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16
以後還有誰敢回來為台灣這個故鄉奉獻畢生的心血?值得國人深思。
浩鼎案未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身陷內線交易疑雲,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不畏風雨,今天發出聲明稿,說明他所認識的翁啟惠,兼談浩鼎解盲事件。以下是李祖德全文:
在2003年第一次見到翁啟惠,當時他專程受邀從美國回來,加入台灣抗SARS 研究專案成員,帶領一群科學家成天在大量篩選研究抗SARS 藥物,後來陸續返國創建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生技育成中心、接任中研院長、推動生技新藥相關法案,及籌設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在這十三年間,我親眼看著他為台灣默默的承受與付出,也受盡委屈,終於帶動起今日的台灣生技產業。
翁啟惠在科學上的銳利與他科學以外事務的低能,形成一種令人無法相信的對比。有時候接到他的電話問一些生活基本事務該怎麼辦時,我只能體諒他長期在國外,且精力都花在世界最尖端學術研究的高度上,對於某些人情世故是單純無知且缺乏基本的警覺性。
這次浩鼎事件原本只是單純一個生技廠商的新藥解盲,但翁啟惠卻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暴。如果他真要賺錢,他大可把他自己的醫藥專利直接賣給國外大廠,但是這並非翁啟惠的作風。即便身邊的朋友一再勸他不要介入,但他卻堅持科學上的實證OBI-822絕不應該失敗。
記得與翁啟惠的多次談話中,他很早就建議把OBI-822所用野生鱟魚血提煉的KLH攜帶蛋白改為白喉類毒素,以及對收案的病人做指標篩選過濾,但是浩鼎並未照辦,他們內部研發與臨床管理的問題應該才是解盲失敗的關鍵因素,現在看來,如果他們聽從翁啟惠的建議,今天的浩鼎很可能正在開香檳慶賀新藥成功。
至於有沒有解盲數據事先外流而導致內線交易,只要立即查察負責臨床數據的CRO公司電腦即明,他們大都是用ORACLE系統,如果數據有事先解盲,電腦就看得一清二楚。外界因為翁啟惠的女兒出售股票,即在司法機關釐清事實真相前,影射他涉及內線交易,甚至將浩鼎事件的原罪集中在他身上,對一位素來不懂理財及投資的科學家而言,此種未審先判乃是不公道的評論。
翁啟惠絕不是一位貪財的人。我舉個例子,他把畢生醣類重要研究全部交給中研院,其中部分技轉成立醣基生醫,由中研院取得價值高達六億的股票。他已兩度通知醣基,希望醣基公開發行後,他可分得的股票,全部捐出來成立基金會,以培植台灣年輕科學家深造。以他在全世界國際大藥廠追逐的領先醣類發明與技術,他大可以輕鬆大賺國際授權費,但他卻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中研院,而且優先技轉扶持台灣本土廠商。這些事實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說明翁啟惠不是貪財的人,希望社會大眾能多關注正向的翁啟惠。
現在,台灣輿論一片撻伐聲,似乎對翁啟惠欲除之而後快。我深信公道自在人心,因為朋友們所認識的翁啟惠在投資上是「無知」而不是「無良」,他即使「犯錯」也無「犯意」。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浩鼎事件而逼走一位溫文儒雅而且是全球醣類化學界頂尖的學者。在激情過後,該靜心想想:以後還有誰敢回來為台灣這個故鄉奉獻畢生的心血?值得國人深思。
在2003年第一次見到翁啟惠,當時他專程受邀從美國回來,加入台灣抗SARS 研究專案成員,帶領一群科學家成天在大量篩選研究抗SARS 藥物,後來陸續返國創建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生技育成中心、接任中研院長、推動生技新藥相關法案,及籌設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在這十三年間,我親眼看著他為台灣默默的承受與付出,也受盡委屈,終於帶動起今日的台灣生技產業。
翁啟惠在科學上的銳利與他科學以外事務的低能,形成一種令人無法相信的對比。有時候接到他的電話問一些生活基本事務該怎麼辦時,我只能體諒他長期在國外,且精力都花在世界最尖端學術研究的高度上,對於某些人情世故是單純無知且缺乏基本的警覺性。
這次浩鼎事件原本只是單純一個生技廠商的新藥解盲,但翁啟惠卻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暴。如果他真要賺錢,他大可把他自己的醫藥專利直接賣給國外大廠,但是這並非翁啟惠的作風。即便身邊的朋友一再勸他不要介入,但他卻堅持科學上的實證OBI-822絕不應該失敗。
記得與翁啟惠的多次談話中,他很早就建議把OBI-822所用野生鱟魚血提煉的KLH攜帶蛋白改為白喉類毒素,以及對收案的病人做指標篩選過濾,但是浩鼎並未照辦,他們內部研發與臨床管理的問題應該才是解盲失敗的關鍵因素,現在看來,如果他們聽從翁啟惠的建議,今天的浩鼎很可能正在開香檳慶賀新藥成功。
至於有沒有解盲數據事先外流而導致內線交易,只要立即查察負責臨床數據的CRO公司電腦即明,他們大都是用ORACLE系統,如果數據有事先解盲,電腦就看得一清二楚。外界因為翁啟惠的女兒出售股票,即在司法機關釐清事實真相前,影射他涉及內線交易,甚至將浩鼎事件的原罪集中在他身上,對一位素來不懂理財及投資的科學家而言,此種未審先判乃是不公道的評論。
翁啟惠絕不是一位貪財的人。我舉個例子,他把畢生醣類重要研究全部交給中研院,其中部分技轉成立醣基生醫,由中研院取得價值高達六億的股票。他已兩度通知醣基,希望醣基公開發行後,他可分得的股票,全部捐出來成立基金會,以培植台灣年輕科學家深造。以他在全世界國際大藥廠追逐的領先醣類發明與技術,他大可以輕鬆大賺國際授權費,但他卻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中研院,而且優先技轉扶持台灣本土廠商。這些事實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說明翁啟惠不是貪財的人,希望社會大眾能多關注正向的翁啟惠。
現在,台灣輿論一片撻伐聲,似乎對翁啟惠欲除之而後快。我深信公道自在人心,因為朋友們所認識的翁啟惠在投資上是「無知」而不是「無良」,他即使「犯錯」也無「犯意」。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浩鼎事件而逼走一位溫文儒雅而且是全球醣類化學界頂尖的學者。在激情過後,該靜心想想:以後還有誰敢回來為台灣這個故鄉奉獻畢生的心血?值得國人深思。
不可用這種蠻橫手段,對待舉世敬重的學者
我看翁啟惠案
陳錫疇 (加拿大台僑;化學博士)
筆者離開台灣太久,對台灣越來越生疏,尤其是台灣的政商民情。但是政治新聞似乎是台灣人的一大「娛樂」。近日看到中央研究院長翁啓惠教授因涉入生技公司的股份問題,新聞報導滿城風雨。我不認識翁院長,雖然不是有成就的學者,筆者與他在台大的指導教授王光燦院士卻有一面之緣,他的嘉義同鄕有筆者的已故同學,親友翁浩清(義竹望族)可能也是他的族人。
我在大學畢業後就急於逃離台灣,踏入學界並非我的初志,但作為一個化學家,必然對有成就的學者很羨慕。翁啓惠教授就是我一直注意的一位學者,在他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以前,我就猜想他可能是台灣人科學家中,最有希望的諾貝爾獎的候選人。我雖然曾是個有機化學家,但對翁教授精研的糖化學或是多醣化合物還是很生疏。他在美國化學界的名氣及短期內一連串光彩奪目的大獎,在學術界的人無不驚眼看待。尤其是前年他又榮獲渥爾夫化學奨(Wolf Prize),更是再上一層樓的預兆。
台灣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不能由一位大中華思想的學者,或是由國民黨指派的學者當任。這個理由很簡單:國外尤其是在美國,有成就的華裔學者遠超過認同台灣的學者。在李遠哲出任院長以前,絕大部分的院士與台灣的關係淺薄,與中國關係較深或是腳踏兩岸(?)的學者較多。
我還記得多年以前,居留美國的李政道院士曾經聲援要求台灣政府提供鉅款,協助美國的原子科學研究。這是一件非常違反常理的事。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無論如何短少研究經費,或是台灣當時經濟發展怎麼良好,兩國的國富仍然是小鯽魚比大鯨。可幸,當時已經有諾貝爾獎聲譽的李遠哲院士極力反對,而且當時是李登輝當總統。如果筆者記憶無誤,彼時李政道院士之兄李崇道正在當中研院副院長。
前面已經提到,我與翁院長不相識,也不清楚他的職位與私營科技公司應該如何隔絕。翁院長是否應該辭去院長的身分?這不是筆者認識的台灣社會與政治的領域;我的訴求是台灣的媒體,應該支持翁院長的去留由下任總統決定,而且至少做到半年後的10月,因為那時他的任期才屆滿。這是對全國最高學術機構的主管最起碼的尊重。
科學家與政治或財富應該如何保持距離呢?名利不能得兼?我知道去年逝世的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傑拉西(C. Djerassi,第一個化學Wolf Prize得獎者)因開發避孕藥而留下龐大的遺産給女兒。我也知道這一百年內,最大突破的科學發現,DNA雙螺旋化學構造的諾貝爾得獎人美國沃森(J. Watson)博士,因為對社會政情發言不愼(他說出生祖裔與智慧有關係!?),而被迫離開國立研究所的所長職位。翁啟惠並未失言,也沒有對浩鼎持股牟利,受到媒體如此圍剿,公平嗎?
藍營立委和媒體炒作「浩鼎案」,背後恐怕有特別的政治動機。我只深信,台灣最髙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的院長應由政治立場與台灣同心協力的人來擔任,不可由大中華思想的學者當任!也不能讓心懐大中華思想的現任總統馬英九派任。尤其如果現在被馬英九拔下來,等於讓台灣學術界斯文掃地!如果蔡英文有更好的人選,至少要讓翁教授做到10月份任期結束,再讓他榮退,絕不可用粗暴蠻橫的手段對待這種舉世敬重的學者。
陳錫疇 (加拿大台僑;化學博士)
筆者離開台灣太久,對台灣越來越生疏,尤其是台灣的政商民情。但是政治新聞似乎是台灣人的一大「娛樂」。近日看到中央研究院長翁啓惠教授因涉入生技公司的股份問題,新聞報導滿城風雨。我不認識翁院長,雖然不是有成就的學者,筆者與他在台大的指導教授王光燦院士卻有一面之緣,他的嘉義同鄕有筆者的已故同學,親友翁浩清(義竹望族)可能也是他的族人。
我在大學畢業後就急於逃離台灣,踏入學界並非我的初志,但作為一個化學家,必然對有成就的學者很羨慕。翁啓惠教授就是我一直注意的一位學者,在他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以前,我就猜想他可能是台灣人科學家中,最有希望的諾貝爾獎的候選人。我雖然曾是個有機化學家,但對翁教授精研的糖化學或是多醣化合物還是很生疏。他在美國化學界的名氣及短期內一連串光彩奪目的大獎,在學術界的人無不驚眼看待。尤其是前年他又榮獲渥爾夫化學奨(Wolf Prize),更是再上一層樓的預兆。
台灣中央研究院的院長不能由一位大中華思想的學者,或是由國民黨指派的學者當任。這個理由很簡單:國外尤其是在美國,有成就的華裔學者遠超過認同台灣的學者。在李遠哲出任院長以前,絕大部分的院士與台灣的關係淺薄,與中國關係較深或是腳踏兩岸(?)的學者較多。
我還記得多年以前,居留美國的李政道院士曾經聲援要求台灣政府提供鉅款,協助美國的原子科學研究。這是一件非常違反常理的事。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無論如何短少研究經費,或是台灣當時經濟發展怎麼良好,兩國的國富仍然是小鯽魚比大鯨。可幸,當時已經有諾貝爾獎聲譽的李遠哲院士極力反對,而且當時是李登輝當總統。如果筆者記憶無誤,彼時李政道院士之兄李崇道正在當中研院副院長。
前面已經提到,我與翁院長不相識,也不清楚他的職位與私營科技公司應該如何隔絕。翁院長是否應該辭去院長的身分?這不是筆者認識的台灣社會與政治的領域;我的訴求是台灣的媒體,應該支持翁院長的去留由下任總統決定,而且至少做到半年後的10月,因為那時他的任期才屆滿。這是對全國最高學術機構的主管最起碼的尊重。
科學家與政治或財富應該如何保持距離呢?名利不能得兼?我知道去年逝世的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傑拉西(C. Djerassi,第一個化學Wolf Prize得獎者)因開發避孕藥而留下龐大的遺産給女兒。我也知道這一百年內,最大突破的科學發現,DNA雙螺旋化學構造的諾貝爾得獎人美國沃森(J. Watson)博士,因為對社會政情發言不愼(他說出生祖裔與智慧有關係!?),而被迫離開國立研究所的所長職位。翁啟惠並未失言,也沒有對浩鼎持股牟利,受到媒體如此圍剿,公平嗎?
藍營立委和媒體炒作「浩鼎案」,背後恐怕有特別的政治動機。我只深信,台灣最髙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的院長應由政治立場與台灣同心協力的人來擔任,不可由大中華思想的學者當任!也不能讓心懐大中華思想的現任總統馬英九派任。尤其如果現在被馬英九拔下來,等於讓台灣學術界斯文掃地!如果蔡英文有更好的人選,至少要讓翁教授做到10月份任期結束,再讓他榮退,絕不可用粗暴蠻橫的手段對待這種舉世敬重的學者。
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應否辭職?
平議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
台灣社會有個未明言的價值觀:科學家的工作是發現真理,科學的發現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但科學的發現若有商業價值,科學家最好分文不取,以示清高;因為科學與利益並不相容。近日中研院翁啟惠院長與上市公司浩鼎的關係,引發輿論討論。前天聯合報還有王健壯的〈講三個故事給翁啟惠聽〉的專欄,意即中研院院長最好清寒以終。文章有王先生自己的錯誤,但也反映了一般社會大眾的價值觀。
王先生最明顯的錯誤,是說吳大猷先生卸任院長後,失去有給職資政,生活困苦潦倒,並歸咎李前總統。其實吳前院長擔任公職數十年,即使沒有資政的薪俸,也還有優渥的退休金,說他無錢就醫,只看得出來王對李前總統的痛恨,無視事實,不值一駁。
翁啟惠院長的科學發現,其重要性國際科學界一致推崇,所以屢獲諾貝爾等級的大獎。特別的是,翁院長的化學研究,在綠色化學及醫藥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他研究以合成醣類做成癌症疫苗,若能成功,更將造成醫學界的革命,對無數的癌症患者及家屬,將是莫大的福音。也因為人工合成疫苗的廣大效用,巨大的商業利益隨之而來。
但是科學知識所帶來的利益,科學家應不應該享受?台灣社會卻很模糊,有的樂觀其成,有的有所保留,更有的說科學家的研究經費來自政府,所以利益應該全數回歸政府。更進一步,中研院院長這種清高的職務,是否應該享有科學發現帶來的商業利益?王健壯所代表的意見,認為不應該。
知識與利益的關係,隨著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已經有根本性的改變。先進國家的科學家可以獲得的利益,甚至自己開設公司或擔任董事,台灣還需要故步自封嗎?胡適、吳大猷、甚至李遠哲院長的學術發明沒有立即、龐大的商業利益,是否代表其他的院長也不能享受其利益?如報載〈一個CEO看翁啟惠〉,便提到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諾貝爾獎得主James Watson,曾任藥廠董事。事實上,他也擔任研究機構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院長。台灣就繼續要求中研院院長兩袖清風?
先不說翁院長的女兒有浩鼎持股好了。即使是他本人持股,又有何不可呢?只要他做到財產申報,並且不介入股價炒作,入場、出場時間都不合法。翁院長的女兒有持股,依法他不用在自己的財產申報裡提及,但她的股權轉讓時已經公開申報。翁院長的發言,更看不到有捍衛股價的效果(不然就不會持續下跌)。
翁院長並不是沒有犯錯:第一,他最好不要在浩鼎解盲之後發言;即使發言,應該清楚說明是從科學的發言,絕對無關股價。但是他發言了,而且強調自己的權威。第二。他隨後的聲明,重點應該在於自己發言引起捍衛股價的聯想,對社會大眾表示歉意;並澄清自己的本意在科學的說明而不在股價。但是聲明中畫蛇添足,說明自己與夫人沒有浩鼎持股。所以一旦媒體發現翁院長的女兒有可觀的浩鼎股份,翁院長否定自己的持股,看起來只是掩人耳目,更似乎坐實翁院長有意影響股價的懷疑。不過,翁院長已經公開為這些錯誤的判斷道歉。
但翁院長有幾個沒犯的錯,卻被誣賴到他身上:第一,浩鼎臨床試驗解盲前,股價飆漲;解盲後股票重挫。竟然有電視名嘴(反應相當股民的抱怨)公開說,當初浩鼎股票狂飆時購股,是因為翁院長的聲望保證,意謂股票下跌,也要翁院長負責。其實股價不在科學家可以控制的能力範圍。天價的股票也有人買,繼續上漲可以得利,但下跌的損失也應該自負。只要翁院長和家人並未介入炒股或放空,哪有要翁院長負責的道理?
第二,有議論滿懷嫉妒的說,自己沒有富爸爸以九千萬購買股權贈送自己。其實翁院長之前在美國的時候,就因為其發明技轉或技術入股,而有數億台幣的收益,這是美國科技界眾所周知的事。翁院長回到台灣擔任院長,因為台灣社會對科學收益所持的保守態度,其實損失了許多收益,而非增加。更何況家人購買股權,並未保證股票一定賺錢。所投資的公司商轉失敗,股票變成廢紙也有可能。
第三,有若干言論攻擊翁院長家人擁有浩鼎股權。如果翁女股權是浩鼎或尹衍樑免費贈送,而翁院長卻未在財產申報中公開,自然應該接受嚴厲的譴責;但若是翁女確實自尹衍樑處價購,則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社會應該正常看待。
第四,有輿論批評翁院長的家人和蔡英文的家人同是浩鼎的股東,似乎有任何見不得人的事。其實重點應該是翁院長是否從此關係中得利。批評者忘了,浩鼎從成立到解盲,都是在國民黨執政期間。蔡英文不但沒有任何公職及施政權力可以提供浩鼎或翁院長利益,更是國民黨政府清算的目標,宇昌案的追殺就是明證;翁院長更因在宇昌案中的過渡角色,慘遭國民黨立委修理。現在只因蔡英文勝選,就影射蔡、翁之間的政商關係。但蔡英文還未就任,何來利益輸送?
第五,有消息影射翁院長提名尹衍樑參選中研院院士,導向學界和商界的勾結,甚至是翁院長「出售」院士給好友尹衍樑。此點已有中研院院士指出,尹是由人際關係及政治屬性和翁院長不同的院士提名;企業家可以參選院士的規定,更和翁院長無關,可參閱〈請勿輕言「金錢換院士」〉一文。
現在翁院長有三點須待檢察官調查確認:一、如果翁院長家人的持股是浩鼎或尹衍樑免費贈送,而翁院長刻意以女兒名義登錄,則是重大道德瑕疵,並有違反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的本意。二、翁院長家人賣出浩鼎持股時,是否已經知道臨床實驗的直接結果是負面的?如果是,當然構成內線交易。三、浩鼎的股票狂飆,以及傳說中有市場力量違法放空,翁院長或家人有無扮演任何角色?如果檢調調查的結果三者中有一成立,翁院長自應下台,沒有疑義。
在結果出來之前,翁院長不須辭職。如果調查結果證明上述三點都不成立,清白的翁院長更不須辭職。
台灣社會有個未明言的價值觀:科學家的工作是發現真理,科學的發現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但科學的發現若有商業價值,科學家最好分文不取,以示清高;因為科學與利益並不相容。近日中研院翁啟惠院長與上市公司浩鼎的關係,引發輿論討論。前天聯合報還有王健壯的〈講三個故事給翁啟惠聽〉的專欄,意即中研院院長最好清寒以終。文章有王先生自己的錯誤,但也反映了一般社會大眾的價值觀。
王先生最明顯的錯誤,是說吳大猷先生卸任院長後,失去有給職資政,生活困苦潦倒,並歸咎李前總統。其實吳前院長擔任公職數十年,即使沒有資政的薪俸,也還有優渥的退休金,說他無錢就醫,只看得出來王對李前總統的痛恨,無視事實,不值一駁。
翁啟惠院長的科學發現,其重要性國際科學界一致推崇,所以屢獲諾貝爾等級的大獎。特別的是,翁院長的化學研究,在綠色化學及醫藥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他研究以合成醣類做成癌症疫苗,若能成功,更將造成醫學界的革命,對無數的癌症患者及家屬,將是莫大的福音。也因為人工合成疫苗的廣大效用,巨大的商業利益隨之而來。
但是科學知識所帶來的利益,科學家應不應該享受?台灣社會卻很模糊,有的樂觀其成,有的有所保留,更有的說科學家的研究經費來自政府,所以利益應該全數回歸政府。更進一步,中研院院長這種清高的職務,是否應該享有科學發現帶來的商業利益?王健壯所代表的意見,認為不應該。
知識與利益的關係,隨著社會及經濟的發展,已經有根本性的改變。先進國家的科學家可以獲得的利益,甚至自己開設公司或擔任董事,台灣還需要故步自封嗎?胡適、吳大猷、甚至李遠哲院長的學術發明沒有立即、龐大的商業利益,是否代表其他的院長也不能享受其利益?如報載〈一個CEO看翁啟惠〉,便提到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諾貝爾獎得主James Watson,曾任藥廠董事。事實上,他也擔任研究機構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院長。台灣就繼續要求中研院院長兩袖清風?
先不說翁院長的女兒有浩鼎持股好了。即使是他本人持股,又有何不可呢?只要他做到財產申報,並且不介入股價炒作,入場、出場時間都不合法。翁院長的女兒有持股,依法他不用在自己的財產申報裡提及,但她的股權轉讓時已經公開申報。翁院長的發言,更看不到有捍衛股價的效果(不然就不會持續下跌)。
翁院長並不是沒有犯錯:第一,他最好不要在浩鼎解盲之後發言;即使發言,應該清楚說明是從科學的發言,絕對無關股價。但是他發言了,而且強調自己的權威。第二。他隨後的聲明,重點應該在於自己發言引起捍衛股價的聯想,對社會大眾表示歉意;並澄清自己的本意在科學的說明而不在股價。但是聲明中畫蛇添足,說明自己與夫人沒有浩鼎持股。所以一旦媒體發現翁院長的女兒有可觀的浩鼎股份,翁院長否定自己的持股,看起來只是掩人耳目,更似乎坐實翁院長有意影響股價的懷疑。不過,翁院長已經公開為這些錯誤的判斷道歉。
但翁院長有幾個沒犯的錯,卻被誣賴到他身上:第一,浩鼎臨床試驗解盲前,股價飆漲;解盲後股票重挫。竟然有電視名嘴(反應相當股民的抱怨)公開說,當初浩鼎股票狂飆時購股,是因為翁院長的聲望保證,意謂股票下跌,也要翁院長負責。其實股價不在科學家可以控制的能力範圍。天價的股票也有人買,繼續上漲可以得利,但下跌的損失也應該自負。只要翁院長和家人並未介入炒股或放空,哪有要翁院長負責的道理?
第二,有議論滿懷嫉妒的說,自己沒有富爸爸以九千萬購買股權贈送自己。其實翁院長之前在美國的時候,就因為其發明技轉或技術入股,而有數億台幣的收益,這是美國科技界眾所周知的事。翁院長回到台灣擔任院長,因為台灣社會對科學收益所持的保守態度,其實損失了許多收益,而非增加。更何況家人購買股權,並未保證股票一定賺錢。所投資的公司商轉失敗,股票變成廢紙也有可能。
第三,有若干言論攻擊翁院長家人擁有浩鼎股權。如果翁女股權是浩鼎或尹衍樑免費贈送,而翁院長卻未在財產申報中公開,自然應該接受嚴厲的譴責;但若是翁女確實自尹衍樑處價購,則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社會應該正常看待。
第四,有輿論批評翁院長的家人和蔡英文的家人同是浩鼎的股東,似乎有任何見不得人的事。其實重點應該是翁院長是否從此關係中得利。批評者忘了,浩鼎從成立到解盲,都是在國民黨執政期間。蔡英文不但沒有任何公職及施政權力可以提供浩鼎或翁院長利益,更是國民黨政府清算的目標,宇昌案的追殺就是明證;翁院長更因在宇昌案中的過渡角色,慘遭國民黨立委修理。現在只因蔡英文勝選,就影射蔡、翁之間的政商關係。但蔡英文還未就任,何來利益輸送?
第五,有消息影射翁院長提名尹衍樑參選中研院院士,導向學界和商界的勾結,甚至是翁院長「出售」院士給好友尹衍樑。此點已有中研院院士指出,尹是由人際關係及政治屬性和翁院長不同的院士提名;企業家可以參選院士的規定,更和翁院長無關,可參閱〈請勿輕言「金錢換院士」〉一文。
現在翁院長有三點須待檢察官調查確認:一、如果翁院長家人的持股是浩鼎或尹衍樑免費贈送,而翁院長刻意以女兒名義登錄,則是重大道德瑕疵,並有違反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的本意。二、翁院長家人賣出浩鼎持股時,是否已經知道臨床實驗的直接結果是負面的?如果是,當然構成內線交易。三、浩鼎的股票狂飆,以及傳說中有市場力量違法放空,翁院長或家人有無扮演任何角色?如果檢調調查的結果三者中有一成立,翁院長自應下台,沒有疑義。
在結果出來之前,翁院長不須辭職。如果調查結果證明上述三點都不成立,清白的翁院長更不須辭職。
翁啟惠應知所進退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持有3000張浩鼎股票,已沸沸揚揚吵了一個禮拜,翁啟惠明天下午要到立法院說明。我們認為,翁啟惠在浩鼎案的角色縱然不涉及法律責任,在道德上確實有瑕疵,政治上亦有虧欠,為維護中研院的聲譽,翁啟惠應知所進退,避免在立法院受辱。
翁啟惠與尹衍樑、張念慈和一位美國人一同創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公司,這家公司又轉投資台灣的浩鼎;2012年時,尹、張兩位原始股東決定出資從母公司手中買回股票,翁啟惠的政治與道德責任,其實就從這裡開始。依照尹衍樑與張念慈的說法,當時由尹衍樑先以每股1美元,總共6000萬美元買回大部分的公司持股,後來其他人依照這個價格再陸續向他買回,翁啟惠卻拒絕購買。當時他已是中研院院長,「拒絕認購」應該有「利益迴避」之意。
如果故事到此終了,今天就不會引起任何爭議。但翁啟惠仍難逃私心,自己不認購,卻由女兒翁郁琇出面,以每股31元認了3000張;一念之差,故事與責任就完全不同了。雖然,依照市場人士的揣測,認為這其實就是以「借名登記」方式,把翁啟惠的股票登記在女兒名下,不過,此說到底缺乏實際證據,尚不應以此論斷其政治與道德責任。
不過,長期在美國從事生技學術研究,同時早已有成立公司經驗的翁啟惠,應該熟知美國對產學合作時,必須遵守的利益迴避與資訊揭露原則是涵蓋配偶、子女;而國內也有《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範,中研院在2012年8月時,更曾訂定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依照這些法令規定,從配偶、共同生活之家屬到二親等內家屬,及財產信託之受託人,都屬於利益揭露及衝突迴避之關係人。
翁郁琇認購浩鼎股票的時間在2012年12月,中研院的利益迴避規定已出爐;雖然翁郁琇已是「成年子女」,但其認購浩鼎股票,翁啟惠確定知情,因為依照翁啟惠的說法,女兒購股資金來自他的贈與;而且高達9000多萬元的贈與資金拿去買股,翁啟惠也不可能推說不知道女兒買什麼股票。單從這點來看,身為院長,翁啟惠就顯然違反了中研院本身的利益迴避規定。
此外,在浩鼎新藥解盲失利時,翁啟惠幾次幫浩鼎辯駁,先說認為試驗很成功,超過8成有免疫反應,就是有效;繼則再說解盲結果顯示療效指標未達預期,並不代表沒有成功。以翁啟惠中研院院長的身分,又是國際生技權威,而且當時他也知道女兒持有大量浩鼎股票,縱然其出發點是本其專業、為整體生技業發聲,但針對一家掛牌企業發出如此明確的支持相挺言論,明顯不合宜,亦有違利益迴避之要求。
部分幫翁啟惠辯護者強調,生技投資不是「穩賺不賠」,以後來浩鼎股價飆漲質疑翁家,並無道理。不過翁郁琇認購浩鼎股票的時間在浩鼎興櫃掛牌前1周,當時市場已知道掛牌參考價為45元,其中已存有45%的獲利空間。雖然真正掛牌後,股價仍有可能跌破參考價,但以當時市場的預期,已多認為股價必然飆漲,之後股價也確實在轉上櫃前飆到310元,上櫃後最高到755元。坦白說,在此時點下認購,外界難免有尹衍樑是否刻意把利益移轉給翁家之聯想。
至於金管會移送的資料中,解盲前翁郁琇卻有賣股行為,但數量不多;是否涉及內線交易,正由檢調偵查,在此就不多論。即使偵查結果無內線交易,在利益迴避的政治與道德上,翁啟惠確實有虧欠。翁啟惠的學術成就、國際地位值得尊敬,但為中研院聲譽計,翁啟惠是該知所進退。
由浩鼎案引發的問題,則已不僅是翁啟惠去留的問題,未來新政府把發展生技列為重點產業,同時有意籌組及動用政府資金投資、扶植。從浩鼎案中,民眾看到政商與權貴之間的密切互動、獲取利益,其中甚至包括蔡英文的家族;傳說尹衍樑原本列名院士候選人之列,中研院為表彰工程實務界的學術成就,增設工程組院士名額,也因而被曲解成「企業家組」。產官學利益糾纏,民眾看了心中肯定不好受。
新政府既有意成立類主權基金,組織國家隊發展新興產業,裁判欲兼球員介入產業發展,那就更應該建立機制,避免類似「浩鼎幫」事件重演。
翁啟惠與尹衍樑、張念慈和一位美國人一同創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公司,這家公司又轉投資台灣的浩鼎;2012年時,尹、張兩位原始股東決定出資從母公司手中買回股票,翁啟惠的政治與道德責任,其實就從這裡開始。依照尹衍樑與張念慈的說法,當時由尹衍樑先以每股1美元,總共6000萬美元買回大部分的公司持股,後來其他人依照這個價格再陸續向他買回,翁啟惠卻拒絕購買。當時他已是中研院院長,「拒絕認購」應該有「利益迴避」之意。
如果故事到此終了,今天就不會引起任何爭議。但翁啟惠仍難逃私心,自己不認購,卻由女兒翁郁琇出面,以每股31元認了3000張;一念之差,故事與責任就完全不同了。雖然,依照市場人士的揣測,認為這其實就是以「借名登記」方式,把翁啟惠的股票登記在女兒名下,不過,此說到底缺乏實際證據,尚不應以此論斷其政治與道德責任。
不過,長期在美國從事生技學術研究,同時早已有成立公司經驗的翁啟惠,應該熟知美國對產學合作時,必須遵守的利益迴避與資訊揭露原則是涵蓋配偶、子女;而國內也有《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範,中研院在2012年8月時,更曾訂定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依照這些法令規定,從配偶、共同生活之家屬到二親等內家屬,及財產信託之受託人,都屬於利益揭露及衝突迴避之關係人。
翁郁琇認購浩鼎股票的時間在2012年12月,中研院的利益迴避規定已出爐;雖然翁郁琇已是「成年子女」,但其認購浩鼎股票,翁啟惠確定知情,因為依照翁啟惠的說法,女兒購股資金來自他的贈與;而且高達9000多萬元的贈與資金拿去買股,翁啟惠也不可能推說不知道女兒買什麼股票。單從這點來看,身為院長,翁啟惠就顯然違反了中研院本身的利益迴避規定。
此外,在浩鼎新藥解盲失利時,翁啟惠幾次幫浩鼎辯駁,先說認為試驗很成功,超過8成有免疫反應,就是有效;繼則再說解盲結果顯示療效指標未達預期,並不代表沒有成功。以翁啟惠中研院院長的身分,又是國際生技權威,而且當時他也知道女兒持有大量浩鼎股票,縱然其出發點是本其專業、為整體生技業發聲,但針對一家掛牌企業發出如此明確的支持相挺言論,明顯不合宜,亦有違利益迴避之要求。
部分幫翁啟惠辯護者強調,生技投資不是「穩賺不賠」,以後來浩鼎股價飆漲質疑翁家,並無道理。不過翁郁琇認購浩鼎股票的時間在浩鼎興櫃掛牌前1周,當時市場已知道掛牌參考價為45元,其中已存有45%的獲利空間。雖然真正掛牌後,股價仍有可能跌破參考價,但以當時市場的預期,已多認為股價必然飆漲,之後股價也確實在轉上櫃前飆到310元,上櫃後最高到755元。坦白說,在此時點下認購,外界難免有尹衍樑是否刻意把利益移轉給翁家之聯想。
至於金管會移送的資料中,解盲前翁郁琇卻有賣股行為,但數量不多;是否涉及內線交易,正由檢調偵查,在此就不多論。即使偵查結果無內線交易,在利益迴避的政治與道德上,翁啟惠確實有虧欠。翁啟惠的學術成就、國際地位值得尊敬,但為中研院聲譽計,翁啟惠是該知所進退。
由浩鼎案引發的問題,則已不僅是翁啟惠去留的問題,未來新政府把發展生技列為重點產業,同時有意籌組及動用政府資金投資、扶植。從浩鼎案中,民眾看到政商與權貴之間的密切互動、獲取利益,其中甚至包括蔡英文的家族;傳說尹衍樑原本列名院士候選人之列,中研院為表彰工程實務界的學術成就,增設工程組院士名額,也因而被曲解成「企業家組」。產官學利益糾纏,民眾看了心中肯定不好受。
新政府既有意成立類主權基金,組織國家隊發展新興產業,裁判欲兼球員介入產業發展,那就更應該建立機制,避免類似「浩鼎幫」事件重演。
翁啟惠的政治與道德責任
媒體報導,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曾經從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手中購得3000張浩鼎「技術股」股票。消息曝光,買賣雙方都強調「一切合法」,事實上,其中仍有許多疑點尚待釐清;何況法律只是人類行為底線,身為中研院院長,其政治與道德責任可能更重要。就此而言,翁啟惠確實可議,不容搪塞。
首先,浩鼎新藥於2月解盲未過,浩鼎股價連續跌停重挫,當時翁啟惠曾發言公開力挺,不僅指這不代表失敗,也說「就疫苗角度,可以說成效很好」。浩鼎是台灣生技股的龍頭與股王,成敗確實對生技產業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但作為中研院院長,力挺一家掛牌上市公司,當時就曾引發批評,認為有所不當。近日媒體的報導讓人赫然發現,原來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持有大量浩鼎股票,其家族在浩鼎擁有龐大利益,翁啟惠的發言已明顯違背政務官利益迴避原則。
第二個可能更嚴重的政治與道德問題是:翁郁琇的浩鼎股票到底與翁啟惠有什麼關係?依照尹衍樑與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的說法,當初是尹衍樑和張念慈、翁啟惠和一位美國人一同創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公司(浩鼎為該公司在台投資子公司),後來經營不善,2012年原始股東決定出資買回浩鼎股票。當時只有尹衍樑有錢,就以每股1美元,總共6000萬美元買回大部分公司持股。後來其他人依照這個價格再陸續向他買回,翁啟惠身分敏感婉拒,翁郁琇則與其他員工相同,以每股31元買下股票。
不過翁郁琇是畫家,既非生技專業亦與生技毫無淵源,唯一的關係是翁啟惠,尹衍樑願意轉讓3000張浩鼎股票給翁郁琇,顯然是因為翁啟惠的關係,而且翁啟惠對此知情。難怪外界懷疑:這真是翁郁琇認購的股票,還是「借名登記」的手法,亦即翁啟惠的股票登記在女兒名下?而翁啟惠昨晚的聲明也承認,翁郁琇購股的資金來自「父母贈與」。
翁家的認股涉及的利益顯然相當龐大。根據目前的資料可看出,在浩鼎上興櫃掛牌前1周,翁郁琇以每股31元買下3000張浩鼎股票,加上稅與費用花了9800萬元,可名列浩鼎前十大股東。當時掛牌參考價已是45元,浩鼎後來成為興櫃股王,股價飆上300元。隔年轉上櫃時的價格已訂在310元,最高價飆漲到755元。
在掛牌後翁郁琇雖然已賣掉1000多張,但手上仍有近2000張。縱然浩鼎因解盲失利股價重挫,但價格仍在400元以上。雖然外界尚不知道其賣股的價格與獲利,但以31元的取得成本,翁家因浩鼎案的獲利,包括已實現與帳面上,估計當在10億元上下,這絕非蠅頭小利。
這些事發生時,翁啟惠已擔任中研院院長,過去外界質疑翁啟惠與浩鼎的關係時,翁都強調他絕對沒有任何一張股票,這句話在表面上沒有錯,但他未說出女兒是浩鼎大股東。這是否涉及隱瞞浩鼎與自己的利害關係,甚至未做到利益迴避?坦白說,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即使撇開是否違法不談,翁啟惠在政治與道德上,確實有所虧欠,外界的質疑與批評確實有根據,翁啟惠不應該做出清楚的交代嗎?
翁啟惠的國際學術成就讓人尊敬,回國任中研院院長的奉獻也讓人感佩;他的兩任院長任期分別由陳水扁與馬英九任命,生技是蔡英文政府將重點扶植的產業,顯然未來他與蔡英文政府的關係也將十分密切。我們必須強調,對浩鼎案的釐清,包括翁啟惠是否在政治與道德上有瑕疵、是否有違反公務員規定,甚至包括解盲前浩鼎股票是否有內線交易等,檢調該盡速調查清楚,對社會交代,不應該涉及藍綠的政治,更不能如藍營立委所說的「520之後就查不下去了」。翁啟惠本人更必須考慮清楚自己的政治與道德責任,是否還可以戀棧下去!
蔡英文政府會是一個積極的政府,將增加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而且是以打國家隊、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類主權基金)、國家的投資銀行等方式,讓公有資金直接投資企業,其中包括生技等五大產業,同時也將大力投資新創企業。坦白說,這裡面涉及太多灰色與尋租空間,以台灣的政客水平、官僚的專業與抗壓、複雜的政商關係結構來看,浩鼎案引發的風風雨雨,新政府應該再深思與評估。
首先,浩鼎新藥於2月解盲未過,浩鼎股價連續跌停重挫,當時翁啟惠曾發言公開力挺,不僅指這不代表失敗,也說「就疫苗角度,可以說成效很好」。浩鼎是台灣生技股的龍頭與股王,成敗確實對生技產業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但作為中研院院長,力挺一家掛牌上市公司,當時就曾引發批評,認為有所不當。近日媒體的報導讓人赫然發現,原來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持有大量浩鼎股票,其家族在浩鼎擁有龐大利益,翁啟惠的發言已明顯違背政務官利益迴避原則。
第二個可能更嚴重的政治與道德問題是:翁郁琇的浩鼎股票到底與翁啟惠有什麼關係?依照尹衍樑與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的說法,當初是尹衍樑和張念慈、翁啟惠和一位美國人一同創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公司(浩鼎為該公司在台投資子公司),後來經營不善,2012年原始股東決定出資買回浩鼎股票。當時只有尹衍樑有錢,就以每股1美元,總共6000萬美元買回大部分公司持股。後來其他人依照這個價格再陸續向他買回,翁啟惠身分敏感婉拒,翁郁琇則與其他員工相同,以每股31元買下股票。
不過翁郁琇是畫家,既非生技專業亦與生技毫無淵源,唯一的關係是翁啟惠,尹衍樑願意轉讓3000張浩鼎股票給翁郁琇,顯然是因為翁啟惠的關係,而且翁啟惠對此知情。難怪外界懷疑:這真是翁郁琇認購的股票,還是「借名登記」的手法,亦即翁啟惠的股票登記在女兒名下?而翁啟惠昨晚的聲明也承認,翁郁琇購股的資金來自「父母贈與」。
翁家的認股涉及的利益顯然相當龐大。根據目前的資料可看出,在浩鼎上興櫃掛牌前1周,翁郁琇以每股31元買下3000張浩鼎股票,加上稅與費用花了9800萬元,可名列浩鼎前十大股東。當時掛牌參考價已是45元,浩鼎後來成為興櫃股王,股價飆上300元。隔年轉上櫃時的價格已訂在310元,最高價飆漲到755元。
在掛牌後翁郁琇雖然已賣掉1000多張,但手上仍有近2000張。縱然浩鼎因解盲失利股價重挫,但價格仍在400元以上。雖然外界尚不知道其賣股的價格與獲利,但以31元的取得成本,翁家因浩鼎案的獲利,包括已實現與帳面上,估計當在10億元上下,這絕非蠅頭小利。
這些事發生時,翁啟惠已擔任中研院院長,過去外界質疑翁啟惠與浩鼎的關係時,翁都強調他絕對沒有任何一張股票,這句話在表面上沒有錯,但他未說出女兒是浩鼎大股東。這是否涉及隱瞞浩鼎與自己的利害關係,甚至未做到利益迴避?坦白說,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即使撇開是否違法不談,翁啟惠在政治與道德上,確實有所虧欠,外界的質疑與批評確實有根據,翁啟惠不應該做出清楚的交代嗎?
翁啟惠的國際學術成就讓人尊敬,回國任中研院院長的奉獻也讓人感佩;他的兩任院長任期分別由陳水扁與馬英九任命,生技是蔡英文政府將重點扶植的產業,顯然未來他與蔡英文政府的關係也將十分密切。我們必須強調,對浩鼎案的釐清,包括翁啟惠是否在政治與道德上有瑕疵、是否有違反公務員規定,甚至包括解盲前浩鼎股票是否有內線交易等,檢調該盡速調查清楚,對社會交代,不應該涉及藍綠的政治,更不能如藍營立委所說的「520之後就查不下去了」。翁啟惠本人更必須考慮清楚自己的政治與道德責任,是否還可以戀棧下去!
