。
該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噪聲的本質及它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以便為除噪收集證據。
“這是第一步,”海洋生物學家萊拉·T·哈奇(Leila T. Hatch)是該項目的兩名負責人之一,她在談到聲音地圖時這樣說。“沒有人曾做到這樣的規模。”
2010年,他們在簡·盧布琴科(Jane Lubchenco)的要求下啟動了該項目。盧布琴科是一名傑出的海洋生物學家,也是該機構的第一名女性局長。哈奇和她的同事組建了一支由聲音專家組成的隊伍,包括加利福尼亞州拉荷亞的HLS Research諮詢公司。今年夏天,他們在網上公布了研究結果,另一個專家小組也在網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後者的任務是繪製鯨魚、海豚和鼠海豚的數量分佈地圖。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高級政策分析師邁克爾·亞斯尼(Michael Jasny)稱讚這些地圖“很了不起”,他還表示,地圖顯示的噪聲污染“極其令人不安”。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是紐約的一個私人團體,該委員會曾控告美國海軍,要求他們減少那些危及海洋哺乳動物的噪聲。
“我們之前對此一無所知,” 亞斯尼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些地圖能把這個問題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給科學家、監管者和公眾。一旦你看到這些圖片,你就會認識到,海洋噪聲給海洋生物基本構架帶來的危險是不容忽視的。”
法律專家表示,新發現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國內和國際上在次問題上的行動,並通過法律、法規、條約和自願減噪承諾來應對這一複雜問題。
通過《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和《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政府已經擁有在美國海域監管海洋噪聲的一定權力,但軍方免受這些法律的約束。
負責增進海上安全、降低船舶污染的聯合國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也是設定海洋噪聲標準的負責機構。過去幾年,在美國的推動下,該組織已經開始討論該如何實現自願降低噪聲的目標。
由於許多商業船舶都在國外註冊,而且大多數船舶噪聲污染都出現在國際水域,要想使削減噪聲的努力足以引起國際反響,該組織的支持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我們正在討論制定無法律約束力的準則,”該組織的美國代表團顧問、噪聲控制工程公司(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高管邁克爾·巴赫蒂亞里安(Michael Bahtiarian)說。“起碼,我們要阻止噪聲的加劇。”這家位於波士頓郊外的公司專業從事船舶降噪減振工作。
海洋生物學家認為,哺乳動物發聲減少與人類製造的噪聲有關。哺乳動物發聲減少,意味着食物搜尋活動和生育繁殖的減少。
更糟的是,美國海軍估計,軍方的聲波定位儀產生的衝擊波,每年會導致數以千計的海洋哺乳動物遭受永久性聽覺損傷,對數以萬計的動物造成暫時性聽覺損傷。每年總共有超過25萬隻動物遭受損害。聲波定位儀用於訓練,以及搜尋敵方潛艇。
聯邦噪聲研究項目檢測了所有噪音,但將注意力集中在商用船舶上,因為它不是零星的響亮噪聲,而是代表着一種持續性的威脅。這個項目針對北大西洋的航運業繪製了二十多張噪聲地圖。其噪聲強度等級依次劃分為紅色(最高,115分貝)、橙色、黃色,然後是綠色和藍色(最低,40分貝)。這些地圖呈現的是年平均水平,而不是峰值。
分貝是衡量噪聲的單位,水下的噪聲最強時可能會響得難以置信。據巴赫蒂亞里安透露,在水下,距離音源一米(約3英尺)處,用水中測音器監聽,氣槍、油輪和拖輪產生的噪聲分別為250分貝、200分貝和170分貝。
為了繪製全年的噪聲地圖,該項目利用電腦計算長時間段里的平均噪聲,從而平衡峰值的數字,並利用電腦計算噪聲在穿越浩瀚海洋時的衰減。這項研究還對海洋哺乳動物的聽覺和發聲所用的低頻噪聲建立模型,追蹤這些聲音可以穿透的距離。
北大西洋的噪聲地圖顯示,上層水的噪聲大部分是橙色等級,而藍色噪聲讀數大多出現在1000米(約0.6英里)深處。噪聲地圖清晰地顯示出,在這個深度上,在大西洋中間延伸的山脈大西洋中脊,能夠阻斷聲波的波形,從而減弱輻射的噪聲。
該項目的哈奇博士表示,海洋表面中有太多區域是橙色,也就是說那些區域的平均噪聲水平很高。海洋哺乳動物和鯨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這種地方。
“那裡就像是白天的曼哈頓下城,只是沒有救護車和警笛,”她說。“我更願意它能像國家公園那樣安靜。”
專家們指出,陸地上的噪聲問題和海洋里一樣嚴重,因為全球有數以萬計的商用飛機和船舶。但巴赫蒂亞里安表示,設計更好的船舶來降低海洋噪聲會花費較長時間。
“一艘船舶的使用期限為30年乃至50年,”他指出,所以“要等更長時間”,改進的設計才會開始給船隊帶來轉變。
巴赫蒂亞里安補充說,考慮到有關噪聲污染的新報告以及人們日益意識到噪聲對鯨、海豚以及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產生威脅,降低噪聲似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技術已經存在,”他說。“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