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平
今年是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出版五十週年。一九六二年這位海洋生物學家,收集許多科學證據,指出濫用DDT等殺蟲劑影響自然生態,如果不做管制,春天不再鳥語花香,並且危及人類健康。
當年卡森母親剛過世,自己癌症纏身,《寂靜的春天》出版後,立刻引發化學工業的強烈攻擊,指責卡森無知、歇斯底里,在《寂靜的春天》出版之後,卡森因乳癌過世,美國環保運動興起,許多國家立法禁止DDT的使用,科學家與政府部門也開始研究、管制各種化學毒物,但是歷經半世紀後,重讀此書,在卡森的優美文字中,對環境污染的憂心與指控,歷歷如在。
台灣的環保運動,在解嚴之後才有發展的空間,但是在戰後政府扶植產業發展的脈絡下,面臨艱鉅的挑戰。以前天經濟部舉辦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為例,這場會議雖然邀請環保團體、勞工團體與會,但是在兩天會議之後,閉幕前由經濟部長施顏祥宣讀的「共識結論」,卻完全未採納環保團體與勞工團體的意見,現場的環保團體,聲嘶力竭,以大聲講話對抗手持麥克風的政府官員,會後被所有媒體報導為「咆哮」。
在經濟部舉辦產業發展會議的同時,文化部舉辦「二○一二國際人文大師講座」,邀請哈佛大學的政治哲學家邁可.桑德爾以「錢買不到的東西」為題,在台大體育館引領超過六千名現場觀眾,進行「正義思辨」。桑德爾指出,許多問題的核心牽涉道德與政治意涵,光靠經濟無法解決問題,必須透過對問題本質的思考與理性的討論,才能決定市場所扮演的角色,呼籲大家認真思辨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
台灣的環保團體,在濕冷的冬日裡,期待春天的到來,希望我們的春天不但鳥語花香,面對具爭議的公共議題,也不用「咆哮」發聲,且讓我們與政府部門認真討論及思辨台灣的產業發展!
(作者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