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2015

轉型正義,台灣轉不轉?

紀念與轉型正義

今年二二八紀念日,因為首都市長是受難者家屬、各地方和學校出現比過去更多的蔣銅像被噴漆、台南市宣佈移出校園蔣銅像,而柯P不跟進,社會出現多種多樣「處理過去」的歧異聲音。今年媒體或評論也於紀念日前後出現比以往更多的「轉型正義」用詞,台灣面對以上問題,想想現在和未來,最需要討論的正是廣泛的「轉型正義」課題。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這個詞,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詞彙,聽起來「正義」凜然,卻不容易理解它的實質內容。用德國的歷史經驗和作為來說,叫做「處理過去」或「克服過去」(Aufarbeitung),更傳神的意思是「與過去一起工作」(working through the past),意味著當代人逃不掉要與過去不斷「共舞」的議題,但是如何與「麻煩、恥辱的過去」好好共舞?到底要一直共舞到何時?每年只在紀念日鞠躬道歉、哭哭吵吵,很難理出頭緒,無法做自己的主人!

研究者認為:走過獨裁或威權統治的社會必須克服當下各種兩難困境,諸事待辦,這些大小事,上至創造新憲法、下至拆除獨裁者銅像,都廣泛地涵括在「轉型正義」的範疇裡,正在轉型的社會必須認定價值、有所選擇、行動,才能「轉」得動。「轉型正義」聽起來包山包海,但是國際社會近二十多年來大量文獻成果,張顯了20世紀到21世紀新的民主文化的人類寶貴經驗。

國際經驗的五項機制

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已針對全球超過一百六十國的「轉型正義」五項機制的量化研究,提出數十項假設,認為至少運用兩項以上機制,後獨裁或威權國家才能穩固民主制度,這些機制顯然需要國家公權力改造或介入。

五項機制是:真相委員會、審判、特赦、賠償、淨化政策(清理公務部門),檢討台灣現況,嚴格來說,只做了二二八、白色恐怖基金會「補償」,有意無意避開「賠償」的歷史、政治、國家暴力犯罪責任。更談不上「轉型正義」中不為人注意的原住民正義,今年台灣原住民的「狼煙行動」再度訴求原住民權益,或可理解其來有自,涉及了台灣更久遠的「歷史正義」,澳洲、紐西蘭、加拿大,都已程度不同處理原住民權益。

「轉型正義」的五項機制之外,不易量化的複數事項在這裡無法一一列舉,至少眾所周知有:普查受害者創傷、公開檔案(馬政府執政後,國史館沒有再公開出版二二八、白色恐怖檔案彙編)、設紀念日、紀念館或紀念地、重寫教科書(台灣的歷史教科書課綱正在扭曲、傾斜中)、豐富歷史記憶、鼓勵相關藝術創作等,以上這些被稱為「公共記憶計畫」,而領導人或各級首長真誠道歉、拆除獨裁者銅像只是其中要件之一;另外,更重要的是影響政府往落實民主體制的「機構改革」:如創造/制定新憲法、獨立的人權委員會、落實人權政策、司法及安全部門徹底改革等。

如南非於1994年開始民主化,創立新憲法、徹底改造國家機構,才得以進行過去種族隔離的「真相調查與和解委員會」(TRC),南非因而成為常常被提及的全球典例;雖然,南非目前還有很多進行轉型過程有待解決的後遺症,不斷挑戰非洲南方新彩虹國家的想像,但是不論如何,南非往民主方向邁步向前。南非和台灣曾經建交,同為國民黨執政,導正過去不義,有待國民黨人向現在的南非學習。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將在未來執政進行「轉型正義」,如果全面進行「轉型正義」工作,可能嗎?如何逐步進行?民意風向如何?台灣往民主深化前進的深厚經驗,將為國際社會所注目。但是,從目前的國際文獻上,不容易了解台灣到底「轉型正義」轉得如何?難處在哪裡?還是已錯過好好轉型的民意時機?

台灣轉不轉

面對「轉型正義」,台灣轉不轉?還是缺乏國際社會的壓力,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政府沒有明顯外部壓力,是否因此避開逐步落實「轉型正義」?2014年初出版的亞洲第一本「轉型正義」專書,討論了斯里蘭卡、印尼亞齊、柬埔寨、東帝汶、所羅門群島、南韓六國,我們深入理解亞洲各國「轉型正義」的獨特比較經驗時,一方面了解各國的國際壓力持續,一方面國內公民、NGO更扮演重要的角色。

許多研究也指出:一個國家NGO組織越活躍,落實「轉型正義」的機會越大,在亞洲韓國是其中典例。因此,我國更有待公民社會群策群力,從現在起持續討論「轉型正義」的大大小小議題,並且要求本屆各黨派立委將「轉型正義」的某些可落實的法案,端上立法院議程;進一步要求下屆國會立委候選人、總統候選人明白將「轉型正義」列出清單及預定時程,這樣,今年紀念二二八之後的意義就大為不同。

我們也希望首都市長柯P身為受難家屬,不會只是嗡嗡嗡醫生,應該帶頭與台灣社會共同走過集體創傷症候群。台北市主政下的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能夠導正過去十多年只剩「形式道歉」、「紀念表演化」的傾斜狀態,目前不論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常設展都是以2011年設定所謂「兩面手法」來迴避蔣介石的歷史責任的敘事。

或許大家忘了,台北市政府郝前市長於2007年指定「中正紀念堂」為歷史建築,是對抗當時阿扁總統將中正紀念堂「改名」、或是因為尊崇蔣介石、還是認定建築型式有價值?從2008年馬總統執政後再度以國家軍人儀隊每天向蔣銅像致敬,顯然,馬總統迴避了加害繼承政黨應有的真心、誠懇「處理過去」的態度。「中正紀念堂」指定為歷史建築,是否適當,此等不義作為,是柯市長遲早必須面對的難題。

台灣有獨自的歷史,我們珍惜今天正在過渡往民主自由的經驗,如何在過渡中視野更廣,超越自我「恐懼」魔咒,不再受「人人心中有小警總」的折磨,分辨歷史的「不義」事實,那麼,紀念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先行者,就有新的意義,突顯了柯P所說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主人!」的民主論辯。希望這不會是口號,是明辦是非、決然行動的永遠許諾。許諾子子孫孫保有自由民主的穩定生活,現在及未來,台灣一定要度過「轉型正義」期,不管期間多長,台灣才能「轉」為追求正義的國度!

曹欽榮(作者曾規劃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綠島人權園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