蔡英文政府會是一個積極的政府,將增加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而且是以打國家隊、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類主權基金)、國家的投資銀行等方式,讓公有資金直接投資企業,其中包括生技等五大產業,同時也將大力投資新創企業。坦白說,這裡面涉及太多灰色與尋租空間,以台灣的政客水平、官僚的專業與抗壓、複雜的政商關係結構來看,浩鼎案引發的風風雨雨,新政府應該再深思與評估。
皇后的貞操
江春男
翁啟惠是國際著名科學家、世界頂級學者,在國際專業期刊發表700多篇論文,得到100多項專利,這些專利都相當值錢。如果他想賺錢,國外機會很多,美國研究機構保留位置給他。他回來貢獻鄉里,立法院還特別修正《國籍法》,使擁有雙重國籍的他,可以擔任中研院長,這是對國士的禮遇,如今卻承受說謊、圖利和內線交易的罵名,何其難堪。
在我看來,他犯下一些錯誤,首先是失言,瓜田李下不應替浩鼎背書,即使被動發言也不可以。其次是誤導公眾,說全家沒股票,結果女兒手上有3千張。跟著而來的是贈與稅的問題。萬一女兒出售股票,就有嚴重刑責,那就不是請辭可以了事的。
他是一流科學家,但立法院是人格屠宰場,他無力和政客周旋,與其在國會受辱,不如自動請辭。他在宇昌案中力挺蔡英文,這次又有蔡家人牽涉其中,藍營不可能放過他,何況,不久前,馬英九還當眾斥責他,這次落在藍營手中,新仇舊恨,難以善了。
他應辭職的理由,除了保護自己的名譽,更重要的是保護中研院的形象,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中研院的超然地位不應被玷污。為了保護生技產業的發展,他離開中研院比較好。為了不連累蔡英文,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台灣擁有優秀的生技產業條件,我們的理科和生醫人才,全球名列前茅,發展生技產業,台灣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這個機會,無論如何都要懂得保護和珍惜。
對於浩鼎案的幾項籲求
近日由於本院翁啟惠院長涉及浩鼎解盲與持股案爭議,引發社會物議。由於事涉學術社群自律及重大公共利益,雖然今日傳出院長已向總統請辭消息,但相關爭議仍有待妥善處理,避免對中央研究院的學術治理與研究倫理造成負面影響。
翁院長先前評論浩鼎生技乳癌疫苗OBI-822 臨床試驗解盲一事,引發利益衝突爭議,已經本院發表聲明,澄清事件中的乳癌疫苗,並未使用院長研發,經本院技轉予浩鼎用以發展第二代乳癌疫苗OBI-833 之專利,因此院長對於與其專利技術無關之OBI-822 試驗,被動回應媒體詢問,純粹是基於追求真相、探索未知的科學家使命,而非為維護其個人技轉利益之舉。然近日復傳出院長家人自2012 年底即持有浩鼎生技之股票,則不僅院長之前對解盲的詮釋是否仍僅是純粹基於客觀的科學評論 ,引發質疑 ,更進一步挑起相關技轉是否涉及利益衝突等爭論 。
對於上述情節是否確實涉及內線交易、或因執行職務利用職權而涉及公務人員利益衝突或圖利之違法,既已由權責機關進行調查,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不妄加揣測 。但對於事件中涉及本院學術治理與研究倫理部分,院方仍須妥善處理解決。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呼籲:
一、本院對於影響研究誠信的利益衝突,已於院長任內積極推動而訂定之 「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及研究技術人員倫理規約」中有所規範,對於違反倫理規約所規範之行為,亦規定應「由單位主管主動或經請求」倫理委員會進行審議 ,且「必要時,得由院長交付」。因此,院長既身為本院研究人員之首,於自身涉及違反倫理之疑義時,應一本院長維護本院學術誠信與學術自律之決心,依相關程序自行將本案交付倫理委員會審議,由院內外公正人士組成之倫理委員會,對事實作出釐清,就是否構成影響學術誠信之利益衝突作出判斷。
二、本院對於因科技移轉而生之利益衝突,另已訂定 「中央研究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予以規範,要求研發成果之創作人於本院進行技術移轉時,應揭露其與家人可能涉及之利益衝突情事,因此院長在本案相關專利進行「移轉時」,究竟是否存在應予揭露之利益衝突情事,固應一併予以釐清,但對於前開「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是否已完整規範「技轉後」當事人之動態申報義務?是否已明訂研管會於研發成果創作人(及其關係人)與受移轉之業者間存在利益關係時,究應依何標準作成是否技轉之公正決定?是否應針對本院之技轉事務,建立可供公共課責的資訊公開平台?針對違反揭露或迴避義務是否已有健全的事後究責與處理機制?凡此亦應藉此事件全面檢討,研議彌補規範不足之處。
三、本院在促成生技產業發展而倡議法規鬆綁的同時,已允許公立機構研究人員享有商業利益 ,以作為鼓勵投入研發具商業化價值之技術的誘因,本院對於因此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雖已有初步規範,仍需進一步完備,但對於產學緊密結合而可能引發的公立研究機構甚至公共科學的公共性危機 ,則欠缺必要的意識。至盼院方能啟動相關的規範研議,為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所需的法制建設,奠定真正符合民主治理原則的基礎。
關於本次事件,社會各界已有眾多評論,不同政黨與立委亦皆有表達,其中雖或有非理性的政治修辭與扭曲言論,但我們認為,中央研究院是我國重要的學術研究機構,科學研究者原本深受各界期望與尊崇,遇相關問題則唯有更虛心自省、嚴肅面對,不應推諉曲護,反須積極再檢視院內學術倫理法則之實踐問題、反省學術服務的公共性被商轉化後之不良影響,進而重建倫理法制以及社會信任,維護本院聲譽,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翁院長先前評論浩鼎生技乳癌疫苗OBI-822 臨床試驗解盲一事,引發利益衝突爭議,已經本院發表聲明,澄清事件中的乳癌疫苗,並未使用院長研發,經本院技轉予浩鼎用以發展第二代乳癌疫苗OBI-833 之專利,因此院長對於與其專利技術無關之OBI-822 試驗,被動回應媒體詢問,純粹是基於追求真相、探索未知的科學家使命,而非為維護其個人技轉利益之舉。然近日復傳出院長家人自2012 年底即持有浩鼎生技之股票,則不僅院長之前對解盲的詮釋是否仍僅是純粹基於客觀的科學評論 ,引發質疑 ,更進一步挑起相關技轉是否涉及利益衝突等爭論 。
對於上述情節是否確實涉及內線交易、或因執行職務利用職權而涉及公務人員利益衝突或圖利之違法,既已由權責機關進行調查,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不妄加揣測 。但對於事件中涉及本院學術治理與研究倫理部分,院方仍須妥善處理解決。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呼籲:
一、本院對於影響研究誠信的利益衝突,已於院長任內積極推動而訂定之 「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及研究技術人員倫理規約」中有所規範,對於違反倫理規約所規範之行為,亦規定應「由單位主管主動或經請求」倫理委員會進行審議 ,且「必要時,得由院長交付」。因此,院長既身為本院研究人員之首,於自身涉及違反倫理之疑義時,應一本院長維護本院學術誠信與學術自律之決心,依相關程序自行將本案交付倫理委員會審議,由院內外公正人士組成之倫理委員會,對事實作出釐清,就是否構成影響學術誠信之利益衝突作出判斷。
二、本院對於因科技移轉而生之利益衝突,另已訂定 「中央研究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予以規範,要求研發成果之創作人於本院進行技術移轉時,應揭露其與家人可能涉及之利益衝突情事,因此院長在本案相關專利進行「移轉時」,究竟是否存在應予揭露之利益衝突情事,固應一併予以釐清,但對於前開「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是否已完整規範「技轉後」當事人之動態申報義務?是否已明訂研管會於研發成果創作人(及其關係人)與受移轉之業者間存在利益關係時,究應依何標準作成是否技轉之公正決定?是否應針對本院之技轉事務,建立可供公共課責的資訊公開平台?針對違反揭露或迴避義務是否已有健全的事後究責與處理機制?凡此亦應藉此事件全面檢討,研議彌補規範不足之處。
三、本院在促成生技產業發展而倡議法規鬆綁的同時,已允許公立機構研究人員享有商業利益 ,以作為鼓勵投入研發具商業化價值之技術的誘因,本院對於因此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雖已有初步規範,仍需進一步完備,但對於產學緊密結合而可能引發的公立研究機構甚至公共科學的公共性危機 ,則欠缺必要的意識。至盼院方能啟動相關的規範研議,為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所需的法制建設,奠定真正符合民主治理原則的基礎。
關於本次事件,社會各界已有眾多評論,不同政黨與立委亦皆有表達,其中雖或有非理性的政治修辭與扭曲言論,但我們認為,中央研究院是我國重要的學術研究機構,科學研究者原本深受各界期望與尊崇,遇相關問題則唯有更虛心自省、嚴肅面對,不應推諉曲護,反須積極再檢視院內學術倫理法則之實踐問題、反省學術服務的公共性被商轉化後之不良影響,進而重建倫理法制以及社會信任,維護本院聲譽,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3/30/2016
和解之困難
王丹
凡是曾經歷威權和極權統治的社會,在邁進民主化進程後,都會面臨轉型正義的考驗。它之所以是一個考驗,就在於:轉型正義,不僅僅是要清算舊政權的種種惡行,也包括實現社會和解,包括受害者對加害者的寬恕。顯然,後者比前者更為困難,更為複雜,並因此而成為對新政權的挑戰。但是,歷史上並不是沒有相對成功地實現了社會和解的例子,曼德拉領導下的南非,在轉型正義的實現方面,被公認為典範。檢視南非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和解的困難,主要在於三個方面。
第一是加害者願意現身說出真相。曼德拉當選總統之後設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這個機構的名稱,其實已經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轉型正義的真諦:真相在先,和解在後。這個順序是十分重要的。依據這個原則,由圖圖大主教領導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調查了從1960年到1993年間全部的人權暴力犯罪。在這個調查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過去那些涉案的人權暴力的施加者,那些加害者們,必須願意正式公開作證,說出當初犯罪的政治動機和事實真相;而整個調查過程,包括證人作證的部分,都以電視直播的方式向全國公開。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於那些願意出面作證的加害者,委員會一律予以特赦,不再追究過去的罪責。
第二是受害者中要有代表性的人物出面呼籲和推動社會和解。在南非的社會和解的過程中,毫無疑問,曼德拉崇高的個人威望,以及他廿七年坐牢的受害人身分,起了巨大的感召作用。1994年,曼德拉當選總統的時候,他邀請三名當年的監獄看守者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他還透過媒體發布了他與種族隔離制度的始作俑者維沃爾德的遺孀一起喝茶的照片。這些帶有濃厚和解意味的政治動作,如果是別人做出,恐怕會引起受害人群體的極大反彈,但是由曼德拉做出,有效地壓制了反對聲浪,並引發全社會的深刻思考;而「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領導人圖圖大主教同樣做為深負眾望的宗教領袖,從信仰的角度做出的努力功不可沒,也使他本人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可以說,沒有曼德拉和圖圖大主教這樣的,在全社會具有極高的個人道德感召力的領袖人物的引導,和解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第三是受害人群體要認知到妥協的必要性並付諸實踐。曼德拉一再向南非社會指出:「當你邁向自由時,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你仍將在牢籠之中。」做為這樣的理念的實踐,在與白人政權談判的過程中,曼德拉一方面堅持南非必須建立黑人政權,白人政權必須下台的立場,另一方面,也允諾了在轉型過程中,國家會保護少數白人的經濟利益,這一妥協性的制度安排,部分地降低了實現社會和解的難度。
回顧南非走過的社會和解之路,我們不能不感歎社會和解之困難。這不僅是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每一個的實現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是因為,這三個條件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一個社會的和解,要同時具備具有崇高威望的曼德拉這樣的政治和道德領袖的引導與勸說,加害者願意出面作證並協助政府還原真相,以及新政府願意對過去的敵人做出妥協並以制度將之確立下來。這三個條件,聽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它考驗的不僅是政權,也是社會和人民的智慧。
凡是曾經歷威權和極權統治的社會,在邁進民主化進程後,都會面臨轉型正義的考驗。它之所以是一個考驗,就在於:轉型正義,不僅僅是要清算舊政權的種種惡行,也包括實現社會和解,包括受害者對加害者的寬恕。顯然,後者比前者更為困難,更為複雜,並因此而成為對新政權的挑戰。但是,歷史上並不是沒有相對成功地實現了社會和解的例子,曼德拉領導下的南非,在轉型正義的實現方面,被公認為典範。檢視南非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和解的困難,主要在於三個方面。
第一是加害者願意現身說出真相。曼德拉當選總統之後設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這個機構的名稱,其實已經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轉型正義的真諦:真相在先,和解在後。這個順序是十分重要的。依據這個原則,由圖圖大主教領導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調查了從1960年到1993年間全部的人權暴力犯罪。在這個調查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過去那些涉案的人權暴力的施加者,那些加害者們,必須願意正式公開作證,說出當初犯罪的政治動機和事實真相;而整個調查過程,包括證人作證的部分,都以電視直播的方式向全國公開。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於那些願意出面作證的加害者,委員會一律予以特赦,不再追究過去的罪責。
第二是受害者中要有代表性的人物出面呼籲和推動社會和解。在南非的社會和解的過程中,毫無疑問,曼德拉崇高的個人威望,以及他廿七年坐牢的受害人身分,起了巨大的感召作用。1994年,曼德拉當選總統的時候,他邀請三名當年的監獄看守者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他還透過媒體發布了他與種族隔離制度的始作俑者維沃爾德的遺孀一起喝茶的照片。這些帶有濃厚和解意味的政治動作,如果是別人做出,恐怕會引起受害人群體的極大反彈,但是由曼德拉做出,有效地壓制了反對聲浪,並引發全社會的深刻思考;而「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領導人圖圖大主教同樣做為深負眾望的宗教領袖,從信仰的角度做出的努力功不可沒,也使他本人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可以說,沒有曼德拉和圖圖大主教這樣的,在全社會具有極高的個人道德感召力的領袖人物的引導,和解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第三是受害人群體要認知到妥協的必要性並付諸實踐。曼德拉一再向南非社會指出:「當你邁向自由時,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你仍將在牢籠之中。」做為這樣的理念的實踐,在與白人政權談判的過程中,曼德拉一方面堅持南非必須建立黑人政權,白人政權必須下台的立場,另一方面,也允諾了在轉型過程中,國家會保護少數白人的經濟利益,這一妥協性的制度安排,部分地降低了實現社會和解的難度。
回顧南非走過的社會和解之路,我們不能不感歎社會和解之困難。這不僅是因為上述三個條件,每一個的實現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是因為,這三個條件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一個社會的和解,要同時具備具有崇高威望的曼德拉這樣的政治和道德領袖的引導與勸說,加害者願意出面作證並協助政府還原真相,以及新政府願意對過去的敵人做出妥協並以制度將之確立下來。這三個條件,聽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它考驗的不僅是政權,也是社會和人民的智慧。
等待的重要性
王丹
我以曼德拉的南非政權為例,說明社會和解之困難。在準備材料的時候,多少又回顧了一些曼德拉個人的歷史和他締造的奇蹟一般的事業,那完全是另外一個故事,但是是一個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題,就是等待。
我們都知道,到1990年2月21日曼德拉獲得釋放的那天,他在監獄中度過了漫長的廿七年。我自己也坐過牢,我深知漫長刑期──僅僅是那個數字──對一個人精神上的折磨。我1996年的時候也曾經被判刑十一年,但是因為我那時相當篤定地判斷中共當局不可能把我關押到刑滿,因為他們要拿我當做進行「人權外交」的交換棋子,所以刑期雖長,但是並未影響我的情緒。但是曼德拉不一樣,他被判刑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跡象──除了他心中的信念──可以成為支撐下去的理由。尤其是在他已經被關押了十幾年的時候,全世界仍然看不到南非政治的曙光,雖然外界仍然沒有忘記他,但是十幾年的時間下來,關心和聲援的力度難免有所下降。他自己曾經回憶說,那個時候,他感到自己被世界遺忘了,他逐漸衰老,身體逐漸虛弱,他的心中有一度真的有了一絲的恐懼。但是曼德拉不同於常人之處,也就在這樣的艱困時刻體現了出來。他內心的堅強意志迅速重新建立起來,他長期的思考讓他知道堅持下去的重要性,於是他重整精神,讓自己不被現實的絕望打倒,繼續堅持了下來。歷史已經證明,他的堅持最終得到了回報,廿七年雖然漫長,但是他沒有一天放棄過等待,而他,終於等到了勝利的那一天。
對於曼德拉來說,能夠堅持等待,純粹是出於他強烈的個人特質:堅忍,堅持,對理念的堅信等等。但是,對於歷史研究者來說,回顧那段歷史,我們其實可以更加了解等待的意義。因為,就在曼德拉最絕望的時刻,他不知道的是,外面的世界也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包括: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社會對於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已經愈來愈難以忍受,迫使政府對南非白人政權施加的壓力也開始加大;而南非的經濟發展也從「低人權」導致的高速增長進入了下行的軌道,原本被壓制下去的社會不滿日益增長。在各種各樣的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終於等到了曼德拉出獄的那一天。於是,一切原本被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逐漸發生了。曼德拉不僅沒有因為廿七年的人間蒸發而被世界遺忘,相反,廿七年後,他不僅重出江湖,而且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偉大領袖。1980年的曼德拉,在他的牢房中,是絕對不會想到這一天的。試想,如果曼德拉被廿七年這個數字打倒,而放棄了他的堅持的話,這樣的一天還是會到來,但是他自己很可能就看不到了。這就是等待的重要性。
等待的重要性就是:不管在當下看來,環境是多麼地令人絕望,但是任何環境都是會發生變化的。這些變化我們不一定能夠看到,但是,我們只要相信環境一定會發生變化就好了。而只要有變化,就永遠有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那個機會到來。這樣的相信,就是信念,甚至是一種信仰。只要有這樣的信念和信仰,剩下的,就是等待了。我們很多人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看不到環境會變化這一歷史定律,因此他們絕望了,所以放棄。他們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而那些耐心等待下去的人,就是歷史會給予回報的人。曼德拉,還有翁山蘇姬,已經為我們做出了示範。
我以曼德拉的南非政權為例,說明社會和解之困難。在準備材料的時候,多少又回顧了一些曼德拉個人的歷史和他締造的奇蹟一般的事業,那完全是另外一個故事,但是是一個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題,就是等待。
我們都知道,到1990年2月21日曼德拉獲得釋放的那天,他在監獄中度過了漫長的廿七年。我自己也坐過牢,我深知漫長刑期──僅僅是那個數字──對一個人精神上的折磨。我1996年的時候也曾經被判刑十一年,但是因為我那時相當篤定地判斷中共當局不可能把我關押到刑滿,因為他們要拿我當做進行「人權外交」的交換棋子,所以刑期雖長,但是並未影響我的情緒。但是曼德拉不一樣,他被判刑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跡象──除了他心中的信念──可以成為支撐下去的理由。尤其是在他已經被關押了十幾年的時候,全世界仍然看不到南非政治的曙光,雖然外界仍然沒有忘記他,但是十幾年的時間下來,關心和聲援的力度難免有所下降。他自己曾經回憶說,那個時候,他感到自己被世界遺忘了,他逐漸衰老,身體逐漸虛弱,他的心中有一度真的有了一絲的恐懼。但是曼德拉不同於常人之處,也就在這樣的艱困時刻體現了出來。他內心的堅強意志迅速重新建立起來,他長期的思考讓他知道堅持下去的重要性,於是他重整精神,讓自己不被現實的絕望打倒,繼續堅持了下來。歷史已經證明,他的堅持最終得到了回報,廿七年雖然漫長,但是他沒有一天放棄過等待,而他,終於等到了勝利的那一天。
對於曼德拉來說,能夠堅持等待,純粹是出於他強烈的個人特質:堅忍,堅持,對理念的堅信等等。但是,對於歷史研究者來說,回顧那段歷史,我們其實可以更加了解等待的意義。因為,就在曼德拉最絕望的時刻,他不知道的是,外面的世界也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包括: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社會對於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已經愈來愈難以忍受,迫使政府對南非白人政權施加的壓力也開始加大;而南非的經濟發展也從「低人權」導致的高速增長進入了下行的軌道,原本被壓制下去的社會不滿日益增長。在各種各樣的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終於等到了曼德拉出獄的那一天。於是,一切原本被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逐漸發生了。曼德拉不僅沒有因為廿七年的人間蒸發而被世界遺忘,相反,廿七年後,他不僅重出江湖,而且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偉大領袖。1980年的曼德拉,在他的牢房中,是絕對不會想到這一天的。試想,如果曼德拉被廿七年這個數字打倒,而放棄了他的堅持的話,這樣的一天還是會到來,但是他自己很可能就看不到了。這就是等待的重要性。
等待的重要性就是:不管在當下看來,環境是多麼地令人絕望,但是任何環境都是會發生變化的。這些變化我們不一定能夠看到,但是,我們只要相信環境一定會發生變化就好了。而只要有變化,就永遠有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那個機會到來。這樣的相信,就是信念,甚至是一種信仰。只要有這樣的信念和信仰,剩下的,就是等待了。我們很多人很容易放棄,因為他們看不到環境會變化這一歷史定律,因此他們絕望了,所以放棄。他們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而那些耐心等待下去的人,就是歷史會給予回報的人。曼德拉,還有翁山蘇姬,已經為我們做出了示範。
百般滋味的人生
鍾文音
當我十八歲時,就覺得自己老了。現在回頭看,發覺十八歲後不管到了幾歲,不知為何都覺得自己老了。直到自己活到十八歲以為就很老的年紀時,反而又萌生出許多莫名的意志力(或消沉無力)的兩種極端心境。一路帶著蒼老的心,行過人生風景,到了闖入初老之境,才發覺時間的滴漏如雨落下,毫無能力阻擋這生老病死的哀傷。這一路折損很多朋友,他們都很年輕就覺得不屬於這個世界了,沒跨過這條「人生中線」。
改編自村上龍同名小說的《55歲開始的Hello Life》,講述五個關於「人老去的希望」的故事。 (公視╱提供)
去年底,更接連走了從小生活一起的表姊(五十三歲)、表妹(三十七歲),生命化為煙塵,我警惕著自己:少年白了頭,時間要把握啊,別再帶著蒼老之心度日了,從十八歲老到現在,早該轉心轉念。就在這樣想時,年初母親無預警倒下,我開始伴隨癱掉的母親流浪在醫院,生離死別,哀傷處處。不禁深思我自己寫作這麼多年了,究竟寫了什麼?生命和時間競速,一息不存,希望破滅。也因此看了村上龍同名原著《55歲開始的Hello Life》改拍的五個關於「人老去的希望」的故事時,我也冥思著自己的希望還猶存嗎?希望是未來式,能否轉成進行式?
然而帶著希望也是危險的,因為希望並不保證實現。影片最恐怖的字幕是從一個五歲的孩童,突然上了字幕:五十年後。我們習慣的電影快轉時間大概是十年後二十年後,這字幕一推就是五十年後,實是很多人在年輕時光絕對不曾想過的數字。我記得年輕時談一場困難的戀情,對方說希望我可以等他十年,十年對當時的我看來彷彿如一輩子漫長,哪裡知道一下子就瞬眼而過了。
可見時間感隨年齡不同會逐漸加快腳步,因而希望的種籽也必須換土植栽。
影片中的五十五歲人生比老年者帶著更多傷懷,因為中年之後尚有許多夢想,尚有說老不老的各種未完成的希望在折磨著心志,尚有一絲絲餘力和人生搏鬥,因此更突顯了這個年齡的尷尬。那個五十年後,從五歲變成五十五歲的孩子,在職業諮詢處等了六年都沒有找到辦公室的工作,還懷著夕陽婚戀、生死離別的半老之人,走在人生中途,一縷希望如風中殘燭,必須穿越苦痛感傷的黑暗隧道,才有風和日麗的可能。
父親教孩子當日後遇到痛苦或麻煩的事時,要慢慢喝上一口水,這樣就可以冷靜下來了。我們都希望在掙扎的人生,能夠慢慢地喝上一口水,靜靜地看著遮住山的霧飄散。
影片最勵志的就是第一集將退休金換成移動房車,然後帶著太太一起周遊列國的人生,實現自己為旅行而生,也幫太太為畫而生的生命晚景。為了實現願望,必須拋棄安全領域的職位,必須「改變生活方式」。
而最難的是中老年人開始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送終,讓我想到井上靖寫的《我的母親手記》,漫長的母病,陷入了時間流沙的日夜不分,多年後母親往生,井上靖想著戰鬥終了已黃昏的人生蕭索靜穆,那時的井上靖也將初老,即將跨過人生中線了。面臨生離死別時或當與摯愛分離時,如何不透支過度的憂傷,如何欣賞晚景而不悽涼,文學家比我們都更早體驗,村上龍也因此寫出了這樣的人生,五十五歲才擺脫人生的義務職責,開始跟人生說哈囉。影片是積極的,因為只要開始,都不嫌晚,何況也確實只有走過中年者,驀然回首人生,才能咀嚼滋味。這時的人生才是真正做自己,而非前半生在為家人或工作奔忙。
不被時間框住是中老年最必要的感受,再次去尋找生命激情的能量來源。比如有的人依然昂首闊步在老境國度,有的依然對日常生活興味盎然,彷彿老年身孩子心,隱藏著一套神祕的生命傳承系統,實現這充滿奧義的人生。
我在《入菩薩行論》曾讀到:當心裡考慮過某事並且要開始去做時,最好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應要心志專一,完成那件事。五十五歲招手即來,哈囉人生,我在前進中。就像影片中的五個人生,不論是經由自我意志而選擇的人生,或者被迫面對的人生下半場,凝神觀看影片,在每一集的故事裡,我特別細究人物的眼眸,因為我覺得眼眸透露一個人的心境,我發現有希望的人,眼睛帶著光采,而頹喪者帶著黯淡。我也看見那些在時間洪流,經過掙扎,穿越驚滔駭浪,依然閃爍希望的靈光,將歲月烘焙成百般滋味的一帖曼妙智慧。
當我十八歲時,就覺得自己老了。現在回頭看,發覺十八歲後不管到了幾歲,不知為何都覺得自己老了。直到自己活到十八歲以為就很老的年紀時,反而又萌生出許多莫名的意志力(或消沉無力)的兩種極端心境。一路帶著蒼老的心,行過人生風景,到了闖入初老之境,才發覺時間的滴漏如雨落下,毫無能力阻擋這生老病死的哀傷。這一路折損很多朋友,他們都很年輕就覺得不屬於這個世界了,沒跨過這條「人生中線」。
改編自村上龍同名小說的《55歲開始的Hello Life》,講述五個關於「人老去的希望」的故事。 (公視╱提供)
去年底,更接連走了從小生活一起的表姊(五十三歲)、表妹(三十七歲),生命化為煙塵,我警惕著自己:少年白了頭,時間要把握啊,別再帶著蒼老之心度日了,從十八歲老到現在,早該轉心轉念。就在這樣想時,年初母親無預警倒下,我開始伴隨癱掉的母親流浪在醫院,生離死別,哀傷處處。不禁深思我自己寫作這麼多年了,究竟寫了什麼?生命和時間競速,一息不存,希望破滅。也因此看了村上龍同名原著《55歲開始的Hello Life》改拍的五個關於「人老去的希望」的故事時,我也冥思著自己的希望還猶存嗎?希望是未來式,能否轉成進行式?
然而帶著希望也是危險的,因為希望並不保證實現。影片最恐怖的字幕是從一個五歲的孩童,突然上了字幕:五十年後。我們習慣的電影快轉時間大概是十年後二十年後,這字幕一推就是五十年後,實是很多人在年輕時光絕對不曾想過的數字。我記得年輕時談一場困難的戀情,對方說希望我可以等他十年,十年對當時的我看來彷彿如一輩子漫長,哪裡知道一下子就瞬眼而過了。
可見時間感隨年齡不同會逐漸加快腳步,因而希望的種籽也必須換土植栽。
影片中的五十五歲人生比老年者帶著更多傷懷,因為中年之後尚有許多夢想,尚有說老不老的各種未完成的希望在折磨著心志,尚有一絲絲餘力和人生搏鬥,因此更突顯了這個年齡的尷尬。那個五十年後,從五歲變成五十五歲的孩子,在職業諮詢處等了六年都沒有找到辦公室的工作,還懷著夕陽婚戀、生死離別的半老之人,走在人生中途,一縷希望如風中殘燭,必須穿越苦痛感傷的黑暗隧道,才有風和日麗的可能。
父親教孩子當日後遇到痛苦或麻煩的事時,要慢慢喝上一口水,這樣就可以冷靜下來了。我們都希望在掙扎的人生,能夠慢慢地喝上一口水,靜靜地看著遮住山的霧飄散。
影片最勵志的就是第一集將退休金換成移動房車,然後帶著太太一起周遊列國的人生,實現自己為旅行而生,也幫太太為畫而生的生命晚景。為了實現願望,必須拋棄安全領域的職位,必須「改變生活方式」。
而最難的是中老年人開始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送終,讓我想到井上靖寫的《我的母親手記》,漫長的母病,陷入了時間流沙的日夜不分,多年後母親往生,井上靖想著戰鬥終了已黃昏的人生蕭索靜穆,那時的井上靖也將初老,即將跨過人生中線了。面臨生離死別時或當與摯愛分離時,如何不透支過度的憂傷,如何欣賞晚景而不悽涼,文學家比我們都更早體驗,村上龍也因此寫出了這樣的人生,五十五歲才擺脫人生的義務職責,開始跟人生說哈囉。影片是積極的,因為只要開始,都不嫌晚,何況也確實只有走過中年者,驀然回首人生,才能咀嚼滋味。這時的人生才是真正做自己,而非前半生在為家人或工作奔忙。
不被時間框住是中老年最必要的感受,再次去尋找生命激情的能量來源。比如有的人依然昂首闊步在老境國度,有的依然對日常生活興味盎然,彷彿老年身孩子心,隱藏著一套神祕的生命傳承系統,實現這充滿奧義的人生。
我在《入菩薩行論》曾讀到:當心裡考慮過某事並且要開始去做時,最好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應要心志專一,完成那件事。五十五歲招手即來,哈囉人生,我在前進中。就像影片中的五個人生,不論是經由自我意志而選擇的人生,或者被迫面對的人生下半場,凝神觀看影片,在每一集的故事裡,我特別細究人物的眼眸,因為我覺得眼眸透露一個人的心境,我發現有希望的人,眼睛帶著光采,而頹喪者帶著黯淡。我也看見那些在時間洪流,經過掙扎,穿越驚滔駭浪,依然閃爍希望的靈光,將歲月烘焙成百般滋味的一帖曼妙智慧。
一件事不是容易就是不可能。It is either easy or impossible.
一件事不是容易就是不可能。It is either easy or impossible.
西班牙畫家 達利 Salvador Dali
西班牙畫家 達利 Salvador Dali
3/28/2016
翁啟惠聲明稿
對於本人接受媒體訪問從科學的觀點詮釋浩鼎生技研發的乳癌治療性疫苗OBI-822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解盲結果,經連日來虛心傾聽各界評議,省思當初所發表言論,雖單純從科學家的角度解析解盲結果,卻忽略各界對中央研究院院長的高度期待,沒想到對社會造成如此衝擊,並影響各界對中央研究院的觀感。回想當初接受媒體詢問,思慮確實不夠週延,深感抱歉。
此次出國,先後應邀到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及美國聖地牙哥第251屆美國化學會全國大會發表學術演講,因臨時接獲通知被選為國際重要學術獎項得主(基於國際學術界慣例及尊重主辦單位,在未公開發布前,獲獎者不宜透露相關訊息,請諒解),應主辦單位要求商討頒獎日期及流程,並拍攝得主簡介影片,以致行程延後。待相關事務結束後,本人會儘快返國正式說明,並赴國會報告。
三月三日本人透過中研院發布聲明稿,是單純從《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明訂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所有相關財產,應隨同公職人員一併申報相關規範思考。小女已是成年人,2012年認購浩鼎股票相關資訊,均已在未上市櫃發行公司持股轉讓資料公開揭露。為尊重其個人獨立性,也因此未在聲明稿提及小女持有浩鼎股票,思慮不週造成社會大眾誤會,本人深感遺憾與歉疚。
各界關切小女認購浩鼎生技股票資金來源,係本人及內人依美國法律規定之「父母贈與」,包括股票(含Optimer Pharmaceuticals與其他公司)及現金。2012年,國際知名藥廠與美國Optimer研議併購事宜,Optimer決定出脫浩鼎所有持股,主動徵詢創辦人及主要股東是否願意認講,本人與內人婉拒。小女心痛阿姨(內人姐姐)因乳癌不幸去世,決定利用父母贈與所得及歷年積蓄,認購浩鼎生技股票,支持乳癌治療性疫苗研發。認購當時,浩鼎尚未興櫃,對於高風險的生技業,難以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狀況。
本人從事醣科學研究逾三十年,將醣科學應用到癌症等疾病治療,造福世人,更是個人終身職志。2003年應邀回國,初衷就是希望幫助臺灣發展生技產業,讓臺灣品牌在全球舞臺佔有一席之地,腦海裡從未浮現個人利益的考量,更不會圖利自己的家人。對於此次受訪的發言,本人堅信沒有做出任何對不起良心之事,但過程確有瑕疵,造成各界困擾,本人萬分難過。個人亦將一本初衷,為臺灣生技研發及科學發展繼續奉獻心力,絕不會改變。
翁啟惠並無道德瑕疵
呂秋遠
要把翁啟惠抹黑,或是把浩鼎當作頂新,基本上都是政客的自由,但是我覺得有些事情在我看來,不用眉頭一皺,也可以知道非常單純。
浩鼎公司,是一家台灣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成立於2002年。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在於研發治療轉移性乳癌疫苗OBI-822/821,如果研發成功,大概會是台灣生技發展史上的最大成就。不過這家公司最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二月份時,公司「解盲」的成就不如預期,翁啟惠竟然為這家公司發言「護航」;第二個問題就是翁啟惠的女兒,竟然曾經從尹衍樑手中購買了三千張股票。這兩個「弊案」讓翁啟惠從崇高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變成了一個貪財的偽科學家。
大家以為浩鼎公司生來股價就這麼高嗎?不是的,所有的生技公司,都是在大量研發燒錢的可憐窘境下過日子,一旦研發出新藥,才有機會翻身。1998年時,翁啟惠還在美國,從事醣分子與癌症的相關研究工作,早已經是醣類治療癌症的權威,他與尹衍樑和張念慈和一位美國人一同創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公司(浩鼎為該公司在台投資子公司),從事癌症的新藥研究與開發。後來經營不善,2012年間,原始股東決定出資買回浩鼎股票。當時只有尹衍樑比較有資歷,就以每股1美元,總共6000萬美元買回大部分的公司持股。後來尹衍樑又在浩鼎在興櫃發行前夕,以一股1美元(31元台幣)的價位轉讓3000張股票給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
這件事情的第一個爭議就此出現。翁啟惠有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
就投資浩鼎公司的Optimer而言,翁啟惠是原始股東。他能不能成立Optimer公司?當然可以,他當時人在美國,而且是醣類疫苗癌症第一把交椅,把技術拿來投資,有何不可?而浩鼎公司在苦撐研發之後,終於在今年二月時,浩鼎公司的乳癌疫苗進行「解盲」,眼看股價就要往上攀高之際,竟然解盲失敗。所謂解盲,是相對於雙盲測試。在藥物測試中,經常使用雙盲測試,即病人被隨機編入對照組及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安慰劑,實驗組給予真正藥物。無論是病人或觀察病人的實驗人員都不知道誰得到真正的藥物,直至研究結束為止,才進行資料解盲與分析。
據說,浩鼎公司竟然解盲失敗。為什麼我用「據說」,因為在科學界對這次解盲的結果解釋,眾說紛紜。大部分的說法都是,解盲沒有過關是事實,在現有法規上是無法申請藥證的,可以說是挫敗;但從現有的資訊判讀,在科學試驗的數據是有進展的,浩鼎應該是看到其他次族群或細部結果,認為未來如果重新設計臨床試驗,成功的機率將大大拉高。因此,從「科學」上而言是有進展的,因此浩鼎才會認為此次的臨床試驗是成功的。
所以翁啟惠在解盲「失敗」後,為浩鼎說話,算不算利益輸送?基本上,除了閉著眼睛買股票的人以外,都知道翁啟惠與浩鼎的關係,所以重點並不是翁啟惠為浩鼎說話,他雖然是醣類治癌技術的權威,但是基於他先前與浩鼎的關係,所以他所說的話是不是袒護浩鼎,投資法人肯定很清楚。
沒了,這是所謂的翁啟惠解盲發言事件中,唯一的所謂利益輸送。也就是翁啟惠認為不能算失敗,這項解盲對於浩鼎的研發工作而言,還是有進展的。如果翁啟惠這麼說,就認為他是中央研究院院長,不能利用學術地位為某家生技公司「背書」,也未免太小看投資者對於翁啟惠與這家公司關係上的認知。這要回歸專業好嗎?哪裡是翁啟惠說解盲成功就是成功?
至於女兒是畫家,怎麼會投資生技產業?特別是哪裡來的錢。首先,他女兒已經成年,本來就不用列入監察院的財產申報之中,並沒有違法可言。至於翁啟惠沒有說明女兒的財產有浩鼎的股票,有道德瑕疵嗎?我認為沒有。原因有二,第一是,不想說。為什麼不想說?因為說了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想像,就像是現在一樣,會破壞我們對於所謂「學術中立」的想像。許多人就是認為,學者不應該涉入商業活動,所以如果有學者竟然持有跟自己研究領域有關的上市公司股票,實在罪該萬死。
第二是,退萬步言,即便股票是尹衍樑賣給翁啟惠,女兒只是人頭(這項說法不能證實,也不該任意揣測),也還是沒有利益輸送的問題,我們可以回過頭去再想一遍,翁啟惠究竟哪裡有利益輸送?為浩鼎講話?這樣就能影響股價、坑殺股民?要不要想想這項藥品如果開發出來,能夠造福多少人?翁啟惠就算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到底招誰惹誰?依照程序,就是申報而已,究竟有什麼嚴重的問題?
對嘛,簡單來說,科學家就是應該清貧一世,不應該有任何投資行為,特別是中央研究院院長,不可以有錢,也應該跟生技業保持距離。不然,就是利益輸送,這樣的邏輯能聽嗎?
如果要說翁啟惠身為中央研究院院長,沒有做到利益迴避,質疑的人還是必須說清楚,究竟是哪裡需要迴避?是不該講話?因為大家會相信他的話,努力買股票讓股價上漲?還是認為他會把國家研發的技術平白無故送給一家上市公司?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指控都必須要有證據,而且符合商業邏輯。否則無異是在告訴科學家,請不要兼任台灣研究機構的行政職,否則就是利益輸送,應該辭職以謝國人。
回歸到事實本質,翁家持有浩鼎的股票,究竟哪裡有政治責任與道德責任?翁啟惠只是中央研究院院長,並不是總統,他與浩鼎的研究標的關係,也是眾人皆知;沒有他一開始的努力研究,就不會有浩鼎現在的成果。他不能影響股民要不要買股票,也沒有要求中研院不要收權利金,更沒有把國家的權益出賣給私人公司,講他有利益輸送給浩鼎的人,可否提出一項證據,他到底怎麼輸送法?
或許,家裡人有鉅額的股票沒說,就是一種道德瑕疵,不適任中研院院長。即便他認真在這項領域一輩子,只要他是科學家,就是不應該有錢。
要把翁啟惠抹黑,或是把浩鼎當作頂新,基本上都是政客的自由,但是我覺得有些事情在我看來,不用眉頭一皺,也可以知道非常單純。
浩鼎公司,是一家台灣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成立於2002年。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在於研發治療轉移性乳癌疫苗OBI-822/821,如果研發成功,大概會是台灣生技發展史上的最大成就。不過這家公司最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二月份時,公司「解盲」的成就不如預期,翁啟惠竟然為這家公司發言「護航」;第二個問題就是翁啟惠的女兒,竟然曾經從尹衍樑手中購買了三千張股票。這兩個「弊案」讓翁啟惠從崇高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變成了一個貪財的偽科學家。
大家以為浩鼎公司生來股價就這麼高嗎?不是的,所有的生技公司,都是在大量研發燒錢的可憐窘境下過日子,一旦研發出新藥,才有機會翻身。1998年時,翁啟惠還在美國,從事醣分子與癌症的相關研究工作,早已經是醣類治療癌症的權威,他與尹衍樑和張念慈和一位美國人一同創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公司(浩鼎為該公司在台投資子公司),從事癌症的新藥研究與開發。後來經營不善,2012年間,原始股東決定出資買回浩鼎股票。當時只有尹衍樑比較有資歷,就以每股1美元,總共6000萬美元買回大部分的公司持股。後來尹衍樑又在浩鼎在興櫃發行前夕,以一股1美元(31元台幣)的價位轉讓3000張股票給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
這件事情的第一個爭議就此出現。翁啟惠有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
就投資浩鼎公司的Optimer而言,翁啟惠是原始股東。他能不能成立Optimer公司?當然可以,他當時人在美國,而且是醣類疫苗癌症第一把交椅,把技術拿來投資,有何不可?而浩鼎公司在苦撐研發之後,終於在今年二月時,浩鼎公司的乳癌疫苗進行「解盲」,眼看股價就要往上攀高之際,竟然解盲失敗。所謂解盲,是相對於雙盲測試。在藥物測試中,經常使用雙盲測試,即病人被隨機編入對照組及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安慰劑,實驗組給予真正藥物。無論是病人或觀察病人的實驗人員都不知道誰得到真正的藥物,直至研究結束為止,才進行資料解盲與分析。
據說,浩鼎公司竟然解盲失敗。為什麼我用「據說」,因為在科學界對這次解盲的結果解釋,眾說紛紜。大部分的說法都是,解盲沒有過關是事實,在現有法規上是無法申請藥證的,可以說是挫敗;但從現有的資訊判讀,在科學試驗的數據是有進展的,浩鼎應該是看到其他次族群或細部結果,認為未來如果重新設計臨床試驗,成功的機率將大大拉高。因此,從「科學」上而言是有進展的,因此浩鼎才會認為此次的臨床試驗是成功的。
所以翁啟惠在解盲「失敗」後,為浩鼎說話,算不算利益輸送?基本上,除了閉著眼睛買股票的人以外,都知道翁啟惠與浩鼎的關係,所以重點並不是翁啟惠為浩鼎說話,他雖然是醣類治癌技術的權威,但是基於他先前與浩鼎的關係,所以他所說的話是不是袒護浩鼎,投資法人肯定很清楚。
沒了,這是所謂的翁啟惠解盲發言事件中,唯一的所謂利益輸送。也就是翁啟惠認為不能算失敗,這項解盲對於浩鼎的研發工作而言,還是有進展的。如果翁啟惠這麼說,就認為他是中央研究院院長,不能利用學術地位為某家生技公司「背書」,也未免太小看投資者對於翁啟惠與這家公司關係上的認知。這要回歸專業好嗎?哪裡是翁啟惠說解盲成功就是成功?
至於女兒是畫家,怎麼會投資生技產業?特別是哪裡來的錢。首先,他女兒已經成年,本來就不用列入監察院的財產申報之中,並沒有違法可言。至於翁啟惠沒有說明女兒的財產有浩鼎的股票,有道德瑕疵嗎?我認為沒有。原因有二,第一是,不想說。為什麼不想說?因為說了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想像,就像是現在一樣,會破壞我們對於所謂「學術中立」的想像。許多人就是認為,學者不應該涉入商業活動,所以如果有學者竟然持有跟自己研究領域有關的上市公司股票,實在罪該萬死。
第二是,退萬步言,即便股票是尹衍樑賣給翁啟惠,女兒只是人頭(這項說法不能證實,也不該任意揣測),也還是沒有利益輸送的問題,我們可以回過頭去再想一遍,翁啟惠究竟哪裡有利益輸送?為浩鼎講話?這樣就能影響股價、坑殺股民?要不要想想這項藥品如果開發出來,能夠造福多少人?翁啟惠就算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到底招誰惹誰?依照程序,就是申報而已,究竟有什麼嚴重的問題?
對嘛,簡單來說,科學家就是應該清貧一世,不應該有任何投資行為,特別是中央研究院院長,不可以有錢,也應該跟生技業保持距離。不然,就是利益輸送,這樣的邏輯能聽嗎?
如果要說翁啟惠身為中央研究院院長,沒有做到利益迴避,質疑的人還是必須說清楚,究竟是哪裡需要迴避?是不該講話?因為大家會相信他的話,努力買股票讓股價上漲?還是認為他會把國家研發的技術平白無故送給一家上市公司?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指控都必須要有證據,而且符合商業邏輯。否則無異是在告訴科學家,請不要兼任台灣研究機構的行政職,否則就是利益輸送,應該辭職以謝國人。
回歸到事實本質,翁家持有浩鼎的股票,究竟哪裡有政治責任與道德責任?翁啟惠只是中央研究院院長,並不是總統,他與浩鼎的研究標的關係,也是眾人皆知;沒有他一開始的努力研究,就不會有浩鼎現在的成果。他不能影響股民要不要買股票,也沒有要求中研院不要收權利金,更沒有把國家的權益出賣給私人公司,講他有利益輸送給浩鼎的人,可否提出一項證據,他到底怎麼輸送法?
或許,家裡人有鉅額的股票沒說,就是一種道德瑕疵,不適任中研院院長。即便他認真在這項領域一輩子,只要他是科學家,就是不應該有錢。
翁啟惠的錯誤
鄒景雯
中研院長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持有三千張浩鼎股票,演成社會關注的不小風暴,到底翁院長錯在哪裡?
本案有些基本事實必須先了解,首先,Globo H 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六醣分子,過去要大量製造有困難,翁啟惠以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突破這項醣類生產瓶頸,得以大量製造Globo H分子,浩鼎並從而獲得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授權的平台與技術。
接著,針對乳癌,浩鼎從美國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單獨技轉乳癌疫苗OBI-822,並將Globo H連接,發展OBI-822為針對轉移式乳癌的主動式免疫療法。
二○一二年九月,潤泰集團向浩鼎母公司Optimer洽購其所持有浩鼎六萬張股票,為了方便登錄興櫃,因此洽翁郁琇等幾十人以三十一元出售,原即母公司Optimer大股東的翁郁琇,即使不是翁啟惠人頭的概念,也是翁氏家族持股的事實。
一開始隱瞞 給人說謊印象
前述這個真相,翁啟惠如果一開始就誠實坦蕩,充分揭露,公開透明,如實對外表述我的家族有這麼多股票,那麼許多的問題即使仍不免引人側目,但絕對可以降低惡感,例如,當翁啟惠在解盲失敗,也就是主要療效指標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時,講些就疫苗角度成效很好的話,大家即知他有股票,這話是為了護盤,不會被其誤導。
但是翁啟惠卻在第一時間說自己沒股票,之後被發現女兒持股,又說女兒已成年與我無關,第三步才認錯道歉,整個過程必然給人隱瞞、欺騙、心虛的強烈印象。
此外,本案給人的另一觀感,就是有一群人似乎經常性的小圈圈行動,幾次都是類似的一些固定成員,雖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是涉及到龐大的投資,公家單位,有公權力介入,甚至也向政府申請補助,這時讓一切陽光,是唯一的絕弊方法。
翁啟惠等人的錯誤,彰顯建立制度之必要,位置越高、權力越大的人,被要求就越多。在現代社會,這尤其適用高層公職和公開發行公司的大股東及高層。翁兩者都踩了紅線!
中研院長翁啟惠的女兒翁郁琇持有三千張浩鼎股票,演成社會關注的不小風暴,到底翁院長錯在哪裡?
本案有些基本事實必須先了解,首先,Globo H 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六醣分子,過去要大量製造有困難,翁啟惠以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突破這項醣類生產瓶頸,得以大量製造Globo H分子,浩鼎並從而獲得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授權的平台與技術。
接著,針對乳癌,浩鼎從美國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單獨技轉乳癌疫苗OBI-822,並將Globo H連接,發展OBI-822為針對轉移式乳癌的主動式免疫療法。
二○一二年九月,潤泰集團向浩鼎母公司Optimer洽購其所持有浩鼎六萬張股票,為了方便登錄興櫃,因此洽翁郁琇等幾十人以三十一元出售,原即母公司Optimer大股東的翁郁琇,即使不是翁啟惠人頭的概念,也是翁氏家族持股的事實。
一開始隱瞞 給人說謊印象
前述這個真相,翁啟惠如果一開始就誠實坦蕩,充分揭露,公開透明,如實對外表述我的家族有這麼多股票,那麼許多的問題即使仍不免引人側目,但絕對可以降低惡感,例如,當翁啟惠在解盲失敗,也就是主要療效指標未呈現統計學上顯著意義時,講些就疫苗角度成效很好的話,大家即知他有股票,這話是為了護盤,不會被其誤導。
但是翁啟惠卻在第一時間說自己沒股票,之後被發現女兒持股,又說女兒已成年與我無關,第三步才認錯道歉,整個過程必然給人隱瞞、欺騙、心虛的強烈印象。
此外,本案給人的另一觀感,就是有一群人似乎經常性的小圈圈行動,幾次都是類似的一些固定成員,雖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是涉及到龐大的投資,公家單位,有公權力介入,甚至也向政府申請補助,這時讓一切陽光,是唯一的絕弊方法。
翁啟惠等人的錯誤,彰顯建立制度之必要,位置越高、權力越大的人,被要求就越多。在現代社會,這尤其適用高層公職和公開發行公司的大股東及高層。翁兩者都踩了紅線!
3/27/2016
熱情是很簡單的狀態
阿默mookio
每天與一群熱愛生活和旅遊的人相處,談論瑣碎又有趣的事情,清晨就在明亮的氣氛中開啟,感受窗簾透進來的光線,享受著相互碰撞的愉悅激盪。
因為我愛拍照,和大夥互相道再見之後,打開地圖,看著高高低低的等高線,在河川與地名中圈選標示時,難以壓抑的情緒會不自覺地流露著,總是會感到莫名的興奮,迫不及待想出發的慾望。
起初是跟隨著大眾捷運系統、公車與巴士前往,幾天之後,逐漸感到不滿足,原因是前往的地區難以到達,一天的巴士時段往往極少,甚至沒有交通工具。看著地圖,探索的慾望真是按捺不住,渴望自由自在,不被拘束的腳步。最後,索性決定在當地買一臺腳踏車。
進入北大路的一家車行,跟店長說明來意之後,他居然給了我折扣,他說是因為曾來臺灣旅遊,接受了不少當地人的招待幫助而喜歡臺灣的緣故。
在京都買腳踏車,原來手續如此繁雜,需要登記保證人、住所電話……等,這一切都是店長幫我處理妥善。店長即使是幫助別人也為著對方著想,在此深深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善的交往,如水滴般的恩惠,簡單又純淨,無法產生絲毫的雜質。
擁有自己的腳踏車之後,彷彿海綿吸飽了水分,充滿精力,從居所的周圍開始,輻射線般的路線圖像蜘蛛絲般地密密麻麻展開,我擁有通往四面八方的能力,是自由的感覺。
一輛單車,無意間改變京都之旅的規畫,讓我更能夠貼近當地的生活節奏,跟著人們上學、上班,跟隨婆婆媽媽去超市採購,騎到偏遠的山區,獨自欣賞美得近乎於神奇的所在。
去到賀茂川上游貼近大地,騎到桂川區感受小鎮和河流,愉快地晃著左京區無數的百年好店,前往右京區欣賞寺院、建築的美感。經常騎著騎著就開始不自覺地哼起歌來,因為實在是太痛快,為無拘無束的感受而著迷。
生活變得極為單純,出門沒有明確的方向性,只有直覺所要前往的地方,心有所感地按下每次快門,也根本不會去在乎照片構圖與好壞,因為沒有什麼事比處在當下更為重要。
拍照只存在按下快門的瞬間,不用去逗留液晶螢幕所顯示的短暫美好,所有的照片成果,都是結束這段旅程後才會知曉,於是就淡了強求的想法,便不會出現反覆地拍攝相同的場景,求得盡善盡美的念頭。
所謂的熱情生活,不是真的意指極度快樂的氣氛,或者是身處在充滿刺激的環境當中。熱情的感受,絕非外界所能給與,而是自己賦與自己的。
京都的日子,我領悟到原來熱情是很簡單的狀態,不強求,不多想,所有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你只需要去認同,彷彿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專注於生活本身,專注於觀景窗裏頭精彩的一刻,便覺得每天是很真實的存在。
每天與一群熱愛生活和旅遊的人相處,談論瑣碎又有趣的事情,清晨就在明亮的氣氛中開啟,感受窗簾透進來的光線,享受著相互碰撞的愉悅激盪。
因為我愛拍照,和大夥互相道再見之後,打開地圖,看著高高低低的等高線,在河川與地名中圈選標示時,難以壓抑的情緒會不自覺地流露著,總是會感到莫名的興奮,迫不及待想出發的慾望。
起初是跟隨著大眾捷運系統、公車與巴士前往,幾天之後,逐漸感到不滿足,原因是前往的地區難以到達,一天的巴士時段往往極少,甚至沒有交通工具。看著地圖,探索的慾望真是按捺不住,渴望自由自在,不被拘束的腳步。最後,索性決定在當地買一臺腳踏車。
進入北大路的一家車行,跟店長說明來意之後,他居然給了我折扣,他說是因為曾來臺灣旅遊,接受了不少當地人的招待幫助而喜歡臺灣的緣故。
在京都買腳踏車,原來手續如此繁雜,需要登記保證人、住所電話……等,這一切都是店長幫我處理妥善。店長即使是幫助別人也為著對方著想,在此深深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善的交往,如水滴般的恩惠,簡單又純淨,無法產生絲毫的雜質。
擁有自己的腳踏車之後,彷彿海綿吸飽了水分,充滿精力,從居所的周圍開始,輻射線般的路線圖像蜘蛛絲般地密密麻麻展開,我擁有通往四面八方的能力,是自由的感覺。
一輛單車,無意間改變京都之旅的規畫,讓我更能夠貼近當地的生活節奏,跟著人們上學、上班,跟隨婆婆媽媽去超市採購,騎到偏遠的山區,獨自欣賞美得近乎於神奇的所在。
去到賀茂川上游貼近大地,騎到桂川區感受小鎮和河流,愉快地晃著左京區無數的百年好店,前往右京區欣賞寺院、建築的美感。經常騎著騎著就開始不自覺地哼起歌來,因為實在是太痛快,為無拘無束的感受而著迷。
生活變得極為單純,出門沒有明確的方向性,只有直覺所要前往的地方,心有所感地按下每次快門,也根本不會去在乎照片構圖與好壞,因為沒有什麼事比處在當下更為重要。
拍照只存在按下快門的瞬間,不用去逗留液晶螢幕所顯示的短暫美好,所有的照片成果,都是結束這段旅程後才會知曉,於是就淡了強求的想法,便不會出現反覆地拍攝相同的場景,求得盡善盡美的念頭。
所謂的熱情生活,不是真的意指極度快樂的氣氛,或者是身處在充滿刺激的環境當中。熱情的感受,絕非外界所能給與,而是自己賦與自己的。
京都的日子,我領悟到原來熱情是很簡單的狀態,不強求,不多想,所有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你只需要去認同,彷彿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專注於生活本身,專注於觀景窗裏頭精彩的一刻,便覺得每天是很真實的存在。
每個人都是為了能替人類帶來貢獻而過著這一生,是某個偉大的存在讓我們活在這世上。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是被賦與人生的我們所肩負的使命,而「享受當下」,正是最重要的關鍵字。
文/矢作直樹;譯/高詹燦
我從小就常思考「人死後會變成怎樣」。我之所以確信有個「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因為相信世界知名的文獻,或看了某本暢銷書,而是因為至親的死。
我在二○一一年出版的拙作《人不會死》中提到,我曾透過一位靈媒朋友與過世的家母溝通,期間進行了許多只有我們母子才知道的資訊交流。與此同時,我也確知家母辭世後所在的「那個世界」,鄰近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我從中得到的感想是「根本沒必要擔心死亡」。
肉體的死亡,任誰都無法避免。而死後的世界,其實是緊鄰我們身邊的另一個世界。到了那裏,我們一定能遇見想要「重逢」的人。只是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做好一件事,也就是好好走完自己的人生。何謂好好走完人生呢?意即「了解真正的自己」。我們必須趁著活在世上的時候,頻頻自問自答:「何謂無愧於天的生存之道?」盡情體驗各式各樣的經歷後,最終回歸「那個世界」─我想,這應該就是人世運行的法則吧。
了解自己,就能了解他人,反之亦然。
年輕時或許無法掌握這句話的深意,但在累積多方經驗的過程中,你將會在某個瞬間親身體認到─不了解他人,便無法完全了解自己。這個瞬間或許是在好事造訪時到來,也可能是在壞事臨頭時出現。在這個瞬間,人們會學到「託你的福」這句話。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你會發現,在我們四周充滿了「託你的福」所蘊含的力量。
每個人都是為了能替人類帶來貢獻而過著這一生,是某個偉大的存在讓我們活在這世上。不擔心死亡的到來,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是被賦與人生的我們所肩負的使命,而「享受當下」,正是最重要的關鍵字。
我從小就常思考「人死後會變成怎樣」。我之所以確信有個「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因為相信世界知名的文獻,或看了某本暢銷書,而是因為至親的死。
我在二○一一年出版的拙作《人不會死》中提到,我曾透過一位靈媒朋友與過世的家母溝通,期間進行了許多只有我們母子才知道的資訊交流。與此同時,我也確知家母辭世後所在的「那個世界」,鄰近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我從中得到的感想是「根本沒必要擔心死亡」。
肉體的死亡,任誰都無法避免。而死後的世界,其實是緊鄰我們身邊的另一個世界。到了那裏,我們一定能遇見想要「重逢」的人。只是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做好一件事,也就是好好走完自己的人生。何謂好好走完人生呢?意即「了解真正的自己」。我們必須趁著活在世上的時候,頻頻自問自答:「何謂無愧於天的生存之道?」盡情體驗各式各樣的經歷後,最終回歸「那個世界」─我想,這應該就是人世運行的法則吧。
了解自己,就能了解他人,反之亦然。
年輕時或許無法掌握這句話的深意,但在累積多方經驗的過程中,你將會在某個瞬間親身體認到─不了解他人,便無法完全了解自己。這個瞬間或許是在好事造訪時到來,也可能是在壞事臨頭時出現。在這個瞬間,人們會學到「託你的福」這句話。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你會發現,在我們四周充滿了「託你的福」所蘊含的力量。
每個人都是為了能替人類帶來貢獻而過著這一生,是某個偉大的存在讓我們活在這世上。不擔心死亡的到來,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是被賦與人生的我們所肩負的使命,而「享受當下」,正是最重要的關鍵字。
運動的立即好處
文/David Tanis;節譯/呂玉嬋
我有游泳的習慣,但某天陪朋友走了近五公里的路之後,又去公園遛了一趟狗,覺得好累,加上工作和家事都還沒動手做,便打算偷懶一天不去游。
不過根據經驗,我知道游了四十分鐘後,身心會覺得很舒服。所以,我還是去了。游完泳之後,確實覺得更舒暢─不只心情放鬆,精神也變好,頭腦更清楚。
密西根大學運動機能專家席格博士指出,把運動當做有益身心的活動,能讓人更有動力持續。席格的研究顯示,即使自稱「討厭運動」的人,也可以學會享受運動並持續。
幾年前,席格從研究中發現,宣傳運動有減重、預防疾病或雕塑身材的好處,無法激發多數人持續運動的動力。以健康為號召,不足以讓民眾在繁忙生活中抽空做運動。研究結果指出,以減重或改善健康為目標的人,往往只會花最少時間運動,六十歲以上的人尤其如此。
席格與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提昇活力、改善心情、舒緩壓力、與親友有更多相處時間一類的立即回饋,反而能提供更多運動的動力。
席格指出,懶得動的人要開始活動筋骨,首先要克服過去失敗的運動經驗與負面感受,學會運動也可以是一種身心的享受,未必是身體的折磨。
一般專家建議每天半小時的活動量,一天分三次、每次做十分鐘也行。席格則強調一個觀念:有動就是好事,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活動的機會都值得把握,比方不搭電梯改走樓梯。
他也強調要多愛自己一點,不要為了忙於服務他人,而疏於活動筋骨照顧自己。
注重運動的人不見得比不運動的人更閒,而是他們一定會為運動保留時間,因為他們知道運動能提高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把握下課時間活動的學童,上課往往更為專心。
席格認為,愈用心照顧自己,就能愈用心做其他事。如果擔心為了運動而疏忽家人,那就帶著家人一塊運動。讓孩子接觸運動,能提早培養他們運動習慣與興趣。
有些要求完美的人會設定嚴格的運動目標,無法達成時,往往放棄運動,在人生留下又一次的失敗經驗。席格建議不要設定「績效目標」,而要靈活面對運動表現,必要時懈怠一下又有何妨?
