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地理課本寫著:在全球化的時代裡,每個國家應該根據比較優勢選擇適合生產的項目;而台灣的農業生產成本太高,應該仰賴進口,不宜自己生產。問題是,假如油價和糧價的上漲是長期而非短期趨勢,農委會「增加存糧,抵抗短期波動」的各種短期因應措施都將會全部失效。那時候,台灣人要吃什麼?
以重量計,台灣的糧食九成靠進口,其中超過八成五是從美國進口的玉米和大豆。但是美國能源自主法案要求政府逐年增加玉米酒精的生產量,使得二○一一年美國生產的玉米有百分之四十四被拿去做酒精,並且將在二○一五年達到最高產量,預估將會用掉美國玉米產量的五成以上。另一方面,美國中西部主要農業生產區連年水旱災,導致糧食嚴重歉收,使得美國的玉米價格從二○○八年以後就屢創歷史新高,今年的大乾旱更將使美國的牛肉價格在明年上漲百分之八點七。
在這種長期趨勢下,普渡大學三位農經學家在二○一一年建議美國把糧食生產過剩的政策改為生產不足的政策;為了在景氣低迷中避免民怨高漲,最可能採取的辦法是取消出口糧食的所有補貼,以便把糧食盡量留在國內。另一方面,油價高漲下巴西民眾紛紛轉而購買廉價的蔗糖酒精,使得巴西的蔗糖出口量銳減。奧地利更乾脆,直接把生產過剩的玉米連根拔起,整棵丟進火力發電廠當燃料。
能源價格高漲的情況下,把生產過剩的糧食拿去當燃料會比出口更划算。一旦全球糧食出口量銳減,平均糧食自給率僅九成的亞洲國家將人人自危;那時候,糧食自給率僅百分之卅二的台灣要靠什麼養活自己?農學院早也紛紛改名,率先離農,使得農業部門欠缺新血;而連年的休耕已經讓台灣的農耕機持續失修而壞掉一大半,連周邊的代耕代收產業也已經崩壞,即使想要復耕也將困難重重。
農委會前主委陳武雄曾經安慰國人:台灣只會有糧價問題,而不會有糧食問題。經濟學的思維早已惑亂台灣人的基本常識,連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基本意義都沒能力分辨。經濟作物不是生活必需品,窮人可以吃得遠比富人少,甚至不吃,因而它的價格可以讓市場決定;但糧食作物是窮人和富人都必須吃的,因此價格必需低到窮人也吃得起,否則將會引發大規模的暴動或革命。糧價問題就是糧食問題,而且是嚴肅的政治問題!茉莉革命的真正起因不是為了推翻極權統治,而是因為工資不漲而物價連年上漲。台灣也正處於類似的情境下,跟茉莉革命的地區只不過是程度的差異而已。
如果台灣因為油電糧三漲而工資不漲,以致窮人難以維生,將會導致社會動亂,而動亂的社會將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但是鮮少有人警覺到:富人要想安居樂業,首先得要讓窮人活得下去!
另一個被嚴重忽略的事實是:全球化的前提是運費遠低於貨品的零售價格;一旦能源價格高漲,越洋貿易將會被區域貿易所取代,毛利低的代工產業將會大幅萎縮。事實上,一九九五年WTO成立後全球就已經是單一市場、單一關稅,但是一九九九年之前原油每桶價格不到廿美元。因此,全球化的現實基礎是原油每桶低於廿美元。但是油價已經站穩八十五美元,預期還會再往上攀漲。在這種背景下,還想靠政府補貼去扶植低毛利的代工產業,只能說是飲鴆止渴了!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