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狄雨霏
北京——在中國,它被稱為“江豬”。這種江豚在長江水系已經生活了約30萬年,但有可能在十年內滅絕。原因是什麼?
根據中國媒體的多宗報道,長江生態在人類活動的衝擊下處境堪憂,這些衝擊包括過度捕撈(比如擊昏或殺死江豚的電子捕魚)、采砂、重度污染、改變水溫並影響繁殖模式和阻斷遷徙的大壩工程,以及不斷增長的內河運輸引發的水生物傷害和死亡事件。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首席執行官彭培德(Peter Beaudoin)在環保網絡雜誌《中外對話》(chinadialogue)刊載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長江是哺育着4億人口的母親河,同時也是中國四成經濟總量的動力之源。”
他問道,“從經濟上說,至少在目前長江流域的發展蒸蒸日上,但代價如何呢?從生態上說,長江已經患了重病,如果是一個人類患者的話,已經進了重症加護病房。”
一名中國環保人士兼科學家質問道:“長江的變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一個GDP消耗了多少物種啊!”這個問題是由銅陵淡水豚保護區科學家陳燃在《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
環保人士說,實際上,以中國的環境承受壓力之大,已經很難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加以保護。
六年前,同樣也生活在長江中的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彭培德寫道,“看上去,它們的近親江豚極有可能也會走上同樣的絕路。”江豚看上去和海豚相似,但是沒有背鰭。
農業部於近日宣布,長江、長江支流及其毗鄰湖區中只剩大約1000隻淡水豚,這種豚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豚類。農業部稱,這種淡水豚的數量正在以每年約14%的幅度減少。一小組致力於保護江豚的科學家創建了中國環保網站——“拯救長江江豚”,試圖增強人們的意識。
彭培德表示,江豚還有救,並給出了拯救方法:
“一個解決方案是進行遷地保護,將一些動物遷移至部分河段,進行隔離,並為它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棲息地,以便繁殖,”彭培德寫道。
他說中國政府必須將江豚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他表示,“這會確保重點在於保障江豚的長期生存能力。”
還必須推動在長江主幹保護江豚。他寫道,“由於壓力非常大,此舉極具挑戰性,但必須這麼做。”
否則江豚將會消失,標誌着長江生物多樣性保障工作的又一次失敗。傳說中漁民的保護神也將一同消失。
“江豚長期以來也被尊為河神,當暴風雨來臨時,它可以告知漁民,”《南方周末》報道稱,“在暴風雨前,江豚會頻繁跳出水面‘拜風’。”
“看到江豚‘拜風’,”漁民們就知道要拴緊他們的船。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國際先驅論壇報》(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駐京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