如果突如其來的工作占去了預定的運動時間,也不用完全放棄,十分鐘、二十分鐘的運動,遠勝於完全不動。
下班後若是累得提不起力氣上健身房,找個自己喜歡的替代活動,譬如散步。或者,乾脆先睡個飽覺,隔天提早半個小時起床,在工作開始之前活動筋骨,激發一天的能量。
我有游泳的習慣,但某天陪朋友走了近五公里的路之後,又去公園遛了一趟狗,覺得好累,加上工作和家事都還沒動手做,便打算偷懶一天不去游。
不過根據經驗,我知道游了四十分鐘後,身心會覺得很舒服。所以,我還是去了。游完泳之後,確實覺得更舒暢─不只心情放鬆,精神也變好,頭腦更清楚。
密西根大學運動機能專家席格博士指出,把運動當做有益身心的活動,能讓人更有動力持續。席格的研究顯示,即使自稱「討厭運動」的人,也可以學會享受運動並持續。
幾年前,席格從研究中發現,宣傳運動有減重、預防疾病或雕塑身材的好處,無法激發多數人持續運動的動力。以健康為號召,不足以讓民眾在繁忙生活中抽空做運動。研究結果指出,以減重或改善健康為目標的人,往往只會花最少時間運動,六十歲以上的人尤其如此。
席格與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提昇活力、改善心情、舒緩壓力、與親友有更多相處時間一類的立即回饋,反而能提供更多運動的動力。
席格指出,懶得動的人要開始活動筋骨,首先要克服過去失敗的運動經驗與負面感受,學會運動也可以是一種身心的享受,未必是身體的折磨。
一般專家建議每天半小時的活動量,一天分三次、每次做十分鐘也行。席格則強調一個觀念:有動就是好事,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活動的機會都值得把握,比方不搭電梯改走樓梯。
他也強調要多愛自己一點,不要為了忙於服務他人,而疏於活動筋骨照顧自己。
注重運動的人不見得比不運動的人更閒,而是他們一定會為運動保留時間,因為他們知道運動能提高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把握下課時間活動的學童,上課往往更為專心。
席格認為,愈用心照顧自己,就能愈用心做其他事。如果擔心為了運動而疏忽家人,那就帶著家人一塊運動。讓孩子接觸運動,能提早培養他們運動習慣與興趣。
有些要求完美的人會設定嚴格的運動目標,無法達成時,往往放棄運動,在人生留下又一次的失敗經驗。席格建議不要設定「績效目標」,而要靈活面對運動表現,必要時懈怠一下又有何妨?
如果突如其來的工作占去了預定的運動時間,也不用完全放棄,十分鐘、二十分鐘的運動,遠勝於完全不動。
下班後若是累得提不起力氣上健身房,找個自己喜歡的替代活動,譬如散步。或者,乾脆先睡個飽覺,隔天提早半個小時起床,在工作開始之前活動筋骨,激發一天的能量。
有靈有感的旅行
葉覓覓
旅行的時候,我喜歡寄明信片給未來的自己。明信片上的字,像是隨機製作的植物標本,也像是親密的家書,或者一層脫擦掉落的腳皮。雜噪的市井也好,恬靜的鄉間也罷,它們皆在旅途中煽動著我,越是陌異之處,越能把在我體內春寒料峭的字句給團團逼出。
手牽著筆一起跳舞是很動人的,尤其是在路與路、城與城、微陰與放晴的縫隙之中。半張明信片就是半座舞池,可以容納的字數剛剛好,不多也不少。這些三五成群的句子多半都帶著詩的性格,因此,它們好容易就可以從紙片上直接彈進我日後構築的詩堡裡去。
「瞬間,大家全都被扣在天藍色的大碗裡,臉頰有光的記號。」這個句子寫於阿拉斯加。荷蘭則是這樣的:「方塊屋。摩天。單車。塔。港灣。小孩堤防。用舌頭丈量,畫出一座深邃老教堂。」
有時,我從異鄉回到家了,載滿字句的紙片還在天上飛行;有時,它們比我早一步抵達,平躺在信箱裡好似溫柔的太陽餅。
比起鑰匙圈、磁鐵、馬克杯和T恤,這批即興寫成的明信片更像是永恆的紀念品,即使褪色了剝離了,詩也不會消失。它們總是露出旅伴的神情,以及特定時空底下的某種心知肚明。
雖然收到明信片的「這個我」,已經不是寫明信片的「那個我」了,「這個我」依然可以根據字詞的舞步和口音,來跟「那個我」,共同勾引出旅途上難忘的點點回憶。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每天都重新歸零,像一隻逆流產卵的女鬼或鮭魚。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義大利羅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影片等。著有詩集《漆黑》與《越車越遠》。
旅行的時候,我喜歡寄明信片給未來的自己。明信片上的字,像是隨機製作的植物標本,也像是親密的家書,或者一層脫擦掉落的腳皮。雜噪的市井也好,恬靜的鄉間也罷,它們皆在旅途中煽動著我,越是陌異之處,越能把在我體內春寒料峭的字句給團團逼出。
手牽著筆一起跳舞是很動人的,尤其是在路與路、城與城、微陰與放晴的縫隙之中。半張明信片就是半座舞池,可以容納的字數剛剛好,不多也不少。這些三五成群的句子多半都帶著詩的性格,因此,它們好容易就可以從紙片上直接彈進我日後構築的詩堡裡去。
「瞬間,大家全都被扣在天藍色的大碗裡,臉頰有光的記號。」這個句子寫於阿拉斯加。荷蘭則是這樣的:「方塊屋。摩天。單車。塔。港灣。小孩堤防。用舌頭丈量,畫出一座深邃老教堂。」
有時,我從異鄉回到家了,載滿字句的紙片還在天上飛行;有時,它們比我早一步抵達,平躺在信箱裡好似溫柔的太陽餅。
比起鑰匙圈、磁鐵、馬克杯和T恤,這批即興寫成的明信片更像是永恆的紀念品,即使褪色了剝離了,詩也不會消失。它們總是露出旅伴的神情,以及特定時空底下的某種心知肚明。
雖然收到明信片的「這個我」,已經不是寫明信片的「那個我」了,「這個我」依然可以根據字詞的舞步和口音,來跟「那個我」,共同勾引出旅途上難忘的點點回憶。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每天都重新歸零,像一隻逆流產卵的女鬼或鮭魚。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義大利羅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影片等。著有詩集《漆黑》與《越車越遠》。
2016年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2016年「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即將在4月20日登場,為擴大推廣,與更多民眾分享臺灣的文創動能,文化部自4月1日起舉辦「串聯好店」活動,民眾可以利用APP導覽走訪250家優質好店、館所,並可參加線上電子集章抽大獎。
包括文化部次長蔡炳坤、台創中心執行長陳文龍與亮點廠商有情門、工藝中心台北分館、花蓮文創園區、台南文創園區、品茶集、職人專門所、孔雀歐亞料理餐酒館等,均出席昨(23)日展前記者會啟動2016台灣文博會的APP,並邀請現場來賓一起體驗APP的電子集章活動。
文化部表示,只要進入手機的線上商店輸入台灣文博會就能找到串聯店家的APP,進入首頁點選串聯好店後,按照三個展區華山、松山及花博爭艷館及四大主題「慢活飲品」、「展藝空間」、「食樂饗宴」、「品味生活」交叉比對就找到喜歡的店家。
此外,APP還有LBS定位系統,能定位使用者的位置,由進到遠的排列周邊的串聯好店,點開地圖就有導覽功能,不怕迷路。在系統裡搜尋也能找到喜歡的店家,點擊頁面的愛心即可輕鬆收藏,更提供了店家電話與官網,方便民眾使用。
文化部表示,光是文博會三大展區週邊就有超過200間優質好店參與,提供大家多元豐富的文創體驗。此外,文化部所屬場館,如中正紀念堂、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各生活美學館以及五大文創園區等都一起參與這場盛會,期為今年文博會再造城市品味,並與社會大眾分享我國充沛的文創動能。
同時,文化部也結合臺灣文博會臉書粉絲頁貼文及專題報導,希望藉著串聯好店,將臺灣文博會展覽空間延伸至展場外,讓有興趣的民眾與國內外買家對於臺灣的優良文創服務與商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包括文化部次長蔡炳坤、台創中心執行長陳文龍與亮點廠商有情門、工藝中心台北分館、花蓮文創園區、台南文創園區、品茶集、職人專門所、孔雀歐亞料理餐酒館等,均出席昨(23)日展前記者會啟動2016台灣文博會的APP,並邀請現場來賓一起體驗APP的電子集章活動。
文化部表示,只要進入手機的線上商店輸入台灣文博會就能找到串聯店家的APP,進入首頁點選串聯好店後,按照三個展區華山、松山及花博爭艷館及四大主題「慢活飲品」、「展藝空間」、「食樂饗宴」、「品味生活」交叉比對就找到喜歡的店家。
此外,APP還有LBS定位系統,能定位使用者的位置,由進到遠的排列周邊的串聯好店,點開地圖就有導覽功能,不怕迷路。在系統裡搜尋也能找到喜歡的店家,點擊頁面的愛心即可輕鬆收藏,更提供了店家電話與官網,方便民眾使用。
文化部表示,光是文博會三大展區週邊就有超過200間優質好店參與,提供大家多元豐富的文創體驗。此外,文化部所屬場館,如中正紀念堂、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各生活美學館以及五大文創園區等都一起參與這場盛會,期為今年文博會再造城市品味,並與社會大眾分享我國充沛的文創動能。
同時,文化部也結合臺灣文博會臉書粉絲頁貼文及專題報導,希望藉著串聯好店,將臺灣文博會展覽空間延伸至展場外,讓有興趣的民眾與國內外買家對於臺灣的優良文創服務與商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往咖啡店的路上/巴黎的和平咖啡館Café de la Paix
Hally Chen
本名陳嵩嵐,1996年與友人成立事務所,長年專事唱片美術設計,曾入圍2010年金曲獎以及2014年美國IMA獨立音樂獎。熱情攝影與寫作、耽溺各種老店風景、轉換多年美學經驗探索生活與旅行。著有《遙遠的冰果室》(2013)、《人情咖啡店》(2015)。
不同的季節,咖啡館的表情也跟著改變。夏日的咖啡館,門口的陽傘打開便成了露天咖啡座。到了冬天,客席會移到人行道的另一側,拉起了屏風擋風。咖啡座和餐廳分開是法國的特色,他們既不像義大利人習慣圍繞著吧檯站著喝,也不坐在餐桌邊喝。來到巴黎,坐在人行道上喝咖啡才是風情。
兩百年前,這座廣場的周遭便是巴黎繁榮的心臟,和平咖啡館就開在巴黎歌劇院前的轉角。這棟建築物和歌劇院同為法國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所設計。咖啡廳開業於1862年,原本是為了服務樓上的飯店。1944年8月,法軍從德國人手中光復了巴黎,戴高樂將軍在此喝下第一杯慶祝咖啡而聞名。咖啡館經歷了德軍炸毀又重建,多年後內部又改建,模樣已經和1990年代我在書上見到的不同,不變的是法國人一貫熱愛的金碧輝煌。
巴黎的咖啡館只賣人文歷史和花都風情
咖啡館侍者是這個城市獨有的招牌。不同的咖啡館,始終不變的自信,彷彿集體受過某種神祕訓練。襯衫、領結和圍裙,侍者精神抖擻地拿著托盤和拭巾,抬起下巴站在店門口。你推開門走進咖啡店,找了一空桌子坐下,侍者會示意他看見你了,然後繼續忙著手上的工作,直到進度輪到了你,才帶著菜單前來,不急不徐。
來這裡喝咖啡,你可別想在菜單上找什麼美國SCAA杯測分數或得獎莊園豆,驕傲的巴黎人不興老美那一套,他們只賣自豪的人文歷史和花都風情。他們在咖啡杯旁附上兩顆法國Saint Louis方糖,和一塊Cafes Richard法國巧克力,提醒你這裡是巴黎。
花都有名氣的咖啡館不少,和平咖啡館常年受歡迎,我想和它的地理風水脫不了關係。來到此地,除了順道參觀隔壁的巴黎歌劇院,一睹歐洲最大的歌劇院建築,轉個身,城裡知名的老佛爺百貨就位在正後方。對街有女人熱愛的Repetto芭蕾舞鞋店,前方的歌劇院大道直直通往羅浮宮。喝完咖啡,往西邊沿著馬路散步幾分鐘,隔壁第八區的瑪德蓮大教堂(L'église de la Madeleine)旁還有知名的Fauchon甜品店,和1854年創業的瑪黑兄弟茶店(Mariage Frères)。
幾年前,我在倫敦的劇院看了《歌劇魅影》,故事的場景就發生在這棟巴黎歌劇院。今天的我坐在好天氣的廣場,一抬頭就能望見歌劇院屋頂閃閃發光的金天使,和正面拱門上貝多芬及莫札特的表情。旅行中愛亂撿東西,是巨蟹座難改的天性。上回臨走前,我把咖啡杯旁的巧克力收進拍立得的紙盒裡留念,至今仍整塊好好地躺在家中的冰箱。
我起身繼續往瑪黑兄弟茶店那頭走去。那裡有賣一款我鍾愛的皇家婚禮茶,它是我家廚房必備的日常飲品吶。
Café de la Paix
地址:5 Place de l'Opéra - 75009 Paris
交通 : 搭乘巴黎地下鐵3、7、8號線於Opéra 站下車。
本名陳嵩嵐,1996年與友人成立事務所,長年專事唱片美術設計,曾入圍2010年金曲獎以及2014年美國IMA獨立音樂獎。熱情攝影與寫作、耽溺各種老店風景、轉換多年美學經驗探索生活與旅行。著有《遙遠的冰果室》(2013)、《人情咖啡店》(2015)。
不同的季節,咖啡館的表情也跟著改變。夏日的咖啡館,門口的陽傘打開便成了露天咖啡座。到了冬天,客席會移到人行道的另一側,拉起了屏風擋風。咖啡座和餐廳分開是法國的特色,他們既不像義大利人習慣圍繞著吧檯站著喝,也不坐在餐桌邊喝。來到巴黎,坐在人行道上喝咖啡才是風情。
兩百年前,這座廣場的周遭便是巴黎繁榮的心臟,和平咖啡館就開在巴黎歌劇院前的轉角。這棟建築物和歌劇院同為法國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所設計。咖啡廳開業於1862年,原本是為了服務樓上的飯店。1944年8月,法軍從德國人手中光復了巴黎,戴高樂將軍在此喝下第一杯慶祝咖啡而聞名。咖啡館經歷了德軍炸毀又重建,多年後內部又改建,模樣已經和1990年代我在書上見到的不同,不變的是法國人一貫熱愛的金碧輝煌。
巴黎的咖啡館只賣人文歷史和花都風情
咖啡館侍者是這個城市獨有的招牌。不同的咖啡館,始終不變的自信,彷彿集體受過某種神祕訓練。襯衫、領結和圍裙,侍者精神抖擻地拿著托盤和拭巾,抬起下巴站在店門口。你推開門走進咖啡店,找了一空桌子坐下,侍者會示意他看見你了,然後繼續忙著手上的工作,直到進度輪到了你,才帶著菜單前來,不急不徐。
來這裡喝咖啡,你可別想在菜單上找什麼美國SCAA杯測分數或得獎莊園豆,驕傲的巴黎人不興老美那一套,他們只賣自豪的人文歷史和花都風情。他們在咖啡杯旁附上兩顆法國Saint Louis方糖,和一塊Cafes Richard法國巧克力,提醒你這裡是巴黎。
花都有名氣的咖啡館不少,和平咖啡館常年受歡迎,我想和它的地理風水脫不了關係。來到此地,除了順道參觀隔壁的巴黎歌劇院,一睹歐洲最大的歌劇院建築,轉個身,城裡知名的老佛爺百貨就位在正後方。對街有女人熱愛的Repetto芭蕾舞鞋店,前方的歌劇院大道直直通往羅浮宮。喝完咖啡,往西邊沿著馬路散步幾分鐘,隔壁第八區的瑪德蓮大教堂(L'église de la Madeleine)旁還有知名的Fauchon甜品店,和1854年創業的瑪黑兄弟茶店(Mariage Frères)。
幾年前,我在倫敦的劇院看了《歌劇魅影》,故事的場景就發生在這棟巴黎歌劇院。今天的我坐在好天氣的廣場,一抬頭就能望見歌劇院屋頂閃閃發光的金天使,和正面拱門上貝多芬及莫札特的表情。旅行中愛亂撿東西,是巨蟹座難改的天性。上回臨走前,我把咖啡杯旁的巧克力收進拍立得的紙盒裡留念,至今仍整塊好好地躺在家中的冰箱。
我起身繼續往瑪黑兄弟茶店那頭走去。那裡有賣一款我鍾愛的皇家婚禮茶,它是我家廚房必備的日常飲品吶。
Café de la Paix
地址:5 Place de l'Opéra - 75009 Paris
交通 : 搭乘巴黎地下鐵3、7、8號線於Opéra 站下車。
書中自有黃金屋。繪本圖書館,孩子不用出國就能看到全世界
蔡育豪
斗六繪本館外觀造型像一座城堡。
「雲林縣的斗六市在荷蘭人佔據時期即有「斗六門」之稱,相傳是當地台灣平埔族之一的洪雅族人在狩獵捕獲山鹿時,會發出「ㄉㄨ-ㄌㄨ-ㄇㄣ」的慶賀吼聲,後來以台語發音譯成漢字,斗六就是這樣來的」這是老斗六人代代相傳的故事,有沒有很「童話」?
或許是這樣的故事太吸引人,台灣第一間也是目前唯一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公立繪本圖書館,就座落在斗六市。繪本館外觀造型像一座城堡,走進館內更讓人眼睛一亮,全館除了在角落有替大人準備的期刊區外,其他三萬多本書刊都是給小朋友閱讀的繪本,完全為孩子們打造快樂又有趣的閱讀環境。
斗六市長謝淑亞曾在2015本繪本館重新修整開幕時表示,從<繪本看世界>是繪本館成立的宗旨,不是每位孩子都有機會出國看世界,但如果大人出國時,幫小孩子帶一本當地的繪本回來,典藏在我們圖書館,我們小孩子不用出國,就可以在繪本館與世界接軌。繪本館已經收到六十組以上的旅行者,從美國、日本、英國、土耳其等二十多個國家,帶回捐贈的200多冊繪本,有些大人在繪本上書寫旅遊心得,希望讓孩子們更容易認識這個國家。
斗六繪本館是本身是綠建築環境,館內運用色彩加上獨特城堡造型成功吸引小朋友注意力,在一、二樓的桌椅書櫃上,巧妙融入斗六農產茂谷柑的橘色與文旦的綠色等在地元素,連廁所都打造成可愛的環境。除了大量收藏國外童話繪本,館方也特別開闢「台灣作家作品區」,提升創作者能見度,讓台灣本土繪本創作能接軌國際。
斗六繪本館外觀造型像一座城堡。
「雲林縣的斗六市在荷蘭人佔據時期即有「斗六門」之稱,相傳是當地台灣平埔族之一的洪雅族人在狩獵捕獲山鹿時,會發出「ㄉㄨ-ㄌㄨ-ㄇㄣ」的慶賀吼聲,後來以台語發音譯成漢字,斗六就是這樣來的」這是老斗六人代代相傳的故事,有沒有很「童話」?
或許是這樣的故事太吸引人,台灣第一間也是目前唯一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公立繪本圖書館,就座落在斗六市。繪本館外觀造型像一座城堡,走進館內更讓人眼睛一亮,全館除了在角落有替大人準備的期刊區外,其他三萬多本書刊都是給小朋友閱讀的繪本,完全為孩子們打造快樂又有趣的閱讀環境。
斗六市長謝淑亞曾在2015本繪本館重新修整開幕時表示,從<繪本看世界>是繪本館成立的宗旨,不是每位孩子都有機會出國看世界,但如果大人出國時,幫小孩子帶一本當地的繪本回來,典藏在我們圖書館,我們小孩子不用出國,就可以在繪本館與世界接軌。繪本館已經收到六十組以上的旅行者,從美國、日本、英國、土耳其等二十多個國家,帶回捐贈的200多冊繪本,有些大人在繪本上書寫旅遊心得,希望讓孩子們更容易認識這個國家。
斗六繪本館是本身是綠建築環境,館內運用色彩加上獨特城堡造型成功吸引小朋友注意力,在一、二樓的桌椅書櫃上,巧妙融入斗六農產茂谷柑的橘色與文旦的綠色等在地元素,連廁所都打造成可愛的環境。除了大量收藏國外童話繪本,館方也特別開闢「台灣作家作品區」,提升創作者能見度,讓台灣本土繪本創作能接軌國際。
中國的彷徨與遠方
FT中文網編輯 劉皓琳
又一年博鰲亞洲論壇本周將在海南拉開帷幕。年年歲歲花相似,今年參會者的心情卻一定與去年大不相同。一年裡A股一路爬上高點又重重摔下,盛宴散去引來瘋狂踩踏,證監會在折騰了幾番救市和政策創新後毫無意外地換了主席。“811”匯改後人民幣大幅貶值,資本外流規模空前。2015全年GDP增速也終於撐不住破了7,經濟結構轉型尚任重道遠。去年下半年,火熱的創業市場寒意襲來,“資本小寒冬”“O2O寒冬”等說法不絕於耳。今年春節過後,房地產去庫存使得一線城市房價瘋漲,小城市卻仍面臨房屋過剩。中國應該怎麽辦?
許久未有新歌問世的中國搖滾歌手許巍周末憑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爆社交媒體,歌中反復吟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引得一眾中年人青年人感慨萬千,紛紛表示心有共鳴。細想來,歌詞若是理解為在令人不甚滿意的當下,仍心存對未來的憧憬,倒是與最近官方對中國一些關鍵問題的論調不謀而合。春節長假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發聲,指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基礎。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也表示,中國經濟希望大於困難,對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本屆博鰲論壇主題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12個字里連用3個“新”,足可見對未來的樂觀,也透露出對全面深化改革與尋找新增長點的決心。
跌宕起伏的一年過去,今年博鰲看什麽?除了眼前的些許迷茫,還應該看到中國乃至亞洲的遠方,似乎也還值得期待。
“互聯網+”的下一步
距離“互聯網+”的概念提出剛剛好滿一年。去年,概念甫一提出便引起熱捧,一個“+”號暗含無數種可能,一時間各界人士紛紛掀起解讀,“互聯網+”成了各大會議論壇里少不了的關鍵字,似乎你的企業無論大小,不跟它扯上點關系就out了。經過一年討論與發酵,本屆博鰲論壇不出意料地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的下一階段,設置數個分論壇並邀請眾多重量級嘉賓,逐個探討共享經濟、懶人經濟O2O、智能城市、“務實”的智能製造、可穿戴設備、E-WTO等。不難看出萬物互聯以及新形勢下的貿易規則制定是值得關註的兩點。
互聯網發展至今,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製造業影響甚微。大部分傳統企業聽聞“互聯網+”的號召大概也不甚明瞭,所做除了改造、升級生產流水線、推行精益改善外,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舉措。然而另一邊,埃森哲數碼物聯網負責人在前不久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預測,20年後,世界上幾乎一切事物都將互相連接。埃森哲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物聯網技術可能會給中國經濟帶來1.8萬億美元的增量。更不用說後期更為宏大的、科幻小說般的智能城市,現在看來,也並非遙不可及。中間這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里,誰以及該怎樣抓住物聯網的風口,將成為值得關註和期待的事情。
E-WTO是馬雲在2015年提出的一個嶄新概念。他指出,“20年過去了,全球化確實提升了全球經濟,但是它更多幫助了大公司,幫助了發達國家。未來20年, E-WTO時代應該幫助小人物們。如果我們不能改變,那將會成為所有人的災難。”更具體一點, “E-WTO”將如何利用互聯網和電商平臺,建立新一代支付、物流、信用基礎設施,為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創造條件?
中國經濟:一切意義上的開局之年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GDP增速破7後的應對之年,股市經歷暴跌和熔斷大戲後呈現企穩跡象之年,供給側改革全面吹響號角之年,做了這麽多年加法後開始大做減法之年。正如論壇主題中的那麽多“新”字,新口號層出不窮,意料之內之外的新狀況也不斷涌現。本屆博鰲論壇上的討論,將圍繞對中國模式的反思、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結構性調整、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十年等展開。
有觀點認為,中國30多年的高增長,是有著特殊的發展模式的,再加上一系列偶然性,其他國家不太模仿得來。然而兩位數的增長必然不可持續,中國經濟走到今天,全面改革勢在必行。例如,更多依靠消費而非投資拉動增長,令高儲蓄率優勢不再;曾經“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企,有部分已變成僵屍企業。中國能摸索出一條新的道路,領跑新興市場反彈嗎?
另外值得關註的,是新措施可能的種種副作用。去杠桿將如何影響增長,怎樣平衡兩者?如何應對伴隨去產能的大規模裁員?去庫存刺激一線城市房價瘋漲,政策背離了初衷怎麽辦?接下來,還有哪些我們尚未意識到的風險?
重看今年的論壇主題,雖是沿用了前兩年的“亞洲新未來”,對比2014年的“尋找和釋放增長新動力”,和因“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備受關註的2015年的“邁向命運共同體”,今年基調似乎多了些溫和與謹慎。畢竟,我們習以為常的許多東西,已經在過去一年裡或悄然或轟轟烈烈地改變。中國乃至亞洲的未來,需要小心書寫。
又一年博鰲亞洲論壇本周將在海南拉開帷幕。年年歲歲花相似,今年參會者的心情卻一定與去年大不相同。一年裡A股一路爬上高點又重重摔下,盛宴散去引來瘋狂踩踏,證監會在折騰了幾番救市和政策創新後毫無意外地換了主席。“811”匯改後人民幣大幅貶值,資本外流規模空前。2015全年GDP增速也終於撐不住破了7,經濟結構轉型尚任重道遠。去年下半年,火熱的創業市場寒意襲來,“資本小寒冬”“O2O寒冬”等說法不絕於耳。今年春節過後,房地產去庫存使得一線城市房價瘋漲,小城市卻仍面臨房屋過剩。中國應該怎麽辦?
許久未有新歌問世的中國搖滾歌手許巍周末憑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爆社交媒體,歌中反復吟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引得一眾中年人青年人感慨萬千,紛紛表示心有共鳴。細想來,歌詞若是理解為在令人不甚滿意的當下,仍心存對未來的憧憬,倒是與最近官方對中國一些關鍵問題的論調不謀而合。春節長假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發聲,指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基礎。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也表示,中國經濟希望大於困難,對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本屆博鰲論壇主題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12個字里連用3個“新”,足可見對未來的樂觀,也透露出對全面深化改革與尋找新增長點的決心。
跌宕起伏的一年過去,今年博鰲看什麽?除了眼前的些許迷茫,還應該看到中國乃至亞洲的遠方,似乎也還值得期待。
“互聯網+”的下一步
距離“互聯網+”的概念提出剛剛好滿一年。去年,概念甫一提出便引起熱捧,一個“+”號暗含無數種可能,一時間各界人士紛紛掀起解讀,“互聯網+”成了各大會議論壇里少不了的關鍵字,似乎你的企業無論大小,不跟它扯上點關系就out了。經過一年討論與發酵,本屆博鰲論壇不出意料地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的下一階段,設置數個分論壇並邀請眾多重量級嘉賓,逐個探討共享經濟、懶人經濟O2O、智能城市、“務實”的智能製造、可穿戴設備、E-WTO等。不難看出萬物互聯以及新形勢下的貿易規則制定是值得關註的兩點。
互聯網發展至今,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製造業影響甚微。大部分傳統企業聽聞“互聯網+”的號召大概也不甚明瞭,所做除了改造、升級生產流水線、推行精益改善外,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舉措。然而另一邊,埃森哲數碼物聯網負責人在前不久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預測,20年後,世界上幾乎一切事物都將互相連接。埃森哲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物聯網技術可能會給中國經濟帶來1.8萬億美元的增量。更不用說後期更為宏大的、科幻小說般的智能城市,現在看來,也並非遙不可及。中間這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里,誰以及該怎樣抓住物聯網的風口,將成為值得關註和期待的事情。
E-WTO是馬雲在2015年提出的一個嶄新概念。他指出,“20年過去了,全球化確實提升了全球經濟,但是它更多幫助了大公司,幫助了發達國家。未來20年, E-WTO時代應該幫助小人物們。如果我們不能改變,那將會成為所有人的災難。”更具體一點, “E-WTO”將如何利用互聯網和電商平臺,建立新一代支付、物流、信用基礎設施,為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創造條件?
中國經濟:一切意義上的開局之年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GDP增速破7後的應對之年,股市經歷暴跌和熔斷大戲後呈現企穩跡象之年,供給側改革全面吹響號角之年,做了這麽多年加法後開始大做減法之年。正如論壇主題中的那麽多“新”字,新口號層出不窮,意料之內之外的新狀況也不斷涌現。本屆博鰲論壇上的討論,將圍繞對中國模式的反思、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結構性調整、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十年等展開。
有觀點認為,中國30多年的高增長,是有著特殊的發展模式的,再加上一系列偶然性,其他國家不太模仿得來。然而兩位數的增長必然不可持續,中國經濟走到今天,全面改革勢在必行。例如,更多依靠消費而非投資拉動增長,令高儲蓄率優勢不再;曾經“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企,有部分已變成僵屍企業。中國能摸索出一條新的道路,領跑新興市場反彈嗎?
另外值得關註的,是新措施可能的種種副作用。去杠桿將如何影響增長,怎樣平衡兩者?如何應對伴隨去產能的大規模裁員?去庫存刺激一線城市房價瘋漲,政策背離了初衷怎麽辦?接下來,還有哪些我們尚未意識到的風險?
重看今年的論壇主題,雖是沿用了前兩年的“亞洲新未來”,對比2014年的“尋找和釋放增長新動力”,和因“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備受關註的2015年的“邁向命運共同體”,今年基調似乎多了些溫和與謹慎。畢竟,我們習以為常的許多東西,已經在過去一年裡或悄然或轟轟烈烈地改變。中國乃至亞洲的未來,需要小心書寫。
美國科學家造出“合成細菌”
英國《金融時報》科學編輯 克萊夫•庫克森 報道
科學家已把無生命的化學物質轉化為有生命的有機體,這項實驗對生命的本質提出了意義深遠的問題。
美國基因組學先驅克萊格·凡特(Craig Venter)昨天宣佈,在他位於馬里蘭州和加州的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其為期15年的研究項目中,已成功製造出全球首個“合成細胞”,一種稱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
“我們穿越了一道關鍵的心理障礙,”凡特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在科學和哲學兩個層面上改變了我自己對生命及其機理的思索。”
他表示,這一人造細菌的基因均在實驗室內構建,“從電腦上的信息開始,使用四瓶化學物質和一臺化學合成裝置來構建的。”
《科學》期刊在網上發表了這項研究。它被許多獨立科學家和哲學家譽為一個標志性突破。
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倫理學教授朱利安·薩烏萊斯(Julian Savulescu)表示:“此舉向創造具有能力的生物和構建永遠不可能自然進化的‘自然界'邁出了一步。”
這種合成的細菌有14個“水印序列”附在其基因組上,添加這些惰性的DNA延伸,是為了使其有別於同類的天然細菌。在培養皿中,合成細菌的行為(包括分裂)就像天然細菌一樣。之所以選擇絲狀支原體,是因為這是一種簡單的微生物,便於開發和驗證相關技術。這種技術眼下沒有實際用途。
但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和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的科研人員有意向前推進,瞄準自然界可能不存在的更有用的目標。他們特別感興趣的是,設計能夠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後產生碳氫化合物燃料的藻類。合成基因組公司資助這項研究。
去年,合成基因組公司與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簽署了一項6億美元的協議,旨在製造藻類生物燃料。“我們對天然藻類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找不到能以我們需要的規模、產生我們想要的燃料的藻類,”凡特表示。
科學家已把無生命的化學物質轉化為有生命的有機體,這項實驗對生命的本質提出了意義深遠的問題。
美國基因組學先驅克萊格·凡特(Craig Venter)昨天宣佈,在他位於馬里蘭州和加州的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其為期15年的研究項目中,已成功製造出全球首個“合成細胞”,一種稱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
“我們穿越了一道關鍵的心理障礙,”凡特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在科學和哲學兩個層面上改變了我自己對生命及其機理的思索。”
他表示,這一人造細菌的基因均在實驗室內構建,“從電腦上的信息開始,使用四瓶化學物質和一臺化學合成裝置來構建的。”
《科學》期刊在網上發表了這項研究。它被許多獨立科學家和哲學家譽為一個標志性突破。
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倫理學教授朱利安·薩烏萊斯(Julian Savulescu)表示:“此舉向創造具有能力的生物和構建永遠不可能自然進化的‘自然界'邁出了一步。”
這種合成的細菌有14個“水印序列”附在其基因組上,添加這些惰性的DNA延伸,是為了使其有別於同類的天然細菌。在培養皿中,合成細菌的行為(包括分裂)就像天然細菌一樣。之所以選擇絲狀支原體,是因為這是一種簡單的微生物,便於開發和驗證相關技術。這種技術眼下沒有實際用途。
但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和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的科研人員有意向前推進,瞄準自然界可能不存在的更有用的目標。他們特別感興趣的是,設計能夠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後產生碳氫化合物燃料的藻類。合成基因組公司資助這項研究。
去年,合成基因組公司與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簽署了一項6億美元的協議,旨在製造藻類生物燃料。“我們對天然藻類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找不到能以我們需要的規模、產生我們想要的燃料的藻類,”凡特表示。
創造自然界沒有的“生物”
英國《金融時報》 克萊夫•庫克森
生物學正接近製造出科學怪人的時刻——從零開始創造生命。在今後幾個月內的某個時刻,科學家很可能宣佈,他們已製造出活細胞,而所用的各種化學成分,都能輕易從貨架上買到。
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微生物
去年,由分子生物學界最傑出的人物克萊格·凡特(Craig Venter)領導的研究人員,使用實驗室化學物質,合成了一套完整的細菌基因組——細胞生存與繁殖所需的全部遺傳指令。他們還通過“基因移植”,把一個物種的細菌轉變為另一種。下一步是將人造基因組註入一個空的細胞中,並“啟動它”,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微生物。
這是“一個比我們所設想的復雜得多的問題——但我們知道如何去解決,”凡特博士說。
他的科學家們在華盛頓特區郊外的J·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試圖運用第一原理,打造一個現有的有機體時,其他人則在嘗試不同於任何自然生物的人造生物學實驗。在佛羅里達的應用分子進化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pplied Molecular Evolution),研究者們借助合成DNA,創造出一種另類基因代碼。合成DNA有6個化學字母而不是自然DNA的4個字母。
“這是首例有能力進行達爾文式進化的人造化學體系,”研究領導者史蒂文·伯納(Steven Benner)說。目前,研究者必須給它喂食化學物質,讓它維持,但他希望,兩年內,這個人造化學體系不僅能進化,還能自我維持,成為一種原始的合成生命形態。
凡特博士的微生物和伯納博士的人造DNA,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眾多快速成長且範圍廣泛的科研項目中,尤其引人註目的項目。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家已在物種之間轉移基因,一次轉移一種基因;他們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了轉基因農作物和生物技術藥物。合成生物學通過操縱整個生命系統,以轉變現有的有機體,甚至創造新的有機體,正將簡單的遺傳工程向更為雄心勃勃的領域延伸。
令人振奮的實際應用
盡管這一領域將為研究生命本質提供基本的洞見,比如,對尋找其它行星有機體的“外太空生物學家”而言,但多數合成生物學家感興趣的是各種實際應用,尤其是在健康、能源和環境領域。除了大量的醫學應用外,人們對於通過合成生物學生產新型生物燃料相當振奮。
最近,美國石油巨擘埃克森(Exxon)與凡特博士的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宣佈,將建立價值6億美元的合夥企業,用基因工程改造的藻類製造生物燃料,這是對此項技術的商業潛能的有力認可。凡特博士表示,合成生物學將是該項目長期成功的要素。他說:“這是改變收成率,使之遠高於自然界產量,並使藻類能夠抵抗病毒侵襲等等的唯一途徑。”
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一家獨立於凡特研究所的企業,凡特研究所更多從事學術研究,人造微生物即在此打造中)已改造了能從細胞中分泌油的藻類品種。這應當能夠讓生物反應器源源不斷地生產燃料——比從池塘中收獲藻類,然後提煉油的傳統工藝更有效率。
今後的步驟將涉及對天然藻類進一步篩選,以找到那些在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油方面效率特別高的品種。隨後,研究者將大幅更改這些藻類的DNA,以提高收成率並改變油的構成,使其盡可能接近精煉後的成品燃油。但凡特先生提醒道,該項目的產品很可能需要10年時間才能推向市場。
借助合成生物學制藥
生物燃料可能是商用合成生物學最顯眼的一角,但大量其它用途也很誘人。其中最重要的應用之一,將是製造通過傳統化學和生物學手段無法獲得的藥物。
合成生物學在醫藥領域的領先展示,是由非贏利公司OneWorld Health資助,已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進行了5年的項目。OneWorld Health針對被人忽視的傳染病開發藥物。研究領導人傑伊·凱斯林(Jay Keasling)對酵母菌進行了大量再造——改變了數個基因和生物學通路——以便在微生物發酵筒中生產治療瘧疾的特效藥青蒿素。該公司與法國制藥公司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合作,有望從明年開始批量生產價格可承受的青蒿素。目前,由於青蒿素的唯一來源是一種叫艾蒿的中草藥,因此其價格昂貴且供不應求。凱斯林教授的口號是:“有了合成生物學的工具,我們不必僅僅接受大自然的賜予。”
“我們幾乎還沒有觸及生物技術用途的皮毛,”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生物工程師德魯·恩迪(Drew Endy)表示。“當今詢問合成生物學的應用,就如同在1952年向馮·諾依曼(J.Von Neumann)[計算機先驅]詢問計算機的應用一樣。”
合成生物學的一個特點,是恩迪教授這樣的工程師所發揮的核心作用。他們引入了多數生物科學所欠缺的紀律和嚴謹。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合成生物學與創新中心(Centre for Synthetic Biology and Innovation)聯席主任保羅·弗里蒙特(Paul Freemont)表示,今後20年的目標是賦予合成生物學像電子學那樣的精確性。“我們對活細胞工作原理的瞭解,還不如我們對電子設備的瞭解那樣透徹,”他說。“我們希望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即擁有全部必要部件,能夠製造出我們想要的任何生物機器。”
數百個標準生物學部件,已經可以通過非贏利的生物磚基金會(BioBricks Foundation)獲取。該基金會由恩迪教授及其他合成生物學家建立。BioBricks是編碼了基本生物學功能的DNA序列。科學家的想法是,最終,每個部件的功能應該像計算機元件那樣,用一份規格說明書記載成文。然後,用戶可將BioBricks和其它標準遺傳單位拼裝在一起,實現任何目的。
目前,我們距離這樣的精確性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通過2005年發起、一年一度的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大學生們已在大量使用標準生物部件。他們的成就包括人造血液,一種探測砷的生物傳感器,以及能夠在培養皿中像“有生命的計算機”那樣解開數學難題的細菌。今年,來自全球的120組大學生參加了大賽。
萬一齣現差錯……
任何具有合成生物學威力的技術,必將引起擔憂:萬一齣現差錯(無論是意外還是故意濫用),將會發生什麽情況。活動人士呼應了20世紀70年代生物學家首次發現如何在有機體之間轉移基因時人們表達的擔憂,他們說,合成生物學可能產生超級細菌,給環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他們還表示擔心:相關技術可能被生物恐怖分子利用,專利保護合成有機體形成不公平壟斷,以及對貿易和社會正義造成沖擊。
例如,總部設在多倫多的壓力團體ETC對其所稱的企業利用“極端基因工程”尤其關註。“盡管大多數人還從沒聽說過合成生物學,但它在大型農業綜合企業、能源和化工企業的推動下,正全速前進,而對於技術將由誰控制,如何(或是否)監管卻少有辯論,盡管人為設計的有機體存在嚴重的安全和保安風險,”ETC壓力團體的帕特•穆尼(Pat Mooney)說。
合成生物學是一項典型的“兩用”技術——有著廣泛而多樣的有益用途,但也能被用來從事邪惡與破壞活動。恐怖分子利用BioBricks組裝超級病菌的想法令人不安,盡管最近英國議會科技辦公室(Parliamentary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報告總結說:“許多英國科學家和防武器擴散專家相信,源自尖端DNA合成技術的恐怖主義風險在美國言過其實。”
向公眾解釋合成生物學
面對此種擔憂——以及有關創造人造生命的準宗教倫理問題——許多合成生物學家正做出巨大努力,向公眾解釋自己的研究工作,並與批評者接觸。
例如,恩迪教授與ETC集團展開了公開辯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將公眾參與列為“合成生物學中心”的一個正式組成部分。凡特博士從一開始就讓生物倫理學家參與工作。在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該國的各研究理事會(為科學研究提供公共資金)正努力引起公眾對這些問題的註意。
與此同時,研究步伐在提速。最近,哈佛大學(Harvard)的生物學家在《自然》(Nature)雜志發表一種超高速改變細菌基因組的新方法。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科學怪人將不會成為合成生物學家的最好比喻;他們或許更像是打開寶盒的潘多拉——但釋放的是希望而非災難。
藻類提煉生物燃料,酵母菌培養藥品
英國皇家工程院近期報告顯示,美國在合成生物學的基礎科學研究和早期商業化方面引領全球。
合成生物學公司分為兩類。一類為研究提供合成基因和試劑。製造合成DNA的公司包括美國的Blue Heron Biotechnology和DNA2.0,以及德國的Geneart。第二類也是更多樣的一類,致力於合成生物學的應用——生物燃料是最熱門的領域。
由基因組學先驅克萊格·凡特在加利福尼亞成立的Synthetic Genomics公司,是該領域的領頭羊。該公司正與兩家大型石油公司合作:與埃克森合作用藻類生產生物燃料,與英國石油(BP)合作研究有助於從煤層開採天然氣的微生物。
其它通過合成生物學開發生物燃料的美國公司,包括LS9、Solazyme、Mascoma和Gevo。Verdezyne和Codexis,致力於化學品生產,同時還對生物燃料有興趣。Verdezyne在開發新路徑,以求生產目前由石化原料製成的產品,Codexis則通過重組微生物的DNA,生產“超級酶”。
Amyris從傑伊·凱斯林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室分拆出來,也在研究生物燃料,同時還對藥物開發感興趣。該公司參與再造了酵母菌,以生產抗瘧疾藥青蒿素。
生物學正接近製造出科學怪人的時刻——從零開始創造生命。在今後幾個月內的某個時刻,科學家很可能宣佈,他們已製造出活細胞,而所用的各種化學成分,都能輕易從貨架上買到。
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微生物
去年,由分子生物學界最傑出的人物克萊格·凡特(Craig Venter)領導的研究人員,使用實驗室化學物質,合成了一套完整的細菌基因組——細胞生存與繁殖所需的全部遺傳指令。他們還通過“基因移植”,把一個物種的細菌轉變為另一種。下一步是將人造基因組註入一個空的細胞中,並“啟動它”,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微生物。
這是“一個比我們所設想的復雜得多的問題——但我們知道如何去解決,”凡特博士說。
他的科學家們在華盛頓特區郊外的J·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試圖運用第一原理,打造一個現有的有機體時,其他人則在嘗試不同於任何自然生物的人造生物學實驗。在佛羅里達的應用分子進化基金會(Foundation for Applied Molecular Evolution),研究者們借助合成DNA,創造出一種另類基因代碼。合成DNA有6個化學字母而不是自然DNA的4個字母。
“這是首例有能力進行達爾文式進化的人造化學體系,”研究領導者史蒂文·伯納(Steven Benner)說。目前,研究者必須給它喂食化學物質,讓它維持,但他希望,兩年內,這個人造化學體系不僅能進化,還能自我維持,成為一種原始的合成生命形態。
凡特博士的微生物和伯納博士的人造DNA,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眾多快速成長且範圍廣泛的科研項目中,尤其引人註目的項目。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家已在物種之間轉移基因,一次轉移一種基因;他們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了轉基因農作物和生物技術藥物。合成生物學通過操縱整個生命系統,以轉變現有的有機體,甚至創造新的有機體,正將簡單的遺傳工程向更為雄心勃勃的領域延伸。
令人振奮的實際應用
盡管這一領域將為研究生命本質提供基本的洞見,比如,對尋找其它行星有機體的“外太空生物學家”而言,但多數合成生物學家感興趣的是各種實際應用,尤其是在健康、能源和環境領域。除了大量的醫學應用外,人們對於通過合成生物學生產新型生物燃料相當振奮。
最近,美國石油巨擘埃克森(Exxon)與凡特博士的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宣佈,將建立價值6億美元的合夥企業,用基因工程改造的藻類製造生物燃料,這是對此項技術的商業潛能的有力認可。凡特博士表示,合成生物學將是該項目長期成功的要素。他說:“這是改變收成率,使之遠高於自然界產量,並使藻類能夠抵抗病毒侵襲等等的唯一途徑。”
合成基因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一家獨立於凡特研究所的企業,凡特研究所更多從事學術研究,人造微生物即在此打造中)已改造了能從細胞中分泌油的藻類品種。這應當能夠讓生物反應器源源不斷地生產燃料——比從池塘中收獲藻類,然後提煉油的傳統工藝更有效率。
今後的步驟將涉及對天然藻類進一步篩選,以找到那些在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油方面效率特別高的品種。隨後,研究者將大幅更改這些藻類的DNA,以提高收成率並改變油的構成,使其盡可能接近精煉後的成品燃油。但凡特先生提醒道,該項目的產品很可能需要10年時間才能推向市場。
借助合成生物學制藥
生物燃料可能是商用合成生物學最顯眼的一角,但大量其它用途也很誘人。其中最重要的應用之一,將是製造通過傳統化學和生物學手段無法獲得的藥物。
合成生物學在醫藥領域的領先展示,是由非贏利公司OneWorld Health資助,已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進行了5年的項目。OneWorld Health針對被人忽視的傳染病開發藥物。研究領導人傑伊·凱斯林(Jay Keasling)對酵母菌進行了大量再造——改變了數個基因和生物學通路——以便在微生物發酵筒中生產治療瘧疾的特效藥青蒿素。該公司與法國制藥公司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合作,有望從明年開始批量生產價格可承受的青蒿素。目前,由於青蒿素的唯一來源是一種叫艾蒿的中草藥,因此其價格昂貴且供不應求。凱斯林教授的口號是:“有了合成生物學的工具,我們不必僅僅接受大自然的賜予。”
“我們幾乎還沒有觸及生物技術用途的皮毛,”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生物工程師德魯·恩迪(Drew Endy)表示。“當今詢問合成生物學的應用,就如同在1952年向馮·諾依曼(J.Von Neumann)[計算機先驅]詢問計算機的應用一樣。”
合成生物學的一個特點,是恩迪教授這樣的工程師所發揮的核心作用。他們引入了多數生物科學所欠缺的紀律和嚴謹。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合成生物學與創新中心(Centre for Synthetic Biology and Innovation)聯席主任保羅·弗里蒙特(Paul Freemont)表示,今後20年的目標是賦予合成生物學像電子學那樣的精確性。“我們對活細胞工作原理的瞭解,還不如我們對電子設備的瞭解那樣透徹,”他說。“我們希望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即擁有全部必要部件,能夠製造出我們想要的任何生物機器。”
數百個標準生物學部件,已經可以通過非贏利的生物磚基金會(BioBricks Foundation)獲取。該基金會由恩迪教授及其他合成生物學家建立。BioBricks是編碼了基本生物學功能的DNA序列。科學家的想法是,最終,每個部件的功能應該像計算機元件那樣,用一份規格說明書記載成文。然後,用戶可將BioBricks和其它標準遺傳單位拼裝在一起,實現任何目的。
目前,我們距離這樣的精確性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通過2005年發起、一年一度的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大學生們已在大量使用標準生物部件。他們的成就包括人造血液,一種探測砷的生物傳感器,以及能夠在培養皿中像“有生命的計算機”那樣解開數學難題的細菌。今年,來自全球的120組大學生參加了大賽。
萬一齣現差錯……
任何具有合成生物學威力的技術,必將引起擔憂:萬一齣現差錯(無論是意外還是故意濫用),將會發生什麽情況。活動人士呼應了20世紀70年代生物學家首次發現如何在有機體之間轉移基因時人們表達的擔憂,他們說,合成生物學可能產生超級細菌,給環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他們還表示擔心:相關技術可能被生物恐怖分子利用,專利保護合成有機體形成不公平壟斷,以及對貿易和社會正義造成沖擊。
例如,總部設在多倫多的壓力團體ETC對其所稱的企業利用“極端基因工程”尤其關註。“盡管大多數人還從沒聽說過合成生物學,但它在大型農業綜合企業、能源和化工企業的推動下,正全速前進,而對於技術將由誰控制,如何(或是否)監管卻少有辯論,盡管人為設計的有機體存在嚴重的安全和保安風險,”ETC壓力團體的帕特•穆尼(Pat Mooney)說。
合成生物學是一項典型的“兩用”技術——有著廣泛而多樣的有益用途,但也能被用來從事邪惡與破壞活動。恐怖分子利用BioBricks組裝超級病菌的想法令人不安,盡管最近英國議會科技辦公室(Parliamentary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報告總結說:“許多英國科學家和防武器擴散專家相信,源自尖端DNA合成技術的恐怖主義風險在美國言過其實。”
向公眾解釋合成生物學
面對此種擔憂——以及有關創造人造生命的準宗教倫理問題——許多合成生物學家正做出巨大努力,向公眾解釋自己的研究工作,並與批評者接觸。
例如,恩迪教授與ETC集團展開了公開辯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將公眾參與列為“合成生物學中心”的一個正式組成部分。凡特博士從一開始就讓生物倫理學家參與工作。在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該國的各研究理事會(為科學研究提供公共資金)正努力引起公眾對這些問題的註意。
與此同時,研究步伐在提速。最近,哈佛大學(Harvard)的生物學家在《自然》(Nature)雜志發表一種超高速改變細菌基因組的新方法。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科學怪人將不會成為合成生物學家的最好比喻;他們或許更像是打開寶盒的潘多拉——但釋放的是希望而非災難。
藻類提煉生物燃料,酵母菌培養藥品
英國皇家工程院近期報告顯示,美國在合成生物學的基礎科學研究和早期商業化方面引領全球。
合成生物學公司分為兩類。一類為研究提供合成基因和試劑。製造合成DNA的公司包括美國的Blue Heron Biotechnology和DNA2.0,以及德國的Geneart。第二類也是更多樣的一類,致力於合成生物學的應用——生物燃料是最熱門的領域。
由基因組學先驅克萊格·凡特在加利福尼亞成立的Synthetic Genomics公司,是該領域的領頭羊。該公司正與兩家大型石油公司合作:與埃克森合作用藻類生產生物燃料,與英國石油(BP)合作研究有助於從煤層開採天然氣的微生物。
其它通過合成生物學開發生物燃料的美國公司,包括LS9、Solazyme、Mascoma和Gevo。Verdezyne和Codexis,致力於化學品生產,同時還對生物燃料有興趣。Verdezyne在開發新路徑,以求生產目前由石化原料製成的產品,Codexis則通過重組微生物的DNA,生產“超級酶”。
Amyris從傑伊·凱斯林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室分拆出來,也在研究生物燃料,同時還對藥物開發感興趣。該公司參與再造了酵母菌,以生產抗瘧疾藥青蒿素。
美科學家合成出迄今最簡單生命形式
英國《金融時報》科學主編 克萊夫•庫克森 報道
美國科學家將生命的多餘部分剔除,只留下最基本的要素,由此創造出一種合成微生物,這種合成微生物擁有生長和繁殖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基因信息。
由基因學先驅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領導的研究人員創造了名為Syn3.0的“最小化合成細菌細胞”,這是他們在2010年創造的曾得到廣泛宣傳的Syn1.0的後續成果。Syn1.0是首個擁有用實驗室化學品從零合成出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活細胞。
研究人員希望,Syn3.0或其後續樣品能提供一個平臺,供合成生物學家加入有特定用途的基因,比如生產藥品或生物燃料的基因,盡管Syn3.0更直接的目標是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基本生化機理。
這個項目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文特爾博士表示,該項目持續的時間比預期長了四年,揭示出生物學知識中存在“令人吃驚的”空白。
這個研究團隊最初的思路是利用科學文獻中提供的所有信息,設計一種最小化的細菌基因組,但這條路沒有走通。文特爾博士說,這次失敗證明“我們目前的生物學知識,不足以讓我們坐下來設計一個活的有機體並將它造出來”。
後來,該團隊調整了思路,轉而研發基於絲狀支原體的Syn3.0。該團隊展開了漫長的探索,通過逐個剔除再觀察結果的辦法,觀察絲狀支原體的901個基因中有哪些是必不可少的。絲狀支原體是一種天然的細菌。
就這樣,不必要的基因被一個接一個地剔除,最終得到了473個復制和生長所必需的基因。該團隊的研究工作是在美國加州約翰•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及其附屬公司合成基因組學(Synthetic Genomics)展開的。
編碼組成這473個基因的DNA,相當於53.1萬個基因代碼化學“字母”。這些DNA隨後在實驗室中被合成出來,合成出的基因組被植入另一種細菌山羊支原體(M capricolum)的殼中,該支原體自身的DNA已被移除。
該合成基因組接管了宿主細胞的生物學運作,產生了一種強健的細菌,該細菌經實驗室培養可迅速繁殖,菌落規模每三小時翻一番。
美國科學家將生命的多餘部分剔除,只留下最基本的要素,由此創造出一種合成微生物,這種合成微生物擁有生長和繁殖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基因信息。
由基因學先驅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領導的研究人員創造了名為Syn3.0的“最小化合成細菌細胞”,這是他們在2010年創造的曾得到廣泛宣傳的Syn1.0的後續成果。Syn1.0是首個擁有用實驗室化學品從零合成出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活細胞。
研究人員希望,Syn3.0或其後續樣品能提供一個平臺,供合成生物學家加入有特定用途的基因,比如生產藥品或生物燃料的基因,盡管Syn3.0更直接的目標是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基本生化機理。
這個項目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文特爾博士表示,該項目持續的時間比預期長了四年,揭示出生物學知識中存在“令人吃驚的”空白。
這個研究團隊最初的思路是利用科學文獻中提供的所有信息,設計一種最小化的細菌基因組,但這條路沒有走通。文特爾博士說,這次失敗證明“我們目前的生物學知識,不足以讓我們坐下來設計一個活的有機體並將它造出來”。
後來,該團隊調整了思路,轉而研發基於絲狀支原體的Syn3.0。該團隊展開了漫長的探索,通過逐個剔除再觀察結果的辦法,觀察絲狀支原體的901個基因中有哪些是必不可少的。絲狀支原體是一種天然的細菌。
就這樣,不必要的基因被一個接一個地剔除,最終得到了473個復制和生長所必需的基因。該團隊的研究工作是在美國加州約翰•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及其附屬公司合成基因組學(Synthetic Genomics)展開的。
編碼組成這473個基因的DNA,相當於53.1萬個基因代碼化學“字母”。這些DNA隨後在實驗室中被合成出來,合成出的基因組被植入另一種細菌山羊支原體(M capricolum)的殼中,該支原體自身的DNA已被移除。
該合成基因組接管了宿主細胞的生物學運作,產生了一種強健的細菌,該細菌經實驗室培養可迅速繁殖,菌落規模每三小時翻一番。
中國人為什麼對劍橋情有獨鍾?
