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2012

李文雄 大膽走向人少的路

遠見雜誌2010年8月號 第290期   前進的動力
彭杏珠

主宰世人150年的達爾文「物競天擇」演化論,在上個世紀60年代受到激烈的挑戰。有一派科學家認為,基因突變才是物種演化的根本,他們做了很多實驗,卻苦無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來說服大家。

直到現任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李文雄院士,於1970年代在美國建構出一套堅強的數學模型,才成功破解這個僵局,也動搖了達爾文百年無法撼動的學說

過去30多年來,李文雄持續在生物學界創新突破,使他被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也多次獲得遺傳和演化領域的國際最高榮譽,包括2003年成為全球第一位獲得巴仁獎(Balzan Prize)的華人

2009年他更成為首位獲英國遺傳學會頒以遺傳學之父為名的孟德爾獎章(Mendel Medal)的亞洲科學家,讓他的成就達到國際認可的最高峰


糊塗找路 看到生物學就清晰

生長於屏東縣萬丹鄉,李文雄呵呵笑著說,小時候根本沒有任何遠大的抱負,「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人家上學,我跟著上學,考中學、高中、大學都一樣。」

他還笑說,也不知道進大學要做什麼,填志願也是糊里糊塗地填。

顯然他是太客氣,因為他當時「糊里糊塗」就考上最熱門的土木系。進入中原大學土木系,直到大三才發現自己不喜歡土木,「土木是很實際的東西,我不是一個很實際的人,喜歡幻想、亂想。」 認真思考後,李文雄放棄土木,選擇數學。由於沒有純數基礎,於是選了應用數學。李文雄於1968年遠赴美國,在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完成博士學位。
剛跨入應用數學領域,李文雄因緣際會認識了在布朗大學做遺傳分子演化研究的一名日裔教授根井正利,「對方告訴李文雄生物學界很缺乏懂數學的人,尤其是研究遺傳的。」 這是他人生裡面最重大的抉擇。儘管對生物學一竅不通,卻毅然投向這一條未知路,並漸漸發現原來自己很喜歡探討生命的演化。

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是遺傳學起飛的年代,在這之前,基因就像黑盒子,沒有人能一窺究竟。同時,由根井正利的老師木村資生領軍的一群學者,公開質疑達爾文「物競天擇」學說,認為外在大環境與物種演化不是絕對的關係,遺傳因子才是根本。這在當時的科學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雖然有很多類似的實驗結果不斷被公開,「但是演化太抽象了,也是非常緩慢的過程,人終其一生不可能看到演化實際在眼前發生,」李文雄解釋。

就像最後一塊拼圖,李文雄建構的數學模型正好為這抽象的概念,提供比較具體的想像,肉眼看不到的遺傳因子如何一路演化,透過數學建構的模型呈現出來,讓隱藏在黑盒子的裡面的祕密,終見天日。

在那個年代,跟他做類似研究的全世界不到20人,華人大概只有他一位。1980年代末,生物資訊學門開始興起,他撰寫的書還成了唯一教科書。

喜歡數學中「或然率」的概念,在訪談中李文雄多次將成就歸功於運氣,因為正好趕上遺傳學當道的時代。然而,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從數學走入生物,他不會有目前的成就,「所以,運氣還是需要靠自己創造,」李文雄下了這樣注解。

李文雄說,非生物學出身的他,根本不會做實驗,只會窩在電腦前建構數學模型。

然而,他不顧一切反對,於1989年在美國成立了分子生物實驗室,希望藉由這個實驗室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他的團隊,取得更多第一手資料。

事實證明,李文雄再次押對寶,進入1990年代,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在分秒必爭競相解碼人體DNA,這組總長等於繞地球2.5圈的龐大資料,正需要像李文雄這樣的科學家,建構更多的數學模型來解密。

在美國生活40年,李文雄也從未忘記從小生長的台灣。2003年,他協助中研院建立基因體研究中心,成為該中心的訪問學者暨顧問委員;2008年初,他回台接任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李文雄目前正在展開一項「C4稻米改造計畫」,希望用他最擅長的基因演化,找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如果成功改變這個因子,不但能提高稻米產量,同樣的方法也能擴大到小麥、大豆、玉米等重要大宗物資。

「這將會是二次綠色革命!」李文雄表示,由於生質能源的原料,都是糧食,因此受到撻伐,若能大幅提高這些糧食的生產,或許就能減緩與人爭食的問題,也達到生產綠色能源的目的。

一直不斷在尋找大方向的李文雄,是否也正在協助台灣科學界尋找大方向?李文雄哈哈大笑說或許是。或許,二次綠色革命就是一個大方向,而掌舵者正是李文雄。

台灣之光  李文雄

年齡:68歲

光榮成就:

● 2009年,獲英國遺傳學會頒授孟德爾獎章,為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

● 2003年,榮獲巴仁獎,為全世界第一位獲此獎項的華人

勵志格言: 勇於嘗試,謹慎選擇

李文雄

想對台灣說的話

學生時代應多嘗試不同領域,才決定最想走的路。一個人最需要學到的是自我學習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進入哪所大學,也就不太重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