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2012
產業結構調整乃當務之急
歲末將至,此刻正好檢討過去一年政績,並擘畫未來的願景。今年以來,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乃是GDP增長由四.五八%預估值九度下修,而整年能否「保一」,變成馬政府的最後防線。而在谷底盤久必彈的情況下,國內外機構目前普遍預測明年GDP增長在三至四%之間,看似績效尚可,其實是比較基期太低所造成的假象,景氣復甦力道疲弱,乃是不爭事實,不必多費口舌辯論。
在今年一整年的失落中,主政者既無法提出解決之道,規劃出宏遠之願景,反而假「公平正義」、「市場機制」、「使用者付費」之名,揮舞道德大旗,掩護油電雙漲、證所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等過關,企圖將政府無能、國營事業績效不彰,與弊端叢生之惡果,轉嫁給全民承擔,致使民眾生活之痛苦指數不斷攀升,馬總統之支持度因而掉到史上未有之十三%,民眾對其貢獻之評價,甚至不如已被關在牢中的陳前總統。台灣曾經創下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今日竟向下沉淪,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薪資水準倒退回十四年前,昔日繁華如南柯一夢,化為夢幻泡影;而執政者猶以國際評比之空泛數據沾沾自喜,此誠可悲的台灣,可憐的台灣民眾,可笑的主政者。
在政府運轉失能之下,台灣發生了一個特殊現象,即GDP(國內生產毛額)突然成了一門顯學,甚至可以說,台灣民眾之幸福與否,以及檢驗政府的執政效能,乃繫於GDP成長之高低。這是一種嚴重的迷思,誠然,GDP乃國際社會普遍用於評估一國經濟發展的指標,然則台灣特殊的產業結構與營運模式,卻讓原有之統計方式出現盲點,無法反映真正的經濟實況。例如,台灣幾乎所有對外投資均是投資中國,大量產業外移中國,因此有超過半數出口商品係在海外生產,十一月份已創下五十一.七%之歷史新高。簡單說,我國出口佔GDP之七成,但其中竟有半數產品係由台商在中國的工廠生產。而電子業的海外生產比重高達五到八成,資訊通信類(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外移最嚴重,一到十一月海外生產比重高達八十四.七%。例如資通訊產品,每個月平均接單近一百億美元,實際從台灣出口僅二十億美元。此種「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型態,無助於台灣的就業與薪資成長,因此GDP之數據乃與民眾實際生活脫鉤,民眾不會因為GDP的成長而產生幸福感。
其次,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憂心表示,現今台灣經濟之狀況,並非景氣的短期循環變化,而是經濟結構長期性調整。換言之,台灣經濟之病並非急症,而是長期積累的慢性病。首先乃是企業大量西遷,對中國依賴度日益升高,使部分台灣企業之榮枯與台灣社會、民眾福祉脫節。此舉更造成台灣的貿易依存度太高,不僅高度依賴中國,更易受到國際景氣變遷的制約,失去走上自主之路的能量與方向。再者,台灣產業結構的重心,雖然歷經傳統製造業到電子資訊,但仍不脫組裝代工框架,欠缺創新研發與品牌,雖大量生產卻利潤微薄,產業發展往往應了台灣俚語所謂「台灣沒有三日的好光景」。以筆電為例,台灣業者的產量曾高達世界之九成,但創造之數百萬就業機會卻在中國,而且進入門檻低,因此產業淪為瘋狂殺價的紅海,毛利率急劇下降,今日更有「保二」、「保三」之譏,即毛利率只剩二、三%,扣除管銷、人事成本,幾無利潤可言。
台灣科技產業應以台積電為師,擁有核心技術能力,並以本土為生產基地,方可創造高附加價值,否則難逃全球化與科技化之淘汰。因此,產業結構調整,與降低對單一國家的貿易依存度,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但現今主政者缺乏遠見、智慧與能力,無法解決問題,落實願景,只會吹噓部分空泛的國際評比,不斷製造口號,形成視覺與聽覺上的污染。坦白說,在今年幾乎停滯的低基期下,明年GDP要達成三%的成長並不困難,但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台灣也曾因為負成長的低基期而出現十.七六%的GDP成長,民眾卻全然無感,因此若不能進行以代工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改變高度依賴的貿易型態,明年即使有三%的GDP成長,或所謂U型反彈,亦只是一種迷思,恐無實質意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