BBC
每年來劍橋的成千上萬的中國遊客,教堂、古堡、雕像或許都可以不看,但國王學院後的一片草地一定不能錯過。
劍橋的房價自2010年以來上漲了50%,房價飆升的推手之一是中國買主。劍橋人又如何看待中國人的一往情深?
這是英國《衛報》想要了解的。
衛報說,每年來劍橋的成千上萬的中國遊客,教堂、古堡、雕像或許都可以不看,但國王學院後的一片草地一定不能錯過。
再別康橋
因為在200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劍河之濱的一塊草地上,為中國詩人徐志摩立了一塊白色大理石的詩碑。這塊詩碑,如今已成劍橋一景,至少是中國遊客的必遊之地。
1928年,31歲的徐志摩重遊劍橋,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再別康橋》。
鐫刻詩句的石碑,被切出兩個平面,徐志摩《再別康橋》的前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和後兩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被放在參差錯落的兩個平面上。
徐志摩的這首詩納入了中國的語文課本,也為今天的中國人與劍橋結下情緣。
買下康橋
不過,衛報說,中國人湧到劍橋,不僅僅是來體會徐志摩的詩情畫意。
他們更把劍橋視為是一個房地產投資的戰略要地。劍橋的房價自2010年以來飆升了50%。 英國一家主要的地產公司Savills說,劍橋的每20棟新建房屋中,就有一棟是被中國人買走的。
衛報引述Savills的劍橋負責人梅耶爾的話說,中國人對來劍橋買房熱情高漲,除了劍橋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之外,是長線投資,看凖的是劍橋大學城的教育資源。
衛報引述中國教育部提供的數字,2014年共有459800名中國學生到海外大學上學,其中423000人是家長資助。其中,劍橋大學是中國學生的首選。去年,共有1000名中國學生在劍橋註冊,中國留學生是劍橋大學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
但是,衛報的報道說,劍橋當地的英國人對中國人的大舉湧入並不都是張開雙臂歡迎的。
有人擔心中國人把房價抬起來了,讓當地人的孩子買不起房。
還有人擔憂中國經濟的起落給劍橋房地產市場帶來不穩定。
劍橋的房價自2010年以來上漲了50%,房價飆升的推手之一是中國買主。劍橋人又如何看待中國人的一往情深?
這是英國《衛報》想要了解的。
衛報說,每年來劍橋的成千上萬的中國遊客,教堂、古堡、雕像或許都可以不看,但國王學院後的一片草地一定不能錯過。
再別康橋
因為在200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劍河之濱的一塊草地上,為中國詩人徐志摩立了一塊白色大理石的詩碑。這塊詩碑,如今已成劍橋一景,至少是中國遊客的必遊之地。
1928年,31歲的徐志摩重遊劍橋,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再別康橋》。
鐫刻詩句的石碑,被切出兩個平面,徐志摩《再別康橋》的前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和後兩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被放在參差錯落的兩個平面上。
徐志摩的這首詩納入了中國的語文課本,也為今天的中國人與劍橋結下情緣。
買下康橋
不過,衛報說,中國人湧到劍橋,不僅僅是來體會徐志摩的詩情畫意。
他們更把劍橋視為是一個房地產投資的戰略要地。劍橋的房價自2010年以來飆升了50%。 英國一家主要的地產公司Savills說,劍橋的每20棟新建房屋中,就有一棟是被中國人買走的。
衛報引述Savills的劍橋負責人梅耶爾的話說,中國人對來劍橋買房熱情高漲,除了劍橋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之外,是長線投資,看凖的是劍橋大學城的教育資源。
衛報引述中國教育部提供的數字,2014年共有459800名中國學生到海外大學上學,其中423000人是家長資助。其中,劍橋大學是中國學生的首選。去年,共有1000名中國學生在劍橋註冊,中國留學生是劍橋大學最大的外國學生群體。
但是,衛報的報道說,劍橋當地的英國人對中國人的大舉湧入並不都是張開雙臂歡迎的。
有人擔心中國人把房價抬起來了,讓當地人的孩子買不起房。
還有人擔憂中國經濟的起落給劍橋房地產市場帶來不穩定。
胖人可能更健康
紐約時報
健康
HARRIET BROWN
幾年前,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芬堡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梅賽德絲·卡尼索恩(Mercedes Carnethon)遇到了一個難解之謎:肥胖是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風險因素,然而相當數量體重正常的人也罹患這種疾病。這是為什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卡尼索恩博士進行了研究,然而在這些研究中,她發現了更令人費解的事情:正常體重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有可能是那些超重或者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兩倍。這一發現結果使得糖尿病成為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的醫學現象的最新例證。他們稱這種奇怪的現象為肥胖悖論。
一項又一項研究發現,患有同樣慢性疾病的超重和中度肥胖病人一般都比有同樣疾病的正常體重的病人活得更長久、質量也更高。越來越多的證據激發了一些專家對體脂和疾病之間的關係進行重新研究,長期以來人們假設體脂是很多疾病的原因。
新奧爾良約翰·奧克斯納心血管研究所(John Ochsner Heart and Vascular Institute)負責心血管康復和預防的醫務主任卡爾·拉維(Carl Lavie)博士是第一批記錄肥胖悖論的研究人員之一,2002年,他在心臟衰竭的病人中發現了這一現象。拉維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來說服一份期刊發表自己的研究結果。
“人們以為那些數據有問題,”他回憶說:“他們說,‘如果肥胖對心臟病不利,這些數據又怎麼可能是正確的?’”
但是,到處都能找到這條悖論的蛛絲馬跡。一項研究發現,超重的透析患者的死亡概率要低於體重正常或者體重過輕的病人。而在另一項研究中,超重的冠狀動脈疾病病人比那些瘦弱的病人生存率更高;輕度到重度肥胖都沒有帶來額外的死亡風險。
2007年,一項持續超過10年、以1.1萬加拿大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發現,不管死於任何疾病,肥胖人士的死亡率都是最低的。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將心臟衰竭、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疾病、高血壓患者的研究結果記錄在案——現在是糖尿病了。
專家們在尋求答案。一種觀點是,一旦人體出現了慢性疾病,新陳代謝隨之加快,意味着需要比往常更多的能量和熱量儲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心臟病預防項目主任之一格雷格·佛納羅(Gregg Fonarow)博士介紹說,如果患者沒有這些儲備,即使體重正常,也可能營養不良。
一些研究人員懷疑可能是遺傳學的原因:也許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瘦人,他們本身攜帶了易於患病的基因變異,而患病後這些基因變異使他們需要面對更大的風險。拉維博士說,瘦人的心臟病和胖人的心臟病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也許是因為醫生們在治療瘦患者時不像他們治療胖患者時力度那麼大——或者就是測量指數本身的問題。大多數研究人員通過測量體重指數(BMI,是國際統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標準,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男性大於24,女性大於22為超重——譯註)來評估是否肥胖,而BMI就是簡單計算身高和體重的比例,沒有把體脂含量、肌肉比例、代謝異常以及其他身體構成的細微差別考慮進去。
還有一些專家說,或許我們一開始就沒有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或許我們太習慣於把健康問題歸罪於肥胖,從而忽視了其他潛在的致病原因。
尼爾·魯德爾曼(Neil Ruderman)博士是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內分泌學專家,1981年他第一次明確了一種現象,他稱之為“正常體重代謝性肥胖”(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 weight)。表現出這種癥狀的病人在BMI圖表上的體重處在正常值範圍內,但卻存在着新陳代謝異常,包括高胰島素抗性和高甘油三酯;他們腰間往往像套了個救生圈,相比那些脂肪囤積在臀部和大腿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更容易影響心臟、肝臟還有其他器官。
“如果在研究這些數據時候心態更加開放,往往會發現那些被我們歸咎於體重的疾病,是有着其他易於混淆的因素可以解釋的,”舊金山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營養學教授琳達·培根(Linda Bacon)說。她也是《各種體型的健康:關於體重的驚人真相》(Health at Every Siz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Your Weight)一書的作者。
身體體質是一個重要的、而且一般不可測量的干擾變量,然而越來越多自相矛盾的證據迫使專家們去重新衡量它的重要性。
肥胖和健康之間的聯繫,部分源自像弗萊明漢心臟研究所(Framingham Heart Study)這種機構提供的研究報告,該研究所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跟蹤調查數以千計的男性和女性。但是,溫斯頓—塞倫州立大學(Winston-Salem State University)健康教育學教授保羅·麥考利(Paul McAuley)指出,弗萊明漢的相關研究和其他縱貫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往往沒有將人們的體力活動和體質考慮進去。
有些研究確實把體重和體質區分開來——達拉斯庫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的史蒂夫·布萊爾(Steven Blair)所做的系列研究正是其中之一——他的研究表明,從健康角度來說,身材胖但體質好,比身材瘦但羸弱要更好。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定期的有氧運動可能不會讓體重變輕,但是確實能夠減少肝臟里的脂肪,那是最有可能發生代謝異常的器官。
“多數情況下,保持心血管健康遠比僅僅知道自己的體重更能預測死亡風險,”《大謊言》(Big Fat Lies)作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健康生活研究中心(Healthy Lifestyles Research Center)主任格倫·加瑟爾(Glenn Gaesser)說。
2005年,流行病學家凱瑟琳·弗萊戈(Katherine Flegal)分析了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數據,發現死亡風險最大的人群是那些位於體重兩端的人們——體重過輕或者嚴重肥胖。死亡風險最低的人群是超重人士(BMI值在25-30之間),而中度肥胖者(30-35)和正常體重範圍的人死亡風險一樣高。
不管最後如何解釋肥胖悖論,大多數專家都認同,這些數據對體脂率產生的作用提出了質疑。 “保持健壯的體魄和維持較輕的體重都是有益的,”拉維博士說:“但是如果你不得不放棄其中之一,似乎保持健壯比骨瘦如柴更重要。健壯的體質更具有保護性。”
然而,這個信息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你的家庭醫生接受。“範式的轉變需要時間, 也需要勇氣。不是很多人願意質疑關於體重的傳統看法。這一看法在文化上太根深蒂固,而挑戰傳統又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培根說。
Harriet Brown的近作是《勇敢的女孩吃東西:掙扎於厭食症的一家人》(Brave Girl Eating: A Family’s Struggle with Anorexia)。
健康
HARRIET BROWN
幾年前,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芬堡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梅賽德絲·卡尼索恩(Mercedes Carnethon)遇到了一個難解之謎:肥胖是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風險因素,然而相當數量體重正常的人也罹患這種疾病。這是為什麼?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卡尼索恩博士進行了研究,然而在這些研究中,她發現了更令人費解的事情:正常體重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有可能是那些超重或者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兩倍。這一發現結果使得糖尿病成為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的醫學現象的最新例證。他們稱這種奇怪的現象為肥胖悖論。
一項又一項研究發現,患有同樣慢性疾病的超重和中度肥胖病人一般都比有同樣疾病的正常體重的病人活得更長久、質量也更高。越來越多的證據激發了一些專家對體脂和疾病之間的關係進行重新研究,長期以來人們假設體脂是很多疾病的原因。
新奧爾良約翰·奧克斯納心血管研究所(John Ochsner Heart and Vascular Institute)負責心血管康復和預防的醫務主任卡爾·拉維(Carl Lavie)博士是第一批記錄肥胖悖論的研究人員之一,2002年,他在心臟衰竭的病人中發現了這一現象。拉維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來說服一份期刊發表自己的研究結果。
“人們以為那些數據有問題,”他回憶說:“他們說,‘如果肥胖對心臟病不利,這些數據又怎麼可能是正確的?’”
但是,到處都能找到這條悖論的蛛絲馬跡。一項研究發現,超重的透析患者的死亡概率要低於體重正常或者體重過輕的病人。而在另一項研究中,超重的冠狀動脈疾病病人比那些瘦弱的病人生存率更高;輕度到重度肥胖都沒有帶來額外的死亡風險。
2007年,一項持續超過10年、以1.1萬加拿大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發現,不管死於任何疾病,肥胖人士的死亡率都是最低的。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將心臟衰竭、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疾病、高血壓患者的研究結果記錄在案——現在是糖尿病了。
專家們在尋求答案。一種觀點是,一旦人體出現了慢性疾病,新陳代謝隨之加快,意味着需要比往常更多的能量和熱量儲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心臟病預防項目主任之一格雷格·佛納羅(Gregg Fonarow)博士介紹說,如果患者沒有這些儲備,即使體重正常,也可能營養不良。
一些研究人員懷疑可能是遺傳學的原因:也許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瘦人,他們本身攜帶了易於患病的基因變異,而患病後這些基因變異使他們需要面對更大的風險。拉維博士說,瘦人的心臟病和胖人的心臟病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也許是因為醫生們在治療瘦患者時不像他們治療胖患者時力度那麼大——或者就是測量指數本身的問題。大多數研究人員通過測量體重指數(BMI,是國際統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標準,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男性大於24,女性大於22為超重——譯註)來評估是否肥胖,而BMI就是簡單計算身高和體重的比例,沒有把體脂含量、肌肉比例、代謝異常以及其他身體構成的細微差別考慮進去。
還有一些專家說,或許我們一開始就沒有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或許我們太習慣於把健康問題歸罪於肥胖,從而忽視了其他潛在的致病原因。
尼爾·魯德爾曼(Neil Ruderman)博士是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內分泌學專家,1981年他第一次明確了一種現象,他稱之為“正常體重代謝性肥胖”(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 weight)。表現出這種癥狀的病人在BMI圖表上的體重處在正常值範圍內,但卻存在着新陳代謝異常,包括高胰島素抗性和高甘油三酯;他們腰間往往像套了個救生圈,相比那些脂肪囤積在臀部和大腿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更容易影響心臟、肝臟還有其他器官。
“如果在研究這些數據時候心態更加開放,往往會發現那些被我們歸咎於體重的疾病,是有着其他易於混淆的因素可以解釋的,”舊金山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營養學教授琳達·培根(Linda Bacon)說。她也是《各種體型的健康:關於體重的驚人真相》(Health at Every Siz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Your Weight)一書的作者。
身體體質是一個重要的、而且一般不可測量的干擾變量,然而越來越多自相矛盾的證據迫使專家們去重新衡量它的重要性。
肥胖和健康之間的聯繫,部分源自像弗萊明漢心臟研究所(Framingham Heart Study)這種機構提供的研究報告,該研究所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跟蹤調查數以千計的男性和女性。但是,溫斯頓—塞倫州立大學(Winston-Salem State University)健康教育學教授保羅·麥考利(Paul McAuley)指出,弗萊明漢的相關研究和其他縱貫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往往沒有將人們的體力活動和體質考慮進去。
有些研究確實把體重和體質區分開來——達拉斯庫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的史蒂夫·布萊爾(Steven Blair)所做的系列研究正是其中之一——他的研究表明,從健康角度來說,身材胖但體質好,比身材瘦但羸弱要更好。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定期的有氧運動可能不會讓體重變輕,但是確實能夠減少肝臟里的脂肪,那是最有可能發生代謝異常的器官。
“多數情況下,保持心血管健康遠比僅僅知道自己的體重更能預測死亡風險,”《大謊言》(Big Fat Lies)作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健康生活研究中心(Healthy Lifestyles Research Center)主任格倫·加瑟爾(Glenn Gaesser)說。
2005年,流行病學家凱瑟琳·弗萊戈(Katherine Flegal)分析了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數據,發現死亡風險最大的人群是那些位於體重兩端的人們——體重過輕或者嚴重肥胖。死亡風險最低的人群是超重人士(BMI值在25-30之間),而中度肥胖者(30-35)和正常體重範圍的人死亡風險一樣高。
不管最後如何解釋肥胖悖論,大多數專家都認同,這些數據對體脂率產生的作用提出了質疑。 “保持健壯的體魄和維持較輕的體重都是有益的,”拉維博士說:“但是如果你不得不放棄其中之一,似乎保持健壯比骨瘦如柴更重要。健壯的體質更具有保護性。”
然而,這個信息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你的家庭醫生接受。“範式的轉變需要時間, 也需要勇氣。不是很多人願意質疑關於體重的傳統看法。這一看法在文化上太根深蒂固,而挑戰傳統又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培根說。
Harriet Brown的近作是《勇敢的女孩吃東西:掙扎於厭食症的一家人》(Brave Girl Eating: A Family’s Struggle with Anorexia)。
別把瘦與健康劃等號
紐約時報
觀點
保羅·坎伯士
根據美國政府數據,美國約有十分之七的成人超重。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指出,74%的男性和65%的女性屬於超重或者肥胖。
但是一項新的關於體重和死亡風險間關係的綜合分析揭示了,這種說法是多麼的誇張和不科學。該項分析在十多個國家對近300萬研究對象進行了研究。
上周,這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綜合分析對近100項大型流行病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以確定體重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如果有人認為,政府公共健康部門使用的“正常”或者“健康”體重等概念是有醫學文獻依據的,看了這些綜合分析的結果一定會大吃一驚。
美國疾控中心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的凱瑟琳·M·弗萊戈(Katherine M. Flegal)及其同事的這項研究發現,所有被列為超重的成人以及大多數被列為肥胖的人比所謂體重正常的人的死亡風險更低。如果政府重新定義,把不會增加死亡風險的體重定義為正常體重,那麼當前1.65億美國成人中約有1.3萬被列為超重和肥胖的人將會被重新歸類為體重正常人群。
具體地說,研究發現,在被列為超重的人中,死亡風險降低了6%,被列為一級肥胖(最低一級,大多數肥胖症屬於這一類)的人中死亡風險下降了5%。這意味着,中等身高(約1.62米)的女性,體重在108磅和145磅之間的比體重在146磅和203磅之間的死亡風險更高。中等身高(約1.78米)的男性,體重在129磅到174磅之間的比體重在175磅到243磅之間的死亡風險更高。
這樣一來,如果我們使用公共衛生部門的邏輯,他們利用體重和死亡率上升之間的聯繫來鼓勵人們控制體重,那麼我們就應該鼓勵那些現在被美國政府列為“體重健康”的7500萬美國成年人增加體重,進入風險更低、體重更高的範圍。
現實中,勸說所謂體重正常的人為了降低死亡風險而去增重當然講不通。這樣的建議忽略了一個事實:觀察性研究對應的死亡風險的微小變化,並不能作為科學依據,得出這些變化是由體重這個變量引起的,或者改變這個變量,就能改變死亡風險這樣的結論。
這是因為,觀察性研究只記錄數據關聯:如果被定義為超重或者輕度肥胖的人群面臨的死亡率出現細微變化,我們不知道,這一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體重增加引起的,還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同樣,嚴重肥胖的人群死亡率出現微小升高,我們也不知道這是由體重引發的,還是其他任何因素引發的,其中包括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飲食習慣以及伴隨飲食結構的體重周期性變化、社會歧視和恥辱感,或者是壓力。
換句話說,沒有理由相信,在大的體重範圍內觀察到的死亡風險的微小變化與體重有任何關係,或者認為主動增減體重能影響死亡風險。
我們是如何陷入這種荒謬的處境中的呢?這說來話長了。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瘦逐漸變成上流社會的標誌,並被視為理想美體的標準,能給人帶來種種好處,美國人因此越來越崇尚瘦,以瘦為美。
除此之外,毫無根據地將至少1.3億美國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幾億人列為有“問題”,需要“治療”,這符合一些人的經濟利益。比如規模達到幾十億、上百億的減肥產業和大型製藥公司。它們為了贏得藥品監管者的好感,不惜投入重金,而監管者則會決定下一代減肥藥的命運。
熟悉歷史的人不會對此感到驚訝,此前也有先例,“事實”被用來證明某種文化偏執的合理性,滿足那些從這種偏執中獲利的人的經濟利益。
不要期望那些以製造恐慌為職業的人會理解,我們當前對“正常體重”的定義其實完全沒有意義。
保羅·坎伯士(Paul Campos)是科羅拉多州大學的法律系教授。還是《肥胖迷思:為何美國人對於體重的困擾危及你的健康》一書的作者。
觀點
保羅·坎伯士
根據美國政府數據,美國約有十分之七的成人超重。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指出,74%的男性和65%的女性屬於超重或者肥胖。
但是一項新的關於體重和死亡風險間關係的綜合分析揭示了,這種說法是多麼的誇張和不科學。該項分析在十多個國家對近300萬研究對象進行了研究。
上周,這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綜合分析對近100項大型流行病研究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以確定體重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如果有人認為,政府公共健康部門使用的“正常”或者“健康”體重等概念是有醫學文獻依據的,看了這些綜合分析的結果一定會大吃一驚。
美國疾控中心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的凱瑟琳·M·弗萊戈(Katherine M. Flegal)及其同事的這項研究發現,所有被列為超重的成人以及大多數被列為肥胖的人比所謂體重正常的人的死亡風險更低。如果政府重新定義,把不會增加死亡風險的體重定義為正常體重,那麼當前1.65億美國成人中約有1.3萬被列為超重和肥胖的人將會被重新歸類為體重正常人群。
具體地說,研究發現,在被列為超重的人中,死亡風險降低了6%,被列為一級肥胖(最低一級,大多數肥胖症屬於這一類)的人中死亡風險下降了5%。這意味着,中等身高(約1.62米)的女性,體重在108磅和145磅之間的比體重在146磅和203磅之間的死亡風險更高。中等身高(約1.78米)的男性,體重在129磅到174磅之間的比體重在175磅到243磅之間的死亡風險更高。
這樣一來,如果我們使用公共衛生部門的邏輯,他們利用體重和死亡率上升之間的聯繫來鼓勵人們控制體重,那麼我們就應該鼓勵那些現在被美國政府列為“體重健康”的7500萬美國成年人增加體重,進入風險更低、體重更高的範圍。
現實中,勸說所謂體重正常的人為了降低死亡風險而去增重當然講不通。這樣的建議忽略了一個事實:觀察性研究對應的死亡風險的微小變化,並不能作為科學依據,得出這些變化是由體重這個變量引起的,或者改變這個變量,就能改變死亡風險這樣的結論。
這是因為,觀察性研究只記錄數據關聯:如果被定義為超重或者輕度肥胖的人群面臨的死亡率出現細微變化,我們不知道,這一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體重增加引起的,還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同樣,嚴重肥胖的人群死亡率出現微小升高,我們也不知道這是由體重引發的,還是其他任何因素引發的,其中包括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飲食習慣以及伴隨飲食結構的體重周期性變化、社會歧視和恥辱感,或者是壓力。
換句話說,沒有理由相信,在大的體重範圍內觀察到的死亡風險的微小變化與體重有任何關係,或者認為主動增減體重能影響死亡風險。
我們是如何陷入這種荒謬的處境中的呢?這說來話長了。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瘦逐漸變成上流社會的標誌,並被視為理想美體的標準,能給人帶來種種好處,美國人因此越來越崇尚瘦,以瘦為美。
除此之外,毫無根據地將至少1.3億美國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幾億人列為有“問題”,需要“治療”,這符合一些人的經濟利益。比如規模達到幾十億、上百億的減肥產業和大型製藥公司。它們為了贏得藥品監管者的好感,不惜投入重金,而監管者則會決定下一代減肥藥的命運。
熟悉歷史的人不會對此感到驚訝,此前也有先例,“事實”被用來證明某種文化偏執的合理性,滿足那些從這種偏執中獲利的人的經濟利益。
不要期望那些以製造恐慌為職業的人會理解,我們當前對“正常體重”的定義其實完全沒有意義。
保羅·坎伯士(Paul Campos)是科羅拉多州大學的法律系教授。還是《肥胖迷思:為何美國人對於體重的困擾危及你的健康》一書的作者。
健康源自於積少成多
紐約時報
健康
GRETCHEN REYNOLDS
在重溫2012年“體育運動”(Phys Ed)專欄刊載的所有內容時,我清楚地感覺到,在過去的一年中,有關運動健康的報道時而振奮人心,時而令人苦惱,時而饒有趣味。總的來說,關於鍛煉的最新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恰當的鍛煉項目和運動量幾乎肯定會延長壽命、增強腦力、縮減腰圍,甚至能清除體內細胞里的垃圾。同時,2012年的其他科學研究指出,過量的鍛煉可能會對心臟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濫服止痛藥、穿高跟鞋以及坐着閱讀本專欄同樣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2013年新年伊始,趁着新年許下的鍛煉決心還在,而且打退堂鼓的可能性不大, 此時回顧過去一年中運動科學裡零零散散的教訓似乎是再好不過的了。
Getty Images
首先,由於通常以來我都保持着生活忙忙叨叨、運動能懶則懶的習慣,我非常高興地宣布,就像我在去年6月份所說的那樣,每周低頻率短時間的慢跑或適度的健身運動看來才是有益健康的“甜蜜運動”。
具體來說,2012年一項涉及52656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每周以10到11分鐘/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的平均速度跑1-20英里的人——實際上也就是我悠閑狀態的慢跑速度——平均來說,比久坐的成年人擁有更長的壽命。同時,此類人群也比每周跑20英里以上的人群(這類人確實很少)更長壽。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發現。
研究聯合作者、新奧爾良心臟病學家卡爾·拉維博士(Dr. Carl J. Lavie)對我說:“跑的越多並不意味着對健康和長壽就更有益,這些數據顯然支持這種觀點。”他進一步說:“說起來,似乎跑得較少與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風險有關聯。”
同樣,我在去年9月的文章中提到過的一項丹麥研究顯示,每周分多次進行約30分鐘適度鍛煉的矮胖男性青年要比運動量加倍的對照組的減肥效果更明顯。
該研究作者發現,運動量最大的人吃得往往要比適度運動量的人要多。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參與試驗者攜帶的運動傳感器顯示,進行高強度健身的人每天坐着的時間比鍛煉強度較小的人更長。
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候選人、該研究聯合作者馬瑟·羅森吉爾德(Mads Rosenkilde)說,“他們是太累了。”
與此同時,新的運動習慣似乎讓那些只運動約30分鐘的人精神倍增。他們會比平時更頻繁地站起身來,四處走動,伸展筋骨,甚至在原地跳跳。羅森吉爾德說:“他們貌似都不坐電梯,改爬樓梯了。而且到處走動也更多了。雖說都是小事,但積少成多。”
事實上,積少成多的理念可能是2012年運動科學主題的最強音,可以是好的積累,也可以是不好的積累。2012年另一個我最感興趣的研究發現,每天僅10分鐘的體育運動能讓成年人的壽命增加近兩年,即便是那些患有嚴重超重的成年人也不例外。
然而,這個結論的反面也得到了證實: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專門勻出一點運動的時間,同樣會影響壽命。可能去年一年我在報道中寫過的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一句話莫過於,一項對西方成年人進行的大規模研究顯示,“25歲之後,人們每在電視機前消磨一小時,預期壽命便會減少21.8分鐘。”
這些天,我看電視的時間是大幅縮短了。
然而,並不是2012年我所報道的所有新健身科學都是這樣令人深省——或者實話實說——如此重要。一些更偏重實用性的研究只是證實了一些常識,這些報道包括:為提高球類運動成績,要將視線放在球上;在高溫天氣運動時,得在頭上澆涼水;最後還有,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前一天,要多吃。
但是當我思考哪些科學報道會對我的人生規劃造成最大的影響時,我總是會去反覆翻看那些研究體育運動是如何影響我們壽命和生活質量的科學報道。魯莽的青春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因此,我不會輕易忘記去年9月份我在文章中提到的研究,該研究詳細說明了經常進行適量體育活動的中年人在步入老齡階段後可以延緩疾病和衰弱的侵襲。當然,運動無法阻止人的老化,只有死亡有這個能力。但是,這項研究和2012年的其他研究強調,經常活動,即便強度不大,也會大幅改善日漸衰老的軀體的感受和反應。
2012年我最喜歡的讀者評論也是受到了衰老的感悟,這條評論針對的是一名研究人員的名字。讀者寫道:“赫德博士(Dr. Head),我這個全部由老年人組成的金屬樂隊應該叫這個名字。”如果樂隊成員都能像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在最近的巡演上那樣又是轉圈又是蹦蹦跳跳,那麼他們應該還有體力再傾情演出幾十年。
GRETCHEN REYNOLDS
在重溫2012年“體育運動”(Phys Ed)專欄刊載的所有內容時,我清楚地感覺到,在過去的一年中,有關運動健康的報道時而振奮人心,時而令人苦惱,時而饒有趣味。總的來說,關於鍛煉的最新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恰當的鍛煉項目和運動量幾乎肯定會延長壽命、增強腦力、縮減腰圍,甚至能清除體內細胞里的垃圾。同時,2012年的其他科學研究指出,過量的鍛煉可能會對心臟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濫服止痛藥、穿高跟鞋以及坐着閱讀本專欄同樣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2013年新年伊始,趁着新年許下的鍛煉決心還在,而且打退堂鼓的可能性不大, 此時回顧過去一年中運動科學裡零零散散的教訓似乎是再好不過的了。
Getty Images
首先,由於通常以來我都保持着生活忙忙叨叨、運動能懶則懶的習慣,我非常高興地宣布,就像我在去年6月份所說的那樣,每周低頻率短時間的慢跑或適度的健身運動看來才是有益健康的“甜蜜運動”。
具體來說,2012年一項涉及52656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每周以10到11分鐘/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的平均速度跑1-20英里的人——實際上也就是我悠閑狀態的慢跑速度——平均來說,比久坐的成年人擁有更長的壽命。同時,此類人群也比每周跑20英里以上的人群(這類人確實很少)更長壽。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發現。
研究聯合作者、新奧爾良心臟病學家卡爾·拉維博士(Dr. Carl J. Lavie)對我說:“跑的越多並不意味着對健康和長壽就更有益,這些數據顯然支持這種觀點。”他進一步說:“說起來,似乎跑得較少與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風險有關聯。”
同樣,我在去年9月的文章中提到過的一項丹麥研究顯示,每周分多次進行約30分鐘適度鍛煉的矮胖男性青年要比運動量加倍的對照組的減肥效果更明顯。
該研究作者發現,運動量最大的人吃得往往要比適度運動量的人要多。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參與試驗者攜帶的運動傳感器顯示,進行高強度健身的人每天坐着的時間比鍛煉強度較小的人更長。
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候選人、該研究聯合作者馬瑟·羅森吉爾德(Mads Rosenkilde)說,“他們是太累了。”
與此同時,新的運動習慣似乎讓那些只運動約30分鐘的人精神倍增。他們會比平時更頻繁地站起身來,四處走動,伸展筋骨,甚至在原地跳跳。羅森吉爾德說:“他們貌似都不坐電梯,改爬樓梯了。而且到處走動也更多了。雖說都是小事,但積少成多。”
事實上,積少成多的理念可能是2012年運動科學主題的最強音,可以是好的積累,也可以是不好的積累。2012年另一個我最感興趣的研究發現,每天僅10分鐘的體育運動能讓成年人的壽命增加近兩年,即便是那些患有嚴重超重的成年人也不例外。
然而,這個結論的反面也得到了證實: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專門勻出一點運動的時間,同樣會影響壽命。可能去年一年我在報道中寫過的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一句話莫過於,一項對西方成年人進行的大規模研究顯示,“25歲之後,人們每在電視機前消磨一小時,預期壽命便會減少21.8分鐘。”
這些天,我看電視的時間是大幅縮短了。
然而,並不是2012年我所報道的所有新健身科學都是這樣令人深省——或者實話實說——如此重要。一些更偏重實用性的研究只是證實了一些常識,這些報道包括:為提高球類運動成績,要將視線放在球上;在高溫天氣運動時,得在頭上澆涼水;最後還有,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前一天,要多吃。
但是當我思考哪些科學報道會對我的人生規劃造成最大的影響時,我總是會去反覆翻看那些研究體育運動是如何影響我們壽命和生活質量的科學報道。魯莽的青春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因此,我不會輕易忘記去年9月份我在文章中提到的研究,該研究詳細說明了經常進行適量體育活動的中年人在步入老齡階段後可以延緩疾病和衰弱的侵襲。當然,運動無法阻止人的老化,只有死亡有這個能力。但是,這項研究和2012年的其他研究強調,經常活動,即便強度不大,也會大幅改善日漸衰老的軀體的感受和反應。
2012年我最喜歡的讀者評論也是受到了衰老的感悟,這條評論針對的是一名研究人員的名字。讀者寫道:“赫德博士(Dr. Head),我這個全部由老年人組成的金屬樂隊應該叫這個名字。”如果樂隊成員都能像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在最近的巡演上那樣又是轉圈又是蹦蹦跳跳,那麼他們應該還有體力再傾情演出幾十年。
簡單生活之美
紐約時報
格雷厄姆·希爾
Maxwell Holyoke-Hirsch
我住在一間約為40平方米的零居室里。我睡在可摺疊到牆上的床上。我有6件正裝白襯衫。我有10隻淺碗,用來裝沙拉和主菜。當人們來共進晚餐時,我會拉出我的可伸縮餐桌。我連一張CD或DVD都沒有,我所擁有的書籍也只是從前藏書的十分之一。
與自己在20世紀90年代的生活相比,我已經有了巨大變化。當時,我賣了一家互聯網初創企業,拿到了不少錢,我擁有一間大房子,裡面塞滿了各種東西,從電子產品到汽車,再到電器和小玩意兒。
不知何故,這些東西最終掌控了我的生活,或其大部;我消費的這些東西最終消耗了我。我的情況有些特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30歲前在互聯網行業掙到一大筆錢,但我與物質財產的關係可並非特例。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世界裡,這裡充斥着大型購物中心和24小時在線購物的機會。來自每一個社會經濟背景的成員都可以把自己淹沒在商品之中,而人們的確也會這麼去做。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些物品中的任何一個,能讓任何人更快樂。事實上的情況或許恰好相反。
就我個人來說,我花了15年時間、一場偉大的愛情和許多次旅遊,才最終處理掉所有那些我曾收集的不必要的東西,從而以更少的物品,來體驗一種更大、更好、更加富足的生活。
一切始於1998年的西雅圖,當時我的夥伴和我賣掉了我們的互聯網諮詢公司Sitewerks,掙到了原來想都不敢想的財富。
作為一種慶祝方式,我在西雅圖熱門的國會山地區買了一棟世紀之交的、約330平方米的四層房屋,並且在一陣瘋狂消費過程中,購買了一套嶄新的組合沙發(我個人的第一套)、一幅300美元的眼鏡和海量的小玩意,包括一台Audible.com的MobilePlayer(這是最早的數字音樂移動播放器之一)和一部發燒友級別的五碟CD播放器。當然,還有一輛配備了遙控啟動器的黑色渦輪增壓沃爾沃(Volvo)轎車!
我當時為Sitewerks的新母公司鮑恩公司(Bowne)努力工作,因而沒有時間來買全我的房子所需的每件東西。所以我僱傭了一個叫塞文(Seven)的人來做我的個人採購員,他說自己曾是考特妮·洛夫(Courtney Love)的助手。他到出售傢具、電器和電子產品的商店裡,用寶麗來相機(Polaroid)拍下他覺得我可能會喜歡拿來填充屋子的東西,隨後我會粗略瀏覽這些照片,並進行一場虛擬的購物狂潮。
我的成功及所買來的東西很快從新奇變成了尋常。很快,我對這一切就都麻木了。新款諾基亞(Nokia)手機無法令我興奮或滿足。我很快就開始感到疑惑,為何我在理論上有所升級的生活無法讓我感覺更好一些,而且為何我會比以前感到更加焦慮。
我的生活變得不必要的複雜。有草坪需要割,有排水溝需要清理,有地板需要吸塵,有室友需要管理(讓這麼大的房子空着看似不正常),有汽車需要上保險、刷洗、加油、修理和登記,還要設置各種科技設備,並保持它們的運轉。更有甚者,我必須讓賽文忙起來。說句真心話,我居然雇了個個人採購員?我都變成什麼人了?我的房子和我的東西成了我的新僱主,它們給了我一份自己從未申請過的工作。
之後,情況變得更糟了。在我們出售公司後不久,搬到了東海岸,來到鮑恩公司的紐約辦公室工作,在這裡我租了一間約180平方米的蘇豪區躍層公寓,作為一名科技業企業家,這裡是符合身份的住所。新的住所需要傢具、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等,這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
此外,因為這個地方是如此之大,我覺得有必要尋找室友,而這又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來處理。我仍舊擁有西雅圖的住宅,於是我發現自己要考慮這兩個家。當我最終決定留在紐約時,為了處理在西雅圖的房子並清走裡面的所有東西,我花了一大筆錢,並在數月時間裡多次進行橫跨美國之旅,這在當時讓我非常頭疼。
我明顯是個幸運者,因為並非每個人都能在科技初創企業上賺到一大筆錢。但作為一個生活中充斥着各種多餘物品的人,我可不是唯一一個。
在去年發佈的一份名為《生活在21世紀的家中》的研究報告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者們觀察了32個洛杉磯的中產階級家庭,他們發現所有母親們在處理其擁有的物品時,壓力荷爾蒙都會飆升。在研究中,有75%的家庭無法把車停入車庫,因為那裡堆滿了各種東西。
我們對於物品的嗜好幾乎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例如,住房的面積在過去60年里如氣球般膨脹。1950年,在美國一所新住宅的平均尺寸約為90平方米;到了2010年,每所新住宅平均是約230平方米。而這些數據所展現的還不是全部情況。在1950年,在美國的每所住宅中平均居住3.37人;在2011年這一數字縮小到2.6人。這意味着,現在的個人平均住房面積是60年前的三倍多。
而明顯的是,我們大尺寸的房屋並未給我們所有的財產提供足夠空間,美國220億美元的個人倉儲業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我們存在箱子里儲藏起來,並且搬來搬去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呢?美國人消費的大部分東西甚至都沒有被裝進箱子或存入倉庫,它們最終的歸宿就是垃圾箱。
例如,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報告稱,美國人購買的食品中有40%都被丟進了垃圾箱。
巨大的消費量對全球、環境和社會產生了影響。至少在持續335個月內,全球平均氣溫超過了20世紀的平均水平。近期一份上交美國國會的報告中解釋稱,氣溫上升、海洋酸化,以及冰川和北極海冰的融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所引發的”。許多專家相信,消費主義及其所有產物,從自然資源開採到製造業再到廢品處理,在把我們的星球推向崩潰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正如富士康(Foxconn)的案例和北京近期的霧霾恐慌向人們展示的那樣,我們購買的許多廉價產品,都要依賴對海外勞工的剝削和寬鬆的環境法規。
那麼,所有這些永無休止的消費,是否導致了明顯的幸福增長呢?
在最近的研究中,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心理學家蓋倫·V·博登豪森(Galen V. Bodenhausen)把消費和異常的反社會行為相聯繫。博登豪森教授發現,“不論個性如何,在消費心態被激活的情況下,人們的福祉中顯示出同類的問題模式,包括負面情緒和與社會脫節”。儘管美國的消費活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持續上升,而幸福指數卻一直持平。
我並不知道,在我生活在蘇豪區的最初幾個月里,我在自己的公寓中收集的小玩意屬於一種異常的反社會行為的一部分。我當時只是在隨大流,開辦一些從未真正啟動的初創企業,然後我遇到了來自安道爾的美女奧爾加(Olga),並跌入愛河。我與那些物品的關係迅速地瓦解了。
在她的護照過期後,我跟着她去了巴塞羅那,我們住在一間窄小的公寓中,心滿意足且深深相愛,直到我們意識到沒有什麼東西能把我們留在西班牙。我們收拾了一些衣服,一些洗漱用品和幾台筆記本電腦,就踏上了旅途。我們曾生活在曼谷、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多倫多,以及其間的許多落腳點。
作為一名有強迫症的企業家,我的辦公室就是我的太陽能背包,通過它我無時無刻不在工作,並開辦新的公司。我創建了一些空想改良派的公司,例如“我們樂於為您效勞”(We Are Happy to Serve You),這家公司製造標誌性的紐約市Anthora咖啡杯的陶瓷版本,這種杯子可被回收利用;以及TreeHugger.com,這是一個環境設計博客網站,我後來把它賣給了探索通信公司(Discovery Communications)。我的生活充滿了愛情、探險和我所關心的工作。我感到自由,且並不懷念那輛車、那些玩意兒和那房子;相反,我感覺自己就像是逃離了一份沒有前途的工作。
和奧爾加之間的關係最終結束了,但我的生活不再是老樣子了。我的生活變小了一些,旅行裝備也少了些。我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我試着讓自己的旅行瘦身,合并一些旅行併購買碳補償。除此以外,我的碳足跡比我之前的超大型生活減少了很多,這讓我感覺好多了。
從直覺上,我們知道生活中最好的東西根本就不是某樣東西,而人際關係、經歷和有意義的工作才是幸福生活的主題。
和任何人一樣,我也喜歡物質上的東西。我在學校學習的是商品設計。我喜歡小玩意、衣服和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我的經驗顯示出,在到了某個特定水平之後,物品會擁有一種排擠情感需求的趨勢,而它們本應是用來支持後者的。
在曼谷街頭與奧爾加漫步的一秒鐘時間都要比我曾擁有的任何一件物品更加珍貴。物品常常在佔據物理空間的同時,還會佔據精神空間。
我仍舊是一名終身創業者,而我最近的項目是設計精巧構築的小型房屋,這種住房可以支撐我們的生活,而不是破壞生活,比如我所居住的40平方米的空間。我設計的這類房間所包含的東西較少,使得房主更容易量入為出,並且減少他們的環境足跡。我的公寓可以舒適地睡下四個人;我常常與12個人一起共進晚餐。我的空間設計良好,價格低廉,而其功能可以達到普通生活空間的兩倍。作為TreeHugger.com的創始人,我因為知道自己沒有浪費所需之外的資源而長夜安樂。我擁有的東西更少了,但我有了更多的享受。
我的空間很小,我的生活很大。
格雷厄姆·希爾是LifeEdited.com和TreeHugger.com的創始人。
格雷厄姆·希爾
Maxwell Holyoke-Hirsch
我住在一間約為40平方米的零居室里。我睡在可摺疊到牆上的床上。我有6件正裝白襯衫。我有10隻淺碗,用來裝沙拉和主菜。當人們來共進晚餐時,我會拉出我的可伸縮餐桌。我連一張CD或DVD都沒有,我所擁有的書籍也只是從前藏書的十分之一。
與自己在20世紀90年代的生活相比,我已經有了巨大變化。當時,我賣了一家互聯網初創企業,拿到了不少錢,我擁有一間大房子,裡面塞滿了各種東西,從電子產品到汽車,再到電器和小玩意兒。
不知何故,這些東西最終掌控了我的生活,或其大部;我消費的這些東西最終消耗了我。我的情況有些特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30歲前在互聯網行業掙到一大筆錢,但我與物質財產的關係可並非特例。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世界裡,這裡充斥着大型購物中心和24小時在線購物的機會。來自每一個社會經濟背景的成員都可以把自己淹沒在商品之中,而人們的確也會這麼去做。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些物品中的任何一個,能讓任何人更快樂。事實上的情況或許恰好相反。
就我個人來說,我花了15年時間、一場偉大的愛情和許多次旅遊,才最終處理掉所有那些我曾收集的不必要的東西,從而以更少的物品,來體驗一種更大、更好、更加富足的生活。
一切始於1998年的西雅圖,當時我的夥伴和我賣掉了我們的互聯網諮詢公司Sitewerks,掙到了原來想都不敢想的財富。
作為一種慶祝方式,我在西雅圖熱門的國會山地區買了一棟世紀之交的、約330平方米的四層房屋,並且在一陣瘋狂消費過程中,購買了一套嶄新的組合沙發(我個人的第一套)、一幅300美元的眼鏡和海量的小玩意,包括一台Audible.com的MobilePlayer(這是最早的數字音樂移動播放器之一)和一部發燒友級別的五碟CD播放器。當然,還有一輛配備了遙控啟動器的黑色渦輪增壓沃爾沃(Volvo)轎車!
