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12

中國人與美國人不同的交友觀

華爾街日報
Mina Choi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發現自己期望的東西有所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是,一些小事情就能讓我感到安慰。年輕時,我往往會因為一些重大的事情而欣喜,比如,被心儀的學校錄取、結婚,或是生了個健康的小孩。但最近,我常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心情愉悅。或許是因為年紀見長,經歷了太多的人生起落,又或許是因為意識到生活原本就是日常小事的累積。

比如,一個朋友打來電話,問我想不想要一袋新疆紅棗。她還惦記著我,這讓我很感動。我並不是特別想要那些紅棗,也不清楚為什麼新疆的紅棗就特別好,但這份心意讓我感覺溫暖。還有一次我走出我家所在的那條弄堂時,正在修家具的木匠問起我的兒子。他的關心也讓我欣喜微笑。

我發現美國人和中國人一個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對人際關系的期待。在美國,友誼一夜之間便可形成,但也能以同樣的速度消逝。那些在特定時刻特定地點你在乎的人,會佔據你的全部思想和時間。他們可能令人激動、精力充沛,但你也很容易幾個月後就將他們拋諸腦後。在中國,人們接受新來者的速度較慢。在上海有個跟我住同一條弄堂的鄰居,過了五年她才開始對我微笑示意。要是在美國,我早就將她劃入不友好者的名單了。但現在,我很感謝她的認同:在觀察我好幾年、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後,終於願意對我微笑示意了。

我還注意到兩種文化對人際關系的容忍度存在很大差異。在美國,一個人如果要“喜歡”另一個人,那麼那個人要有許多好的品質,幾乎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說你已經多年沒有和父母說話,因為你們相處不來,沒人會質疑你。但在中國,人們會出於義務和父母一起吃飯,甚至一起生活。這和喜歡與否毫無關系,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在美國,如果你和一個身上有許多你不喜歡的品質的人成為朋友會很奇怪。但在中國,我常常見到這種情形。我在上海的一個女性朋友告訴我:“我喜歡她,但是不怎麼了解她。”我突然明白,對中國人而言,與一個喜歡但不怎麼了解的人交朋友,比與一個有許多缺點但卻真正了解的人交朋友,更加冒險。

當然,我這只是概括地說。美國也有很多需要多年時間才能接受新來者的人,中國也有不少一夜之間就能交到朋友的人。

奇怪的是,隨著在中國呆的時間越來越長,我發現中國這種交朋友的方式更讓我覺得舒服。當我感到疲憊,又正好我的中國朋友叫我出去一起吃飯,有時我根本用不著開口說話,他們見到我就很高興了,並且理解我的情緒不是很好,讓我自隨其便。但是在美國,要是我參加活動時沉默不語,我的朋友們就會擔心,然後建議我去看心理醫生或是接受抗抑鬱的治療。剛到中國時,我常會盯著圍坐桌邊默默吃飯的一家子中國人看。那時我覺得,他們都不交談,這可真奇怪啊。但是現在,我很欣賞這種方式。有時候,語言蒼白無力,而在一起這件事本身才重要。

如果我必須出去和一位美國朋友喝咖啡或是吃午餐,我總得讓自己打起精神來。我必須時刻準備著──準備講故事、準備逗大家開心、準備看上去興高採烈,否則,我會覺得自己讓朋友失望了。甚至在和美國朋友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候,我也覺得必須全身心投入,並且達到一定的水準。但是近來,我覺得這些要求太累了。

生活就是這樣,有晴天亦有雨時,有那麼一群朋友,即使只是安靜地呆在一起就已經讓人感到寬慰。就像俗話說的:你在這裡,我也在這裡,我們已相識很久。一起吃個飯或喝杯咖啡,這種簡單的小小表示足以讓我心生感動。
(Mina Choi是韓裔美國作家,現居上海。移居中國前,在洛杉磯從事劇本創作。她已婚,有兩個孩子。文中所述僅代表她的個人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