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美國面對的不是財政危機,而是非常嚴重的就業危機。
預算問題很容易把人搞糊塗,因為大家都在談「財政懸崖」。最近1項民調顯示,許多民眾仍相信如果我們墜落懸崖,預算赤字將會上升。
實際的情況當然是恰恰相反:危機在於赤字會減得太多、也太快。之所以要削減支出及加稅,並非基於市場因素,而是因為共和黨以此作為談判策略上的肉票,而歐巴馬似乎打算被他們唬住。
儘管多年來各界經常警告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的危險,但政府照樣能以不可思議的低利率借到錢;實質利率降到負數,等於是投資人借錢給政府花,自己還倒貼部分利息。別跟我說市場早晚會教訓我們。記住,美國政府的鈔票永遠也花不完 (只要印就有),大不了就是美元貶值而已,這也不是什麼恐怖的事,實際上還對經濟有利。
那些貪得無厭的金主們一直拿政府負債的危險性來恫嚇民眾,並強調政府必須現在、立刻、馬上就削減赤字;然而這批人現在突然間又警告赤字不可削減太多。也就難怪民眾會被搞糊塗了。
另一方面,也缺乏一股有組織的壓力,要求政府因應當前真正恐怖的大量失業問題。過去1年來就業的確有所改善。但長期失業者的人數仍維持在大衰退以來的最高水平:到10月為止,失業超過6個月的美國人仍達490萬,超過1年者也有360萬。
當你看到這種數字時,請記住我們正眼睜睜看著數百萬人的悲劇正在上演。時間拖得越久,悲劇也就越慘。
就業危機也造成沈重的代價。願意工作的人被迫賦閒在家,對社會而言就是在糟蹋人才,踐踏他們的努力。國會預算處估計,我們實際的產值,與我們能生產、應生產的產值相比,差距約為國內生產毛額的6%,也就是一年9,000億美元。
高失業也正在消磨我們未來的成長,因為長期失業者會被認為是不堪僱用;且失業偏高會使商品銷售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而導致投資減退。
該怎麼辦?民眾對財政懸崖的恐慌,儼然世界末日將臨。連一些凱因斯學派的人也數落預算赤字的不是。儘管他們相信現在削減支出及加稅會毀掉就業,但如果不敢主張暫時增加政府支出及減稅能創造就業,那空有這種想法根本無濟於事。我們仍然凋敝的經濟,正需要更多財政刺激政策。歐巴馬信守承諾,在他提出的預算建議中確包含一些溫和的刺激經濟支出。不幸的是,幾乎沒有人預料這些刺激經濟計畫最後能夠被包含在兩黨的協議中。
為什麼不幫助那些失業者?並不是因為我們幫不起。目前政府的舉債成本超低,加上失業對經濟造成傷害,因此從擴大稅基的角度來看,現在政府增加支出以創造更多就業,長期間的確能改善財政情況。
這也並非純粹是意識型態問題。共和黨人反對削減國防支出,強調如此將毀掉就業;然而主張政府只有增加國防支出才能創造就業,顯然毫無道理。
這很難避免會牽涉到「階級」問題。華府的大人物不擔心失業,而他們認識的人也沒人失業。他們根本看不到失業者的慘狀;當然,失業者也請不起說客,也拿不出大額的政治獻金。
於是失業危機就歹戲拖棚,儘管其實我們有辦法來解決。這是場大悲劇,也是嚴重的罪惡。
(Paul Krugman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