我當時為Sitewerks的新母公司鮑恩公司(Bowne)努力工作,因而沒有時間來買全我的房子所需的每件東西。所以我僱傭了一個叫塞文(Seven)的人來做我的個人採購員,他說自己曾是考特妮·洛夫(Courtney Love)的助手。他到出售傢具、電器和電子產品的商店裡,用寶麗來相機(Polaroid)拍下他覺得我可能會喜歡拿來填充屋子的東西,隨後我會粗略瀏覽這些照片,並進行一場虛擬的購物狂潮。
我的成功及所買來的東西很快從新奇變成了尋常。很快,我對這一切就都麻木了。新款諾基亞(Nokia)手機無法令我興奮或滿足。我很快就開始感到疑惑,為何我在理論上有所升級的生活無法讓我感覺更好一些,而且為何我會比以前感到更加焦慮。
我的生活變得不必要的複雜。有草坪需要割,有排水溝需要清理,有地板需要吸塵,有室友需要管理(讓這麼大的房子空着看似不正常),有汽車需要上保險、刷洗、加油、修理和登記,還要設置各種科技設備,並保持它們的運轉。更有甚者,我必須讓賽文忙起來。說句真心話,我居然雇了個個人採購員?我都變成什麼人了?我的房子和我的東西成了我的新僱主,它們給了我一份自己從未申請過的工作。
之後,情況變得更糟了。在我們出售公司後不久,搬到了東海岸,來到鮑恩公司的紐約辦公室工作,在這裡我租了一間約180平方米的蘇豪區躍層公寓,作為一名科技業企業家,這裡是符合身份的住所。新的住所需要傢具、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等,這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
此外,因為這個地方是如此之大,我覺得有必要尋找室友,而這又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來處理。我仍舊擁有西雅圖的住宅,於是我發現自己要考慮這兩個家。當我最終決定留在紐約時,為了處理在西雅圖的房子並清走裡面的所有東西,我花了一大筆錢,並在數月時間裡多次進行橫跨美國之旅,這在當時讓我非常頭疼。
我明顯是個幸運者,因為並非每個人都能在科技初創企業上賺到一大筆錢。但作為一個生活中充斥着各種多餘物品的人,我可不是唯一一個。
在去年發佈的一份名為《生活在21世紀的家中》的研究報告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者們觀察了32個洛杉磯的中產階級家庭,他們發現所有母親們在處理其擁有的物品時,壓力荷爾蒙都會飆升。在研究中,有75%的家庭無法把車停入車庫,因為那裡堆滿了各種東西。
我們對於物品的嗜好幾乎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例如,住房的面積在過去60年里如氣球般膨脹。1950年,在美國一所新住宅的平均尺寸約為90平方米;到了2010年,每所新住宅平均是約230平方米。而這些數據所展現的還不是全部情況。在1950年,在美國的每所住宅中平均居住3.37人;在2011年這一數字縮小到2.6人。這意味着,現在的個人平均住房面積是60年前的三倍多。
而明顯的是,我們大尺寸的房屋並未給我們所有的財產提供足夠空間,美國220億美元的個人倉儲業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我們存在箱子里儲藏起來,並且搬來搬去的都是些什麼東西呢?美國人消費的大部分東西甚至都沒有被裝進箱子或存入倉庫,它們最終的歸宿就是垃圾箱。
例如,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報告稱,美國人購買的食品中有40%都被丟進了垃圾箱。
巨大的消費量對全球、環境和社會產生了影響。至少在持續335個月內,全球平均氣溫超過了20世紀的平均水平。近期一份上交美國國會的報告中解釋稱,氣溫上升、海洋酸化,以及冰川和北極海冰的融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所引發的”。許多專家相信,消費主義及其所有產物,從自然資源開採到製造業再到廢品處理,在把我們的星球推向崩潰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正如富士康(Foxconn)的案例和北京近期的霧霾恐慌向人們展示的那樣,我們購買的許多廉價產品,都要依賴對海外勞工的剝削和寬鬆的環境法規。
那麼,所有這些永無休止的消費,是否導致了明顯的幸福增長呢?
在最近的研究中,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心理學家蓋倫·V·博登豪森(Galen V. Bodenhausen)把消費和異常的反社會行為相聯繫。博登豪森教授發現,“不論個性如何,在消費心態被激活的情況下,人們的福祉中顯示出同類的問題模式,包括負面情緒和與社會脫節”。儘管美國的消費活動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持續上升,而幸福指數卻一直持平。
我並不知道,在我生活在蘇豪區的最初幾個月里,我在自己的公寓中收集的小玩意屬於一種異常的反社會行為的一部分。我當時只是在隨大流,開辦一些從未真正啟動的初創企業,然後我遇到了來自安道爾的美女奧爾加(Olga),並跌入愛河。我與那些物品的關係迅速地瓦解了。
在她的護照過期後,我跟着她去了巴塞羅那,我們住在一間窄小的公寓中,心滿意足且深深相愛,直到我們意識到沒有什麼東西能把我們留在西班牙。我們收拾了一些衣服,一些洗漱用品和幾台筆記本電腦,就踏上了旅途。我們曾生活在曼谷、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多倫多,以及其間的許多落腳點。
作為一名有強迫症的企業家,我的辦公室就是我的太陽能背包,通過它我無時無刻不在工作,並開辦新的公司。我創建了一些空想改良派的公司,例如“我們樂於為您效勞”(We Are Happy to Serve You),這家公司製造標誌性的紐約市Anthora咖啡杯的陶瓷版本,這種杯子可被回收利用;以及TreeHugger.com,這是一個環境設計博客網站,我後來把它賣給了探索通信公司(Discovery Communications)。我的生活充滿了愛情、探險和我所關心的工作。我感到自由,且並不懷念那輛車、那些玩意兒和那房子;相反,我感覺自己就像是逃離了一份沒有前途的工作。
和奧爾加之間的關係最終結束了,但我的生活不再是老樣子了。我的生活變小了一些,旅行裝備也少了些。我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我試着讓自己的旅行瘦身,合并一些旅行併購買碳補償。除此以外,我的碳足跡比我之前的超大型生活減少了很多,這讓我感覺好多了。
從直覺上,我們知道生活中最好的東西根本就不是某樣東西,而人際關係、經歷和有意義的工作才是幸福生活的主題。
和任何人一樣,我也喜歡物質上的東西。我在學校學習的是商品設計。我喜歡小玩意、衣服和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我的經驗顯示出,在到了某個特定水平之後,物品會擁有一種排擠情感需求的趨勢,而它們本應是用來支持後者的。
在曼谷街頭與奧爾加漫步的一秒鐘時間都要比我曾擁有的任何一件物品更加珍貴。物品常常在佔據物理空間的同時,還會佔據精神空間。
我仍舊是一名終身創業者,而我最近的項目是設計精巧構築的小型房屋,這種住房可以支撐我們的生活,而不是破壞生活,比如我所居住的40平方米的空間。我設計的這類房間所包含的東西較少,使得房主更容易量入為出,並且減少他們的環境足跡。我的公寓可以舒適地睡下四個人;我常常與12個人一起共進晚餐。我的空間設計良好,價格低廉,而其功能可以達到普通生活空間的兩倍。作為TreeHugger.com的創始人,我因為知道自己沒有浪費所需之外的資源而長夜安樂。我擁有的東西更少了,但我有了更多的享受。
我的空間很小,我的生活很大。
格雷厄姆·希爾是LifeEdited.com和TreeHugger.com的創始人。
幸福小日子裡的人生目標
紐約時報
專欄作者
戴維·布魯克斯
幾周前我向讀者徵文,請大家說一說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以及他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的。有幾千人投了稿,其中很多文章已經放在網上了。未來幾周里,我會圍繞他們分享的經驗再寫幾篇,不過有一個普遍的主題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
我本以為多數投稿人會落入我們的成功文化窠臼,說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式的套話:要心比天高;立下遠大的志向;致力於改變世界。然而實際上,數量驚人的投稿人反其道而行之,通過追求一種幸福的小日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伊麗莎白·揚(Elizabeth Young)說她聽過一個故事。故事裡,一個記者讓一個人展示一下他所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揚寫道,那人「十分驕傲而激動地向記者展示了他收到的一份禮物。一隻破舊的錫壺,被他小心翼翼地用布包着。記者懵了,這麼一個破玩意為何如此寶貴?『啟示,』那位朋友答道。它帶來的啟示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發光。』這個故事給我很大觸動。在那一刻,我認識到我不必強求自己去做重要的事,並為此得到讚譽,獲取成就感。我的視野清晰起來。」
揚接著說,「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友善。我希望能養育出友善的孩子。」她注意到,在那些納粹死亡集中營的倖存者身上,最常見到的一種特質就是寬宏大量。
「也許,」她總結道,「我的使命根本就不是一項使命……隨處都能遇到這樣的情形,看起來瑣碎、無關緊要,但一經探究,就能產生意義,」讓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寬容、友善的人。精神和情感成長的進度是非常細微的。
金·斯班瑟(Kim Spencer)寫道:「我原本屬於鐵板一塊的那種人——就是對人生目標有很清晰的定義和理解。我的目標是看病『救人』。不過我已經融入了某種中間狀態。現在我的目標就是做一個人……一個可以拿起電話,花上30分鐘和陷入困境的你交談的人。我今天可以給你這麼長時間,過幾天還可以再給你……我可以編輯你的信件……我可以聽你抱怨同事……我可以看着你的眼睛,在停車場給你幾塊錢。我不會因為你哭而心煩。我已經不再下沉,所以我可以輕輕托着你,讓你也浮起來。我做不到隨時奉陪,但每隔一段時間有一次是可以的,直到你找到別的人幫你,或者學會了換一種辦法游泳。我沒什麼損失,對我來說是小事一樁。」
泰倫斯·J·托拉克森(Terence J. Tollaksen)寫道,自從開始意識到「決策陷阱」的存在,他的人生目標就變得清晰起來:「這種陷阱是一種一致性驚人的現象,就是說你會發現一些『重大』決定對整個人生的影響,其實遠沒有許許多多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大。」
托拉克森接著說,「我從來都很欽佩那些目標明確、執着、成功、堅定的人;他們都是能成事的人,世界需要他們。」但他解釋說,他一直都有一個「用小字寫的目標」。
「我能說的是這適合我。我知道聽起來太中西部了,但是效果很棒。我有個了不起的妻子,五個孩子,有從小學、中學、大學、部隊就認識的朋友,還有本地的朋友,最好的是有時候還有馬、狗、貓。最後,還有我自己創辦的一家小型工業公司,已經經營了40年,我經商是有原則的,我現在管它叫『方濟各教宗資本主義』。」
漢斯·皮什(Hans Pitsch)寫道:「我85了,人生意義是一個緊迫的問題。人生目標的問題就另當別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我的整個人生讓我明白,我們的作為和不作為造成的結果,往往完全是不可預測的、隨機的。」
他接著說,「對能活着我心存感恩。每一天我都要過得有意義,這是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的責任。我喜歡跟(一部分)家人和(越來越少的)老朋友在一起。你將術語『組織框架』用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該不該用一個系統的原則去規限自己,但是有一件事是我始終專註的,就是我的花園。很多植物死於嚴冬,但鐵線蓮和玫瑰奇蹟般地活過來了,生菜、菠菜和番茄在新蓋的溫室里長得很好。房前的櫻桃樹沒精打采,已經活到頭了。今年開始得種一棵新的。」
人生目標的標尺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在打理那麼大一個花園的過程中,你能看到某種美麗、切實、均衡的東西。
專欄作者
戴維·布魯克斯
幾周前我向讀者徵文,請大家說一說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以及他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的。有幾千人投了稿,其中很多文章已經放在網上了。未來幾周里,我會圍繞他們分享的經驗再寫幾篇,不過有一個普遍的主題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
我本以為多數投稿人會落入我們的成功文化窠臼,說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式的套話:要心比天高;立下遠大的志向;致力於改變世界。然而實際上,數量驚人的投稿人反其道而行之,通過追求一種幸福的小日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伊麗莎白·揚(Elizabeth Young)說她聽過一個故事。故事裡,一個記者讓一個人展示一下他所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揚寫道,那人「十分驕傲而激動地向記者展示了他收到的一份禮物。一隻破舊的錫壺,被他小心翼翼地用布包着。記者懵了,這麼一個破玩意為何如此寶貴?『啟示,』那位朋友答道。它帶來的啟示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發光。』這個故事給我很大觸動。在那一刻,我認識到我不必強求自己去做重要的事,並為此得到讚譽,獲取成就感。我的視野清晰起來。」
揚接著說,「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友善。我希望能養育出友善的孩子。」她注意到,在那些納粹死亡集中營的倖存者身上,最常見到的一種特質就是寬宏大量。
「也許,」她總結道,「我的使命根本就不是一項使命……隨處都能遇到這樣的情形,看起來瑣碎、無關緊要,但一經探究,就能產生意義,」讓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寬容、友善的人。精神和情感成長的進度是非常細微的。
金·斯班瑟(Kim Spencer)寫道:「我原本屬於鐵板一塊的那種人——就是對人生目標有很清晰的定義和理解。我的目標是看病『救人』。不過我已經融入了某種中間狀態。現在我的目標就是做一個人……一個可以拿起電話,花上30分鐘和陷入困境的你交談的人。我今天可以給你這麼長時間,過幾天還可以再給你……我可以編輯你的信件……我可以聽你抱怨同事……我可以看着你的眼睛,在停車場給你幾塊錢。我不會因為你哭而心煩。我已經不再下沉,所以我可以輕輕托着你,讓你也浮起來。我做不到隨時奉陪,但每隔一段時間有一次是可以的,直到你找到別的人幫你,或者學會了換一種辦法游泳。我沒什麼損失,對我來說是小事一樁。」
泰倫斯·J·托拉克森(Terence J. Tollaksen)寫道,自從開始意識到「決策陷阱」的存在,他的人生目標就變得清晰起來:「這種陷阱是一種一致性驚人的現象,就是說你會發現一些『重大』決定對整個人生的影響,其實遠沒有許許多多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大。」
托拉克森接著說,「我從來都很欽佩那些目標明確、執着、成功、堅定的人;他們都是能成事的人,世界需要他們。」但他解釋說,他一直都有一個「用小字寫的目標」。
「我能說的是這適合我。我知道聽起來太中西部了,但是效果很棒。我有個了不起的妻子,五個孩子,有從小學、中學、大學、部隊就認識的朋友,還有本地的朋友,最好的是有時候還有馬、狗、貓。最後,還有我自己創辦的一家小型工業公司,已經經營了40年,我經商是有原則的,我現在管它叫『方濟各教宗資本主義』。」
漢斯·皮什(Hans Pitsch)寫道:「我85了,人生意義是一個緊迫的問題。人生目標的問題就另當別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我的整個人生讓我明白,我們的作為和不作為造成的結果,往往完全是不可預測的、隨機的。」
他接著說,「對能活着我心存感恩。每一天我都要過得有意義,這是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的責任。我喜歡跟(一部分)家人和(越來越少的)老朋友在一起。你將術語『組織框架』用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該不該用一個系統的原則去規限自己,但是有一件事是我始終專註的,就是我的花園。很多植物死於嚴冬,但鐵線蓮和玫瑰奇蹟般地活過來了,生菜、菠菜和番茄在新蓋的溫室里長得很好。房前的櫻桃樹沒精打采,已經活到頭了。今年開始得種一棵新的。」
人生目標的標尺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在打理那麼大一個花園的過程中,你能看到某種美麗、切實、均衡的東西。
邁入60歲,好多事你就不擔心了
紐約時報
觀點
多米尼克·布朗寧
Juliette Borda
變老有太多惱人和糟糕的事情:身體變差,記憶力下降,沒完沒了地重複個人的過去,並且只有你一個聽眾。
不過變老還包含一種深刻的解放:獲得一種得來不易的態度。只有到了60歲的時候,你才會開始泰然自若地說:「我太老了,這個不適合我。」
這句話將會成為我的個人箴言。我拚命地練習着這句話,然後驚訝地發現,對於那些曾經打擊過自己虛榮心的惱人之事,現在的我竟然已經不屑一顧了。
一位比我小的女性建議我說,「老」這個字可能用得不對,應該換成我太「明智」或者太「聰明」了,這個不適合我。但是「老」是我想要的,是我爭取到的。
先從作一個老女人開始吧?雞翅胳膊,臀部,脖子,一層層的褶子和皺紋,這些東西讓別人發愁去吧。我太老了,不在乎了。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憂心於自己的樣貌,在進入青少年時期之前就開始了。
沒有哪個部位能夠倖免。我的髮際線:為什麼我才十歲就非得有個寡婦尖?我的腳趾頭:太短。我的全身:太胖。然後有一次傷心至極時,我又嫌棄身體太單薄。總之沒有一個地方是稱心的。好吧,我對腳踝還挺滿意,不過僅此而已。
我們在折磨着自己。如果不迫使自己厭惡自我,那麼刻薄的女孩子們,就像一座座生命之橋下藏着的巨怪一樣,會替我們來厭惡自己。
連古怪模特的潮流都帶不來什麼安慰;她們看上去完美無瑕,怪得那麼美,怪得別人無法企及。要不然我們都可以去當模特了。
最近有一天,我打開了一個舊箱子。因為把鑰匙弄丟了,這個箱子被鎖着很久,我也忘了裡面裝的都是些什麼。不過,在一個下雨的午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用螺絲刀成功地打開了箱子。
箱子裡面裝滿了我4歲到40歲的照片。我第一次發現,雖然對自己的長相曾深感絕望,可是曾經的我很美麗。
裡面還有我所有朋友的照片。對於她們的頭髮、體重等,我曾無數次地表示同情,偶爾會給她們一些安慰和讚美。不過正如我所料,現在看來她們也很美麗。我們曾經、現在都很美麗。我們的母親就是這麼告訴我們的,或者應該這麼告訴我們(嗯哼)。
照片中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氣息,提醒着自己今日我所知的笑容散發著一股力量。
年輕的女性們,你們要銘記在心:為何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安全感的缺乏上?毫無疑問,當我80歲的時候看着自己60歲的照片時,我就會想到自己當年是多麼的年輕,美麗和喜悅。
我很高興自己有着健康的身體,它讓我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許它鬆鬆垮垮,偶有不適,不過還是堅持住了。所以可能我太老了,已經不適合穿緊身牛仔褲,不適合穿6寸的細高跟鞋,也不適合紋身,把頭髮染成綠色了。
體重增加了?那就穿拿衣櫃里的寬鬆款衣服好了,別整天跟本和傑瑞廝混(指Ben & Jerry\'s牌冰激凌——譯註)。這沒什麼大不了。不值得為之輾轉難眠。而且,我這把年紀不需要睡覺了,至少大多數的夜晚看起來是這樣。
睡眠減少會讓我在白天有點煩躁,所以現在能在家辦公還不錯。辦公室政治?性別歧視?我都見識過了。看着男人們幹活少拿錢多。在人事變動時看着杯中的茶葉讀解未來。聽着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的低語。
我想對比我小的同事們說,這些都不重要。只有性別歧視不一樣,這東西就像毒漆藤,根深蒂固:它們遍地叢生,拔掉了也還會再冒出來。
最重要的是工作。它讓你感到快樂,或者有希望嗎?它能滋養你的心靈嗎?我目前是一名氣候環境活動人士,這是我所做過的最艱難、也最讓我着迷的工作。年紀大了,我已經沒興趣為黑暗勢力服務,也無意做無望和讓人絕望的工作。只要眼睛盯着球,每次揮杆都一個跟進動作,我們都會更有效率,不只是在高爾夫球場上。
還原能力在生活中很關鍵,到了這個年紀,我大可以這麼直白地講。我們總有被生活擊倒的時候,能重新站起來才有價值。等到了中年,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把人生重來不止一次了。
我還可以再加上一點,還原能力是重新找回自己15歲時感覺的秘訣。實際上,我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像活在15歲。
但年紀大了,我就不願意費力去改變別人。付出大代價之後,我現在已經明白,你一開始看到一個人是什麼樣,他/她就永遠是什麼樣。大多數人都能接受一些行為習慣的矯正。但這幾十年聽人們抱怨自己的婚姻或愛人,我聽到永遠是一樣的內容。
我開始意識到,人際關係中的可預見性,甚至儀式化的東西,也會讓人覺得舒服。它們變成了一種舞步,每個伴侶都以熟悉的動作舞蹈,繞步換位,直到音樂停止。
碰上毒舌、脾氣不好和驕縱的人怎麼辦?直接走開,我已經沒什麼跟人斗的勁頭了。接受友情有起有落這一點會好過很多,而且愛的有機本質也的確有它動人的地方。
過去我認為人年紀大了就不會再交朋友,但我已經發現也不是這麼回事。有時候,會有人莫名走進你的生活,然後你發現,自己並沒有老到不能愛的那一天。而且還會有下一次(這也是還原能力)。
也不要說自己太老了,不該有什麼慾望。我已經進入約會時光的晚期,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當你在淺水區見識了足夠多的淺灘和漩渦,哪天要面對斯庫拉(Scylla)和卡律布狄斯(Charybdis)這個級別的希望與失望起落時,會容易許多。把注意力放在淺水上。到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深水是什麼樣了。
對於別人的不禮貌、欠考慮、不靠譜和粗心大意,以及所有令人生厭的品質,忽略它們吧。也改改自己一些討人厭的習慣:執念、嚮往、強求和諸如此類浪費寶貴腦細胞的活動,這些腦細胞蠻可以用來玩數獨,或至少能玩個拼圖,如果不想聽大學時最愛的貝多芬奏鳴曲的話。
我最新的箴言是解放自己。每周至少一次,我會遇到狀況,放在以前(年輕的時候),它會讓我崩潰,或讓生活失去重心。
如今,在離它十英尺遠的地方,我就認出這類麻煩(相信我,這是個很大的進步),而且還能跟自己說:太老了,折騰不起。這讓我少受很多折磨,而且我們都知道,就算你不自找麻煩,這種事也有一大堆在前面等着你呢。
既然這世上會有Yo這樣滿足很多人大聲宣示自我需求的產品存在,還成為最暢銷應用,那我也想要一個叫「2old4this」(年紀大了,用不着)的應用。把它作為一個標籤,用來拒絕那些曾經讓你大傷腦筋的東西,用來跟所有無所助益卻又牽絆我們的事物說再見。這樣的應用應該挺值擁有。但是,謝天謝地,我年紀大了,用不着了。
多米尼克·布朗寧(Dominique Browning)是環保組織Moms Clean Air Force的高級主管。她同時在slowlovelife.com撰寫博客。
觀點
多米尼克·布朗寧
Juliette Borda
變老有太多惱人和糟糕的事情:身體變差,記憶力下降,沒完沒了地重複個人的過去,並且只有你一個聽眾。
不過變老還包含一種深刻的解放:獲得一種得來不易的態度。只有到了60歲的時候,你才會開始泰然自若地說:「我太老了,這個不適合我。」
這句話將會成為我的個人箴言。我拚命地練習着這句話,然後驚訝地發現,對於那些曾經打擊過自己虛榮心的惱人之事,現在的我竟然已經不屑一顧了。
一位比我小的女性建議我說,「老」這個字可能用得不對,應該換成我太「明智」或者太「聰明」了,這個不適合我。但是「老」是我想要的,是我爭取到的。
先從作一個老女人開始吧?雞翅胳膊,臀部,脖子,一層層的褶子和皺紋,這些東西讓別人發愁去吧。我太老了,不在乎了。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憂心於自己的樣貌,在進入青少年時期之前就開始了。
沒有哪個部位能夠倖免。我的髮際線:為什麼我才十歲就非得有個寡婦尖?我的腳趾頭:太短。我的全身:太胖。然後有一次傷心至極時,我又嫌棄身體太單薄。總之沒有一個地方是稱心的。好吧,我對腳踝還挺滿意,不過僅此而已。
我們在折磨着自己。如果不迫使自己厭惡自我,那麼刻薄的女孩子們,就像一座座生命之橋下藏着的巨怪一樣,會替我們來厭惡自己。
連古怪模特的潮流都帶不來什麼安慰;她們看上去完美無瑕,怪得那麼美,怪得別人無法企及。要不然我們都可以去當模特了。
最近有一天,我打開了一個舊箱子。因為把鑰匙弄丟了,這個箱子被鎖着很久,我也忘了裡面裝的都是些什麼。不過,在一個下雨的午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用螺絲刀成功地打開了箱子。
箱子裡面裝滿了我4歲到40歲的照片。我第一次發現,雖然對自己的長相曾深感絕望,可是曾經的我很美麗。
裡面還有我所有朋友的照片。對於她們的頭髮、體重等,我曾無數次地表示同情,偶爾會給她們一些安慰和讚美。不過正如我所料,現在看來她們也很美麗。我們曾經、現在都很美麗。我們的母親就是這麼告訴我們的,或者應該這麼告訴我們(嗯哼)。
照片中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氣息,提醒着自己今日我所知的笑容散發著一股力量。
年輕的女性們,你們要銘記在心:為何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安全感的缺乏上?毫無疑問,當我80歲的時候看着自己60歲的照片時,我就會想到自己當年是多麼的年輕,美麗和喜悅。
我很高興自己有着健康的身體,它讓我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許它鬆鬆垮垮,偶有不適,不過還是堅持住了。所以可能我太老了,已經不適合穿緊身牛仔褲,不適合穿6寸的細高跟鞋,也不適合紋身,把頭髮染成綠色了。
體重增加了?那就穿拿衣櫃里的寬鬆款衣服好了,別整天跟本和傑瑞廝混(指Ben & Jerry\'s牌冰激凌——譯註)。這沒什麼大不了。不值得為之輾轉難眠。而且,我這把年紀不需要睡覺了,至少大多數的夜晚看起來是這樣。
睡眠減少會讓我在白天有點煩躁,所以現在能在家辦公還不錯。辦公室政治?性別歧視?我都見識過了。看着男人們幹活少拿錢多。在人事變動時看着杯中的茶葉讀解未來。聽着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的低語。
我想對比我小的同事們說,這些都不重要。只有性別歧視不一樣,這東西就像毒漆藤,根深蒂固:它們遍地叢生,拔掉了也還會再冒出來。
最重要的是工作。它讓你感到快樂,或者有希望嗎?它能滋養你的心靈嗎?我目前是一名氣候環境活動人士,這是我所做過的最艱難、也最讓我着迷的工作。年紀大了,我已經沒興趣為黑暗勢力服務,也無意做無望和讓人絕望的工作。只要眼睛盯着球,每次揮杆都一個跟進動作,我們都會更有效率,不只是在高爾夫球場上。
還原能力在生活中很關鍵,到了這個年紀,我大可以這麼直白地講。我們總有被生活擊倒的時候,能重新站起來才有價值。等到了中年,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把人生重來不止一次了。
我還可以再加上一點,還原能力是重新找回自己15歲時感覺的秘訣。實際上,我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像活在15歲。
但年紀大了,我就不願意費力去改變別人。付出大代價之後,我現在已經明白,你一開始看到一個人是什麼樣,他/她就永遠是什麼樣。大多數人都能接受一些行為習慣的矯正。但這幾十年聽人們抱怨自己的婚姻或愛人,我聽到永遠是一樣的內容。
我開始意識到,人際關係中的可預見性,甚至儀式化的東西,也會讓人覺得舒服。它們變成了一種舞步,每個伴侶都以熟悉的動作舞蹈,繞步換位,直到音樂停止。
碰上毒舌、脾氣不好和驕縱的人怎麼辦?直接走開,我已經沒什麼跟人斗的勁頭了。接受友情有起有落這一點會好過很多,而且愛的有機本質也的確有它動人的地方。
過去我認為人年紀大了就不會再交朋友,但我已經發現也不是這麼回事。有時候,會有人莫名走進你的生活,然後你發現,自己並沒有老到不能愛的那一天。而且還會有下一次(這也是還原能力)。
也不要說自己太老了,不該有什麼慾望。我已經進入約會時光的晚期,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當你在淺水區見識了足夠多的淺灘和漩渦,哪天要面對斯庫拉(Scylla)和卡律布狄斯(Charybdis)這個級別的希望與失望起落時,會容易許多。把注意力放在淺水上。到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深水是什麼樣了。
對於別人的不禮貌、欠考慮、不靠譜和粗心大意,以及所有令人生厭的品質,忽略它們吧。也改改自己一些討人厭的習慣:執念、嚮往、強求和諸如此類浪費寶貴腦細胞的活動,這些腦細胞蠻可以用來玩數獨,或至少能玩個拼圖,如果不想聽大學時最愛的貝多芬奏鳴曲的話。
我最新的箴言是解放自己。每周至少一次,我會遇到狀況,放在以前(年輕的時候),它會讓我崩潰,或讓生活失去重心。
如今,在離它十英尺遠的地方,我就認出這類麻煩(相信我,這是個很大的進步),而且還能跟自己說:太老了,折騰不起。這讓我少受很多折磨,而且我們都知道,就算你不自找麻煩,這種事也有一大堆在前面等着你呢。
既然這世上會有Yo這樣滿足很多人大聲宣示自我需求的產品存在,還成為最暢銷應用,那我也想要一個叫「2old4this」(年紀大了,用不着)的應用。把它作為一個標籤,用來拒絕那些曾經讓你大傷腦筋的東西,用來跟所有無所助益卻又牽絆我們的事物說再見。這樣的應用應該挺值擁有。但是,謝天謝地,我年紀大了,用不着了。
多米尼克·布朗寧(Dominique Browning)是環保組織Moms Clean Air Force的高級主管。她同時在slowlovelife.com撰寫博客。
「中年危機」是個偽命題
紐約時報
戴維·布魯克斯
「中年……危機」,只要說出前兩個字,你大概就會補充出後兩個字。這是一個走到旅途中間,發覺青春不再、前景堪憂、死期將至的階段。於是,他們覺得一切都完了。買輛花里胡哨的跑車。開始做些愚蠢的事。
這個老生常談的說法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根本就不是真的。
「實際上,幾乎根本就沒有中年危機存在的確鑿證據,只有幾十年前做過的一些規模不大的試點研究,」芭芭拉·布拉德利·哈格蒂(Barbara Bradley Hagerty)在其新書《重新設想生活》(Life Reimagined)中寫道。大量研究表明,人在四五十歲時,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停滯,或是轉變,但這種轉變「可以是振奮人心的,而不是駭人聽聞」。
布拉德利·哈格蒂對一些將中年轉變為重生的人的特點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都打破了常規,因為「悶頭走下去就是死亡了」。他們選擇追求目標,而不是安逸生活。有明確的目標意識甚至能降低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他們把伴侶關係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事業往往會退居次要地位。
《重新設想生活》描述的中年根本不可怕,也一點都沒減速。中年變得像第二個重大的決策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個性已經形成、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積累了一定的資源,並且因為根基已經牢固,有了承擔更大風險的機遇。
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描述的中年也正是這樣的。他寫道,人到中年,「播種已是過去,該收穫了;助跑已經完成,該跳躍了;準備已經做好,該冒險嘗試了。」
巴特接着表示,中年人能看到遠處的死神,但也會在尚有時日的時候,「適當加速」行動,爭取完成新的重大目標。
巴特幾十年前寫下的內容,放在眼下甚至更真實。人們保持健康和活力的時間延長了。我們的總統候選人分別是68、69和74歲。壽命的延長,改變了人生本身的敘事結構。
充滿活力的生活延長了,這也改變了人生的階段。最顯著的變化是出現了「奧德賽時期」。現在,20歲到30出頭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嘗試新的職業選擇、新的城市和新的伴侶。
然而,另一個深刻但卻更隱蔽的變化是,中年的形態變了。本來會被視作開始走下坡路的時期,現在成了一個潛在的轉折點——此刻,人們已經做好準備,可以充分利用。
此刻,你可以用不同的視角去回首早年的經歷。希望人到此時已經積累了一些智慧,正如心理學家定義的那樣,這意味着看待這個世界時更有同情心、同時理解截然相反的觀點、包容模稜兩可的現象、坦然應對生活中的小挫折。
人到中年,可能會從自己的各種決定中,觀察到貫穿始終的主題。你可能會開始看到,各種不同的信念都可以歸結到同一個意義和目標之上。你可能會發現,過往的經歷讓自己格外適合解決一個社會問題。到這時,你可能會有足夠明確的認識,讓某個終極目標成為生活真正的中心。
比如,林肯到中年時發現,在那之前的一切都是為他維護聯邦和終結奴隸制所做的準備。我們其他人沒有這麼宏偉的事業,但很多人都會讓生活有一個重心。他們要麼會全身心投入已有的責任,要麼會扛起新的責任。
不管怎樣,因為已經比較成熟,他們不太可能到中年時還受自負的蒙蔽。他們更有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更有可能走出原有的處事方式。考慮到經受過別人怎樣的指摘,他們也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想法了。
在這個階段找到意義的人通常會意識到,沉住氣才能向上走。
他們會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與自己能給予最多幫助的人直接接觸。他們也會接受,年輕時的某些光輝夢想不會實現,其他一些更注重人際關係的工作,原來更有成就感。
他們會達到一種平和,不是因為他們決定什麼都不做,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做到了精力集中,心無旁騖。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和急切感對一些事情說不,這樣他們才能對其他事情說是。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年階段有些讓人歡欣鼓舞。人生的很多可能性這時都結束了,但限制往往也是解脫。人們可以更勇敢地抓住剩下的可能性,更深入地投入其中。
戴維·布魯克斯
「中年……危機」,只要說出前兩個字,你大概就會補充出後兩個字。這是一個走到旅途中間,發覺青春不再、前景堪憂、死期將至的階段。於是,他們覺得一切都完了。買輛花里胡哨的跑車。開始做些愚蠢的事。
這個老生常談的說法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根本就不是真的。
「實際上,幾乎根本就沒有中年危機存在的確鑿證據,只有幾十年前做過的一些規模不大的試點研究,」芭芭拉·布拉德利·哈格蒂(Barbara Bradley Hagerty)在其新書《重新設想生活》(Life Reimagined)中寫道。大量研究表明,人在四五十歲時,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停滯,或是轉變,但這種轉變「可以是振奮人心的,而不是駭人聽聞」。
布拉德利·哈格蒂對一些將中年轉變為重生的人的特點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都打破了常規,因為「悶頭走下去就是死亡了」。他們選擇追求目標,而不是安逸生活。有明確的目標意識甚至能降低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他們把伴侶關係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事業往往會退居次要地位。
《重新設想生活》描述的中年根本不可怕,也一點都沒減速。中年變得像第二個重大的決策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個性已經形成、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積累了一定的資源,並且因為根基已經牢固,有了承擔更大風險的機遇。
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描述的中年也正是這樣的。他寫道,人到中年,「播種已是過去,該收穫了;助跑已經完成,該跳躍了;準備已經做好,該冒險嘗試了。」
巴特接着表示,中年人能看到遠處的死神,但也會在尚有時日的時候,「適當加速」行動,爭取完成新的重大目標。
巴特幾十年前寫下的內容,放在眼下甚至更真實。人們保持健康和活力的時間延長了。我們的總統候選人分別是68、69和74歲。壽命的延長,改變了人生本身的敘事結構。
充滿活力的生活延長了,這也改變了人生的階段。最顯著的變化是出現了「奧德賽時期」。現在,20歲到30出頭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嘗試新的職業選擇、新的城市和新的伴侶。
然而,另一個深刻但卻更隱蔽的變化是,中年的形態變了。本來會被視作開始走下坡路的時期,現在成了一個潛在的轉折點——此刻,人們已經做好準備,可以充分利用。
此刻,你可以用不同的視角去回首早年的經歷。希望人到此時已經積累了一些智慧,正如心理學家定義的那樣,這意味着看待這個世界時更有同情心、同時理解截然相反的觀點、包容模稜兩可的現象、坦然應對生活中的小挫折。
人到中年,可能會從自己的各種決定中,觀察到貫穿始終的主題。你可能會開始看到,各種不同的信念都可以歸結到同一個意義和目標之上。你可能會發現,過往的經歷讓自己格外適合解決一個社會問題。到這時,你可能會有足夠明確的認識,讓某個終極目標成為生活真正的中心。
比如,林肯到中年時發現,在那之前的一切都是為他維護聯邦和終結奴隸制所做的準備。我們其他人沒有這麼宏偉的事業,但很多人都會讓生活有一個重心。他們要麼會全身心投入已有的責任,要麼會扛起新的責任。
不管怎樣,因為已經比較成熟,他們不太可能到中年時還受自負的蒙蔽。他們更有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更有可能走出原有的處事方式。考慮到經受過別人怎樣的指摘,他們也就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想法了。
在這個階段找到意義的人通常會意識到,沉住氣才能向上走。
他們會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與自己能給予最多幫助的人直接接觸。他們也會接受,年輕時的某些光輝夢想不會實現,其他一些更注重人際關係的工作,原來更有成就感。
他們會達到一種平和,不是因為他們決定什麼都不做,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做到了精力集中,心無旁騖。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和急切感對一些事情說不,這樣他們才能對其他事情說是。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年階段有些讓人歡欣鼓舞。人生的很多可能性這時都結束了,但限制往往也是解脫。人們可以更勇敢地抓住剩下的可能性,更深入地投入其中。
百歲畫家:事情自己做,喜歡吃肉
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奈良縣生駒市的藤田剛士是位百歲現役畫家。2015年底與弟子共同舉辦了個展。其中有一幅長162cm、寬130cm的油畫巨作,描繪了一群孩子踢足球的畫面。畫油畫需要反覆往布上涂顏料,很需力氣。藤田表示,「每天只畫1~2個小時,終於耗時8個月完成了」。
藤田老人的創作慾望很強烈。其弟子登羽華貴評價稱,「只是個普通的老人,但拿起筆來就精力充沛」。藤田表示,「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比如一個人去洗澡,一個人疊衣服等。而且煙酒不沾。吃飯時也很喜歡吃肉。
日本奈良縣生駒市的藤田剛士是位百歲現役畫家。2015年底與弟子共同舉辦了個展。其中有一幅長162cm、寬130cm的油畫巨作,描繪了一群孩子踢足球的畫面。畫油畫需要反覆往布上涂顏料,很需力氣。藤田表示,「每天只畫1~2個小時,終於耗時8個月完成了」。
藤田老人的創作慾望很強烈。其弟子登羽華貴評價稱,「只是個普通的老人,但拿起筆來就精力充沛」。藤田表示,「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比如一個人去洗澡,一個人疊衣服等。而且煙酒不沾。吃飯時也很喜歡吃肉。
少女心日本大叔加速中
日本經濟新聞
近來,挑戰瑜伽、芭蕾和草裙舞的日本中年男性越來越多。他們有些人在國外體驗過,有些被妻子鼓勵鍛鍊身體,最終都邁入了「少女世界」的大門。現在還有歡迎男性的學校,在繼手工藝之後,這些運動成為了日本大叔的另一門學習功課。
1月下旬的一個週六上午,大阪市中央區組織了一場戶外瑜伽培訓課程。在十幾名女性學員中,幾名男性學員也一起呼吸吐納,在瑜伽墊上刻苦鍛鍊。
46歲的砂田秀之是其中之一。他一邊深呼吸,一邊緩慢地做著前屈後仰等彎曲動作,顫抖著努力保持姿勢。
砂田先生去印度旅遊的時候感受到了瑜伽的魅力,「在保持姿勢的時候能夠坦然面對自己。」回國後,也曾因為瑜伽教室都是女性而産生過猶豫,但他在3年前發現了一家男性也能參加的「生活瑜伽研究所」。
砂田認為,「瑜伽讓我感到身心充實,工作繁忙的男性才最需要瑜伽。」從此開始了每週一次的瑜伽練習,從未間斷。這間瑜伽教室約有20多名男性參加,年齡在30~50歲之間。
「啊啊—!」「疼疼疼!」大阪府茨木市的舞蹈教室「taftaf」中傳出了輕快的音樂,其中還夾雜著叫苦聲。有5名男性正在裏面笨拙地跳著芭蕾。
他們跟隨女老師的示範,先進行劈叉壓腿以及上肢拉伸等訓練,然後練習單腿站立和腳尖著地等基礎動作。
男性學員們穿著白色芭蕾褲和芭蕾舞鞋。43歲的小田太一是一名公司職員,他説:「雖然不能上台表演,但我至少想嘗試一下芭蕾舞的裝扮。」這間面向男性初學者開設的芭蕾舞教室裏有10多名40~50歲的男性學員。
草裙舞教室「Hālau Keolakūlanakila」開設了工作日晚上的男學員班,11名40~60歲的男性合著音樂的拍子,扭著柔軟的腰肢跳著舞步。53歲的大竹久司在20多歲的時候就很想學習草裙舞,但沒有信心能跳好,妻子鼓勵他:「草裙舞能幫助身體塑形。」於是他從去年開始學習挑戰草裙舞。他説:「能和自己一樣年紀的人一起學習跳舞很愉快。」據説80名學員中的40%都是男性。
隨著加入到少女運動的大叔越來越多,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立教大學教授有馬賢治認為,「如果男性們在網上發現有共同愛好的人,就會更加安心,也能更輕鬆地參與那些被大眾認為是女性愛好的領域。」
近來,挑戰瑜伽、芭蕾和草裙舞的日本中年男性越來越多。他們有些人在國外體驗過,有些被妻子鼓勵鍛鍊身體,最終都邁入了「少女世界」的大門。現在還有歡迎男性的學校,在繼手工藝之後,這些運動成為了日本大叔的另一門學習功課。
1月下旬的一個週六上午,大阪市中央區組織了一場戶外瑜伽培訓課程。在十幾名女性學員中,幾名男性學員也一起呼吸吐納,在瑜伽墊上刻苦鍛鍊。
46歲的砂田秀之是其中之一。他一邊深呼吸,一邊緩慢地做著前屈後仰等彎曲動作,顫抖著努力保持姿勢。
砂田先生去印度旅遊的時候感受到了瑜伽的魅力,「在保持姿勢的時候能夠坦然面對自己。」回國後,也曾因為瑜伽教室都是女性而産生過猶豫,但他在3年前發現了一家男性也能參加的「生活瑜伽研究所」。
砂田認為,「瑜伽讓我感到身心充實,工作繁忙的男性才最需要瑜伽。」從此開始了每週一次的瑜伽練習,從未間斷。這間瑜伽教室約有20多名男性參加,年齡在30~50歲之間。
「啊啊—!」「疼疼疼!」大阪府茨木市的舞蹈教室「taftaf」中傳出了輕快的音樂,其中還夾雜著叫苦聲。有5名男性正在裏面笨拙地跳著芭蕾。
他們跟隨女老師的示範,先進行劈叉壓腿以及上肢拉伸等訓練,然後練習單腿站立和腳尖著地等基礎動作。
男性學員們穿著白色芭蕾褲和芭蕾舞鞋。43歲的小田太一是一名公司職員,他説:「雖然不能上台表演,但我至少想嘗試一下芭蕾舞的裝扮。」這間面向男性初學者開設的芭蕾舞教室裏有10多名40~50歲的男性學員。
草裙舞教室「Hālau Keolakūlanakila」開設了工作日晚上的男學員班,11名40~60歲的男性合著音樂的拍子,扭著柔軟的腰肢跳著舞步。53歲的大竹久司在20多歲的時候就很想學習草裙舞,但沒有信心能跳好,妻子鼓勵他:「草裙舞能幫助身體塑形。」於是他從去年開始學習挑戰草裙舞。他説:「能和自己一樣年紀的人一起學習跳舞很愉快。」據説80名學員中的40%都是男性。
隨著加入到少女運動的大叔越來越多,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立教大學教授有馬賢治認為,「如果男性們在網上發現有共同愛好的人,就會更加安心,也能更輕鬆地參與那些被大眾認為是女性愛好的領域。」
如何才能成為健康的百歲老人
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人在平均壽命方面已躋身世界第一。雖然作為人類永恒主題的長生不老難以實現,但100歲以上的「百歲老人」在日本全國範圍內超過6萬人,長壽不再是夢想。那麼,如何才能在保持獨立生活的同時實現長壽呢?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老年人的調查顯示,2015年10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6萬1568人。在日本開始進行統計的1963年,百歲老人在日本僅有153人。此外,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也在延長。2014年女性為86.83歲,男性為80.50歲,均創出了歷史新高。不過,從日常生活不受健康方面問題影響的「健康壽命」來看,2013年女性為74.21歲,而男性為71.19歲。如何縮短健康壽命與平均壽命的差異成為課題。
雖然籠統地稱為百歲老人,但情況各不相同,日常生活和身體上各有什麼特徵呢。此前一直對約850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院醫生新井康通指出,「越是長壽而且自立程度高的人,慢性炎症的程度越低」。肥胖的人易於患上慢性炎症,因此「從中年前後起,很多百歲老人就堅持吃飯只吃八分飽。避免吃得過多、同時適度運動身體非常重要」。
百歲老人並非不患疾病。據慶應大學的調查顯示,百歲老人的97%患有某種疾病。不過,患糖尿病和癌症等的人比例很低。
日本櫻美林大學加齡和發達研究所所長鈴木隆雄指出,本來老年人「如果能一邊與慢性疾病鬥爭、一邊度過獨立的生活,就稱得上健康」。健康的定義因年齡不同而有所不同。
40~50多歲只要不患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就算是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從60多歲開始,「患上疾病將變得理所當然」。容易産生腰痛、高血壓、白內障和聽力減退等雖然不直接關係到生命,但容易導致生活質量(QOL)下降的疾病。
鈴木所長表示,老年人為了維持健康,「避免虛弱(Frailty)非常重要」。虛弱是日本老年醫學會提唱的説法,指的是體力和身心活力下降的狀態。很多老年人都將經歷虛弱的階段,需要護理。據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的調查,65歲以上老年人的11%符合「虛弱」的定義。
為了避免虛弱,重要的是使用大腦,運動身體。如果鍛鍊腰腿,將降低跌倒的風險。此外,營養不良和失衡也將引發肌肉萎縮,「包括肉類在內,積極攝入均衡的食物非常重要」(新井醫生)。還有報告顯示,獨立生活的老年人具有就餐時充分咀嚼的傾向。
能否防範老年人常見的癡呆症呢?日本群馬大學教授山口晴保表示,「衰老導致的認知功能下降是難以避免的」。這就像即使能通過肌膚的改善等來推遲皮膚的老化,但無法加以阻止或使之更年輕。
山口教授建議,即使不能完全防止發病,但應適度運動,儘量説話,攝入含有大量多酚等的蔬菜和水果。另一方面,應避免吸煙、肥胖和高血壓等生活方式病、睡眠不足等情況。此外,鈴木所長強調稱,「還應培養信息鑒別能力」。對於健康食品等,最好按照科學根據作出判斷。
關於心態和性格,大阪大學副教授權藤恭之指出「很多百歲老人都性格外向開朗,而且誠實」。喜歡與人交往,擅長處理事情。對新事物感興趣,頭腦靈活,同時好奇心強烈。這樣的100歲老人形象呼之欲出。此外,很多人認真遵守醫生的指導和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腰腿疼痛、聽力下降,容易減少外出活動。即使不能外出,也應該自己找到娛樂方式,例如讀詩或唱歌等。這樣一來,自然而然能變得積極,産生幸福的心情。
權藤副教授表示,「保持穩定的心情最為關鍵」。此外,山口教授也強調了「生活中保持何時去世等無所謂等樂觀態度」的重要性。
日本經濟新聞 藤井寬子
日本人在平均壽命方面已躋身世界第一。雖然作為人類永恒主題的長生不老難以實現,但100歲以上的「百歲老人」在日本全國範圍內超過6萬人,長壽不再是夢想。那麼,如何才能在保持獨立生活的同時實現長壽呢?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老年人的調查顯示,2015年10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6萬1568人。在日本開始進行統計的1963年,百歲老人在日本僅有153人。此外,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也在延長。2014年女性為86.83歲,男性為80.50歲,均創出了歷史新高。不過,從日常生活不受健康方面問題影響的「健康壽命」來看,2013年女性為74.21歲,而男性為71.19歲。如何縮短健康壽命與平均壽命的差異成為課題。
雖然籠統地稱為百歲老人,但情況各不相同,日常生活和身體上各有什麼特徵呢。此前一直對約850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院醫生新井康通指出,「越是長壽而且自立程度高的人,慢性炎症的程度越低」。肥胖的人易於患上慢性炎症,因此「從中年前後起,很多百歲老人就堅持吃飯只吃八分飽。避免吃得過多、同時適度運動身體非常重要」。
百歲老人並非不患疾病。據慶應大學的調查顯示,百歲老人的97%患有某種疾病。不過,患糖尿病和癌症等的人比例很低。
日本櫻美林大學加齡和發達研究所所長鈴木隆雄指出,本來老年人「如果能一邊與慢性疾病鬥爭、一邊度過獨立的生活,就稱得上健康」。健康的定義因年齡不同而有所不同。
40~50多歲只要不患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就算是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從60多歲開始,「患上疾病將變得理所當然」。容易産生腰痛、高血壓、白內障和聽力減退等雖然不直接關係到生命,但容易導致生活質量(QOL)下降的疾病。
鈴木所長表示,老年人為了維持健康,「避免虛弱(Frailty)非常重要」。虛弱是日本老年醫學會提唱的説法,指的是體力和身心活力下降的狀態。很多老年人都將經歷虛弱的階段,需要護理。據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的調查,65歲以上老年人的11%符合「虛弱」的定義。
為了避免虛弱,重要的是使用大腦,運動身體。如果鍛鍊腰腿,將降低跌倒的風險。此外,營養不良和失衡也將引發肌肉萎縮,「包括肉類在內,積極攝入均衡的食物非常重要」(新井醫生)。還有報告顯示,獨立生活的老年人具有就餐時充分咀嚼的傾向。
能否防範老年人常見的癡呆症呢?日本群馬大學教授山口晴保表示,「衰老導致的認知功能下降是難以避免的」。這就像即使能通過肌膚的改善等來推遲皮膚的老化,但無法加以阻止或使之更年輕。
山口教授建議,即使不能完全防止發病,但應適度運動,儘量説話,攝入含有大量多酚等的蔬菜和水果。另一方面,應避免吸煙、肥胖和高血壓等生活方式病、睡眠不足等情況。此外,鈴木所長強調稱,「還應培養信息鑒別能力」。對於健康食品等,最好按照科學根據作出判斷。
關於心態和性格,大阪大學副教授權藤恭之指出「很多百歲老人都性格外向開朗,而且誠實」。喜歡與人交往,擅長處理事情。對新事物感興趣,頭腦靈活,同時好奇心強烈。這樣的100歲老人形象呼之欲出。此外,很多人認真遵守醫生的指導和建議。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腰腿疼痛、聽力下降,容易減少外出活動。即使不能外出,也應該自己找到娛樂方式,例如讀詩或唱歌等。這樣一來,自然而然能變得積極,産生幸福的心情。
權藤副教授表示,「保持穩定的心情最為關鍵」。此外,山口教授也強調了「生活中保持何時去世等無所謂等樂觀態度」的重要性。
日本經濟新聞 藤井寬子
iPhoneSE想贏得誰的需求
日本經濟新聞
iPhone SE
iPhone SE的內置晶片和1200萬像素的鏡頭性能與「6s」相同。此外,能拍攝4K視頻,還能使用結算服務「ApplePay」。以往的4英吋版「5s」將停售。
另一方面,Apple Watch的價格也下降14%,定為299美元。還發佈了精織尼龍材質等新錶帶。
關於拒絕美國調查當局要求開發解鎖iPhone的軟體一事,蘋果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強調稱,「蘋果産品有10億台在被使用,我們負有保護用戶數據和隱私的巨大責任」,再次強調了堅持拒絕的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 兼松雄一郎 矽谷 報導
為什麼日本幾乎沒有乞丐?
