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2015

以軍公教加薪之名行選舉綁樁戲碼

每逢大選軍公教加薪議題就開始加溫,日前國民黨立委廖正井以帶動民間加薪,以及去年度各項經濟指標有明顯成長為由,提案要求軍公教加薪三%,展開一場名為替公務員加薪,實則選舉固樁的戲碼。過去國民黨視軍公教為鐵票,平時即有種種優惠與福利,而大選年前夕更以加薪作為誘餌,以確保鐵票不會生鏽;然而,今日民智已開,此種假公濟私的作法,無法被民眾所接受,況且一般民眾薪資倒退,唯獨軍公教一枝獨秀,貿然加薪不但增添社會不安,更加重國家債務。馬政府眼中只有選舉利益,罔顧財政惡化, 勢將引發民眾反彈,為其選情帶來反效果。

十幾年來,國內經濟雖有成長,但國家財政失衡,國人平均實質薪資倒退十五年,凸顯成長的果實未能由各階層分享。相較之下,軍公教的待遇,尤其退休時幾近百分百的所得替代率與優惠存款十八%利率,則遠優於一般水準。再從各行業的薪資來看,油電業最高,去年平均薪資九.四萬元,幾乎是整體受僱員工平均薪資的兩倍。但油電業大抵為國營或壟斷事業,其薪資並非市場機制下競爭的自然結果,而是政治力主導、扭曲的產物。此由中油等國營企業因人事成本包袱沉重,導致營運績效輸給了民間企業,可以得到印證。如此的薪資結構,無法反映能力、專業與努力程度,而創意與發明也未能得到適當的獎勵,反而是在保障特定階層的飯碗,社會自然失去進步的動力。

因此,執政者若稍有良知,應將民眾薪資的提升當成要務,並改革不合理的退休年金制度,方可化解社會的不滿與矛盾。然而,檢視馬政府的實際作為,卻只重視軍公教與國營事業員工,一般勞工的權益根本被忽視。更令人遺憾的,馬政府為了化解反彈,竟然以軍公教加薪可帶動民間企業效法,並要通過加薪法案為幌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事實上,民間加薪與否,與政府部門加薪關聯甚微。二○一一年總統大選前一年,馬政府便以同樣的理由為軍公教加薪,至今民間仍無相對應的加薪動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五四九四元,仍不如一九九九年的四萬六○四○元,實質薪資仍倒退十五年,但馬總統卻順利連任了。

事實上,這十五年來GDP約成長五成,但實質薪資卻停滯不前,癥結在於代工型產業生態。首先,台灣製造業大量外移,國內只是接單,因此產生的盈餘並未反映在國內勞工身上;其次,在「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模式下,國內勞工的競爭對象變成了中國、越南、印尼、柬埔寨等低價勞工,如此的營運模式不改,在市場機制下,國內勞工便必須面對薪資難以提升的困境。尤甚者,企業是否為員工加薪,考量的是自身的營運狀況,欲以減稅等政策手段鼓勵民間企業加薪,違反市場機制,恐徒勞無功。而且,國內產業必須轉型,由降低成本轉向創新研發,才能提升競爭力,永續經營。以降稅鼓勵加薪,將讓企業因循怠惰,不願面對挑戰,走向衰敗之路。

尤甚者,當前經濟指標看似好轉,但是除了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劇,國家債務更瀕臨法定舉債上限,政府除了借新債還舊債,已無多餘經費從事建設。最可怕的是,由於獨厚軍公教的退休金制度,政府的潛在負債急劇攀升。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一○四年度中央與地方政府潛藏負債十七兆元。若再加上中央與地方的長期債務、短期借款等,政府總負債高達廿四兆元。其中大部分是軍公教退休新舊制與勞保基金,及十八%優存利息補貼,因此政府若有預算盈餘,超收稅金,應以償債為優先,豈可拿來為本已待遇不薄的軍公教加薪?

其實,近年來薪資所得佔GDP比例一直降低,顯示多數勞工的薪資並未隨著經濟成長而成長,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成為社會安定的隱憂。故而,執政者對各階層民眾應無差別心,推動產業發展,與製造業在台生根,才能增加工作機會與提升薪資待遇。若是心中只有選舉,只有特定階層,甚至以納稅人的血汗錢濟政黨之私,必會被聰明的選民看破手腳,用選票予以淘汰、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