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軒磊
眾所矚目的日本眾議院大選,自民黨與公明黨的聯合大勝,將成為穩定執政聯合,而維新會也拿到相當席次,如其預告的成為「第三極」。除此之外,民主黨與國民生活第一之聯合大敗,其他黨派也都零碎化而萎縮。
簡言之,本次選舉呈現「一極化」的日本,原因在於大選參選人數爆炸,雖因社會需要而有關於TPP、核電、修憲等多元議題競合的現象,但僅有自民黨的保守旗幟政見鮮明,其他非自民黨之黨派由於選舉政見重疊,互相競爭票源的結果,在小選區重複提名而落選。
除了選舉制度造成一極化之外,為什麼會選擇保守的自民黨呢?有兩個事件必須注意,其一、北韓於十二月十二日試射「衛星」,證明其技術已有能力,將某些物體成功精準送至一萬公里以外之地方。不言而喻,日本全國都在這些半徑之中。其二、北京於十二月十三日派遣巡邏機進入釣魚台島域上空,除了海監甚至軍艦進入周邊海域之外,北京也進一步嘗試此空域的投射能力。長期而言,加上夏天以來,北俄西韓南中三邊領土糾紛,造成推擠壓力。也就是說,在選舉前夕日本社會,感受到相當大的被威脅感。在日本歷史中,只要越有「壓迫」感,日本社會就會保守,越期待強勢領導,也就是一般所認為的右傾形象。
由選舉結果可見,日本政治光譜已有全體「向右跨一步」之勢。尤其從比例代表的部分可以看出,維新會取得相當席次,也就是說,有相當多民眾的政黨票是給維新會的。雖然維新會代表橋下徹,對表現並不甚滿意,但以維新會初次挑戰中央級選舉,甚至缺少全國性「地盤」基本背景之下;甚至可說其主要票源來自意識型態號召。
自然,更多政黨票投給穩健保守的自民黨,是選擇有執政經驗的安全牌。但因今夏事件發展餘熱,本次參選政黨幾乎都選擇在原政黨政策選擇內「向右跨一步」,幾乎沒有在外交安全上的左傾聲音。在如此態勢下,日本社會若感受更多壓迫,是否又種下繼續向右推力?
對未來的解讀方面,被期望是下屆首相的安倍晉三總裁選前明言,將與中國改善關係,但也在表達在領土問題上設「侵犯領海罪」,關係修改和平憲法的「國防軍」議題,以及強化美日同盟、集團自衛權等強硬發言。預估安倍執政後,日本外交可能的路徑是,即使對中能如願重回政冷經熱態勢,但對美必然更為緊密,對東南亞更為關注。在這個思路之下,東亞是否將重回冷戰構圖?這樣的構圖對台灣安全與發展之上,又會帶來什麼結果呢?此外,向右走的日本會不會影響到即將選舉的南韓,產生右傾連鎖效應,將是重要指標。
台師大東亞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