日本經濟新聞
張石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係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張石
記得在中國聽到過這樣一個笑話:一對新婚夫婦辦婚禮,很多人來祝賀並隨禮,婚禮完畢以後,新婚夫婦高高興興地一起數隨禮錢,核算一下,刨除他們辦婚禮的費用,還剩下好多錢,他們高興地説:咱們就天天辦婚禮吧,不用上班了。
這雖然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笑話,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和日本人在文化心理上的不同點,那就是,中國人不太在意接受他人過多的恩惠,而日本人卻不是這樣的。每次我參加日本人的婚禮或葬禮時,對於關係比較近的人,總是覺得應該比別人拿去更多的隨禮錢,但是身邊的日本朋友告誡我:你應該拿去和別人一樣的,或差不多的數目,不然的話對方會有壓力。
在日本住得時間長了,漸漸得覺得這個朋友説得很對。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給了日本人一點恩惠,日本人總是會還回來大致相同的報答,一般的日本人會認為:欠別人的情,是一種未來的壓力。
日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民間故事叫《白鶴報恩》,故事講的是,在很久以前,某處住著一對老夫婦。在一個大雪飄飄的冬日,老爺爺在路上發現一隻中了陷阱的白鶴,覺得好可憐,就把它救出陷阱,放它飛走了。在不久後的一個暴風雪的夜晚,一名美若天仙的女孩來到了老夫婦的家,説因為下雪迷了路,希望能讓她借宿一宿,夫婦倆很高興地接納了她。結果雪一直下個不停,女孩就在老夫婦的家裏住了下來了。有一天女孩説,讓我來當你們的女兒吧!老夫婦很高興地答應了。
有一天女孩説:「想要買線來織布」,拜託老爺爺買線來,這以後女孩就開始織布,她還告誡老夫婦:「在我織布的時候請不要偷看」,老夫婦答應了。女孩花了三天三夜終於織完第一匹布,她對老夫婦説:「把這個賣了,請再買一些線來」。由於這匹布很美麗,在鎮上賣了很高的價錢。老爺爺再買新的線來,女孩就再織出第二匹布。那布越織越漂亮,賣得價錢也越來越高。
後來老夫婦由於很好奇,終於守不住與女孩的誓約,偷看了女孩織布。而他們看到的居然是一隻非常憔悴的白鶴,正拔著自己身上的羽毛和線一起來織布,大部分的羽毛都被它拔了出來,都要把自己的羽毛拔光了。隨後白鶴變回女孩,她向老爺爺坦白説,她就是被救出陷阱的白鶴,為了報恩為老夫婦織布。不過她還説:老夫婦守不住誓約,看到她的真面目,她只好離開了。之後她就變回了白鶴,飛往天空。
這個故事在日本非常有名,首先以日本的東北地區為中心流傳,在全國各地也還有一些略微不同的版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曾將這個故事編入《全國昔話記録》;作家木下順二把這個故事寫成劇本《夕鶴》,戲劇家團伊玖磨則把《夕鶴》改編為歌劇上演。
在談到這個故事的寓意時,一般日本人的解釋是:「好人好報」,「不守誓約是不行的」等等,但是我覺得這裡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含義,就是:「不能接受別人太多的恩惠,不然的話報答起來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有‘拔光羽毛’的危險。」這個故事以老夫婦的「不守誓約」為理由結束了白鶴不斷拔羽毛的悲慘境地,如果持續下去,這只白鶴肯定會「拔光羽毛」的,因此不管老夫婦守不守誓約,只要白鶴不想死掉,就遲早會飛的。
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深層的社會心理,一般的日本人是拒絕過多地接受他人恩惠的。比如説,在中國乞丐很多,還有的人把做乞丐當成一種職業,想盡辦法獲得別人的同情,以獲得別人更大的恩惠,但是在日本有許多露宿街頭人,卻基本上看不到乞丐,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現象。這當然與複雜的社會環境與多重的社會心理都有關聯,但是也一定與上述的社會、文化心理相關。
現代社會是一個個人要自立、自足的社會,拒絕接受他人過多的恩惠,也是一種人格自立和自尊自愛的表現。人在行有餘力的時候是應該熱情幫助他人的,但是等待他人幫助並且毫無自尊地接受,則會塑造出一種難以自立的依賴性人格。
這雖然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笑話,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和日本人在文化心理上的不同點,那就是,中國人不太在意接受他人過多的恩惠,而日本人卻不是這樣的。每次我參加日本人的婚禮或葬禮時,對於關係比較近的人,總是覺得應該比別人拿去更多的隨禮錢,但是身邊的日本朋友告誡我:你應該拿去和別人一樣的,或差不多的數目,不然的話對方會有壓力。
在日本住得時間長了,漸漸得覺得這個朋友説得很對。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給了日本人一點恩惠,日本人總是會還回來大致相同的報答,一般的日本人會認為:欠別人的情,是一種未來的壓力。
日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民間故事叫《白鶴報恩》,故事講的是,在很久以前,某處住著一對老夫婦。在一個大雪飄飄的冬日,老爺爺在路上發現一隻中了陷阱的白鶴,覺得好可憐,就把它救出陷阱,放它飛走了。在不久後的一個暴風雪的夜晚,一名美若天仙的女孩來到了老夫婦的家,説因為下雪迷了路,希望能讓她借宿一宿,夫婦倆很高興地接納了她。結果雪一直下個不停,女孩就在老夫婦的家裏住了下來了。有一天女孩説,讓我來當你們的女兒吧!老夫婦很高興地答應了。
有一天女孩説:「想要買線來織布」,拜託老爺爺買線來,這以後女孩就開始織布,她還告誡老夫婦:「在我織布的時候請不要偷看」,老夫婦答應了。女孩花了三天三夜終於織完第一匹布,她對老夫婦説:「把這個賣了,請再買一些線來」。由於這匹布很美麗,在鎮上賣了很高的價錢。老爺爺再買新的線來,女孩就再織出第二匹布。那布越織越漂亮,賣得價錢也越來越高。
後來老夫婦由於很好奇,終於守不住與女孩的誓約,偷看了女孩織布。而他們看到的居然是一隻非常憔悴的白鶴,正拔著自己身上的羽毛和線一起來織布,大部分的羽毛都被它拔了出來,都要把自己的羽毛拔光了。隨後白鶴變回女孩,她向老爺爺坦白説,她就是被救出陷阱的白鶴,為了報恩為老夫婦織布。不過她還説:老夫婦守不住誓約,看到她的真面目,她只好離開了。之後她就變回了白鶴,飛往天空。
這個故事在日本非常有名,首先以日本的東北地區為中心流傳,在全國各地也還有一些略微不同的版本。民俗學家柳田國男曾將這個故事編入《全國昔話記録》;作家木下順二把這個故事寫成劇本《夕鶴》,戲劇家團伊玖磨則把《夕鶴》改編為歌劇上演。
在談到這個故事的寓意時,一般日本人的解釋是:「好人好報」,「不守誓約是不行的」等等,但是我覺得這裡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含義,就是:「不能接受別人太多的恩惠,不然的話報答起來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有‘拔光羽毛’的危險。」這個故事以老夫婦的「不守誓約」為理由結束了白鶴不斷拔羽毛的悲慘境地,如果持續下去,這只白鶴肯定會「拔光羽毛」的,因此不管老夫婦守不守誓約,只要白鶴不想死掉,就遲早會飛的。
也許就是因為這種深層的社會心理,一般的日本人是拒絕過多地接受他人恩惠的。比如説,在中國乞丐很多,還有的人把做乞丐當成一種職業,想盡辦法獲得別人的同情,以獲得別人更大的恩惠,但是在日本有許多露宿街頭人,卻基本上看不到乞丐,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現象。這當然與複雜的社會環境與多重的社會心理都有關聯,但是也一定與上述的社會、文化心理相關。
現代社會是一個個人要自立、自足的社會,拒絕接受他人過多的恩惠,也是一種人格自立和自尊自愛的表現。人在行有餘力的時候是應該熱情幫助他人的,但是等待他人幫助並且毫無自尊地接受,則會塑造出一種難以自立的依賴性人格。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係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人形町散步 品味百年風華
張維中
我的日本朋友們都很驚訝,近年來要是跟喜歡東京的台灣人,一提起日本橋人形町時,大約許多人都會不經脫口而出:「東野圭吾《新參者》!阿部寬!」然後腦海中,就忍不住浮現出那一句冒頭的經典臺詞:「謊言是真相的影子,一旦找到就要踩住不放。」
雖然就算沒有東野圭吾的小説,人形町本身就夠具有歷史傳奇性了,然而回味無窮的小説、經典的人物,再加上故事發生的背景,對於一個地方的行銷,特別是針對外國人,其間接行銷的力量之強大,恐怕是讓許多日本人都難以想像的。
人形町的腹地並不廣,可以將散步的行程規劃在日本橋之後。在日本橋吃完午餐,來到人形町走走,再挑間茶店坐坐;又或者從午餐就來到這裡,選一間百年老鋪用餐,午後散步途經人形燒和鯛魚燒老店時,別忘記買份名物解解饞。
在人形町的大馬路上,應當會注意到有兩座高聳的鐘塔,主題分別是江戶滅火和單口相聲。古色古香的造型,已成人形町的地標。鐘塔設有自動裝置,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分別啟動小人偶播放表演,訴説人形町的象徵與過往的歷史。
由於人形燒老店的出名,再加上《新參者》的推波助瀾,讓很多人都誤以為人形町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這裡是賣人形燒的關係。其實是因為在德川家康時代,這一帶是江戶起源的商業地,繁華中凝聚出不少娛樂據點。例如,關東最早的歌舞伎表演,就是從人形町開始的。爾後,發展成更受到普羅大眾喜愛的人偶劇(人偶的日文即為人形),這附近便開始聚集許多的人偶技師,開了很多人偶店。一時之間,這裡便成為了人偶之鎮,故從口耳相傳中有了人形町這地名。
時至今日,除了在蒐集人偶大師辻村壽三郎的「壽三郎館」裏,可以看見多數華麗的人偶展覽之外,反而如今在人形町已少見人偶的蹤跡了。這也難怪大家會被美味的「人形燒」給喧賓奪主,以為地名是因人形燒而來的吧。
但請先別急著立刻就去買人形燒來吃。中午到訪人形町的話,不妨先從美味的午餐開始吧。無論如何應該一嘗的是「TAMAHIDE」(玉ひで)的親子丼。軍雞專賣店TAMAHIDE由將軍家禦鷹匠擔綱,創業于1760年,是一間迄今竟已超過256年的老鋪。來這間店,一定要在中午。因為這裡的招牌菜「親子丼」只有在中午才賣。若要問這間店的親子丼有何特色?不説不知道,説出來真是嚇一跳。原來,這裡就是親子丼的發源店。是的,如今我們所知道並且偶爾會在日本料理中吃到的親子丼飯,原來就是十九世紀,號稱從這間店發明出來的。光是這點特色就足夠了吧!特地來到人形町,豈有不來朝聖一番的道理?
每天中午都有可觀的排隊人潮,午後一點就不再接受排隊,也最好避免週六(週日休息)。想吃的話,建議早上開店11點半以前就去排隊。
柔潤的半熟蛋液,包裹起雞肉,起伏在美味的米飯上,好一片金黃耀眼的華麗景致。入口之際,滑順的蛋汁和彈牙的軍雞,帶著我追溯起經典菜色的原味,也品味著百年風華的人形町。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觀點。
雖然就算沒有東野圭吾的小説,人形町本身就夠具有歷史傳奇性了,然而回味無窮的小説、經典的人物,再加上故事發生的背景,對於一個地方的行銷,特別是針對外國人,其間接行銷的力量之強大,恐怕是讓許多日本人都難以想像的。
人形町的腹地並不廣,可以將散步的行程規劃在日本橋之後。在日本橋吃完午餐,來到人形町走走,再挑間茶店坐坐;又或者從午餐就來到這裡,選一間百年老鋪用餐,午後散步途經人形燒和鯛魚燒老店時,別忘記買份名物解解饞。
在人形町的大馬路上,應當會注意到有兩座高聳的鐘塔,主題分別是江戶滅火和單口相聲。古色古香的造型,已成人形町的地標。鐘塔設有自動裝置,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分別啟動小人偶播放表演,訴説人形町的象徵與過往的歷史。
由於人形燒老店的出名,再加上《新參者》的推波助瀾,讓很多人都誤以為人形町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這裡是賣人形燒的關係。其實是因為在德川家康時代,這一帶是江戶起源的商業地,繁華中凝聚出不少娛樂據點。例如,關東最早的歌舞伎表演,就是從人形町開始的。爾後,發展成更受到普羅大眾喜愛的人偶劇(人偶的日文即為人形),這附近便開始聚集許多的人偶技師,開了很多人偶店。一時之間,這裡便成為了人偶之鎮,故從口耳相傳中有了人形町這地名。
時至今日,除了在蒐集人偶大師辻村壽三郎的「壽三郎館」裏,可以看見多數華麗的人偶展覽之外,反而如今在人形町已少見人偶的蹤跡了。這也難怪大家會被美味的「人形燒」給喧賓奪主,以為地名是因人形燒而來的吧。
但請先別急著立刻就去買人形燒來吃。中午到訪人形町的話,不妨先從美味的午餐開始吧。無論如何應該一嘗的是「TAMAHIDE」(玉ひで)的親子丼。軍雞專賣店TAMAHIDE由將軍家禦鷹匠擔綱,創業于1760年,是一間迄今竟已超過256年的老鋪。來這間店,一定要在中午。因為這裡的招牌菜「親子丼」只有在中午才賣。若要問這間店的親子丼有何特色?不説不知道,説出來真是嚇一跳。原來,這裡就是親子丼的發源店。是的,如今我們所知道並且偶爾會在日本料理中吃到的親子丼飯,原來就是十九世紀,號稱從這間店發明出來的。光是這點特色就足夠了吧!特地來到人形町,豈有不來朝聖一番的道理?
每天中午都有可觀的排隊人潮,午後一點就不再接受排隊,也最好避免週六(週日休息)。想吃的話,建議早上開店11點半以前就去排隊。
柔潤的半熟蛋液,包裹起雞肉,起伏在美味的米飯上,好一片金黃耀眼的華麗景致。入口之際,滑順的蛋汁和彈牙的軍雞,帶著我追溯起經典菜色的原味,也品味著百年風華的人形町。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觀點。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喜愛櫻花?
中島惠
又到了櫻花盛開的賞花季節。令人遺憾的是,現在我在中國出差,無法觀賞今年的櫻花了。
2年前或3年前也是這樣的情況。一到4月以後,機票就將不斷漲價,因此我經常在3月內安排出差日程。
但是,就算沒機會觀賞櫻花,我也並不感到多麼遺憾。
當然,我也是日本人,非常喜歡櫻花,但並未狂熱到無論如何都要觀賞櫻花、否則就無法釋懷的程度。
作為日本人,我或許屬於比較另類的類型。大多數日本人一到每年3月中旬左右,就天天念叨「櫻花,櫻花,櫻花馬上盛開了。今年怎麼賞花?」在這段時間裏,在天氣預報的時間,電視也必定每天都播出「今年櫻花開花時間預測」。要問為何在天氣預報的時間播出,這是因為氣溫和櫻花開花存在密切關係。
櫻花由於光照的不同,開花時間就不一樣,同時因櫻花種類不同,也存在明顯差異。作為最為常見的櫻花品種,「染井吉野(somei—yoshino)」原本是由2種櫻花雜交而形成的櫻花,但在明治時代中期以後,普及到全國,成為在日本最能大量看見的代表性「日本櫻花」。
東京宣告櫻花開花,是在位於東京九段的靖國神社的吉野櫻盛開之時。在中國人之中,靖國神社非常有名,但靖國神社作為觀賞櫻花的勝地也廣為人知。
因此,不僅是日本各地的遊客趕來觀賞,最近中國和歐美遊客也非常多。這座神社內的1棵櫻花樹被認定為東京的「標本樹」,只要這棵櫻花盛開,就宣告東京的櫻花開花。
如果是在大阪,則以豐臣秀吉建造的大阪城中的櫻花樹作為「標本樹」。全國各地都有當地的「標本樹」,據此分別宣告櫻花開花。
在像沖繩縣那樣氣候溫暖的縣,2月櫻花已經盛開,而在靠近東京的靜岡縣,有名為「河津櫻」的開花早的品種,也在2月開花,並因此聞名。在北海道以及靠近北海道的東北地區,到4月底,最遲到5月上旬才能觀賞櫻花。也就是説,從沖繩縣到北海道,如果在各地旅行,能在2個多月時間裏觀賞櫻花。
日本的報導屬於東京一極集中型(我本人也在東京收看電視),因此在東京櫻花盛開之際,將成為日本人最大張旗鼓賞花的時間。自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時間每年都前後相差數天時間。
在電視中解説天氣的天氣預報員的工作是播出天氣預報,但最近很多人都幹勁十足地表示,「去年將開花日期預測弄錯了1天。非常抱歉。今年一定要預報準開花日期」。
就算預測弄錯1天左右,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日本人總是對此或喜或憂。
這主要是因為,這關係到日本的公司職員「何時舉行公司的賞花會?」在公司裏,很多時候由年輕員工籌備賞花會,但如果那天櫻花並未盛開,會讓上司感到生氣,或遭到抱怨。
當然,並非真正的生氣,而是一半帶著玩笑,但任何人都希望櫻花開得最美的時候舉行賞花會,因此年輕員工的壓力很大。正因為如此,這個時期天氣預報員的出場機會將增加。
最近,中國、東南亞和歐美的遊客也開始大量來到日本觀賞櫻花。很多時候櫻花成為遊客訪日的理由。在微信上,我的好幾個中國朋友發佈了「今年開花預測」。
我有時會客觀觀察為賞花而訪問日本的人,並撰寫報導,但像開頭所説的那樣,自己並不特別關注櫻花。
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説,賞花成為一家公司、一個部門一起去賞花的「公司活動」。但是,我並非公司職員,只能與朋友和家人一起去賞花。或許是由於我並不屬於一家公司,而是日本人中的少數派,所以才對櫻花沒有強烈興趣。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觀點
2年前或3年前也是這樣的情況。一到4月以後,機票就將不斷漲價,因此我經常在3月內安排出差日程。
但是,就算沒機會觀賞櫻花,我也並不感到多麼遺憾。
當然,我也是日本人,非常喜歡櫻花,但並未狂熱到無論如何都要觀賞櫻花、否則就無法釋懷的程度。
作為日本人,我或許屬於比較另類的類型。大多數日本人一到每年3月中旬左右,就天天念叨「櫻花,櫻花,櫻花馬上盛開了。今年怎麼賞花?」在這段時間裏,在天氣預報的時間,電視也必定每天都播出「今年櫻花開花時間預測」。要問為何在天氣預報的時間播出,這是因為氣溫和櫻花開花存在密切關係。
櫻花由於光照的不同,開花時間就不一樣,同時因櫻花種類不同,也存在明顯差異。作為最為常見的櫻花品種,「染井吉野(somei—yoshino)」原本是由2種櫻花雜交而形成的櫻花,但在明治時代中期以後,普及到全國,成為在日本最能大量看見的代表性「日本櫻花」。
東京宣告櫻花開花,是在位於東京九段的靖國神社的吉野櫻盛開之時。在中國人之中,靖國神社非常有名,但靖國神社作為觀賞櫻花的勝地也廣為人知。
因此,不僅是日本各地的遊客趕來觀賞,最近中國和歐美遊客也非常多。這座神社內的1棵櫻花樹被認定為東京的「標本樹」,只要這棵櫻花盛開,就宣告東京的櫻花開花。
如果是在大阪,則以豐臣秀吉建造的大阪城中的櫻花樹作為「標本樹」。全國各地都有當地的「標本樹」,據此分別宣告櫻花開花。
在像沖繩縣那樣氣候溫暖的縣,2月櫻花已經盛開,而在靠近東京的靜岡縣,有名為「河津櫻」的開花早的品種,也在2月開花,並因此聞名。在北海道以及靠近北海道的東北地區,到4月底,最遲到5月上旬才能觀賞櫻花。也就是説,從沖繩縣到北海道,如果在各地旅行,能在2個多月時間裏觀賞櫻花。
日本的報導屬於東京一極集中型(我本人也在東京收看電視),因此在東京櫻花盛開之際,將成為日本人最大張旗鼓賞花的時間。自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時間每年都前後相差數天時間。
在電視中解説天氣的天氣預報員的工作是播出天氣預報,但最近很多人都幹勁十足地表示,「去年將開花日期預測弄錯了1天。非常抱歉。今年一定要預報準開花日期」。
就算預測弄錯1天左右,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日本人總是對此或喜或憂。
這主要是因為,這關係到日本的公司職員「何時舉行公司的賞花會?」在公司裏,很多時候由年輕員工籌備賞花會,但如果那天櫻花並未盛開,會讓上司感到生氣,或遭到抱怨。
當然,並非真正的生氣,而是一半帶著玩笑,但任何人都希望櫻花開得最美的時候舉行賞花會,因此年輕員工的壓力很大。正因為如此,這個時期天氣預報員的出場機會將增加。
最近,中國、東南亞和歐美的遊客也開始大量來到日本觀賞櫻花。很多時候櫻花成為遊客訪日的理由。在微信上,我的好幾個中國朋友發佈了「今年開花預測」。
我有時會客觀觀察為賞花而訪問日本的人,並撰寫報導,但像開頭所説的那樣,自己並不特別關注櫻花。
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説,賞花成為一家公司、一個部門一起去賞花的「公司活動」。但是,我並非公司職員,只能與朋友和家人一起去賞花。或許是由於我並不屬於一家公司,而是日本人中的少數派,所以才對櫻花沒有強烈興趣。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觀點
台灣最"輕"的旅行
「雲林,雖不見大山大水,卻有淡靜農村;雖非貴婦名媛,卻是純樸碧玉。主打台灣最"輕"的旅行,展現雲林深度旅遊的軟實力」。雲林縣長李進勇今指出,日前以「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計畫,率縣府團隊向交通部觀光局簡報「跨域亮點計畫」,爭取到交通部觀光局最高3億元軟硬體建設經費的補助。
交通部觀光局所舉辦之競爭型「跨域亮點計畫」甫於10月7日完成評選,全國共有16個縣市提出申請,參與角逐;由觀光局自其中選出6處國際觀光遊憩亮點計畫,依每個縣市提案內容,給予最高3億元軟硬體建設經費的補助,雲林縣長李進勇今10月13日(二)在縣府親民空間,協同斗六市長謝淑亞、古坑鄉長黃意玲、林內鄉長張維崢共同向雲林鄉親宣告以「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計畫,獲得評審委員一致青睞脫穎而出的好消息。
李進勇表示,「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計畫,以雲東地區包括斗六、古坑及林內為核心,結合優質農業、文化創意、地質生態,發展輕旅行為訴求,預計於104~107年逐步打造雲東地區成為嶄新國際觀光魅力據點,讓雲林成為國際觀光客在都會區外的旅遊首選,而雲東台三旅遊帶則為探索台灣綠色旅程的新櫥窗。。
雲東地區位在台灣日月潭、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千萬年遊客量的觀光門戶軸帶上,隨著年底高鐵虎尾站通車,加上即將落成啟用的故宮南院,未來觀光發展潛力無限。城鄉處長陳東松表示,本次提案由縣府城鄉處與文化處攜手合作,團隊歷經半年多努力,與斗六市、古坑鄉、林內鄉公所、地方觀光協會、產業、社區及產學合作培力組織等召開近場40場策略關係人會議,擬具地方觀光發展共識,運用環境品牌加值概念,融入雲林在地特色打造觀光品牌DNA,以「台灣最輕的旅行,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為訴求,透過「一軸(台三線)、二核(斗六、古坑)、五個主題遊程」,打造雲東台三旅遊帶。
未來結合雲東地區交通樞紐規劃兩處旅遊櫥窗-包括以市集、產業行銷為主題的「古坑綠隧交流驛站」;旅運、環教文創為主題的「斗六社口旅服中心」,提供境外觀光客旅遊服務、建立雲林觀光意象;另結合五個主題遊程建置友善旅遊環境,包含開發慢食旅遊產品-行動市集、食藝廚房、食尚地圖,兩條主題好行騎乘路線-林內騎旅、石榴班至湖山水庫的微旅行,活化閒置空間、整合食農產地服務,提供多種產地食宿生活體驗。
另外,計畫將開發智慧運輸旅遊服務平台「雲林U-Ker軟體APP」,串聯縣內遊程、活動、旅運方式、景點介紹、購物平台資訊,為觀光客提供便利、客製化、國際化的旅遊服務。在行銷宣傳行動上,發展雲林食采節、雲林辦桌等食藝慶典,推動社區小旅行產業輔導計畫、高鐵旅遊假期計畫、Ted交流年會等配套計畫,打開一扇行銷雲林的窗,提高雲林觀光旅遊的國際能見度。預計10年後達到每年300萬旅遊人次的目標,透過觀光發展,帶動地方產業升級,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返鄉。
雲林,雖不見大山大水,卻有淡靜農村;雖非貴婦名媛,卻是純樸碧玉。主打台灣最"輕"的旅行,展現雲林深度旅遊的軟實力。農業首都雲林不僅有豐饒的物產;更是台灣咖啡產業的搖籃,全國最具規模的有機農業及設施農業產區,近幾年陸續吸引許多青年返鄉,青創潮農、社區達人,結合文化創意與觀光休閒產業的推動,開啟以農業為基礎的六級產業發展契機。
配合雲林別具特色的常民文化,廟會、布袋戲、花鼓陣、武術;得天獨厚的環境生態資源,包括草嶺國家級地質景觀、沿海溼地、紫斑蝶、八色鳥等,未來在觀光發展上期能以綠色假期為主軸,展開與國內外觀光客的對話與共鳴。
交通部觀光局所舉辦之競爭型「跨域亮點計畫」甫於10月7日完成評選,全國共有16個縣市提出申請,參與角逐;由觀光局自其中選出6處國際觀光遊憩亮點計畫,依每個縣市提案內容,給予最高3億元軟硬體建設經費的補助,雲林縣長李進勇今10月13日(二)在縣府親民空間,協同斗六市長謝淑亞、古坑鄉長黃意玲、林內鄉長張維崢共同向雲林鄉親宣告以「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計畫,獲得評審委員一致青睞脫穎而出的好消息。
李進勇表示,「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計畫,以雲東地區包括斗六、古坑及林內為核心,結合優質農業、文化創意、地質生態,發展輕旅行為訴求,預計於104~107年逐步打造雲東地區成為嶄新國際觀光魅力據點,讓雲林成為國際觀光客在都會區外的旅遊首選,而雲東台三旅遊帶則為探索台灣綠色旅程的新櫥窗。。
雲東地區位在台灣日月潭、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千萬年遊客量的觀光門戶軸帶上,隨著年底高鐵虎尾站通車,加上即將落成啟用的故宮南院,未來觀光發展潛力無限。城鄉處長陳東松表示,本次提案由縣府城鄉處與文化處攜手合作,團隊歷經半年多努力,與斗六市、古坑鄉、林內鄉公所、地方觀光協會、產業、社區及產學合作培力組織等召開近場40場策略關係人會議,擬具地方觀光發展共識,運用環境品牌加值概念,融入雲林在地特色打造觀光品牌DNA,以「台灣最輕的旅行,雲遊3林-慢食、好行、悠遊居」為訴求,透過「一軸(台三線)、二核(斗六、古坑)、五個主題遊程」,打造雲東台三旅遊帶。
未來結合雲東地區交通樞紐規劃兩處旅遊櫥窗-包括以市集、產業行銷為主題的「古坑綠隧交流驛站」;旅運、環教文創為主題的「斗六社口旅服中心」,提供境外觀光客旅遊服務、建立雲林觀光意象;另結合五個主題遊程建置友善旅遊環境,包含開發慢食旅遊產品-行動市集、食藝廚房、食尚地圖,兩條主題好行騎乘路線-林內騎旅、石榴班至湖山水庫的微旅行,活化閒置空間、整合食農產地服務,提供多種產地食宿生活體驗。
另外,計畫將開發智慧運輸旅遊服務平台「雲林U-Ker軟體APP」,串聯縣內遊程、活動、旅運方式、景點介紹、購物平台資訊,為觀光客提供便利、客製化、國際化的旅遊服務。在行銷宣傳行動上,發展雲林食采節、雲林辦桌等食藝慶典,推動社區小旅行產業輔導計畫、高鐵旅遊假期計畫、Ted交流年會等配套計畫,打開一扇行銷雲林的窗,提高雲林觀光旅遊的國際能見度。預計10年後達到每年300萬旅遊人次的目標,透過觀光發展,帶動地方產業升級,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返鄉。
雲林,雖不見大山大水,卻有淡靜農村;雖非貴婦名媛,卻是純樸碧玉。主打台灣最"輕"的旅行,展現雲林深度旅遊的軟實力。農業首都雲林不僅有豐饒的物產;更是台灣咖啡產業的搖籃,全國最具規模的有機農業及設施農業產區,近幾年陸續吸引許多青年返鄉,青創潮農、社區達人,結合文化創意與觀光休閒產業的推動,開啟以農業為基礎的六級產業發展契機。
配合雲林別具特色的常民文化,廟會、布袋戲、花鼓陣、武術;得天獨厚的環境生態資源,包括草嶺國家級地質景觀、沿海溼地、紫斑蝶、八色鳥等,未來在觀光發展上期能以綠色假期為主軸,展開與國內外觀光客的對話與共鳴。
從真實數據檢視「2025非核家園」的可能性
林登峯 (電機工程博士,曾任職美國貝爾實驗室)
明明不缺電的台灣,在官方謊言假話的洗腦下,花3000億元蓋了危險的核四。這是用「假理性」遂行「不理性」最典型的案例。
今年大選,小英提出了「2025非核家園」。很多人對此都有相當的質疑。
如果要廢核,就是要把核一,核二及核三都除役,核四不商轉,這樣會不會電力不夠?如果要建新的發電廠,費用會不會很高?電價不會上漲嗎?會上漲多少?
本文將以真實的數據分析來回答上面幾個問題。我們所用的數據,除非有特別的說明,都是台電公布的。根據這些分析,我們也會提出幾個相信是可行的方法,包括技術性及非技術性的建議。
台灣的電力需求
台灣的電力需求有多少?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也許可以看看過去的用電歷史。
表一是我根據台電公布的數據,整理出來最近二十年台灣的用電情形。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表的前十年,台灣的用電增加了超過60%,但是後十年的增加率卻不到20%。
這個趨勢很像美國,他們也有產業外移。過去十年,他們的工業用電幾乎已無成長。台灣還有成長,但是已經不多。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經濟成長都是集中在知識經濟,像軟體,生化製藥等工業。和過去的製造業不同。這些新興的工業(像Google或 Face Book)所需要的電量是非常小的,所以整體的工業用電沒有增加。
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如果是以創新、產業升級發展為主軸,集中在軟體及生化,那麼電力成長需求應該不會比過去十年多,到了2025年,可能只有不到 15% 成長的需要,不是以前每十年就加倍的情形。下面我會用另外一組數字做更深入的分析。
台電對電力需求的預估
核四本來是預計在2010 年要開始商轉,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拖,到了最後更決定封存。
台電曾數次警告如果核四沒有商轉,台灣的電力會不夠。但是到目前為止,台灣似乎並沒有問題。為什麼會這樣?
只要看表一就一目瞭然,從2010 到 2015 年台灣的用電量成長6.8%;但是在2009 年,台灣電力的備用容量率是28.1%,在2010年也有23.4%。也就是說在2010年的年頭,台灣還有28.1%的「剩電」,這五年來用電只有成長6.8%,當然不會有問題。所以很顯然,台電高估了台灣的電力需求。
電力需求的估計,事實上是反核及擁核人士之間最大的爭執點之一。慕容理深曾經在2014年對這個問題做了相當深入的研究(請見盡信官方版的台灣電力需求預測,你就輸了),他把過去十幾年來台電對於電力需求的預測和實際的用電量很有耐心的畫在一起(請見下圖),發現台電的預測幾乎每一年都不準,都高估。
圖一 台電的電力需求預測和實際用電比較
台電的電力需求預測是根據台灣經濟的GDP 預測算的。據我所知,世界各國對於電力需求的預估也都是這樣算的。
理論上電力的消耗應該和國民的經濟活動量成正比,也就是說和GDP成正比。為什麼台電的數字一直高估?
因為台灣的GDP和世界各國的算法不一樣,台灣的GDP 是包含台灣人在外國賺的錢(請見數字會說謊:欺騙人民的台灣GDP);也就是說,如果用目前的算法,台電的用電量估計是包括台灣人在海外的經濟活動。這些台灣人在海外的經濟活動和台灣人在台灣本地的用電有什麼關係?
當然沒有。所以這些預測當然會高估。 其實這和台電無關,問題在經濟部。
我曾在《想想論壇》和讀者對答時指出:聯合國在2010年就已通知世界各國,要求他們如果把本國人在外國賺的也算在內,應叫GNI (Gross National Income),如果只算本國的經濟收入才叫 GDP。他們也要求世界各國都通報 GNI。所以目前 IMF只公告 GNI,世界銀行用 GDP。台灣目前的 GDP 其實是聯合國的 GNI。 討論時經濟部也有人上網,同意我的看法。
在評估國內各種需求時,應該用 GDP,不應用 GNI。希望新政府成立後,能夠更改GDP 的算法,和世界同步。不要再自欺欺人。
未來十年的電力需求:我的估計
我對於經濟部計算的GDP,坦白說,非常沒有信心。以去年為例,去年外銷的成長是負的,建築業的成長也是負的,房地產普遍下跌,股票也跌。能想到的幾個和 GDP 有關的幾個成份都是負的。但是被經濟部把這幾個負的加起來以後,卻像變魔術一樣變成正的。他們説去年經濟有成長。你相信嗎?
如果GDP不可靠,那要用什麼?想來想去,有一個政府公告的數字,也許可以參考。就是台灣的出口。
台灣的電力最大的消耗者就是工業用電,佔一半以上。大部分的工業產品也都外銷。台灣的外銷數字相當程度代表了台灣工業的產值。
另外一點,台灣的百業其實受外銷的影響很大,外銷好,大家的收入比較高,消費也會比較高。會影響民間其他各業。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平常出口的數字都是海關統計的,作弊的可能性比較小。圖二就是根據經濟部公告的數字做出的。
圖二 台灣2000年後的出口,單位百萬美元
這張圖也相當程度反應了馬政府這八年來的成績。從2011年台灣實行ECFA以後,台灣的出口基本上就沒有成長。
也就是說,這八年來,除了前兩、三年受到以前扁政府政策的影響,有一點成長外,其他幾年台灣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在原地踏步。馬政府不是「零意外」,是「意外零」成長。
我相信這個圖比GDP的數字更真確。也使人看了難過。難怪有很多人會「㧓狂」!所以這幾年台灣真正的GDP應該是沒有什麼成長的。政客們許多經濟成長的預測,到了後來都證明是過於樂觀。這也是為什麼沒有核四,還是沒有問題。因為經濟根本沒有成長,用電當然不會增加多少。
台電對於台灣電力需求的估計當然是根據政客們對GDP成長的預估。所以他們的估計過高是當然。真正講起來,他們的估計不準也不是他們的問題,是政客們的問題。
這個圖也告訴我,未來的兩三年,台灣的工業成長也不太可能會超過2010年的水準。也就是說,再來的兩三年,用電的需求不太可能會高漲太多。
前面說過,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如果是以創新、產業升級發展為主軸, 電力成長需求應該不會比過去十年多。
根據圖二及表一,從2000到2010年,台灣的外銷成長了80%, 用電增加了40%;2010到2015年,外銷沒成長,用電增了約6.8%。
2016年以後呢?短期內即使有貨貿協議,也不會有什麼用。因為我們賣到中國的,幾乎90%都是賣給台商,加工後再出口到歐美。現在歐美市場很弱,所以能幫忙增加有限。(請見中國公布的數字證明ECFA 對台灣無效)不過也許可以幫忙減少中國國內工業產品不公平的競爭,減少出口中國衰減。但是如果有了貨貿,中國進口會增加,那些本來在台灣生產的產品變没有了。所以對於台灣的用電,不一定會增加。
如果台灣能夠成功推動產業升級,也許再來十年,外銷有可能再增30~40%。如果這裡面有一大部分是軟體及生化,很難想像電力成長需求會超過15%。
不過如果再加上核一、核二及核三的除役(12.5%),電力需求可能會達到30% 。
和過去的經驗相比,就算沒有核能,應該還是相當可行。不過這些30% 的增加,只要能提高效率,還是可以減小下來。
明明不缺電的台灣,在官方謊言假話的洗腦下,花3000億元蓋了危險的核四。這是用「假理性」遂行「不理性」最典型的案例。
今年大選,小英提出了「2025非核家園」。很多人對此都有相當的質疑。
如果要廢核,就是要把核一,核二及核三都除役,核四不商轉,這樣會不會電力不夠?如果要建新的發電廠,費用會不會很高?電價不會上漲嗎?會上漲多少?
本文將以真實的數據分析來回答上面幾個問題。我們所用的數據,除非有特別的說明,都是台電公布的。根據這些分析,我們也會提出幾個相信是可行的方法,包括技術性及非技術性的建議。
台灣的電力需求
台灣的電力需求有多少?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也許可以看看過去的用電歷史。
表一是我根據台電公布的數據,整理出來最近二十年台灣的用電情形。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表的前十年,台灣的用電增加了超過60%,但是後十年的增加率卻不到20%。
這個趨勢很像美國,他們也有產業外移。過去十年,他們的工業用電幾乎已無成長。台灣還有成長,但是已經不多。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經濟成長都是集中在知識經濟,像軟體,生化製藥等工業。和過去的製造業不同。這些新興的工業(像Google或 Face Book)所需要的電量是非常小的,所以整體的工業用電沒有增加。
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如果是以創新、產業升級發展為主軸,集中在軟體及生化,那麼電力成長需求應該不會比過去十年多,到了2025年,可能只有不到 15% 成長的需要,不是以前每十年就加倍的情形。下面我會用另外一組數字做更深入的分析。
台電對電力需求的預估
核四本來是預計在2010 年要開始商轉,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拖,到了最後更決定封存。
台電曾數次警告如果核四沒有商轉,台灣的電力會不夠。但是到目前為止,台灣似乎並沒有問題。為什麼會這樣?
只要看表一就一目瞭然,從2010 到 2015 年台灣的用電量成長6.8%;但是在2009 年,台灣電力的備用容量率是28.1%,在2010年也有23.4%。也就是說在2010年的年頭,台灣還有28.1%的「剩電」,這五年來用電只有成長6.8%,當然不會有問題。所以很顯然,台電高估了台灣的電力需求。
電力需求的估計,事實上是反核及擁核人士之間最大的爭執點之一。慕容理深曾經在2014年對這個問題做了相當深入的研究(請見盡信官方版的台灣電力需求預測,你就輸了),他把過去十幾年來台電對於電力需求的預測和實際的用電量很有耐心的畫在一起(請見下圖),發現台電的預測幾乎每一年都不準,都高估。
圖一 台電的電力需求預測和實際用電比較
台電的電力需求預測是根據台灣經濟的GDP 預測算的。據我所知,世界各國對於電力需求的預估也都是這樣算的。
理論上電力的消耗應該和國民的經濟活動量成正比,也就是說和GDP成正比。為什麼台電的數字一直高估?
因為台灣的GDP和世界各國的算法不一樣,台灣的GDP 是包含台灣人在外國賺的錢(請見數字會說謊:欺騙人民的台灣GDP);也就是說,如果用目前的算法,台電的用電量估計是包括台灣人在海外的經濟活動。這些台灣人在海外的經濟活動和台灣人在台灣本地的用電有什麼關係?
當然沒有。所以這些預測當然會高估。 其實這和台電無關,問題在經濟部。
我曾在《想想論壇》和讀者對答時指出:聯合國在2010年就已通知世界各國,要求他們如果把本國人在外國賺的也算在內,應叫GNI (Gross National Income),如果只算本國的經濟收入才叫 GDP。他們也要求世界各國都通報 GNI。所以目前 IMF只公告 GNI,世界銀行用 GDP。台灣目前的 GDP 其實是聯合國的 GNI。 討論時經濟部也有人上網,同意我的看法。
在評估國內各種需求時,應該用 GDP,不應用 GNI。希望新政府成立後,能夠更改GDP 的算法,和世界同步。不要再自欺欺人。
未來十年的電力需求:我的估計
我對於經濟部計算的GDP,坦白說,非常沒有信心。以去年為例,去年外銷的成長是負的,建築業的成長也是負的,房地產普遍下跌,股票也跌。能想到的幾個和 GDP 有關的幾個成份都是負的。但是被經濟部把這幾個負的加起來以後,卻像變魔術一樣變成正的。他們説去年經濟有成長。你相信嗎?
如果GDP不可靠,那要用什麼?想來想去,有一個政府公告的數字,也許可以參考。就是台灣的出口。
台灣的電力最大的消耗者就是工業用電,佔一半以上。大部分的工業產品也都外銷。台灣的外銷數字相當程度代表了台灣工業的產值。
另外一點,台灣的百業其實受外銷的影響很大,外銷好,大家的收入比較高,消費也會比較高。會影響民間其他各業。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平常出口的數字都是海關統計的,作弊的可能性比較小。圖二就是根據經濟部公告的數字做出的。
圖二 台灣2000年後的出口,單位百萬美元
這張圖也相當程度反應了馬政府這八年來的成績。從2011年台灣實行ECFA以後,台灣的出口基本上就沒有成長。
也就是說,這八年來,除了前兩、三年受到以前扁政府政策的影響,有一點成長外,其他幾年台灣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在原地踏步。馬政府不是「零意外」,是「意外零」成長。
我相信這個圖比GDP的數字更真確。也使人看了難過。難怪有很多人會「㧓狂」!所以這幾年台灣真正的GDP應該是沒有什麼成長的。政客們許多經濟成長的預測,到了後來都證明是過於樂觀。這也是為什麼沒有核四,還是沒有問題。因為經濟根本沒有成長,用電當然不會增加多少。
台電對於台灣電力需求的估計當然是根據政客們對GDP成長的預估。所以他們的估計過高是當然。真正講起來,他們的估計不準也不是他們的問題,是政客們的問題。
這個圖也告訴我,未來的兩三年,台灣的工業成長也不太可能會超過2010年的水準。也就是說,再來的兩三年,用電的需求不太可能會高漲太多。
前面說過,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如果是以創新、產業升級發展為主軸, 電力成長需求應該不會比過去十年多。
根據圖二及表一,從2000到2010年,台灣的外銷成長了80%, 用電增加了40%;2010到2015年,外銷沒成長,用電增了約6.8%。
2016年以後呢?短期內即使有貨貿協議,也不會有什麼用。因為我們賣到中國的,幾乎90%都是賣給台商,加工後再出口到歐美。現在歐美市場很弱,所以能幫忙增加有限。(請見中國公布的數字證明ECFA 對台灣無效)不過也許可以幫忙減少中國國內工業產品不公平的競爭,減少出口中國衰減。但是如果有了貨貿,中國進口會增加,那些本來在台灣生產的產品變没有了。所以對於台灣的用電,不一定會增加。
如果台灣能夠成功推動產業升級,也許再來十年,外銷有可能再增30~40%。如果這裡面有一大部分是軟體及生化,很難想像電力成長需求會超過15%。
不過如果再加上核一、核二及核三的除役(12.5%),電力需求可能會達到30% 。
和過去的經驗相比,就算沒有核能,應該還是相當可行。不過這些30% 的增加,只要能提高效率,還是可以減小下來。
想致富,先整理心理帳戶。
林靜君
為了消費集點換購鑄鐵鍋,彤彤最近下班有空就往大賣場跑。
「還差150元多一點,要再多拿兩瓶洗髮精還是買衛生紙?可是拿衛生紙搭公車實在不好看,......」自己一個人租屋居住,日用品消耗有限,彤彤在貨架前遲遲無法決定,內心小劇場忙碌不已。
決定買洗髮精時,腦中沒來由的浮現往日細瑣碎片。
「做人要勤儉,再辛苦我一定會讓妳們......」爸爸一喝酒見到子女就會把「勤儉致富」家訓出來講一次。通常出面解圍的是媽媽,邊唸著「你最勤勞,最勤勞喝酒。再多的錢也被你喝光。」,邊為爸爸端上一碟小魚乾花生。
人窮不是病,窮來要人命
彤彤快四十歲,到這年紀益發覺得端上小魚乾花生的媽媽,有多慣著爸爸。因為,日常生活,她自己一碟醬菜,幾片菜葉,就是一餐。當學生的時候,彤彤當著媽媽的面說嫌她把自己搞得那麼寒酸,媽媽反問她:「不然妳以為你們姊弟學費怎麼來?」再後來。媽媽胃疼捨不得上醫院,怕花錢,吞自己胃藥、止痛藥了事,剛過五十歲到醫院檢查,已經是胃癌末期,三個月就走了。
自此,彤彤相信「人窮不是病,窮起來要人命」,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淪為窮人,一定要致富。花錢時,總要來回琢磨,要找到最佳方案,深怕多付了一毛錢。偶而多買條護唇膏都覺得奢侈而有愧疚感。雖然對工作不滿意,但跳槽也有風險,因而絕不輕舉妄動,也就這樣不上不下過了十幾年。
命中注定不帶財?
唯一讓彤彤心甘情願掏錢的是各種投資機會,股票、黃金、基金、未上市股票,人家說什麼好,她就一股腦投進去。只是命運好像總是和自己作對,幾番「買高賣低」下來,攤開存摺餘額看了著實心酸。算命的說過,她命裡缺財水。
小心翼翼把集點貼紙放入皮夾,站在路邊等公車,車潮移動緩慢等到恍神,彤彤又想起,過兩天她手中的生技股要「解盲」了,內線消息說一定會通過,會有大漲行情。「一定要漲啊!」就靠這一檔,彤彤幾乎要自言自語了。惱人的春雨在車燈的探照下,一絲一絲忽左忽右飄移,「怎麼有錢的夢想比這雨絲還要渺渺茫茫?」心裡隱約有些不安。
--------------------------------------------------------------------------------------------------------------
「我要變有錢」這是許多人的願望,但最終願望能成真者並不多。是因為不夠努力嗎?從現實生活中驗證,正好相反,有時是太過努力,而困住自己。
太過努力而把自己困住,聽來真不順耳!我們的教育強調認真、努力是美德,要接受努力不一定是好事,心裡面的確會覺得「卡卡的」。但是,想一想陷在網子裡的動物拼命掙扎的下場,牠們的確是愈是奮力,受傷愈嚴重。努力的前提是要目標與方法都無誤,才有效益,不管是與人與事甚至對金錢物質也一樣。要談致富,先釐清楚行為模式,認識我們內心的運作機制,避免行為與目標背道而馳,這是重要的。
清點心理帳戶
認識「心理帳戶」是建立與金錢正向關係的路徑之一。此概念最早由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賽勒(Richard H. Thaler)提出,他認為在人們會依照金錢來源、用途、形式和金額大小而在心裡面分類,這個分類在心中形成不同的「心理帳戶」,每個帳戶裡的錢是不相互流通的,且人們對不同的帳戶有不同的態度。例如中樂透等「意外之財」比工作薪水等「辛苦錢」更容易被花掉,中發票的錢一定馬上被花掉;投資股票時將「帳面損失」與「變現後損失」分開,股票下跌時,告訴自己不賣出就不會賠錢;刷卡時的消費金額高於使用現金等等。
帳戶偏誤形成人們不理性決策而影響財務行為。從整體角度來說,錢就是錢。月薪與年終獎金一樣是個人所得,出國旅遊開銷與投資虧損,一樣是財務的減少。但是因為心理上我們我們把這些事情分開,心理帳戶互不相通,而使財務蒙受損失。
因此,清點自己的心理帳戶,把帳戶整併成為同一帳戶作財務決策時思維,是建立與金錢良好關係的第一步驟。例如如果家庭經濟條件改變,一定要送小孩讀私校,「栽培小孩不能省」的支出帳戶就要調整。或者,調整對投資的看法,不要再投資賠鉅額,笑笑用「投資有賺有賠」自我安慰,卻始終捨不得花小錢去買書上課把基本的功夫弄懂。
金錢是認識人的線索
人與金錢之間的連結,不只是消費、儲蓄、投資這些行為表現。金錢是認識人的線索,我們與金錢的關係,通常也藏有認識自己的絕佳線索。有的人明明口袋沒有幾塊錢,但是卻能安然自在?有的人很有錢,但是卻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
有人對他人慷慨,對自己吝嗇,相反的,也有對他人一毛不拔,對自己揮霍。
簡單來說,人們會將過去不同的與金錢相關的經驗內化,形成對金錢的感受、認知、行為反應。因為經驗的(輸入)不一樣,所以反應(輸出)出來的就不同。
但從生命早期經驗開始的探索
將心理帳戶概念擴大並深入來想,常會看到我們所設定的帳戶與行為中的「一定」、「應該」、「必須」等相連結。而這些信念通常可追溯到我們生命早期經驗,尤其是父母親的影響。
一直在擔心沒有錢的父母親,也容易養育出對金錢沒有安全感的小孩。在沒有金錢安全感環境下成長的小孩,日後對金錢的態度極有可能兩極:一為視金錢如無物,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另一為對金錢過度重視,或是不管再有多少錢,都覺得不夠,活在金錢匱乏的恐懼裡。
父母不要把自己苦變成孩子的苦。一位朋友說,過去他不管賺多少錢,心裡都不踏實,花錢也不覺得開心,更存不下錢。他費了很大的力氣,理解到自己對錢懷有罪惡感,因為幼時父母總強調他們如何拼命賺錢為子女犧牲,後來父親過逝,自那時開始他潛意識把錢與弒父連結在一起,心理面一直住著那個以為自己要花錢而害死爸爸的小孩。意識到這個連結之後,朋友客觀回想,一天抽兩包菸的爸爸,被肺癌奪命,這不是當時的他可以控制的,想通這一點,花錢也就不再愧疚。
過去適用的現在不一定適合
生活裡,有不少人如本文中的彤彤,對生活所用斤斤計較,但是對投資又一股腦的大方,同樣是處理金錢,但是態度判若兩人。來自於過去生活經驗的樽節與保守,當年一定有它的功效,例如生存所需、完成學業,但是在階段性的任務完成之後就可以改變。
如果總是放眼於要省多少錢,在計算之間被恐懼損失綁架,反而會影響生活品質。壓抑住需求太久,在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情況下,會打亂整體理性的判斷。回頭想想,和當年的自己相比,今天的擁有的資源已經不同,將基本生存的恐懼,調整為生活的安排與考量,整理好心理帳戶,日子常能真的富裕。
美麗的發現
朵朵
無所事事的下午,你偶然路過某個安靜的轉角,看見牆邊的石磚縫裡冒出綠色的草葉,而且還開了嫩黃的小花。
那其實不是一個適合植物的好環境,可是它們還是那樣自在,那樣欣欣向榮。
於是你被鼓舞了。你感謝與這生機盎然的一景如此偶然的相逢。
只是幾株不起眼的小草花而已,對你來說卻像是一個永恆的春天。
心情悠閒,處處就是美麗的發現。
無所事事的下午,你偶然路過某個安靜的轉角,看見牆邊的石磚縫裡冒出綠色的草葉,而且還開了嫩黃的小花。
那其實不是一個適合植物的好環境,可是它們還是那樣自在,那樣欣欣向榮。
於是你被鼓舞了。你感謝與這生機盎然的一景如此偶然的相逢。
只是幾株不起眼的小草花而已,對你來說卻像是一個永恆的春天。
心情悠閒,處處就是美麗的發現。
朵朵小語 敲門的天使
朵朵
你的門外有人正在輕輕地敲門,你聽見了嗎?
