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蒂爾堡
在《嫉妒的傢伙》(Jealous Guy)中,約翰·列儂(John Lennon)將自己痛徹心扉的不安全感描述為“內心的顫抖”。齊柏林飛艇樂隊(Led Zeppelin)的主唱羅伯特·普蘭特(Robert Plant)也在《雨之歌》(The Rain Song)當中哀嘆,“我感到了我的冬天的寒冷。”流行於70年代的泥漿樂隊(Mud)更是在《這將是個孤單的聖誕節》(It Will Be Lonely This Christmas)中絕望地吟唱,“無法擁抱你,會很冷,那麼冷。”
這些抒情歌者正確地道出了孤獨和拒斥的寒意——興許比他們自知的還要正確:人感到寂寞或者被其他人冷落時,皮膚的溫度真的會降低。
過去幾年中,我們的實驗室一直都在研究,人們如何回應拒斥及其他形式的社交互動。在不久前的一次實驗中,我們讓數十名學生和名為“虛擬化身”(Avatar)的電腦生成的卡通化人物玩了一個模擬扔球遊戲。今年早些時候,實驗的相關內容被發表在《心理學》期刊(Acta Psychologica)上。在遊戲過程中,我們用一個最常用於工業冷卻器的設備,對這些學生的皮膚溫度進行了24次測量(誤差不超過0.03攝氏度)。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心理學家基普·威廉姆斯(Kip Williams)對這些虛擬化身進行了編程,使其不把球傳給特定的人。他的研究表明,受到冷落時,人們會感到難過。然而,興許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人的體溫會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變化。在我們虛擬的扔球遊戲結束時,那些被虛擬化身冷落的人的手指溫度平均降低了0.378攝氏度。(那些沒有遭受冷落的人體溫沒有發生變化。)
這是怎麼回事?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種變化是通過自動神經系統實現的。研究已經表明,心率、呼吸水平和其他一些不自覺的生理反應等會受到社交聯繫的影響。這樣一來,當人們感到冷落時,體表血管(比如指尖的血管)就會收縮,以便保存身體內部的熱量。這種典型的保護機制就是所謂的血管收縮。
包括在加拿大、波蘭的實驗室以及我們在荷蘭的實驗室在內,幾個研究小組都發表報告稱,擁有社交排斥記憶——或者只是感到自己和房間里的其他人“不同”——足以改變我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比如,這樣的感覺會讓人覺得,自己所處的房間比實際上冷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體驗到拒斥感之後,只要你去觸碰一些溫暖的東西,比方說握住一杯溫暖的咖啡,就足以部分停止乃至逆轉這類自發反應。看起來,在正確的部位添上一點點溫暖,就可以欺騙自己的身體,讓它覺得自己受到了歡迎。此外,這種效果是雙向的:我們自己的實驗室和耶魯大學實驗室的研究都發現,在觸碰過一些溫暖的東西後,成年人和年幼兒童都會變得更加合群。
當然,這些發現不僅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孤獨的人在星巴克咖啡店(Starbucks)里為一杯溫暖的咖啡耗上數小時的時間,還有着深邃的心理學含義。根據人類學教授阿蘭·菲斯克(Alan Fiske)提出的“關係模式原理”(relational models theory),人類只有四種基本的關係模式。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其中最原始的一種叫“公共分享”(communal sharing),也就是人們量力付出、按需獲取,例如母嬰之間或夫妻之間的關係。形成和維持公共分享關係的典型手段是肉體接觸行為,例如身體觸碰和體液交融。這些動作通常都與身體溫暖的感覺有關,我們會本能地視之為不可或缺的體驗。
要理解感覺和記憶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以及環境中的熱力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社交互動行為,我們仍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但有一點是清楚的,世界各地的人類,都把溫暖和歡迎的概念聯繫在了一起,又把寒冷與社交排斥關聯起來。這種概念配對的語言學聯繫出現在了荷蘭語、土耳其語、波斯語、漢語、芬蘭語以及大量其他語言當中。這種無處不在的聯想,再加上兒童研究中的發現,說明這樣的身心關聯是非常普遍的。
對那些懼怕凄寒假日的人來說,對這一普遍人類關聯的認識或許能讓這樣的時節變得稍微好過一些。歸根結底,現實世界中找不出幾個像埃比尼澤·斯科魯奇(Ebenezer Scrooge,狄更斯小說《聖誕歡歌》當中的一個冷酷守財奴——譯註)這樣的人,至少從狄更斯的描述來看是如此,因為狄更斯(Dickens)告訴我們,“外界的冷熱對於斯科魯奇來說沒什麼影響。 熱量不能讓他溫暖,寒冷的天氣也不會讓他感到冷。”沒錯,斯科魯奇是個孤獨的人。人性呢?他興許沒有太多人性。
