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深顧問陳思進:難道“獎金”是獎勵華爾街CEO(首席執行官)採用不道德的手段剝奪社會財富,以最大限度地榨取個人利益的金融大鱷?
路透社曾在北美各大財經網站作民意調查,請大眾投票是否該給北美公司CEO高薪。
CEO是公司董事會選來為公司掌舵的,對公司和廣大的股東承擔著信托責任,其好壞關乎公司的命運,多拿些錢似乎無可厚非。
假如沒有2008年的金融海嘯,或許,人們對CEO拿多少錢無所謂。日本、德國和北歐CEO的薪酬通常是普通員工的5倍,最高7倍,其他歐洲公司最多10倍。而北美公司CEO的薪酬高於員工20~30倍,華爾街的CEO與員工的薪酬比則高達50倍,甚至上百倍,似乎有些離譜。
特別是這次金融危機,華爾街的CEO無視企業和廣大股東的利益,把信托責任丟在一邊,大玩風險游戲,致使公司面臨倒閉,非得要靠納稅人來挽救。
即使到了被趕下台的地步,滾蛋之際還要掠走幾千萬、上億美元的“獎金”,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人們不禁要問,難道“獎金”是獎勵他們采用不道德的手段剝奪社會財富,以最大限度地榨取個人利益的金融大鱷?
筆者在華爾街多家大投行工作過,無論是在TownHall會議上聽公司的CEO作大報告,還是在聖誕聚會中與他們握手寒暄,感覺他們個個能說會道,講話富有號召力,這就是他們的領袖魅力吧。
十年前,筆者從多倫多回紐約,受聘於當時一家正紅火的ECN公司。這家ECN公司由高盛、美林等26家大小投行投資2億美元組建,從ECN的鼻祖Instinet裡面挖了一大批人,包括CFO(首席財務官)大衛,成了我們這家公司的CEO。
當時的公司規模還小,只有150名員工,大衛每天上班都要在辦公室巡視一周,跟每個員工打招呼,鼓勵大家好好兒干,說ECN是華爾街的大趨勢,我們不久都會成為千萬甚至億萬富翁。還隔三差五帶我們到餐館去聚餐,感覺他就像個部門經理,和大家相處得非常隨意。
有一次晚餐聚會,帶著酒意,我大膽地問大衛,你們CEO究竟幹些什麼呢。大衛可能也喝高了,他告訴我們:“這本來是秘密,今天我告訴你們,講個故事吧。有家公司新來了個CEO。剛下台的CEO臨走時,遞給接班人三封編了號的信封說:‘別擔心,如果今後你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按順序打開這幾個信封就行,記住,一次只能打開一個。’”
聽到這話,筆者不禁想起了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原來美國也流行這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