不,你沒有聽見,因為你沉浸在某種憂慮之中,未曾注意到那輕柔的敲門聲。
所以你也不會知道,來敲門的是一位天使,如果你開門,他將帶給你許多喜悅。
因為你一直不開門,所以天使只好悄悄走開了。
親愛的,憂慮會讓你不斷錯過生命中美好的事物,甚至讓你把上門來的天使擋在門外。
放下你的憂慮吧,那麼,才能迎接喜悅的天使到來。
你的門外有人正在輕輕地敲門,你聽見了嗎?
不,你沒有聽見,因為你沉浸在某種憂慮之中,未曾注意到那輕柔的敲門聲。
所以你也不會知道,來敲門的是一位天使,如果你開門,他將帶給你許多喜悅。
因為你一直不開門,所以天使只好悄悄走開了。
親愛的,憂慮會讓你不斷錯過生命中美好的事物,甚至讓你把上門來的天使擋在門外。
放下你的憂慮吧,那麼,才能迎接喜悅的天使到來。
中國金融業以外的民間債務,自2008年以來激增,已達GDP的兩倍,相當於1989年日本資產泡沫化末期的水準。
中國民間債務激增,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中國金融機構以外的企業和個人,截至去年九月底負債廿一.五兆美元,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二○五%,接近日本資產泡沫化末期水準。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陷入「失落十年」,債務清理並引發一九九○年代後期的金融危機。
《日經新聞》報導,中國企業和個人債務過多的嚴重性,已引發廿國集團(G20)財金首長重視,警告中國負債過多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風險。中國本身也意識到去槓桿和降低債務的必要性,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宣示促進經濟轉型及供給面改革,要化解過剩產能,淘汰無法獲利的「殭屍企業」,但短期可能伴隨失業和銀行不良債權增加等「陣痛」。
《日經新聞》報導,中國企業和個人債務過多的嚴重性,已引發廿國集團(G20)財金首長重視,警告中國負債過多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風險。中國本身也意識到去槓桿和降低債務的必要性,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宣示促進經濟轉型及供給面改革,要化解過剩產能,淘汰無法獲利的「殭屍企業」,但短期可能伴隨失業和銀行不良債權增加等「陣痛」。
G20財金首長憂遭拖累
BIS數據顯示,中國民間債務餘額較二○○八年十二月底急增三倍,主因中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祭出四兆人民幣的刺激措施,促使中國企業和民間大量借貸投資,迄今粗鋼生產量占全球一半,生產過剩導致通縮壓力升高,且透過出口價格下滑蔓延至海外。
中國廿一.五兆美元的民間債務,企業債務占八成、達十七.四兆美元。此外,中國含金融業在內的債務已達GDP的二四八.六%,遠高於新興國家平均一七四.七%。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本月已先後調降中國政府、卅八家國有企業及廿五家金融機構的評等展望至「負向」。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也警告,應注意中國負債比率較高的「金屬、資源、房地產和建築等企業的債務違約風險」;中國家庭負債也因房貸增加,從金融海嘯時的○.八兆美元激增至四兆美元。
BIS數據顯示,中國民間債務餘額較二○○八年十二月底急增三倍,主因中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祭出四兆人民幣的刺激措施,促使中國企業和民間大量借貸投資,迄今粗鋼生產量占全球一半,生產過剩導致通縮壓力升高,且透過出口價格下滑蔓延至海外。
中國廿一.五兆美元的民間債務,企業債務占八成、達十七.四兆美元。此外,中國含金融業在內的債務已達GDP的二四八.六%,遠高於新興國家平均一七四.七%。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本月已先後調降中國政府、卅八家國有企業及廿五家金融機構的評等展望至「負向」。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也警告,應注意中國負債比率較高的「金屬、資源、房地產和建築等企業的債務違約風險」;中國家庭負債也因房貸增加,從金融海嘯時的○.八兆美元激增至四兆美元。
中國若通縮 衝擊全球
《日經新聞》分析,日本在泡沫經濟破裂後,花了十年時間清理債務;美國二○○八年九月債務達GDP的一六九%,花了四年時間縮減債務;中國企業和個人若優先償債,消費和投資將減少,不僅影響景氣,甚至可能陷入通縮。
日本券商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宮崎浩則警告,中國若發生通縮,將導致金融體系不穩,可能衝擊日本、美國和歐洲。
《日經新聞》分析,日本在泡沫經濟破裂後,花了十年時間清理債務;美國二○○八年九月債務達GDP的一六九%,花了四年時間縮減債務;中國企業和個人若優先償債,消費和投資將減少,不僅影響景氣,甚至可能陷入通縮。
日本券商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宮崎浩則警告,中國若發生通縮,將導致金融體系不穩,可能衝擊日本、美國和歐洲。
沒有人為翁啟惠出來說一句話,叫他情何以堪。
張經緯
自從3月22日開始報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之後在2天之內,台灣媒體已經發出超過322篇採用負面批評責難翁院長的新聞報導。除了中央研究院發出一篇澄清稿回應之外,沒有人為翁院長出來說一句話。
翁院長是國際級知名學者,已經出版的學術論文超過732篇,拿到的專利光在美國就有114項。這樣一位勤奮努力了不起的學者受到眾人的羞辱,叫他情何以堪?
翁院長是世界級醣分子合成及醣蛋白研究的佼佼者。人體內有90%以上的蛋白質和醣分子連接形成醣蛋白,由於醣分子的高度複雜性,大部分學者寧可研究由21種胺基酸所組成的蛋白質或是由4種對稱鹼基所組成的DNA。醣分子在生理上的作用,由翁院長開啟研究之風,逐漸被人了解它在疾病診斷及治療心臟病、中風及各種發炎疾病的功用,並可能開發乳癌及廣效性流感疫苗。並於2014年獲得沃爾夫化學獎,有望獲得諾貝爾化學或醫學獎。姑不論是否得到諾貝爾獎,翁院長的研究成果把分子生物學帶到另一個境界,是偉大的科學家。
翁院長現在如此被人羞辱、奚落,如果真獲得諾貝爾獎,批評他的人將如何再面對翁院長?中央研究院有幸請到如此尖端的科學家領導台灣學術研究,還要他分神應付質詢、解釋成年女兒所持有的股票,令人心痛難過。
貪心的投資人
浩鼎公司資本額不過17億元台幣,全部給翁院長換他到台灣做研究都值得。股價飆升是投資人自己看好浩鼎遠景,與浩鼎公司研發及營運無關。華爾街日報報導從2008年起,垃圾股票公司享受長達7年的繁榮期,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統計7年內這些公司新發行債券融資大約1.9萬億美元。投資者湧向這一市場,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血本無歸該怪罪上市公司還是投資人的貪心?
翁啟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獲利不是因為她炒作股票,而是投機人入場導致她獲得利益,誰能說當初她持股不是合理買入價格?現在用市場價起伏說她是不當得利,如果市場不看好浩鼎前景,跌破買入價誰來補貼她的損失?
特別保護名單
大陸在1966年8月30日經毛澤東批准《一份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保障國家特殊人士不受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的批鬥及人身攻擊。台灣沒有紅衛兵,卻有這麼多媒體代行造反有理對翁院長展開鬥爭。我們應該模仿特別保護名單優先把翁院長列入,讓他好好做研究,而不需要應付媒體及作秀民代的騷擾。監察院如果要介入調查,先要他們公佈他們如何計算合理股價之後,才能啟動調查約談翁啟惠的女兒。股價漲跌跟翁院長何干?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正常的國家,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
《呂氏春秋‧去私》記載:春秋時期祁黃羊推舉仇人解狐擔任南陽縣令,也推舉自己兒子祁午擔任廷尉(司法官)。孔子稱讚祁黃羊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大公無私。晉平公接受建議晉用之後舉國稱善,晉平公在位24年是晉國最長幾位統治者之一。薦舉優秀人才不僅是國家之福也是人民之福。
素書相傳為張良所著,在最後一章《安禮章》裡面說到:「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他視破劉邦的心機,蕭何協助高祖消滅韓信,然後被控收買民心、勾結富商、謀盜國土被囚。只有張良自從劉邦定都長安後,開始不吃五穀足不出戶,並執意求去,得以功成身退遠離權力核心,退處今日徐州附近的封地留,是唯一得到善終的漢初三傑。
搶救翁啟惠院長
翁院長夫人十分不解,當初為了禮聘夫君回國,還特別為他修改國籍法第20條,允許具有美國籍的翁啟惠擔任院長,怎麼在中研院近年來研究開始突破,在世界開始嶄露頭角之際,幾天之內突然變成壞人。
1998年拜耳公司不堪台中民代率眾抗爭4年,宣布取消原定在台中投資設廠計劃,改在美國德州設廠營運至今,成為台灣繼鹿港反杜邦運動之後第二樁趕跑國際大廠的反拜耳事件。兩事件帶頭民代居心、為人如何,今日可再次檢驗。當初跟隨他們的群眾,不知可有悔意?
喪失與國際大廠接軌機會固然可惜,以後還有機會反省改正。趕走翁啟惠院長的後果,絕對無法彌補。千萬不要讓翁院長失去對台灣的信心返回美國。美國領先醫療及科研機構Scripps Health無論如何都不放人,多年以來仍保留翁院長的位置,期待他能回來創造該機構的另一次榮耀。翁院長回美收入遠勝中研院,如果把研究成果商業化,收入不知會比浩鼎多幾百倍。
大前研一批評日本是低智商社會,「集體智商」低,「集體記憶力」也低,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不思考」的人。台灣不僅有低智商的民代、還有低智商的媒體跟著興風作浪。說句狠話,這些想趕走翁院長的人,比漢奸還壞。台灣不能沒有翁啟惠,大家一起來鼓勵並搶救翁啟惠院長。
作者為管理博士,曾任職於中華經濟研究院,現旅居美國從事商業資料分析工作。
自從3月22日開始報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之後在2天之內,台灣媒體已經發出超過322篇採用負面批評責難翁院長的新聞報導。除了中央研究院發出一篇澄清稿回應之外,沒有人為翁院長出來說一句話。
翁院長是國際級知名學者,已經出版的學術論文超過732篇,拿到的專利光在美國就有114項。這樣一位勤奮努力了不起的學者受到眾人的羞辱,叫他情何以堪?
翁院長是世界級醣分子合成及醣蛋白研究的佼佼者。人體內有90%以上的蛋白質和醣分子連接形成醣蛋白,由於醣分子的高度複雜性,大部分學者寧可研究由21種胺基酸所組成的蛋白質或是由4種對稱鹼基所組成的DNA。醣分子在生理上的作用,由翁院長開啟研究之風,逐漸被人了解它在疾病診斷及治療心臟病、中風及各種發炎疾病的功用,並可能開發乳癌及廣效性流感疫苗。並於2014年獲得沃爾夫化學獎,有望獲得諾貝爾化學或醫學獎。姑不論是否得到諾貝爾獎,翁院長的研究成果把分子生物學帶到另一個境界,是偉大的科學家。
翁院長現在如此被人羞辱、奚落,如果真獲得諾貝爾獎,批評他的人將如何再面對翁院長?中央研究院有幸請到如此尖端的科學家領導台灣學術研究,還要他分神應付質詢、解釋成年女兒所持有的股票,令人心痛難過。
貪心的投資人
浩鼎公司資本額不過17億元台幣,全部給翁院長換他到台灣做研究都值得。股價飆升是投資人自己看好浩鼎遠景,與浩鼎公司研發及營運無關。華爾街日報報導從2008年起,垃圾股票公司享受長達7年的繁榮期,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統計7年內這些公司新發行債券融資大約1.9萬億美元。投資者湧向這一市場,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血本無歸該怪罪上市公司還是投資人的貪心?
翁啟惠女兒持有浩鼎股票獲利不是因為她炒作股票,而是投機人入場導致她獲得利益,誰能說當初她持股不是合理買入價格?現在用市場價起伏說她是不當得利,如果市場不看好浩鼎前景,跌破買入價誰來補貼她的損失?
特別保護名單
大陸在1966年8月30日經毛澤東批准《一份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保障國家特殊人士不受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的批鬥及人身攻擊。台灣沒有紅衛兵,卻有這麼多媒體代行造反有理對翁院長展開鬥爭。我們應該模仿特別保護名單優先把翁院長列入,讓他好好做研究,而不需要應付媒體及作秀民代的騷擾。監察院如果要介入調查,先要他們公佈他們如何計算合理股價之後,才能啟動調查約談翁啟惠的女兒。股價漲跌跟翁院長何干?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孔子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正常的國家,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
《呂氏春秋‧去私》記載:春秋時期祁黃羊推舉仇人解狐擔任南陽縣令,也推舉自己兒子祁午擔任廷尉(司法官)。孔子稱讚祁黃羊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大公無私。晉平公接受建議晉用之後舉國稱善,晉平公在位24年是晉國最長幾位統治者之一。薦舉優秀人才不僅是國家之福也是人民之福。
素書相傳為張良所著,在最後一章《安禮章》裡面說到:「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他視破劉邦的心機,蕭何協助高祖消滅韓信,然後被控收買民心、勾結富商、謀盜國土被囚。只有張良自從劉邦定都長安後,開始不吃五穀足不出戶,並執意求去,得以功成身退遠離權力核心,退處今日徐州附近的封地留,是唯一得到善終的漢初三傑。
搶救翁啟惠院長
翁院長夫人十分不解,當初為了禮聘夫君回國,還特別為他修改國籍法第20條,允許具有美國籍的翁啟惠擔任院長,怎麼在中研院近年來研究開始突破,在世界開始嶄露頭角之際,幾天之內突然變成壞人。
1998年拜耳公司不堪台中民代率眾抗爭4年,宣布取消原定在台中投資設廠計劃,改在美國德州設廠營運至今,成為台灣繼鹿港反杜邦運動之後第二樁趕跑國際大廠的反拜耳事件。兩事件帶頭民代居心、為人如何,今日可再次檢驗。當初跟隨他們的群眾,不知可有悔意?
喪失與國際大廠接軌機會固然可惜,以後還有機會反省改正。趕走翁啟惠院長的後果,絕對無法彌補。千萬不要讓翁院長失去對台灣的信心返回美國。美國領先醫療及科研機構Scripps Health無論如何都不放人,多年以來仍保留翁院長的位置,期待他能回來創造該機構的另一次榮耀。翁院長回美收入遠勝中研院,如果把研究成果商業化,收入不知會比浩鼎多幾百倍。
大前研一批評日本是低智商社會,「集體智商」低,「集體記憶力」也低,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不思考」的人。台灣不僅有低智商的民代、還有低智商的媒體跟著興風作浪。說句狠話,這些想趕走翁院長的人,比漢奸還壞。台灣不能沒有翁啟惠,大家一起來鼓勵並搶救翁啟惠院長。
作者為管理博士,曾任職於中華經濟研究院,現旅居美國從事商業資料分析工作。
當國王穿上看不見的新衣上街時,絕大多數人的心態是明哲保身,作一個沉默的旁觀者者,當然也會有少數人跟在後面湊熱鬧,只有那個小孩,會無知而天真地說出心中的疑惑。我選擇了作那個小孩。
周成功
浩鼎日前公布抗乳癌新藥OBI-822臨床實驗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療效,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對這樣的結果,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的回應是「跌破眼鏡的成功」!而研發合成OBI-822技術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也說,就疫苗角度來看,成效良好。於是出現一個無人能解讀的說法:「科學上的成功,法規上的失敗」!
OBI-822臨床實驗的失敗,對熟悉癌症免疫療法的人來說並不意外。因為它背後免疫學的基礎並不紮實,而公開提供的實驗証据也很有限而且不完整。因此浩鼎其有責任在這個事件的科學背景上,對社會大眾作更清楚的說明。
目前發展癌症免疫療法有三個方向。一是針對癌細胞表面接受生長因子的受體,研發阻斷性的抗体。這些抗体阻斷了癌細胞接受生長因子的訊號,因此無法生長而達到療效;像治療乳癌的賀癌平或是治療大腸癌的C-225都屬於這一种類型。其次是癌細胞會想辦法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同樣地用抗體來阻斷癌細胞的抑制訊號,讓被壓抑的免疫系統重新啟動,去消滅體內的癌細胞。去年唐獎得主所發展出的PD1和CTLA4就屬於這一類型的藥。第三種就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抗原作成疫苗,去刺激免疫系統來消滅帶有這些抗原的癌細胞。像治療因HPV感染的子宮頸癌的HPV疫苗即是。OBI-822基本上是屬於這一類的治療性疫苗。那麼OBI-822究竟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治療性疫苗通常是蛋白質,它在身體裡除了誘發特定抗体外,更重要的是還要能誘發特定毒殺T細胞。一般認為這些特定的毒殺T細胞,是消滅帶有這些抗原的癌細胞最重要的武器。OBI-822是許多癌細胞都有的抗原,但它不是蛋白質而是醣類分子。
過去免疫學研究都知道,醣類分子非常不容易誘發高親和力的抗体,需要加入特別的佐劑才行。至於醣類分子誘發特定毒殺T細胞,至今似乎還沒有人成功過!不能誘發特定毒殺T細胞的疫苗,是不太可能有治療癌症的效果!因此OBI-822能在病人身上產生抗体並不意外,而OBI-822在癌細胞表面的功能,似乎也與癌細胞接受生長訊號無關,因此它的抗体也用不上第一類免疫療法的原理。
最後一項的可能性就是利用血液中的補体蛋白去殺被抗體認識的癌細胞。翁啟惠院長實驗室的確証明過,在試管中OBI-822的抗體加上補體蛋白有殺癌細胞的能力。但是到今天為止,我們沒有看到OBI-822在動物體內,除了產生抗體外,還有任何其他免疫反應的報告,包括最關鍵的:它是否能誘發特定的毒殺T細胞?而身體會產生抗體,但無抵禦功能的例子比比皆是,像過去無數失敗的愛滋疫苗,都會產生抗體卻亳無保護效果。
當然生物醫學研究的領域中,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不表示未來就永遠無法突破。但沒有証明OBI-822在動物体內對癌細胞有療效,就向社會大眾籌集巨資,直接用在病人身上作臨床實驗,只能用豪賭兩字形容。事後翁啟惠或是張念慈的說辭也都脫離了學術專業的本位。
六年前我發表過一篇評論針對翁啟惠院長所規劃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在結尾時,我說:當國王穿上看不見的新衣上街時,絕大多數人的心態是明哲保身,作一個沉默的旁觀者者,當然也會有少數人跟在後面湊熱鬧,只有那個小孩,會無知而天真地說出心中的疑惑。我選擇了作那個小孩。顯然這段話仍適用於今日。
浩鼎日前公布抗乳癌新藥OBI-822臨床實驗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療效,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對這樣的結果,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的回應是「跌破眼鏡的成功」!而研發合成OBI-822技術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也說,就疫苗角度來看,成效良好。於是出現一個無人能解讀的說法:「科學上的成功,法規上的失敗」!
OBI-822臨床實驗的失敗,對熟悉癌症免疫療法的人來說並不意外。因為它背後免疫學的基礎並不紮實,而公開提供的實驗証据也很有限而且不完整。因此浩鼎其有責任在這個事件的科學背景上,對社會大眾作更清楚的說明。
目前發展癌症免疫療法有三個方向。一是針對癌細胞表面接受生長因子的受體,研發阻斷性的抗体。這些抗体阻斷了癌細胞接受生長因子的訊號,因此無法生長而達到療效;像治療乳癌的賀癌平或是治療大腸癌的C-225都屬於這一种類型。其次是癌細胞會想辦法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同樣地用抗體來阻斷癌細胞的抑制訊號,讓被壓抑的免疫系統重新啟動,去消滅體內的癌細胞。去年唐獎得主所發展出的PD1和CTLA4就屬於這一類型的藥。第三種就是針對癌細胞特有的抗原作成疫苗,去刺激免疫系統來消滅帶有這些抗原的癌細胞。像治療因HPV感染的子宮頸癌的HPV疫苗即是。OBI-822基本上是屬於這一類的治療性疫苗。那麼OBI-822究竟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治療性疫苗通常是蛋白質,它在身體裡除了誘發特定抗体外,更重要的是還要能誘發特定毒殺T細胞。一般認為這些特定的毒殺T細胞,是消滅帶有這些抗原的癌細胞最重要的武器。OBI-822是許多癌細胞都有的抗原,但它不是蛋白質而是醣類分子。
最後一項的可能性就是利用血液中的補体蛋白去殺被抗體認識的癌細胞。翁啟惠院長實驗室的確証明過,在試管中OBI-822的抗體加上補體蛋白有殺癌細胞的能力。但是到今天為止,我們沒有看到OBI-822在動物體內,除了產生抗體外,還有任何其他免疫反應的報告,包括最關鍵的:它是否能誘發特定的毒殺T細胞?而身體會產生抗體,但無抵禦功能的例子比比皆是,像過去無數失敗的愛滋疫苗,都會產生抗體卻亳無保護效果。
當然生物醫學研究的領域中,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不表示未來就永遠無法突破。但沒有証明OBI-822在動物体內對癌細胞有療效,就向社會大眾籌集巨資,直接用在病人身上作臨床實驗,只能用豪賭兩字形容。事後翁啟惠或是張念慈的說辭也都脫離了學術專業的本位。
六年前我發表過一篇評論針對翁啟惠院長所規劃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在結尾時,我說:當國王穿上看不見的新衣上街時,絕大多數人的心態是明哲保身,作一個沉默的旁觀者者,當然也會有少數人跟在後面湊熱鬧,只有那個小孩,會無知而天真地說出心中的疑惑。我選擇了作那個小孩。顯然這段話仍適用於今日。
調整體質 強化生技產業把關力
蘇益仁
浩鼎解盲案,社會大眾及媒體,迄今仍關注解盲過程中可能內線交易及翁啟惠院長的角色扮演。但在學術界,除了周成功教授的立論外,大家更想知道的是,醣類免疫療法抗癌的學理,以及食藥署(FDA)在審核藥物研發許可(IND)過程中,浩鼎OBI-822所提出的臨床前證據是否足以說服審查委員核可進行臨床試驗。
眾所周知,OBI-822是學術界第一種用於醣類免疫療法抗癌的藥物或治療性疫苗。因此,全球醫學界也都關注此次的成果。如果成功,翁院長在邁向諾貝爾獎的路途中,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可是,OBI-822在已發表的論文中,對於免疫反應,及在動物模式中所呈現的抗癌機制,以及打進的抗原Globo-H在器官內的分布,及抗體產生後在乳癌細胞之作用等寶貴資訊,在公開的領域中不易知道。
這些臨床前資料十分寶貴,也關乎醣原及衍生物是否可以有潛力當作癌症免疫療法。我曾在墾丁冬令營及成大的兩次公開演講中,聽翁院長的醣原在醫學上的應用,但無法取得上述資料。浩鼎及食藥署應公布這些臨床前有關機制及動物模式的數據,方能去評估翁院長所說的,抗體反應超乎之意料之外成功的背後意義。
浩鼎選擇在台灣FDA進行臨床試驗,也令我不解。因對一項全新且影響重大的新藥開發,國際大廠一定會選擇美國FDA進行。但美國FDA要求的學術資料十分嚴格,尤其是像OBI-822全新的藥物。浩鼎高層可能受到中裕(宇昌)在二期臨床試驗受到美國FDA嚴格挑戰影響,選擇在台灣先取得藥證再說。對新藥開發而言,這也許是一個聰明的策略,但沒想到因此可能斷送了OBI-822的前途。台灣FDA是否有足夠能力去審查宇昌及浩鼎案,甚至基亞案,都是值得檢討的學術課題。
在過去,台灣FDA審查新藥案件,都因缺乏專業,而流於外部委員外行審內行,而且曠日費時的弊病。但基亞案及浩鼎案,因背後主持人都是國內院士級大師,在專業及壓力下能否適度把關,才是今後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必須強化體質及國際化,否則類似的案件仍會層出不窮,影響國家產業發展至巨。
浩鼎解盲案,社會大眾及媒體,迄今仍關注解盲過程中可能內線交易及翁啟惠院長的角色扮演。但在學術界,除了周成功教授的立論外,大家更想知道的是,醣類免疫療法抗癌的學理,以及食藥署(FDA)在審核藥物研發許可(IND)過程中,浩鼎OBI-822所提出的臨床前證據是否足以說服審查委員核可進行臨床試驗。
眾所周知,OBI-822是學術界第一種用於醣類免疫療法抗癌的藥物或治療性疫苗。因此,全球醫學界也都關注此次的成果。如果成功,翁院長在邁向諾貝爾獎的路途中,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可是,OBI-822在已發表的論文中,對於免疫反應,及在動物模式中所呈現的抗癌機制,以及打進的抗原Globo-H在器官內的分布,及抗體產生後在乳癌細胞之作用等寶貴資訊,在公開的領域中不易知道。
這些臨床前資料十分寶貴,也關乎醣原及衍生物是否可以有潛力當作癌症免疫療法。我曾在墾丁冬令營及成大的兩次公開演講中,聽翁院長的醣原在醫學上的應用,但無法取得上述資料。浩鼎及食藥署應公布這些臨床前有關機制及動物模式的數據,方能去評估翁院長所說的,抗體反應超乎之意料之外成功的背後意義。
浩鼎選擇在台灣FDA進行臨床試驗,也令我不解。因對一項全新且影響重大的新藥開發,國際大廠一定會選擇美國FDA進行。但美國FDA要求的學術資料十分嚴格,尤其是像OBI-822全新的藥物。浩鼎高層可能受到中裕(宇昌)在二期臨床試驗受到美國FDA嚴格挑戰影響,選擇在台灣先取得藥證再說。對新藥開發而言,這也許是一個聰明的策略,但沒想到因此可能斷送了OBI-822的前途。台灣FDA是否有足夠能力去審查宇昌及浩鼎案,甚至基亞案,都是值得檢討的學術課題。
在過去,台灣FDA審查新藥案件,都因缺乏專業,而流於外部委員外行審內行,而且曠日費時的弊病。但基亞案及浩鼎案,因背後主持人都是國內院士級大師,在專業及壓力下能否適度把關,才是今後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必須強化體質及國際化,否則類似的案件仍會層出不窮,影響國家產業發展至巨。
太平山3月雪
年金改革
自1985年開始,年金改革推動30年尚未成功。在政權再度輪替後,520即將就任的新政府展現最大決心,要在一年之內組成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開國是會議及修法送立法院審議,日前已確定由準副總統領軍,積極諮詢各界意見。
由於馬總統在其第二任期中也曾大張旗鼓推動年金改革,矢言四個月內提出改革方案,為此還開了百場說明會,鬧得沸沸揚揚,整個社會都為之震動,最後卻留下種種矛盾爭議,無疾而終。
因而新政府在未上任前即就同樣的課題又大張旗鼓矢言一年成功,對其決心,自應高度肯定,但能否如願達陣,解決這個數十年積弊累積而成的痼疾,仍然疑慮重重。
人人都知道,年金制度早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關頭。一方面由於制度設計不良,加上大環境丕變,不論勞保、軍公教退撫、公農軍保還是國民年金保險都出現龐大的潛藏負債,合計近18兆,而且預估軍人退撫四年內、勞保十年內即將有破產之虞。另一方面,不同職業的退休給付判若天壤,公教退休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可逾百分之百,而一般勞工則微不足道,激起嚴重的不平之鳴。
猶有進者,過於優渥的所得替代,引誘大批優秀公教人員在其盛年即放棄身居要津的工作,造成令社會難以測計的損失;即使其中部分為了爭取雙倍的薪酬轉任民間工作,其損害亦無法彌補。
問題如此嚴重,卻30年無計可施,關鍵在於:一方面舊制行之日久,每個工作者都與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初入職場即投身其中,年年月月繳付,人人都成了退休制度的債權人,依當初約定,要在退休條件具備時依約獲得清償。
任何年金改革都勢必要毀約重定,且利益必遜於最初的約定;則所有身在此制度有年者,皆成為既得利益者,全力保護其合法權利。
另一方面,不論軍公教勞,每一既有退休制度都摻雜了許多社會公平乃至福利的成分,甚至常喧賓奪主,而使收入與支出之間嚴重脫節,更在政治力量運作下,不斷壓縮保費收入、擴張退休給付,乃使潛藏負債日益惡化。
此外,這些公辦的退休制度在公務員的掌控下,與市場幾乎完全脫節,因而保費收入之運用效率極低,在投保者無法置喙的情況下,投資報酬不堪聞問,使入不敷出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面對這種種陳年積弊,年金改革欲求其成,也必須秉持幾個基本原則。首先,對既成事實不宜輕易觸碰。因此,凡已存在的債權債務關係應予尊重;若要改變,只能提出替代選擇,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一切新制,都要以改革定案之日為起始日,不溯既往,即可免除民怨。
其次,應以退休制度精神為主體,輔之以社會公平及福利手段。因此,每一退休者的退休給付,應主要來自其工作階段依法定公式預扣之收入,故個人帳戶即最切實可行;預扣收入完全撥入帳戶中,隨投資報酬高低而決定其增長幅度。
但為求公平及福利,政府可依其政策考量以國庫就不同身分的在職人員給予補貼,也撥入個人帳戶中共同孳息積累。至於補貼應至何程度,國庫可負擔多少,則完全依財政狀況決定。
第三,公辦退休制度應將資金運用之報酬做為退休給付的重要財源。依「72法則」,若每年投資報酬率可達8%,每九年帳戶內金額可加一倍,3、40年後,金額即極為可觀;但若報酬微不足道,就令退休者蒙受巨大的損失。這正是現制的極大弊病,卻可有人聞問;原因在於目前的軍公教勞保等,多是大鍋飯,每個人的權益混在一起,想關心亦無著力點。
一旦個人退休帳戶行之有效,雖不到退休不能領取,但人人都知道且擁有帳戶的主權,則投資報酬高低即人人關心、至關緊要,此一病灶自亦完全消弭。
由於馬總統在其第二任期中也曾大張旗鼓推動年金改革,矢言四個月內提出改革方案,為此還開了百場說明會,鬧得沸沸揚揚,整個社會都為之震動,最後卻留下種種矛盾爭議,無疾而終。
因而新政府在未上任前即就同樣的課題又大張旗鼓矢言一年成功,對其決心,自應高度肯定,但能否如願達陣,解決這個數十年積弊累積而成的痼疾,仍然疑慮重重。
人人都知道,年金制度早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關頭。一方面由於制度設計不良,加上大環境丕變,不論勞保、軍公教退撫、公農軍保還是國民年金保險都出現龐大的潛藏負債,合計近18兆,而且預估軍人退撫四年內、勞保十年內即將有破產之虞。另一方面,不同職業的退休給付判若天壤,公教退休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可逾百分之百,而一般勞工則微不足道,激起嚴重的不平之鳴。
猶有進者,過於優渥的所得替代,引誘大批優秀公教人員在其盛年即放棄身居要津的工作,造成令社會難以測計的損失;即使其中部分為了爭取雙倍的薪酬轉任民間工作,其損害亦無法彌補。
問題如此嚴重,卻30年無計可施,關鍵在於:一方面舊制行之日久,每個工作者都與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初入職場即投身其中,年年月月繳付,人人都成了退休制度的債權人,依當初約定,要在退休條件具備時依約獲得清償。
任何年金改革都勢必要毀約重定,且利益必遜於最初的約定;則所有身在此制度有年者,皆成為既得利益者,全力保護其合法權利。
另一方面,不論軍公教勞,每一既有退休制度都摻雜了許多社會公平乃至福利的成分,甚至常喧賓奪主,而使收入與支出之間嚴重脫節,更在政治力量運作下,不斷壓縮保費收入、擴張退休給付,乃使潛藏負債日益惡化。
此外,這些公辦的退休制度在公務員的掌控下,與市場幾乎完全脫節,因而保費收入之運用效率極低,在投保者無法置喙的情況下,投資報酬不堪聞問,使入不敷出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面對這種種陳年積弊,年金改革欲求其成,也必須秉持幾個基本原則。首先,對既成事實不宜輕易觸碰。因此,凡已存在的債權債務關係應予尊重;若要改變,只能提出替代選擇,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一切新制,都要以改革定案之日為起始日,不溯既往,即可免除民怨。
其次,應以退休制度精神為主體,輔之以社會公平及福利手段。因此,每一退休者的退休給付,應主要來自其工作階段依法定公式預扣之收入,故個人帳戶即最切實可行;預扣收入完全撥入帳戶中,隨投資報酬高低而決定其增長幅度。
但為求公平及福利,政府可依其政策考量以國庫就不同身分的在職人員給予補貼,也撥入個人帳戶中共同孳息積累。至於補貼應至何程度,國庫可負擔多少,則完全依財政狀況決定。
第三,公辦退休制度應將資金運用之報酬做為退休給付的重要財源。依「72法則」,若每年投資報酬率可達8%,每九年帳戶內金額可加一倍,3、40年後,金額即極為可觀;但若報酬微不足道,就令退休者蒙受巨大的損失。這正是現制的極大弊病,卻可有人聞問;原因在於目前的軍公教勞保等,多是大鍋飯,每個人的權益混在一起,想關心亦無著力點。
一旦個人退休帳戶行之有效,雖不到退休不能領取,但人人都知道且擁有帳戶的主權,則投資報酬高低即人人關心、至關緊要,此一病灶自亦完全消弭。
講3個故事給翁啟惠聽
王健壯
中研院創院八十八年,歷經八位院長,但翁啟惠這次身陷浩鼎案利益風暴,卻讓一方淨土變成十里洋場,學術龍頭也蒙塵受辱。
首任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客死香港時,據王世杰追憶,他的身後處境竟然淒涼到:「死後無一間屋,無一寸土,醫藥費死後仍無法給付,蔡夫人打算典衣質物處理後事,衣裘棺木的費用還是王雲五代籌」。
胡適在當院長前,曾在美國度過九年寓公生活,長期失業沒有收入,僅靠有限存款過活。蔣介石派人送錢接濟他,他卻多次拒絕;朋友去看他,他祇能請吃茶葉蛋;每天上市場買菜,「經常在電車上被擠得東倒西歪」。
回台當院長後,胡適生活雖有改善,但收入仍祇有薪資與稿費,別無其他。他過世前曾預立遺囑,其中雖有「如有遺產,則給子孫們平分」這樣一句,但他秘書王志維幫他清點遺物時,卻發現胡適留下的財產祇有區區一百卅五美元。
吳大猷被迫卸任院長後,曾一度被李登輝聘為有給職資政,當時已八十六歲的老先生原以為享院長級待遇後,應可安度晚年。但一向與他不合的李登輝,後來卻改聘他為無給職資政,讓吳大猷生活頓時陷入困境,據沈君山回憶:「連他生病住院時,也為了要省錢,不敢住好一點的病房」。
這三位院長的任期,蔡元培十二年,胡適五年,吳大猷十年,也就是說,在這三位院長長達廿七年任內,外界對中研院雖偶有思想與政治上的質疑,但對院長卻絕無道德操守上的質疑。至於其他幾位院長,除李遠哲在卸任前因修改內規而引發自肥爭議外,其餘任內也均與利益無涉。
中研院為最高學術殿堂,院長與利益無涉本來即屬本分。而且,能當院長的人,不但學有專精,也都望重士林,若想圖謀一己利益,管道很多,何須身居殿堂高位而難忘銅臭之味?當初放棄美國高薪而回台出任院長的翁啟惠,也應作如是觀。
但問題是:即使翁啟惠並無圖利之意,他對浩鼎新藥解盲的發言,目的也是想以專業解惑,但他忘了:既然他是專業中的專業,他就有一言而動市場的影響力,市場若因他的發言而發生重大變動,即使他未逾越專業分際,卻逾越了院長分際;而專業分際與院長分際完全不同,兩者若有衝突,當然應以院長分際優先。
更何況,讓他不惜逾越分際去解惑的那家公司,其中還有他女兒擔任十大股東之一,當時外界雖一無所知,他豈有不知之理?難道他忘了台灣還有一部法律叫「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這部法律規範所有公職人員,也包括即使是國寶的中研院院長在內?
窮而後工,那是過時的自我惕厲;自命清高,也是虛偽作態;而且,此一時彼一時,胡適當院長時的窮,與翁啟惠當院長時的富,也不應相提並論。但當中研院院長的人,應該做到「清不絕俗,貞不忤物」,卻是最起碼的要求;這八個字是吳大猷晚年寫給沈君山的一個條幅,以「清貞」自期勉人,了然無愧。
翁啟惠如何替浩鼎案劃下句點,關係他一生令譽,也關係中研院未來,不可不慎。
中研院創院八十八年,歷經八位院長,但翁啟惠這次身陷浩鼎案利益風暴,卻讓一方淨土變成十里洋場,學術龍頭也蒙塵受辱。
首任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客死香港時,據王世杰追憶,他的身後處境竟然淒涼到:「死後無一間屋,無一寸土,醫藥費死後仍無法給付,蔡夫人打算典衣質物處理後事,衣裘棺木的費用還是王雲五代籌」。
胡適在當院長前,曾在美國度過九年寓公生活,長期失業沒有收入,僅靠有限存款過活。蔣介石派人送錢接濟他,他卻多次拒絕;朋友去看他,他祇能請吃茶葉蛋;每天上市場買菜,「經常在電車上被擠得東倒西歪」。
回台當院長後,胡適生活雖有改善,但收入仍祇有薪資與稿費,別無其他。他過世前曾預立遺囑,其中雖有「如有遺產,則給子孫們平分」這樣一句,但他秘書王志維幫他清點遺物時,卻發現胡適留下的財產祇有區區一百卅五美元。
吳大猷被迫卸任院長後,曾一度被李登輝聘為有給職資政,當時已八十六歲的老先生原以為享院長級待遇後,應可安度晚年。但一向與他不合的李登輝,後來卻改聘他為無給職資政,讓吳大猷生活頓時陷入困境,據沈君山回憶:「連他生病住院時,也為了要省錢,不敢住好一點的病房」。
這三位院長的任期,蔡元培十二年,胡適五年,吳大猷十年,也就是說,在這三位院長長達廿七年任內,外界對中研院雖偶有思想與政治上的質疑,但對院長卻絕無道德操守上的質疑。至於其他幾位院長,除李遠哲在卸任前因修改內規而引發自肥爭議外,其餘任內也均與利益無涉。
中研院為最高學術殿堂,院長與利益無涉本來即屬本分。而且,能當院長的人,不但學有專精,也都望重士林,若想圖謀一己利益,管道很多,何須身居殿堂高位而難忘銅臭之味?當初放棄美國高薪而回台出任院長的翁啟惠,也應作如是觀。
但問題是:即使翁啟惠並無圖利之意,他對浩鼎新藥解盲的發言,目的也是想以專業解惑,但他忘了:既然他是專業中的專業,他就有一言而動市場的影響力,市場若因他的發言而發生重大變動,即使他未逾越專業分際,卻逾越了院長分際;而專業分際與院長分際完全不同,兩者若有衝突,當然應以院長分際優先。
更何況,讓他不惜逾越分際去解惑的那家公司,其中還有他女兒擔任十大股東之一,當時外界雖一無所知,他豈有不知之理?難道他忘了台灣還有一部法律叫「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這部法律規範所有公職人員,也包括即使是國寶的中研院院長在內?
窮而後工,那是過時的自我惕厲;自命清高,也是虛偽作態;而且,此一時彼一時,胡適當院長時的窮,與翁啟惠當院長時的富,也不應相提並論。但當中研院院長的人,應該做到「清不絕俗,貞不忤物」,卻是最起碼的要求;這八個字是吳大猷晚年寫給沈君山的一個條幅,以「清貞」自期勉人,了然無愧。
翁啟惠如何替浩鼎案劃下句點,關係他一生令譽,也關係中研院未來,不可不慎。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生技創新 勿違道德準則
許英昌
浩鼎雙盲事件引發是否牽涉到利益迴避或輸送,已引起社會矚目,行為是否違法應由司法機關處理以昭公信,然而一切皆無法否定中研院翁啟惠院長在醣科學上的卓越貢獻,但也暴露出幾點重要訊息,包括:產學互動的道德標準何在?誰在領導台灣生技產業?台灣生技業應何去何從?
生技製藥產業乃國家競爭力表徵,研發新抗癌藥物或疫苗更是未來的產業主軸。實務上各大藥廠熱衷於找尋新藥追求最大利益,卻吝於開發,國內實驗室勇於開發新藥,值得稱許;生技公司9成沒有獲利或價值被高估,但浩鼎卻擁有合成醣的高新技術。然而技術移轉入股皆有清楚法源依循,迴避「利益衝突」乃產學互動中最基本的遊戲規則,否則如何杜悠悠之口?又如何維持知識分子的榮耀呢?
1988年華生(James Watson)博士領導人類基因解碼團隊,1992年華生因擁有數家生技公司(例如Amgen、默克、Glaxo等)股票,這些公司和政府研究單位既競爭又合作,華生職位上的決策勢必影響該公司股價,他沒有迴避「利益衝突」,最後不得不離開夢幻團隊。
在台灣,誰在領導生技產業?過去30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生技製藥產業,從中草藥、臨床試驗中心到生醫園區、鑽石方案等大手筆計畫推出,卻也面臨見樹不見林、科技無法深耕的困境。民間企業則朝製造學名藥、生醫服務及養生保健等進入障礙不高、退出門檻低的方向發展。多年來台灣累積基礎生命科學實力,無法突顯於生技製藥產業上的競爭力,反觀韓國、中國及新加坡已急起直追,這是政策上無法定一或是領導者的無心與無能呢?
過去出問題的公司,不乏和海外學人有關,只知向台灣要錢,似乎皆是同樣模式:一、買不到主流科技,只好引進國外非主流技術,再包裝加入台灣元素。二、說服政府開發基金介入。三、加上民間資金名人加持組成,再加以炒作。但誰在穿針引線?誰在做誠信調查?誰在把關?誰又知道!舉個例子,以色列了解內在優勢,策略上專注開發奈米醫學,僅花費1億多元台幣,結合無線傳輸、影像等高新科技,研發出「膠囊內視鏡」,瓦士曼研究院也達成科技產業化使命。由此可知科技生根必得來自本土。
台灣該如何推動生技製藥產業發展呢?筆者建議:
第一、回歸加強基礎醫學研究,從基因及蛋白質組研究中,專注國內常見疾病,找出新生物標定物,配合電子產業,開發新試劑及儀器。
第二、開發藥物應以知識經濟為主軸,朝學名藥差異化或舊藥新用上思考,以增加附加價值,發揮國內學習能力佳、製藥品質高及成本控制優的長處。
第三、引進國外大藥廠及人才技術平台,藉以帶動國內研發、製造、行銷水平。
第四、訓練領導與管理人才,了解產業需求、學界技術及政府政策,整合產業價值鏈認知。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有兩事物我越思考越覺得神奇,心中也越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台灣科學界需要改革,包括在創新、創意及創業上,同時更應維持高標準的道德競爭力。(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浩鼎雙盲事件引發是否牽涉到利益迴避或輸送,已引起社會矚目,行為是否違法應由司法機關處理以昭公信,然而一切皆無法否定中研院翁啟惠院長在醣科學上的卓越貢獻,但也暴露出幾點重要訊息,包括:產學互動的道德標準何在?誰在領導台灣生技產業?台灣生技業應何去何從?
生技製藥產業乃國家競爭力表徵,研發新抗癌藥物或疫苗更是未來的產業主軸。實務上各大藥廠熱衷於找尋新藥追求最大利益,卻吝於開發,國內實驗室勇於開發新藥,值得稱許;生技公司9成沒有獲利或價值被高估,但浩鼎卻擁有合成醣的高新技術。然而技術移轉入股皆有清楚法源依循,迴避「利益衝突」乃產學互動中最基本的遊戲規則,否則如何杜悠悠之口?又如何維持知識分子的榮耀呢?
1988年華生(James Watson)博士領導人類基因解碼團隊,1992年華生因擁有數家生技公司(例如Amgen、默克、Glaxo等)股票,這些公司和政府研究單位既競爭又合作,華生職位上的決策勢必影響該公司股價,他沒有迴避「利益衝突」,最後不得不離開夢幻團隊。
在台灣,誰在領導生技產業?過去30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生技製藥產業,從中草藥、臨床試驗中心到生醫園區、鑽石方案等大手筆計畫推出,卻也面臨見樹不見林、科技無法深耕的困境。民間企業則朝製造學名藥、生醫服務及養生保健等進入障礙不高、退出門檻低的方向發展。多年來台灣累積基礎生命科學實力,無法突顯於生技製藥產業上的競爭力,反觀韓國、中國及新加坡已急起直追,這是政策上無法定一或是領導者的無心與無能呢?
過去出問題的公司,不乏和海外學人有關,只知向台灣要錢,似乎皆是同樣模式:一、買不到主流科技,只好引進國外非主流技術,再包裝加入台灣元素。二、說服政府開發基金介入。三、加上民間資金名人加持組成,再加以炒作。但誰在穿針引線?誰在做誠信調查?誰在把關?誰又知道!舉個例子,以色列了解內在優勢,策略上專注開發奈米醫學,僅花費1億多元台幣,結合無線傳輸、影像等高新科技,研發出「膠囊內視鏡」,瓦士曼研究院也達成科技產業化使命。由此可知科技生根必得來自本土。
台灣該如何推動生技製藥產業發展呢?筆者建議:
第一、回歸加強基礎醫學研究,從基因及蛋白質組研究中,專注國內常見疾病,找出新生物標定物,配合電子產業,開發新試劑及儀器。
第二、開發藥物應以知識經濟為主軸,朝學名藥差異化或舊藥新用上思考,以增加附加價值,發揮國內學習能力佳、製藥品質高及成本控制優的長處。
第三、引進國外大藥廠及人才技術平台,藉以帶動國內研發、製造、行銷水平。
第四、訓練領導與管理人才,了解產業需求、學界技術及政府政策,整合產業價值鏈認知。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有兩事物我越思考越覺得神奇,心中也越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台灣科學界需要改革,包括在創新、創意及創業上,同時更應維持高標準的道德競爭力。(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利益迴避 學商遊戲規則
戴伯芬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公開為上市公司浩鼎背書,媒體披露其女兒翁郁琇卻是浩鼎第10大股東,持有1933張股票,引發學術界的倫理爭議。究竟學者是否應該兩袖清風,讓學術歸學術,商業歸商業?還是應該積極介入市場,創造知識經濟?
中國向來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讀書人寒窗十載無人問,但求一舉成名天下知,苦學的目的就是圖個一官半職,享受終身的榮華富貴。這樣的科舉思維,造就了現今台灣學官兩棲的環境,學界成為晉升官場的踏階,又是失意政客東山再起的避難所,官學兩棲的結果造就了學官之間綿密的社會網絡,也讓大學甘於聘用有資歷的學官當門神,攫取公部門的各類研發資源,在競爭之下,學官成為大學管理階層的主力。
隨著教育擴張,稀釋了教育資源,「學而優則商」,成為學術的新趨勢;中央研究院作為學界的龍頭,果然潛伏了學轉商的領頭羊, 2011年生醫所所長陳垣崇涉入不當智產權移轉遭檢方約談到案,引發大眾討論。將國家支持的研發成果轉為市場實用的商品無可厚非,但公共的智產權不法地移轉到私人公司則有待商榷,也會讓學界的公信力受到大眾質疑。
早在2003年《科學基本法》修正即明訂:「政府補助、委辦或出資之科學技術研究發展,其所獲得的智慧財產權與成果,得將全部或一部分歸屬於研究機構或企業所有或授權使用。」但是應該本於公平與效益原則,由資助機關介入授權第三人或收歸國有,相關程序由行政院統籌、各主管機關決定。
其後,《公務員服務法》也放寬了公務員兼職之規定,2007年公布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更進一步放寬學研單位研究人員可以持有股權、擔任新藥公司研發顧問的規定。這個法律的鬆綁趨勢會為台灣學界帶來更多學商兩棲的學者,也讓學術公信力進一步遭到打擊。
翁啟惠的女兒,甚至於翁啟惠本人持有生技公司股票都無不法,只能訴諸道德上的「不知利益迴避」,令民眾觀感不佳。過去台灣民眾對於政府充滿高度不信任,原因在於大量貪瀆案件及更多查無不法的疑似貪瀆案件顯示,官僚是為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服務;現今有諸多學者進入商界擔任要職,學界必須面對台灣民眾對於學界信任度的跌降。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知識真理以及利益之間,學者需要有所取捨。
可見的未來,學術界會有更多學商階級出現,難道學界僅存的公信力終將蕩然無存?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公開為上市公司浩鼎背書,媒體披露其女兒翁郁琇卻是浩鼎第10大股東,持有1933張股票,引發學術界的倫理爭議。究竟學者是否應該兩袖清風,讓學術歸學術,商業歸商業?還是應該積極介入市場,創造知識經濟?