漢斯·伊澤曼(Hans IJzerman)是荷蘭蒂爾堡大學社會和行為科學學院的助理教授。賈斯汀·薩德邁爾(Justin Saddlemyer)是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的博士生。
這些抒情歌者正確地道出了孤獨和拒斥的寒意——興許比他們自知的還要正確:人感到寂寞或者被其他人冷落時,皮膚的溫度真的會降低。
過去幾年中,我們的實驗室一直都在研究,人們如何回應拒斥及其他形式的社交互動。在不久前的一次實驗中,我們讓數十名學生和名為“虛擬化身”(Avatar)的電腦生成的卡通化人物玩了一個模擬扔球遊戲。今年早些時候,實驗的相關內容被發表在《心理學》期刊(Acta Psychologica)上。在遊戲過程中,我們用一個最常用於工業冷卻器的設備,對這些學生的皮膚溫度進行了24次測量(誤差不超過0.03攝氏度)。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心理學家基普·威廉姆斯(Kip Williams)對這些虛擬化身進行了編程,使其不把球傳給特定的人。他的研究表明,受到冷落時,人們會感到難過。然而,興許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人的體溫會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變化。在我們虛擬的扔球遊戲結束時,那些被虛擬化身冷落的人的手指溫度平均降低了0.378攝氏度。(那些沒有遭受冷落的人體溫沒有發生變化。)
這是怎麼回事?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種變化是通過自動神經系統實現的。研究已經表明,心率、呼吸水平和其他一些不自覺的生理反應等會受到社交聯繫的影響。這樣一來,當人們感到冷落時,體表血管(比如指尖的血管)就會收縮,以便保存身體內部的熱量。這種典型的保護機制就是所謂的血管收縮。
包括在加拿大、波蘭的實驗室以及我們在荷蘭的實驗室在內,幾個研究小組都發表報告稱,擁有社交排斥記憶——或者只是感到自己和房間里的其他人“不同”——足以改變我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比如,這樣的感覺會讓人覺得,自己所處的房間比實際上冷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體驗到拒斥感之後,只要你去觸碰一些溫暖的東西,比方說握住一杯溫暖的咖啡,就足以部分停止乃至逆轉這類自發反應。看起來,在正確的部位添上一點點溫暖,就可以欺騙自己的身體,讓它覺得自己受到了歡迎。此外,這種效果是雙向的:我們自己的實驗室和耶魯大學實驗室的研究都發現,在觸碰過一些溫暖的東西後,成年人和年幼兒童都會變得更加合群。
當然,這些發現不僅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孤獨的人在星巴克咖啡店(Starbucks)里為一杯溫暖的咖啡耗上數小時的時間,還有着深邃的心理學含義。根據人類學教授阿蘭·菲斯克(Alan Fiske)提出的“關係模式原理”(relational models theory),人類只有四種基本的關係模式。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其中最原始的一種叫“公共分享”(communal sharing),也就是人們量力付出、按需獲取,例如母嬰之間或夫妻之間的關係。形成和維持公共分享關係的典型手段是肉體接觸行為,例如身體觸碰和體液交融。這些動作通常都與身體溫暖的感覺有關,我們會本能地視之為不可或缺的體驗。
要理解感覺和記憶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以及環境中的熱力因素如何影響我們的社交互動行為,我們仍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但有一點是清楚的,世界各地的人類,都把溫暖和歡迎的概念聯繫在了一起,又把寒冷與社交排斥關聯起來。這種概念配對的語言學聯繫出現在了荷蘭語、土耳其語、波斯語、漢語、芬蘭語以及大量其他語言當中。這種無處不在的聯想,再加上兒童研究中的發現,說明這樣的身心關聯是非常普遍的。
對那些懼怕凄寒假日的人來說,對這一普遍人類關聯的認識或許能讓這樣的時節變得稍微好過一些。歸根結底,現實世界中找不出幾個像埃比尼澤·斯科魯奇(Ebenezer Scrooge,狄更斯小說《聖誕歡歌》當中的一個冷酷守財奴——譯註)這樣的人,至少從狄更斯的描述來看是如此,因為狄更斯(Dickens)告訴我們,“外界的冷熱對於斯科魯奇來說沒什麼影響。 熱量不能讓他溫暖,寒冷的天氣也不會讓他感到冷。”沒錯,斯科魯奇是個孤獨的人。人性呢?他興許沒有太多人性。
漢斯·伊澤曼(Hans IJzerman)是荷蘭蒂爾堡大學社會和行為科學學院的助理教授。賈斯汀·薩德邁爾(Justin Saddlemyer)是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的博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