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第9次全國科技會議17、18日舉行,以「面對台灣的科技轉型」為主題,選定7項對當前國內科技發展具關鍵性的議題,進行產政學研的對話與討論。近年來在全球化競爭下,與其他國家競逐人才、學研成果與產業需求間的落差、專利質量不均等問題逐漸浮現,如何研擬有效對策,並付諸實現,是此次會議的重點。
今年的會議首度改變形式,透過中研院院士帶領國內研究團隊進行研析並提出解決方案,在廣徵各界意見後,結論將作為訂定「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的政策依據。
事實上,這幾年由於市場逐漸邁向成熟,加上大環境景氣不佳,廠商無不苦思創新突破之道。而在眾多提升附加價值的策略選項中,強化科技研發毫無異議的成為各界共識之一。不過,口號易喊,重點是如何落實,恐怕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
基本上,台灣是一個資源有限的經濟體,無法全面性展開各類技術研發而必須有所抉擇,這個抉擇的過程與準則,恐怕需要更深入的思考。這包括以下幾個面向:
首先是科技研發內涵的定位問題。究竟台灣未來是要專注先進技術的研發,還是聚焦於應用技術的發展?事實上,我們應該從自身擁有的要素稟賦、資源基礎及所欲建立的核心能耐出發來思考,應會有較適切的答案。
其次是科技研發深度或廣度的問題。如果台灣希望未來著力於應用技術,則跨領域的應用發展中心(Development center)概念應該被重視;反之,如果重點為先進技術研發,那麼未來就應該多引進研究實驗室(Research lab);此外,此二者之間的串接與鏈結(Linkage)機制應該如何設計,以提高研發知識含量與密度,並內嵌於本土能量中。
就政府的角色而言,哪些研發活動應該加以鼓勵,首要應判斷其獲利潛力或社會價值,目前許多廠商幾乎被鎖住(lock-in)在低利的領域,重點資源被舊有市場拖住,當然這跟廠商過去的核心能力有關。政府在這方面,應可以作一些策略性的導引。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提出雄才大略計畫,要將國家型計畫的主導單位,從學術界轉向政府部會。此一規劃即具有策略性的效果,將散在各部會研發機構,但又相當重要的研究,拉高層級由政府來導引產業轉型,以提升台灣的資通訊的創新動能,就是相當正確的方向。
再者是科技研發體系的定位問題。國內現行多年的科技研發體系,長期以來缺乏有效的評估與整合機制,包括績效評量及成效追蹤、競爭與退場、國家型計畫、大學及法人研發機構的功能與角色定位,以及彼此的分工等,都應進行檢視,並思考因應產業環境改變的轉型策略及做法。例如為了改善產學落差的問題,是否思考將大型研發機構重新定位或是分解成多個不同、較小但較有彈性的研發機構,來共同競爭某產業發展技術專題,形成彼此競爭卻又與業界緊密合作的科技研發體制,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之一。
此外,面對人才缺乏的困境,除了鬆綁相關法規之外,也可對國內產業研發國際化活動加以支援。過去政府對於廠商對外貿易有許多的協助與支援,對於研發活動則僅限於國內,在研發全球化布局的趨勢發展潮流中,在一定的條件與配套下(例如必須僱用一定比例的台灣研究人員),未來也可以支援廠商在境外的研發活動與合作。這個舉措應可降低目前學生不出國,留學生減少所帶來的衝擊。
整體而言,科技研發是台灣必須不斷邁前的一條不歸路,如何選擇、聚焦並結合更多資源來強化研發能力,以提升附加價值,擺脫微利的宿命,相信是台灣產業未來是否能再度起飛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