中國向來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讀書人寒窗十載無人問,但求一舉成名天下知,苦學的目的就是圖個一官半職,享受終身的榮華富貴。這樣的科舉思維,造就了現今台灣學官兩棲的環境,學界成為晉升官場的踏階,又是失意政客東山再起的避難所,官學兩棲的結果造就了學官之間綿密的社會網絡,也讓大學甘於聘用有資歷的學官當門神,攫取公部門的各類研發資源,在競爭之下,學官成為大學管理階層的主力。
隨著教育擴張,稀釋了教育資源,「學而優則商」,成為學術的新趨勢;中央研究院作為學界的龍頭,果然潛伏了學轉商的領頭羊, 2011年生醫所所長陳垣崇涉入不當智產權移轉遭檢方約談到案,引發大眾討論。將國家支持的研發成果轉為市場實用的商品無可厚非,但公共的智產權不法地移轉到私人公司則有待商榷,也會讓學界的公信力受到大眾質疑。
早在2003年《科學基本法》修正即明訂:「政府補助、委辦或出資之科學技術研究發展,其所獲得的智慧財產權與成果,得將全部或一部分歸屬於研究機構或企業所有或授權使用。」但是應該本於公平與效益原則,由資助機關介入授權第三人或收歸國有,相關程序由行政院統籌、各主管機關決定。
其後,《公務員服務法》也放寬了公務員兼職之規定,2007年公布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更進一步放寬學研單位研究人員可以持有股權、擔任新藥公司研發顧問的規定。這個法律的鬆綁趨勢會為台灣學界帶來更多學商兩棲的學者,也讓學術公信力進一步遭到打擊。
翁啟惠的女兒,甚至於翁啟惠本人持有生技公司股票都無不法,只能訴諸道德上的「不知利益迴避」,令民眾觀感不佳。過去台灣民眾對於政府充滿高度不信任,原因在於大量貪瀆案件及更多查無不法的疑似貪瀆案件顯示,官僚是為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服務;現今有諸多學者進入商界擔任要職,學界必須面對台灣民眾對於學界信任度的跌降。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知識真理以及利益之間,學者需要有所取捨。
可見的未來,學術界會有更多學商階級出現,難道學界僅存的公信力終將蕩然無存?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3/26/2016
中研院院士值多少錢?
戴伯芬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之榮譽頭銜,也是最高學術榮譽,分為數理、工程、人文及社會以及生命科學,目前人數總共有265人。今年新增工程中的「企業家院士」,而潤泰集團總裁、浩鼎大股東尹衍樑赫然列名在內。
過去學術機構在選拔傑出校友時,不乏成功企業家,像潤泰集團尹衍樑、廣達電腦林百里、富邦總裁蔡萬才,而傑出校友也會投桃報李,協助母校建設土木工程館、博理館、萬才館。雖然台大霖澤館有「蔡萬霖恩澤」之議,但大學與企業之間建立合作互惠的模式,大學獲得校園硬體建設與實驗設備,而企業家在大學建立實驗室,節稅之餘,尚可廉價取得市中心精華區校地的使用權,以及就近的研究人力資源,讓企業減少研發成本的負擔,可謂雙贏。
不過,中央研究院做為台灣最高的學術機構,不致面臨大學資源短絀的窘境。反而是做為威權政體制的遺緒,具直屬總統府的列寧式垂直組織模式,難以脫離金字塔權力結構下總統幕僚的角色,不易迴避球員兼裁判的角色衝突,即中研院一方面引導國家科學政策,另一方面又掌握國家研究資源分配。
按理,中研院進行基礎研究,為什麼需要引進企業型院士?企業型院士對於國家社會的貢獻會是什麼?還是中研院要加演學術之外的角色?現任院長翁啟惠是第一位在實驗室成功合成醣類的專家,也具有如何應用新藥於臨床使用技術。對於美式的學術藥業十分熟習,知道如何突破學術與商業、公共與私有智產的界線,合法地獲取研發應用的最大利益。
企業家覬覦曝光率
1987年,翁啟惠成功將「酵素抑制劑」技術移轉給美國第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在美國和張念慈成立Optimer公司,致力於推廣醣分子的商業應用。在台灣的浩鼎則是美國模式的應用,引進企業型院士或許有助於媒合學術與商業。
企業家覬覦院士頭銜不難理解,中國自古即有買官鬻爵傳統。《韓非子•八奸》提到「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成重。」清代的捐官制度明訂價目表,祿位2000石的賣2000萬錢,捐官者不限地主、商賈,連流氓、盜賊所有出得起價者,皆可納捐得官。當代的企業家想要賺的已不只是錢,而是攀結學術的聲望與媒體曝光率、發言權以及社會影響力,君不見媒體記者終日追逐企業家,徵詢對於社會議題的看法。而中研院院士更集桂冠於身,香壓銅臭。
當然,聲望之外,在商言商,利之所至,所向披靡。學、官齊心協力之下,2007年公布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更進一步放寬學研單位研究人員可以持有股權、擔任新藥公司研發顧問的規定,新創之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時,經任職機構同意,得持有公司創立時10%以上之股權;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或科技諮詢委員,不受《公務員服務法》之規範。
砸錢研發廠商受益
國家花費巨資進行的生技研究成果無法普濟眾生,反而成為學者與藥廠無可計的獲利工具。
只不過,擁有桂冠書香的學者與渾身銅臭的建商站在一起時,究竟是在桂冠上鑲金,還是玷污桂冠的神聖性?屆時花高價買新藥治病的民眾自有公評。
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之榮譽頭銜,也是最高學術榮譽,分為數理、工程、人文及社會以及生命科學,目前人數總共有265人。今年新增工程中的「企業家院士」,而潤泰集團總裁、浩鼎大股東尹衍樑赫然列名在內。
過去學術機構在選拔傑出校友時,不乏成功企業家,像潤泰集團尹衍樑、廣達電腦林百里、富邦總裁蔡萬才,而傑出校友也會投桃報李,協助母校建設土木工程館、博理館、萬才館。雖然台大霖澤館有「蔡萬霖恩澤」之議,但大學與企業之間建立合作互惠的模式,大學獲得校園硬體建設與實驗設備,而企業家在大學建立實驗室,節稅之餘,尚可廉價取得市中心精華區校地的使用權,以及就近的研究人力資源,讓企業減少研發成本的負擔,可謂雙贏。
不過,中央研究院做為台灣最高的學術機構,不致面臨大學資源短絀的窘境。反而是做為威權政體制的遺緒,具直屬總統府的列寧式垂直組織模式,難以脫離金字塔權力結構下總統幕僚的角色,不易迴避球員兼裁判的角色衝突,即中研院一方面引導國家科學政策,另一方面又掌握國家研究資源分配。
按理,中研院進行基礎研究,為什麼需要引進企業型院士?企業型院士對於國家社會的貢獻會是什麼?還是中研院要加演學術之外的角色?現任院長翁啟惠是第一位在實驗室成功合成醣類的專家,也具有如何應用新藥於臨床使用技術。對於美式的學術藥業十分熟習,知道如何突破學術與商業、公共與私有智產的界線,合法地獲取研發應用的最大利益。
企業家覬覦曝光率
1987年,翁啟惠成功將「酵素抑制劑」技術移轉給美國第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在美國和張念慈成立Optimer公司,致力於推廣醣分子的商業應用。在台灣的浩鼎則是美國模式的應用,引進企業型院士或許有助於媒合學術與商業。
企業家覬覦院士頭銜不難理解,中國自古即有買官鬻爵傳統。《韓非子•八奸》提到「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成重。」清代的捐官制度明訂價目表,祿位2000石的賣2000萬錢,捐官者不限地主、商賈,連流氓、盜賊所有出得起價者,皆可納捐得官。當代的企業家想要賺的已不只是錢,而是攀結學術的聲望與媒體曝光率、發言權以及社會影響力,君不見媒體記者終日追逐企業家,徵詢對於社會議題的看法。而中研院院士更集桂冠於身,香壓銅臭。
當然,聲望之外,在商言商,利之所至,所向披靡。學、官齊心協力之下,2007年公布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更進一步放寬學研單位研究人員可以持有股權、擔任新藥公司研發顧問的規定,新創之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時,經任職機構同意,得持有公司創立時10%以上之股權;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或科技諮詢委員,不受《公務員服務法》之規範。
砸錢研發廠商受益
國家花費巨資進行的生技研究成果無法普濟眾生,反而成為學者與藥廠無可計的獲利工具。
只不過,擁有桂冠書香的學者與渾身銅臭的建商站在一起時,究竟是在桂冠上鑲金,還是玷污桂冠的神聖性?屆時花高價買新藥治病的民眾自有公評。
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翁啟惠有犯罪嗎?
吳景欽
根據《總統府組織法》第17條,中央研究院乃歸屬於總統府,則在其底下的成員,似就被定位是公務員。也因此,身為中央研究院院長,對於與自己職務有密切相關的生化科技,可能因此移轉給私人企業,且其女兒亦有該公司股票下,似乎就會涉及《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法定刑在5年以上的圖利重罪。
惟須注意的是,在2006年7月1日以後,我國《刑法》第10條第2項,關於公務員的範疇,已限縮至須依法從事公務且具有法定職務權限者,則在中央研究院乃屬學術研究機構,致須講求獨立與自由,更不可能具有任何公權力屬性下,是否能該當《刑法》的公務員,致成立貪瀆犯罪,肯定會有相當的疑問。
至於此案是否涉及《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1款,即法定刑為3到10年,並得併科1000萬至2億元罰金的內線交易罪呢?因依此法第157條之1第1項,對於內線交易的定義,必須是企業經營者或與其關係密切者,實際知悉有重大影響股價的消息,更須在此消息已經明確後,於未公開前或公開後18小時內,為相關股票的買入或賣出,才足以該當內線交易罪。
由於法條中的所謂實際知悉、重大影響或消息明確等等,皆屬極不確定的法律概念,就易成為涉案者得以爭執與狡辯的空間,更使當事人動輒可以消息已經媒體披露、早已人盡皆知,甚或對於股價無重大傷害等等,來為免除罪責之理由。
更糟的是,由於法規範模糊,內線交易的成罪與否,就完全繫於執法者的恣意認定。尤其司法者若持有強烈的犯罪控制之意識,必然會放寬法條的適用,則有罪率必然提高。反之,若司法者嚴格遵守罪刑法定,致對法條採取極為限縮的解釋,無罪率必然升高,則內線交易罪的重刑化目的,顯就會因此落空。
故在成立圖利罪或者內線交易罪,恐都有其困難下,就只能藉由其他規範較為寬廣的公務員法制,以對翁院長家人的購股行為為檢視。惟以財產申報來說,由於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女兒已成年,根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8條,根本不在規範之列,致也無申不申報及說不說明財產來源之問題。
又就算違反類如《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9條,即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不得與公職人員服務之機關為買賣等交易行為,但也不過處以數萬到數百萬不等的罰鍰,若與高額的利益相比,實也是杯水車薪。凡此種種,正凸顯出目前對公務員的廉能規範,雖屬繁多,似都不具有太大的抑制效果,致與道德條款無異。
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台灣永社常務理事
翁啟惠是最高學術機構的領導人,具有公務員身分,又掌握了國家研究資源的分配,如此介入一家以營利為目的的上市櫃公司,妥當嗎?
卓然
在股市養、套、殺的過程中,翁啟惠院長幾度站台,喊話背書,遭到誘殺的都是資訊弱勢的散戶,翁啟惠已經糟蹋了學術殿堂的清譽,應該立即請辭下台。至於蔡英文準總統家屬,光是「交付信託」是不夠的,如此一來,您未來將如何為業界擬定利多決策呢?請牢記,國民黨痛失政權,人民普遍厭惡千絲萬縷的政商掛鉤,就是主要因素之一。
更令人失望的是,此案已悶燒1個多月,過去對政商勾結深惡痛絕的民進黨,這回居然個個都成了啞巴,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拐彎抹角,企圖導向藍綠惡鬥迂迴辯護,難怪外界質疑,新的政商關係已儼然成形。筆者更要鄭重敬告所謂的政論名嘴,人民不是笨蛋,不要再為掌握權力的人緩頰開脫了。
生技是風險與利潤並存的新興產業,任何人願意冒風險投資,那是他的自由,但翁啟惠是最高學術機構的領導人,具有公務員身分,又掌握了國家研究資源的分配,如此介入一家以營利為目的的上市櫃公司,妥當嗎?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總統當選人的胞兄,居然也列名第5大股東,蔡英文在上任前的產業之旅,第2站就參訪生技業,並且鼓勵解盲失敗別灰心,溫暖的送上加油,我們不禁要問準總統,您事前完全不知家人參與投資嗎?其中沒有瓜田李下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4年前的「宇昌案」曾經重挫她的總統選情,當時她只是因為卸任行政院副院長後,有否違反旋轉門條款及利益迴避的問題,之後以出脫家族持股解套,接手的人不巧又是尹衍樑,如今「宇昌」已經改名「中裕」,而且在股市呼風喚雨。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4年前的「宇昌案」曾經重挫她的總統選情,當時她只是因為卸任行政院副院長後,有否違反旋轉門條款及利益迴避的問題,之後以出脫家族持股解套,接手的人不巧又是尹衍樑,如今「宇昌」已經改名「中裕」,而且在股市呼風喚雨。
令人不解的是,小英似乎沒有從中記取教訓,當胞兄持有浩鼎被揭露後,她的態度依舊淡定地輕描淡寫,對於翁啟惠的失格保持沉默,更加啟人疑竇,難道權力的傲慢,果真無人能夠免疫嗎?浩鼎案嚴重之處在於,解盲前有特定人利用借券大量放空6千多張(該股尚未開放資券,一般人是空不到的),以每張250元價差來估算,獲取的不法利益高達15億元以上,交易
在股市養、套、殺的過程中,翁啟惠院長幾度站台,喊話背書,遭到誘殺的都是資訊弱勢的散戶,翁啟惠已經糟蹋了學術殿堂的清譽,應該立即請辭下台。至於蔡英文準總統家屬,光是「交付信託」是不夠的,如此一來,您未來將如何為業界擬定利多決策呢?請牢記,國民黨痛失政權,人民普遍厭惡千絲萬縷的政商掛鉤,就是主要因素之一。
更令人失望的是,此案已悶燒1個多月,過去對政商勾結深惡痛絕的民進黨,這回居然個個都成了啞巴,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拐彎抹角,企圖導向藍綠惡鬥迂迴辯護,難怪外界質疑,新的政商關係已儼然成形。筆者更要鄭重敬告所謂的政論名嘴,人民不是笨蛋,不要再為掌握權力的人緩頰開脫了。
3/25/2016
這裡沒有陌生人,有的是你還沒認識的朋友。 There are no strangers here; Only friends you haven’t yet met.
這裡沒有陌生人,有的是你還沒認識的朋友。 There are no strangers here; Only friends you haven’t yet met.
愛爾蘭詩人 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愛爾蘭詩人 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
3/23/2016
翁啟惠「本人」確實沒有任何浩鼎股票,但他的女兒卻有三千張。
李光儀
浩鼎解盲失敗後,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多次公開幫浩鼎護航。遭到外界質疑利益輸送,翁啟惠都以自己並未持有任何浩鼎股票回應。事實上,原來翁啟惠「本人」確實沒有任何浩鼎股票,但他的女兒卻有三千張。
三千張浩鼎股票是什麼概念?即便以2012年的「轉讓價」31元來說,總值就高達九千多萬元。別說這筆錢一個39歲的畫家怎麼拿出來是個問題,即使以「中研院院長」的財力,恐怕也不容易。更不用說後來浩鼎股價漲到700多元,翁啟惠的女兒至少已經賣掉一千多張,其間獲利多少?
不久前,浩鼎才被爆蔡英文家族的「富鈦投資」是大股東,如今又被發現連「中研院院長的女兒」也早早就是浩鼎的「第十大股東」。在未來新政府將生技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並公開要浩鼎「加油」的此時,一種新的政商關係連結模式,似已成形。
此案最令人遺憾的是,政治人物的官商勾結,國人都見過許多。但以中研院的名器,主事者或主事者的直系親屬卻與特定企業有股權往來,簡直匪夷所思。而且不管是個人研究或投資,都應該是由院長本人說明,中研院卻出頭替院長背書,而且還說得不清不楚。賠上的,可是中研院的信譽和形象。
截至目前為止,翁啟惠仍未對外說明,中研院的聲明不痛不癢,僅再次重申院長「本人」並未持有浩鼎股票。假如這種說法可以通,那麼所有透過權力掌握者家人、朋友或其他私下管道進行官商勾結的,都可以過關了。翁啟惠有義務出來說清楚、請明白。
中研院自成立以來,歷經蔡元培、朱家驊、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等諸任院長,無不以學術發展為己任,營造中研院為最高的國家學術殿堂。到了李遠哲擔任院長,介入政治權力遊戲不說,下台前為自己量身制訂年領750萬元的終身退職金,自肥作法已然引發軒然大波。但靠著一個浩鼎的「投資」,翁啟惠女兒就可獲利數十億,李遠哲的「自肥」,看來又微不足道了。
只是不管是為自己量身打造「退職金」,還是坐擁三千張生技股票,若蔡元培等「前院長」地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浩鼎解盲失敗後,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多次公開幫浩鼎護航。遭到外界質疑利益輸送,翁啟惠都以自己並未持有任何浩鼎股票回應。事實上,原來翁啟惠「本人」確實沒有任何浩鼎股票,但他的女兒卻有三千張。
三千張浩鼎股票是什麼概念?即便以2012年的「轉讓價」31元來說,總值就高達九千多萬元。別說這筆錢一個39歲的畫家怎麼拿出來是個問題,即使以「中研院院長」的財力,恐怕也不容易。更不用說後來浩鼎股價漲到700多元,翁啟惠的女兒至少已經賣掉一千多張,其間獲利多少?
不久前,浩鼎才被爆蔡英文家族的「富鈦投資」是大股東,如今又被發現連「中研院院長的女兒」也早早就是浩鼎的「第十大股東」。在未來新政府將生技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並公開要浩鼎「加油」的此時,一種新的政商關係連結模式,似已成形。
此案最令人遺憾的是,政治人物的官商勾結,國人都見過許多。但以中研院的名器,主事者或主事者的直系親屬卻與特定企業有股權往來,簡直匪夷所思。而且不管是個人研究或投資,都應該是由院長本人說明,中研院卻出頭替院長背書,而且還說得不清不楚。賠上的,可是中研院的信譽和形象。
截至目前為止,翁啟惠仍未對外說明,中研院的聲明不痛不癢,僅再次重申院長「本人」並未持有浩鼎股票。假如這種說法可以通,那麼所有透過權力掌握者家人、朋友或其他私下管道進行官商勾結的,都可以過關了。翁啟惠有義務出來說清楚、請明白。
中研院自成立以來,歷經蔡元培、朱家驊、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等諸任院長,無不以學術發展為己任,營造中研院為最高的國家學術殿堂。到了李遠哲擔任院長,介入政治權力遊戲不說,下台前為自己量身制訂年領750萬元的終身退職金,自肥作法已然引發軒然大波。但靠著一個浩鼎的「投資」,翁啟惠女兒就可獲利數十億,李遠哲的「自肥」,看來又微不足道了。
只是不管是為自己量身打造「退職金」,還是坐擁三千張生技股票,若蔡元培等「前院長」地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車過暖暖 - 致向陽
方群
暖暖的車站,經常向陽
一步步橫過車廂圓潤的肩膀
倚著山壁的河水淅淅嘩嘩
聽著熟悉的鼻音,迴響……
•
回想的開頭是在八堵
在二二八那天他們稍事停留整補
但我不向北方的基隆而是往東
沿著島嶼的曲線修正理想的弧度
•
運轉的記憶會在四腳亭之前下車
偶爾過頭的瑞芳猴硐三貂嶺牡丹
則是動物們隨意集合的故事
與遠方思念的桑梓無關
•
悄悄穿過雨水的迷離與夢幻
默默剪貼夕陽的睥睨與悲歡
我彷彿看見前方有一群仰望的銀杏
在季風的歲月聆聽土地的歌
四季的紛亂心事又何止十行?
•
當南下或北上的列車俯臥親吻
一顆向陽的種籽,在暖暖的車站……
暖暖的車站,經常向陽
一步步橫過車廂圓潤的肩膀
倚著山壁的河水淅淅嘩嘩
聽著熟悉的鼻音,迴響……
•
回想的開頭是在八堵
在二二八那天他們稍事停留整補
但我不向北方的基隆而是往東
沿著島嶼的曲線修正理想的弧度
•
運轉的記憶會在四腳亭之前下車
偶爾過頭的瑞芳猴硐三貂嶺牡丹
則是動物們隨意集合的故事
與遠方思念的桑梓無關
•
悄悄穿過雨水的迷離與夢幻
默默剪貼夕陽的睥睨與悲歡
我彷彿看見前方有一群仰望的銀杏
在季風的歲月聆聽土地的歌
四季的紛亂心事又何止十行?
•
當南下或北上的列車俯臥親吻
一顆向陽的種籽,在暖暖的車站……
客居桃園
陳銘磻
這件事發生在2012年冬,天氣酷寒,彷彿潛藏著某種難以逆料的不明確,正被即將失去的時光殘影緊緊束縛,就像風吹過樹林,樹木可以清楚感受到流動那樣,我和家小面面廝覷,看守住台北羅斯福路二段舊居的最後一天一夜。
圖◎顏寧儀
生活了二十餘年的房舍已然被我非真實的「尋找幽玄」的說詞變賣遺棄,就連最起碼應該理直氣壯的依依難捨的心情都讓冷颼的天氣遮掩,沒有安慰,沒有咆哮,僅剩一點淡淡的晦澀離愁。
要坦誠說出搬家的確切實情似乎非常困難,愈是想隱藏沉重的情緒,我的心思就愈複雜起來,索性不去辯解,或是說明。不過我還是會這樣想,在這種更迭變動紛沓的時代,搬家換屋或許不是壞事,至少還可能棄擲掉某些實在不想記憶的過去,遠離不想附加的牽絆,從而得救枯燥無趣了幾十年的自己。
心安真好,平安最好
清冷的黃昏,三個孩子各自在房裡靜靜做著自己的事,所有要運送的家當,一箱箱堆疊整個客廳。沒事。我深深吐露了一口氣,憂慮情緒倏忽被低氣壓波動吸走消失了。
今後會變成怎麼樣誰也不曉得,但對長大成人後的孩子來說,搬家形同惡意抽離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決絕切斷既有的交際圈,把他們所有的過去都送進徬徨的記憶裡。
或許應該說,當推開一扇又一扇的季節之門,好比見到每一段成長的歷程,充滿形形色色脫落的軌跡、失落的尋常、迸裂飛散的日子;說不定冬季過後,我們可以再造一段鮮明的新記憶也不無可能。我想。
實在猜不透孩子懂不懂得我的用語和用意,不留不處,這一次我們將從交通便利的台北大安區搬遷到好似田園鄉間的桃園市,過稱心如意的日子。
這是我和他們母親的意思決定的。他們的母親喜歡上桃園的幽靜、樸實和緩慢。
「如果不稱心如意呢?我們是不是還要搬回台北?」孩子冷冷地問。
「做台北人有特別高尚嗎?我在台北住了四十年也不曾擁有多麼偉大和驕傲的信心。」我答:「如果這次的『移民』犯錯,就當成是我未經長遠思慮的自私主張了。」
人不可能一輩子指望著夢想而活,房子既然賣掉,我已經回不去台北了,所以只能選擇相信自己,相信放棄糾葛就等於邁出新的一步,而放棄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面向著新的夢想前進就好。
那裡呀……比台北還冷。我住的「首璽」是個庭園社區,坐落街尾,鄰近一所國小的運動場,樹叢庇蔭,綠意盎然。社區裡面聚集不少從台北搬來的青壯派中堅分子,看來十分朝氣,逢人禮貌招呼,問好說早,形成一個新興移民的帝國特區,令人覺得心頭暖暖的。
對這個社區來說,我是新居民,一切感覺陌生,凡事從零開始,心中不免湧起許多好奇。
新宅寬敞的起居住所,三個成年的孩子各擁一間臥室,歡喜了卻心願,我還刻意在每間房門掛上刻有他們名字的「名牌」,不嫌麻煩地區隔出個人空間。等到把所有傢伙安定就緒,隱然看見窗台眼下,一座峇里島風情的中庭,雞蛋花樹挺立直聳,路靜悠然,水響風聲;穿過社區旁國小運動場的上空,五楊高架橫在眼前,看似近,有點距離,天空時有飛機緩緩翱翔經過;再過去,就是桃園空港,就是美麗的台灣海峽。
老實說,搬遷新居之初,我還沒什麼自信認為自己能夠安心住下,半夜醒來,覺得這裡太安靜了,沒有惱人的汽車聲,連小孩的嬉鬧聲也不見了。因為太安靜,反而容易醒過來,僅只聽見風吹過的聲音,以及呼吸的吐納聲。
一個月之後,一年之後,相安無事地跟孩子一起跨越陌生的新居生活,養了一隻貓,替牠取了個「多多」的名字,種了幾盆花,空閒時到社區咖啡屋吃鬆餅、喝咖啡,坐在廊道藤椅上聽管理中心播放的西洋歌謠、台語老歌,到峇里島式的庭園聽流水聲,或到日式冥想室看石子、獨思、養精神,心安真好,平安最好。
窗前是我專屬專用的陽台,白天擁日光,聽蟬鳴,看綠樹;夜間浴月光,聽蛙鳴,賞光雕。城市稀有的田園風情,我在這裡看書、寫書、曬書、做貓奴;許多念頭、詞句、畫面,都從靈光乍現滲出,我打定主意,開始喜歡後中年這樣過日子。
現在,我喜歡聽見午後4點左右,樓下清靜的馬路傳來鄰近學校,學生放學的嘈雜聲。小學生的叫嚷聲使我想起在外地工作、求學的女兒和孿生子。以前,他們也是這樣嘈雜,哭鬧不休。
我努力適應新環境,學習喜歡料想不到的鮮活「桃園」,許多日子下來,大致明白人生是眾多不完美的組合,只要能持續採取不必回顧並不美好的過去也能學習到一些勇敢面對現在的態度,搬家或許並不足以構成痛苦的因素。落籍成為桃園人跟「我是台北人」有何差異?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旅程,社會不斷變遷,就像變化無常的人生,所以,每一次好好想一件事,做一件事,每一次好好處理一個要緊問題,然後再慢慢找出答案,便能安撫「外地人」那一顆不安定的初心。
「不去面對,一切都不能開始。」我是這樣想的。
年少時代從出生地新竹市搬遷尖石鄉部落,再移居台北市都會,直到後中年一時糊塗路過桃園,成為新居民,說明白一點,這跟所有人同樣呼吸著海洋空氣,毫無二致。
確實如此。
人是為了尋找活出幸福的答案才存在當下。過去,只是生存過的證明;如今,沉寂靜觀寫字桌窗口對街,學校操場斜披著群樹綠波,有風吹來,靈動不已,我用空寂的清涼寫意,在電腦桌面一字一字敲打出心中想說的話,想講述的事,就是因為怕怎麼掉下淚水的記憶消失,所以才把沉沉的心情寫下來。
中年生活,再度起飛
搬進桃園的第一個春日午後,作家朋友林文義特意前來新居作客,饋我三架模型飛機,示意我的後中年生活再度「起飛」,近四十年的情誼,所聊所涉皆文學;在首璽社區的咖啡屋喝過午後紅茶,作家特別在我從日本帶回來的一對掛軸式的畫仙紙板,留下全家人的生肖漫畫,我則回贈從熊本市夏目漱石舊居買來的夏目漱石筆跡稿紙一冊。
那就是我,那就是林文義。
如果能帶來好結果的友誼,比帶來壞結果的魯莽,容易誘惑人,我寧可選擇一次熱絡的衝動。這該是血液裡那股自以為浪漫的激情因子作祟,絕對不是偶然的創意構想。
三年來,無虧風尚,我努力想要在新居環境認識什麼,這和實際認識的什麼,彷彿橫跨了一道深淵,不管怎樣,不管什麼理由,什麼目的,我就是不能也不必再去探究為什麼非要唐突搬遷到桃園這件充滿魅惑誘因的事了。
這件事發生在2012年冬,天氣酷寒,彷彿潛藏著某種難以逆料的不明確,正被即將失去的時光殘影緊緊束縛,就像風吹過樹林,樹木可以清楚感受到流動那樣,我和家小面面廝覷,看守住台北羅斯福路二段舊居的最後一天一夜。
圖◎顏寧儀
生活了二十餘年的房舍已然被我非真實的「尋找幽玄」的說詞變賣遺棄,就連最起碼應該理直氣壯的依依難捨的心情都讓冷颼的天氣遮掩,沒有安慰,沒有咆哮,僅剩一點淡淡的晦澀離愁。
要坦誠說出搬家的確切實情似乎非常困難,愈是想隱藏沉重的情緒,我的心思就愈複雜起來,索性不去辯解,或是說明。不過我還是會這樣想,在這種更迭變動紛沓的時代,搬家換屋或許不是壞事,至少還可能棄擲掉某些實在不想記憶的過去,遠離不想附加的牽絆,從而得救枯燥無趣了幾十年的自己。
心安真好,平安最好
清冷的黃昏,三個孩子各自在房裡靜靜做著自己的事,所有要運送的家當,一箱箱堆疊整個客廳。沒事。我深深吐露了一口氣,憂慮情緒倏忽被低氣壓波動吸走消失了。
今後會變成怎麼樣誰也不曉得,但對長大成人後的孩子來說,搬家形同惡意抽離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決絕切斷既有的交際圈,把他們所有的過去都送進徬徨的記憶裡。
或許應該說,當推開一扇又一扇的季節之門,好比見到每一段成長的歷程,充滿形形色色脫落的軌跡、失落的尋常、迸裂飛散的日子;說不定冬季過後,我們可以再造一段鮮明的新記憶也不無可能。我想。
實在猜不透孩子懂不懂得我的用語和用意,不留不處,這一次我們將從交通便利的台北大安區搬遷到好似田園鄉間的桃園市,過稱心如意的日子。
這是我和他們母親的意思決定的。他們的母親喜歡上桃園的幽靜、樸實和緩慢。
「如果不稱心如意呢?我們是不是還要搬回台北?」孩子冷冷地問。
「做台北人有特別高尚嗎?我在台北住了四十年也不曾擁有多麼偉大和驕傲的信心。」我答:「如果這次的『移民』犯錯,就當成是我未經長遠思慮的自私主張了。」
人不可能一輩子指望著夢想而活,房子既然賣掉,我已經回不去台北了,所以只能選擇相信自己,相信放棄糾葛就等於邁出新的一步,而放棄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面向著新的夢想前進就好。
那裡呀……比台北還冷。我住的「首璽」是個庭園社區,坐落街尾,鄰近一所國小的運動場,樹叢庇蔭,綠意盎然。社區裡面聚集不少從台北搬來的青壯派中堅分子,看來十分朝氣,逢人禮貌招呼,問好說早,形成一個新興移民的帝國特區,令人覺得心頭暖暖的。
對這個社區來說,我是新居民,一切感覺陌生,凡事從零開始,心中不免湧起許多好奇。
新宅寬敞的起居住所,三個成年的孩子各擁一間臥室,歡喜了卻心願,我還刻意在每間房門掛上刻有他們名字的「名牌」,不嫌麻煩地區隔出個人空間。等到把所有傢伙安定就緒,隱然看見窗台眼下,一座峇里島風情的中庭,雞蛋花樹挺立直聳,路靜悠然,水響風聲;穿過社區旁國小運動場的上空,五楊高架橫在眼前,看似近,有點距離,天空時有飛機緩緩翱翔經過;再過去,就是桃園空港,就是美麗的台灣海峽。
老實說,搬遷新居之初,我還沒什麼自信認為自己能夠安心住下,半夜醒來,覺得這裡太安靜了,沒有惱人的汽車聲,連小孩的嬉鬧聲也不見了。因為太安靜,反而容易醒過來,僅只聽見風吹過的聲音,以及呼吸的吐納聲。
一個月之後,一年之後,相安無事地跟孩子一起跨越陌生的新居生活,養了一隻貓,替牠取了個「多多」的名字,種了幾盆花,空閒時到社區咖啡屋吃鬆餅、喝咖啡,坐在廊道藤椅上聽管理中心播放的西洋歌謠、台語老歌,到峇里島式的庭園聽流水聲,或到日式冥想室看石子、獨思、養精神,心安真好,平安最好。
窗前是我專屬專用的陽台,白天擁日光,聽蟬鳴,看綠樹;夜間浴月光,聽蛙鳴,賞光雕。城市稀有的田園風情,我在這裡看書、寫書、曬書、做貓奴;許多念頭、詞句、畫面,都從靈光乍現滲出,我打定主意,開始喜歡後中年這樣過日子。
現在,我喜歡聽見午後4點左右,樓下清靜的馬路傳來鄰近學校,學生放學的嘈雜聲。小學生的叫嚷聲使我想起在外地工作、求學的女兒和孿生子。以前,他們也是這樣嘈雜,哭鬧不休。
我努力適應新環境,學習喜歡料想不到的鮮活「桃園」,許多日子下來,大致明白人生是眾多不完美的組合,只要能持續採取不必回顧並不美好的過去也能學習到一些勇敢面對現在的態度,搬家或許並不足以構成痛苦的因素。落籍成為桃園人跟「我是台北人」有何差異?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旅程,社會不斷變遷,就像變化無常的人生,所以,每一次好好想一件事,做一件事,每一次好好處理一個要緊問題,然後再慢慢找出答案,便能安撫「外地人」那一顆不安定的初心。
「不去面對,一切都不能開始。」我是這樣想的。
年少時代從出生地新竹市搬遷尖石鄉部落,再移居台北市都會,直到後中年一時糊塗路過桃園,成為新居民,說明白一點,這跟所有人同樣呼吸著海洋空氣,毫無二致。
確實如此。
人是為了尋找活出幸福的答案才存在當下。過去,只是生存過的證明;如今,沉寂靜觀寫字桌窗口對街,學校操場斜披著群樹綠波,有風吹來,靈動不已,我用空寂的清涼寫意,在電腦桌面一字一字敲打出心中想說的話,想講述的事,就是因為怕怎麼掉下淚水的記憶消失,所以才把沉沉的心情寫下來。
中年生活,再度起飛
搬進桃園的第一個春日午後,作家朋友林文義特意前來新居作客,饋我三架模型飛機,示意我的後中年生活再度「起飛」,近四十年的情誼,所聊所涉皆文學;在首璽社區的咖啡屋喝過午後紅茶,作家特別在我從日本帶回來的一對掛軸式的畫仙紙板,留下全家人的生肖漫畫,我則回贈從熊本市夏目漱石舊居買來的夏目漱石筆跡稿紙一冊。
那就是我,那就是林文義。
如果能帶來好結果的友誼,比帶來壞結果的魯莽,容易誘惑人,我寧可選擇一次熱絡的衝動。這該是血液裡那股自以為浪漫的激情因子作祟,絕對不是偶然的創意構想。
三年來,無虧風尚,我努力想要在新居環境認識什麼,這和實際認識的什麼,彷彿橫跨了一道深淵,不管怎樣,不管什麼理由,什麼目的,我就是不能也不必再去探究為什麼非要唐突搬遷到桃園這件充滿魅惑誘因的事了。
3/22/2016
三個海邊住民的美麗哀愁、九個愛戀東海岸的方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NGO組織)
地球公民是台灣第一個透過大眾募款成立的環保基金會,長期守護山林大地,水資源與土地,致力於改善工業污染,為當代及後代子孫留下美好的生存環境。透過專業的研究調查,揭露環境問題,採取公民行動,促成政策改變。 我們期望,凝聚人民的力量與共識, 重建台灣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善盡台灣做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東海岸的住民們,沉醉大自然的野性純樸依舊;心裡卻再也無法無憂。生活與生計、原始與開發,在他們平靜的日常與單純的心中,不斷拔河。(圖為俯視三仙台珊瑚礁,印象東海岸提供)
選擇在晴空萬里的這一天,
我背著釣竿獨自走到了東海岸,
徜徉在海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
忘卻所有的煩憂心情放得好輕鬆...
出生台東南王部落的金曲歌王陳建年的《海洋》,唱出東海岸生活最單純的美好。然而,如今,海岸的住民們,沉醉大自然的野性純樸依舊;心裡卻再也無法無憂。生活與生計、原始與開發,在他們平靜的日常與單純的心中,不斷拔河...
地球公民基金會訪談了三個不同角色的東海岸住民,看看他們真實的生活、聽聽他們心底的扎掙,了解這片美麗海岸潛藏的哀愁。至於,傾慕海岸風景與氣息的「過客」們,也提供九種與她戀愛的方法。
角色一:東海岸原住民
前言
今天的海很溫柔,水流緩慢,他沿著礁岩走上岸,把身邊的魚簍暫時放下。弟弟們已經在岸邊生火。他喜歡這個片刻。
有海、有朋友、有新鮮的魚,今天打到cuying(粗皮鯛)是老人家們喜歡的滋味,等會要帶回去。
他是一個阿美族,住在東海岸。
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我從出生到當兵前都在部落裡,當完兵有工作一陣子,但還是想回到部落,所以就回來了。
生活的還習慣嗎?
我去過大城市,知道那裡五光十色的樣子,但我就是想回部落。在城市裡的時候覺得自己對Amis的東西瞭解太少,回來後就跟著哥哥們學習。學著下海,重新認識海的樣子,射魚是每個阿美族男人都要會的事,要給家人吃,跟朋友分享。其實我記得小時候跟家人下海的感覺,全家都到海邊一整天,邊玩耍邊游泳邊撿貝殼海膽。回來以後我覺得很習慣,這裏是我的部落,我的家。
你對這裡的想法是什麼?
剛回來的時候可能有點陌生,而且還不會射魚。但其他朋友放假時候就都去下海,久了我也跟著下海。每次的時間沒有固定啦,要看海讓不讓你下去打。天氣好,水不混濁,流不要太快,才可以下去啊。而且我們下去不會說要打什麼,要看海給你什麼,如果什麼魚都沒有打到也可以撿海草,最少也可以撿到漂流木吧?整個東海岸都是我們的冰箱,通常跟朋友一起去,上岸後就生火一起烤來吃,跟哥哥弟弟的默契就是這樣,常常去打魚,常常一起吃,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
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
魚越來越少,我們這一代下海都必須在海裡待更久。以前漁獲量很豐富時,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以上岸,但是現在要游很久還是碰不到魚。
上個月有兩個哥哥打魚被抓,真的很奇怪,那些法律根本不懂阿美族,我們在很多時候都要吃魚,客人要來、或是老人家要吃,還有pakelang的時候,我們去打魚不是去玩,但每次打魚還是被海巡當成小偷,很奇怪。
對於東海岸這麼多的開發案,你有什麼想法?
這個我沒有什麼要說的。
角色二:東海岸新移居者
前言
南瓜藤爬在玉米小徑間,茄子架下是一叢叢黃豆田。各種深綠淺綠顏色蔓延在眼前。這裡是她每天工作,也是每天休息的地方。
生活不是切割成上下班,而是需要與不需要。
想喝茶時就拿牆角收集好的柴薪,稍微使力劈開還能聞見木頭的香氣。
不一會火點著了,炊煙微微升起。
她是一個新移居者,住在東海岸。
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有好友住這裡,幾次來找他後覺得這裡就是我理想中可以跟自然共生共息的地方。
生活的還習慣嗎?
沒有所謂習不習慣,都是嘗試學習和磨合。我們搬到鄉下不是想把這裡生活的像都市一樣。有些用水泥把自己關起來的人對鄉下想像是輕鬆浪漫的,但我們一直都在學習。
你對這裡的想法是什麼?
這裡很棒呀,因為是跟大自然一起生活,走到海邊不用五百公尺,可以去運動,去放鬆。不過如果說到跟人相處,鄰居彼此照應和認識是有,但更多關於村子裡的事就不太敢管了。之前已經聽說地方勢力不太友善,如果去抗議就會被恐嚇,所以幾乎不參與。
我之前在別的地方生活也有這樣經驗,例如去抗議一些浪費政府公帑,破壞大自然又沒必要的工程,但當時的經驗也不太好,大概小地方都是這樣吧。所以現在只好說也不是不關心,但不想再面對處理那樣的對立。
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
觀光客太多了!
而且不只是人多的問題,以前路上的車都慢慢開,老人家小孩走路都不用特別擔心。現在只要寬一點的路,車子「咻!」就衝過去,相當危險。
而且因為觀光客變多,整個鎮的物價都在上漲。麵店的價格都快跟臺北差不多如果有新開的店也是服務觀光客,我們可以選擇的基礎生活功能越來越少,普通的炒飯都變成賣一兩百元套餐,東海岸的觀光造成當地人生活花費飆高。
對於東海岸這麼多的開發案,你有什麼想法?
如果所謂的開發是為了公共利益,也就是說有那個必要性,公益性,我覺得我是可以接受(雖然也是不希望啦,但至少心裡願意試著接受)。但零星的開發,沒有規劃的開發,或是往山裡往海邊的開發,這些應該要禁止的。
角色三:東海岸公務員
前言
他走出辦公室時,天已經全黑了。
自然空氣裡的溼度和辦公室乾燥空調十分不同,他彷彿聞到海的鹹味。
每天處理不完的程序、開不完的會,他有時真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當公務員?
走在街上舉目所及是闔家外出聚餐、情侶逛街......
眾人的生活與這塊土地在白日辦公室中是一串串數字,在夜裡卻是一幕幕溫馨。
他是一個公務員,住在東海岸。
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我想要好好過生活,又希望能夠學以致用。所以努力考來這裡,想要協助規劃公共事務。
生活的還習慣嗎?
剛來的時候發現每天都要處理一大堆程序,非常冗長煩悶。但工作越久,才發現是這些程序保護了我。在地方擔任公職不只要面對工作內容的專業挑戰,最難處理的其實還是鄉野政治。公務員應該要秉持專業做資源的合理分配,但大家知道你有資源就會想要左右你的想法。土地就是利益,各種地方勢力都想從中介入。有時候光是不妥協就得想盡辦法,程序反而成為一種緩衝。
你對這裡的想法是?
我們這裡人口外流的很嚴重,所以當務之急是必須創造能夠讓人口回流的產業;觀光業(例如重要賽事或活動)帶動服務業,就會把流失到外縣市的人口找回來,這是較快又不會太高成本的方式。
不過觀光產業很浮動,人帶回來後就要發展一些跟在地鏈結的產業,例如中階的休閒農業,經營行銷一些在地知名農產;但若是談到長期發展,除了休閒產業外,這裡也適合社福、教育等產業。台灣面臨老年化,我們的好山好水也是一種潛在資產。
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
最大的困難就是溝通。民眾不曉得你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很多時候是資訊不對稱,他們想得很直觀,但公務員有很多考量。即使有時最終目標是一致的,但為了能夠達成各類規劃,時間就必須拉長才有辦法做到。
基層公務員每天處理小東西就耗費很多精力,沒有辦法把各種資訊和規劃公佈給大家,這個責任應該是中高階主管要對民眾溝通,要培養信任感。
所以其實不只是處理事務,還得要處理關係。這真的很難。
對於東海岸這麼多的開發案,你有什麼想法?
現在東海岸許多大型開發案都是以前通過的,是地主在私有地上進行開發。當中央都已經核准核發,委員們都通過,以一個地方公務員來說,再用合法刁難實在有失公允,所以大多時候束手無策。當然也有除非民眾的輿論夠大,中央單位諸如觀光局願意撤案,那地方政府才有時機可以配合。
未來在東海岸不會沒有開發,因為基本如港口、道路的公共設施一定要維持,會隨著產業與人口的狀態調整。
本文由東海岸原住民口述;莊慕華(地球公民基金會教育推廣兼任專員)整理,原文出處
九種與東海岸戀愛的方法
選擇在晴空萬里的這一天,
我背著釣竿獨自走到了東海岸,
徜徉在海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
忘卻所有的煩憂心情放得好輕鬆...
出生台東南王部落的金曲歌王陳建年的《海洋》,唱出東海岸生活最單純的美好。然而,如今,海岸的住民們,沉醉大自然的野性純樸依舊;心裡卻再也無法無憂。生活與生計、原始與開發,在他們平靜的日常與單純的心中,不斷拔河...
地球公民基金會訪談了三個不同角色的東海岸住民,看看他們真實的生活、聽聽他們心底的扎掙,了解這片美麗海岸潛藏的哀愁。至於,傾慕海岸風景與氣息的「過客」們,也提供九種與她戀愛的方法。
角色一:東海岸原住民
前言
今天的海很溫柔,水流緩慢,他沿著礁岩走上岸,把身邊的魚簍暫時放下。弟弟們已經在岸邊生火。他喜歡這個片刻。
有海、有朋友、有新鮮的魚,今天打到cuying(粗皮鯛)是老人家們喜歡的滋味,等會要帶回去。
他是一個阿美族,住在東海岸。
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我從出生到當兵前都在部落裡,當完兵有工作一陣子,但還是想回到部落,所以就回來了。
生活的還習慣嗎?
我去過大城市,知道那裡五光十色的樣子,但我就是想回部落。在城市裡的時候覺得自己對Amis的東西瞭解太少,回來後就跟著哥哥們學習。學著下海,重新認識海的樣子,射魚是每個阿美族男人都要會的事,要給家人吃,跟朋友分享。其實我記得小時候跟家人下海的感覺,全家都到海邊一整天,邊玩耍邊游泳邊撿貝殼海膽。回來以後我覺得很習慣,這裏是我的部落,我的家。
你對這裡的想法是什麼?
剛回來的時候可能有點陌生,而且還不會射魚。但其他朋友放假時候就都去下海,久了我也跟著下海。每次的時間沒有固定啦,要看海讓不讓你下去打。天氣好,水不混濁,流不要太快,才可以下去啊。而且我們下去不會說要打什麼,要看海給你什麼,如果什麼魚都沒有打到也可以撿海草,最少也可以撿到漂流木吧?整個東海岸都是我們的冰箱,通常跟朋友一起去,上岸後就生火一起烤來吃,跟哥哥弟弟的默契就是這樣,常常去打魚,常常一起吃,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
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
魚越來越少,我們這一代下海都必須在海裡待更久。以前漁獲量很豐富時,大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以上岸,但是現在要游很久還是碰不到魚。
上個月有兩個哥哥打魚被抓,真的很奇怪,那些法律根本不懂阿美族,我們在很多時候都要吃魚,客人要來、或是老人家要吃,還有pakelang的時候,我們去打魚不是去玩,但每次打魚還是被海巡當成小偷,很奇怪。
對於東海岸這麼多的開發案,你有什麼想法?
這個我沒有什麼要說的。
角色二:東海岸新移居者
前言
南瓜藤爬在玉米小徑間,茄子架下是一叢叢黃豆田。各種深綠淺綠顏色蔓延在眼前。這裡是她每天工作,也是每天休息的地方。
生活不是切割成上下班,而是需要與不需要。
想喝茶時就拿牆角收集好的柴薪,稍微使力劈開還能聞見木頭的香氣。
不一會火點著了,炊煙微微升起。
她是一個新移居者,住在東海岸。
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有好友住這裡,幾次來找他後覺得這裡就是我理想中可以跟自然共生共息的地方。
生活的還習慣嗎?
沒有所謂習不習慣,都是嘗試學習和磨合。我們搬到鄉下不是想把這裡生活的像都市一樣。有些用水泥把自己關起來的人對鄉下想像是輕鬆浪漫的,但我們一直都在學習。
你對這裡的想法是什麼?
這裡很棒呀,因為是跟大自然一起生活,走到海邊不用五百公尺,可以去運動,去放鬆。不過如果說到跟人相處,鄰居彼此照應和認識是有,但更多關於村子裡的事就不太敢管了。之前已經聽說地方勢力不太友善,如果去抗議就會被恐嚇,所以幾乎不參與。
我之前在別的地方生活也有這樣經驗,例如去抗議一些浪費政府公帑,破壞大自然又沒必要的工程,但當時的經驗也不太好,大概小地方都是這樣吧。所以現在只好說也不是不關心,但不想再面對處理那樣的對立。
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
觀光客太多了!
而且不只是人多的問題,以前路上的車都慢慢開,老人家小孩走路都不用特別擔心。現在只要寬一點的路,車子「咻!」就衝過去,相當危險。
而且因為觀光客變多,整個鎮的物價都在上漲。麵店的價格都快跟臺北差不多如果有新開的店也是服務觀光客,我們可以選擇的基礎生活功能越來越少,普通的炒飯都變成賣一兩百元套餐,東海岸的觀光造成當地人生活花費飆高。
對於東海岸這麼多的開發案,你有什麼想法?
如果所謂的開發是為了公共利益,也就是說有那個必要性,公益性,我覺得我是可以接受(雖然也是不希望啦,但至少心裡願意試著接受)。但零星的開發,沒有規劃的開發,或是往山裡往海邊的開發,這些應該要禁止的。
角色三:東海岸公務員
前言
他走出辦公室時,天已經全黑了。
自然空氣裡的溼度和辦公室乾燥空調十分不同,他彷彿聞到海的鹹味。
每天處理不完的程序、開不完的會,他有時真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當公務員?
走在街上舉目所及是闔家外出聚餐、情侶逛街......
眾人的生活與這塊土地在白日辦公室中是一串串數字,在夜裡卻是一幕幕溫馨。
他是一個公務員,住在東海岸。
為什麼生活在這裡?
我想要好好過生活,又希望能夠學以致用。所以努力考來這裡,想要協助規劃公共事務。
生活的還習慣嗎?
剛來的時候發現每天都要處理一大堆程序,非常冗長煩悶。但工作越久,才發現是這些程序保護了我。在地方擔任公職不只要面對工作內容的專業挑戰,最難處理的其實還是鄉野政治。公務員應該要秉持專業做資源的合理分配,但大家知道你有資源就會想要左右你的想法。土地就是利益,各種地方勢力都想從中介入。有時候光是不妥協就得想盡辦法,程序反而成為一種緩衝。
你對這裡的想法是?
我們這裡人口外流的很嚴重,所以當務之急是必須創造能夠讓人口回流的產業;觀光業(例如重要賽事或活動)帶動服務業,就會把流失到外縣市的人口找回來,這是較快又不會太高成本的方式。
不過觀光產業很浮動,人帶回來後就要發展一些跟在地鏈結的產業,例如中階的休閒農業,經營行銷一些在地知名農產;但若是談到長期發展,除了休閒產業外,這裡也適合社福、教育等產業。台灣面臨老年化,我們的好山好水也是一種潛在資產。
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
最大的困難就是溝通。民眾不曉得你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很多時候是資訊不對稱,他們想得很直觀,但公務員有很多考量。即使有時最終目標是一致的,但為了能夠達成各類規劃,時間就必須拉長才有辦法做到。
基層公務員每天處理小東西就耗費很多精力,沒有辦法把各種資訊和規劃公佈給大家,這個責任應該是中高階主管要對民眾溝通,要培養信任感。
所以其實不只是處理事務,還得要處理關係。這真的很難。
對於東海岸這麼多的開發案,你有什麼想法?
現在東海岸許多大型開發案都是以前通過的,是地主在私有地上進行開發。當中央都已經核准核發,委員們都通過,以一個地方公務員來說,再用合法刁難實在有失公允,所以大多時候束手無策。當然也有除非民眾的輿論夠大,中央單位諸如觀光局願意撤案,那地方政府才有時機可以配合。
未來在東海岸不會沒有開發,因為基本如港口、道路的公共設施一定要維持,會隨著產業與人口的狀態調整。
本文由東海岸原住民口述;莊慕華(地球公民基金會教育推廣兼任專員)整理,原文出處
九種與東海岸戀愛的方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