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妤
一名不滿1歲的男嬰在家中,突然上吐下瀉,家長緊急將他送醫。一度還發出病危通知,經過檢測發現是感染輪狀病毒。
原來男嬰的哥哥讀幼稚園,可能在學校環境中接觸到病毒,進而將病毒帶回家,引起弟弟感染。
天氣轉涼,兒科門診開始出現許多秋季流行性疾病,除呼吸道疾病之外,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最容易散播。近期全家群聚感染諾羅病毒最常見,但要當心輪狀病毒也將蓄勢待發。
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傳染途徑皆為糞口傳染,接觸到患者的糞便、嘔吐物都可能因此感染。
諾羅病毒易侵犯所有年齡層,輪狀病毒則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只要10隻病毒就會讓小朋友發病。兩者都會有上吐下瀉的反應,特別是輪狀病毒症狀,家長最容易與腸胃炎混淆,導致延誤就醫,造成嚴重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則可能會引發痙攣。
建議小朋友若出現以下症狀,則可能是輪狀病毒感染:
●持續嘔吐不停1至2天,連喝水都會嘔吐。
●持續24小時高燒38度至39度不退。
●每天嚴重水瀉10至20次,持續一週以上。
●哭沒有眼淚,或沒有排尿的脫水症狀。
許多家長看到小朋友腹瀉或嘔吐,就不敢讓他們進食,但有可能會有更嚴重的脫水,建議在哺乳階段嬰幼兒,可持續餵食母乳,因母乳可增強嬰幼兒抵抗力;年紀較大的孩子或是成人可吃些白稀飯、白吐司等清淡食物,但要避免乳製品。症狀過於嚴重則須儘快就醫。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注意環境清潔和勤洗手,也可搭配接種疫苗預防,有助減輕病情的嚴重程度。
(作者為高雄市正薪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