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在近代中國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東西,打從清末,梁啟超辦新民叢報、萬國公報,報紙就和政治脫不了干系。一九○七年,在東京,中國第一份無政府主義報紙「天義報」,刊登了何震翻譯的「共產黨宣言」節錄。毛澤東自己也辦報紙,視辦報為知識份子社會行動的要件,一個論台、一個工人與大眾議論的空間。詭異的是,八○年代後的中國共產黨,在極盡所能的轉型為一個超大型全球跨國財團機器之餘,也將媒體,特別是國營媒體,攏為少數權力份子貪腐、圓謊、打壓異己的最有力武器。
同此邏輯,旺中集團在台灣收購蘋果的一場戲,其實走的是中共轉型為中財集團的同一路線。麻煩之處在於,當台灣的幾大親中集團也爭相要吃媒體大餅時,我們質疑的是,他們真的在乎市井小民的生活困境嗎?
台灣市井小民的生活困境在哪裡?在於油電雙漲,在於年輕人受困十多年不增反降的薪資,在於中產階級高攀不起的驚人房價,在於超長工時與超低薪資比。反觀親中媒體集團,反覆播報的是中國房地產大亨,如何招募北京富豪來台炒房地產,如何鼓動投機客加碼早就不合理的台灣房價。
因此,在這一場蘋果收購案中,我們質疑的,不只是中共間接地透過親中集團影響新聞自由,內化言論檢查,我們更擔憂的是,這一群坐擁海峽兩岸政經層峰的百分之一富豪,將把台灣社會、台灣小老百姓,把百分之九十九辛苦打拚的台灣人,帶往怎樣的生活困境?
日前抗議蘋果併購案的台灣大學生,點出的不是台灣藍綠政治分化的問題,相反地,這個抗議點出的是,我們應當如何深刻地將新聞媒體、新聞集團,重新放置在東亞現代史的脈絡裡來理解。更進一步的,從台灣市井小民的歷史意識,重新評斷這些富商集團大筆收購新聞集團的動作。而在此之後,你我,百分之九十九的台灣人民,不論藍綠,將要共同面對怎樣的新聞封鎖,言論檢查,以及集體弱智化,去歷史、去政治的真實困境?
(作者為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