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2016

健康源自於積少成多

紐約時報

健康
GRETCHEN REYNOLDS

在重溫2012年“體育運動”(Phys Ed)專欄刊載的所有內容時,我清楚地感覺到,在過去的一年中,有關運動健康的報道時而振奮人心,時而令人苦惱,時而饒有趣味。總的來說,關於鍛煉的最新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恰當的鍛煉項目和運動量幾乎肯定會延長壽命、增強腦力、縮減腰圍,甚至能清除體內細胞里的垃圾。同時,2012年的其他科學研究指出,過量的鍛煉可能會對心臟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濫服止痛藥、穿高跟鞋以及坐着閱讀本專欄同樣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2013年新年伊始,趁着新年許下的鍛煉決心還在,而且打退堂鼓的可能性不大, 此時回顧過去一年中運動科學裡零零散散的教訓似乎是再好不過的了。


Getty Images

首先,由於通常以來我都保持着生活忙忙叨叨、運動能懶則懶的習慣,我非常高興地宣布,就像我在去年6月份所說的那樣,每周低頻率短時間的慢跑或適度的健身運動看來才是有益健康的“甜蜜運動”。

具體來說,2012年一項涉及52656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每周以10到11分鐘/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的平均速度跑1-20英里的人——實際上也就是我悠閑狀態的慢跑速度——平均來說,比久坐的成年人擁有更長的壽命。同時,此類人群也比每周跑20英里以上的人群(這類人確實很少)更長壽。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發現。

研究聯合作者、新奧爾良心臟病學家卡爾·拉維博士(Dr. Carl J. Lavie)對我說:“跑的越多並不意味着對健康和長壽就更有益,這些數據顯然支持這種觀點。”他進一步說:“說起來,似乎跑得較少與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風險有關聯。”

同樣,我在去年9月的文章中提到過的一項丹麥研究顯示,每周分多次進行約30分鐘適度鍛煉的矮胖男性青年要比運動量加倍的對照組的減肥效果更明顯。

該研究作者發現,運動量最大的人吃得往往要比適度運動量的人要多。

然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參與試驗者攜帶的運動傳感器顯示,進行高強度健身的人每天坐着的時間比鍛煉強度較小的人更長。

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候選人、該研究聯合作者馬瑟·羅森吉爾德(Mads Rosenkilde)說,“他們是太累了。”

與此同時,新的運動習慣似乎讓那些只運動約30分鐘的人精神倍增。他們會比平時更頻繁地站起身來,四處走動,伸展筋骨,甚至在原地跳跳。羅森吉爾德說:“他們貌似都不坐電梯,改爬樓梯了。而且到處走動也更多了。雖說都是小事,但積少成多。”

事實上,積少成多的理念可能是2012年運動科學主題的最強音,可以是好的積累,也可以是不好的積累。2012年另一個我最感興趣的研究發現,每天僅10分鐘的體育運動能讓成年人的壽命增加近兩年,即便是那些患有嚴重超重的成年人也不例外。

然而,這個結論的反面也得到了證實: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專門勻出一點運動的時間,同樣會影響壽命。可能去年一年我在報道中寫過的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一句話莫過於,一項對西方成年人進行的大規模研究顯示,“25歲之後,人們每在電視機前消磨一小時,預期壽命便會減少21.8分鐘。”

這些天,我看電視的時間是大幅縮短了。

然而,並不是2012年我所報道的所有新健身科學都是這樣令人深省——或者實話實說——如此重要。一些更偏重實用性的研究只是證實了一些常識,這些報道包括:為提高球類運動成績,要將視線放在球上;在高溫天氣運動時,得在頭上澆涼水;最後還有,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前一天,要多吃。

但是當我思考哪些科學報道會對我的人生規劃造成最大的影響時,我總是會去反覆翻看那些研究體育運動是如何影響我們壽命和生活質量的科學報道。魯莽的青春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因此,我不會輕易忘記去年9月份我在文章中提到的研究,該研究詳細說明了經常進行適量體育活動的中年人在步入老齡階段後可以延緩疾病和衰弱的侵襲。當然,運動無法阻止人的老化,只有死亡有這個能力。但是,這項研究和2012年的其他研究強調,經常活動,即便強度不大,也會大幅改善日漸衰老的軀體的感受和反應。

2012年我最喜歡的讀者評論也是受到了衰老的感悟,這條評論針對的是一名研究人員的名字。讀者寫道:“赫德博士(Dr. Head),我這個全部由老年人組成的金屬樂隊應該叫這個名字。”如果樂隊成員都能像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在最近的巡演上那樣又是轉圈又是蹦蹦跳跳,那麼他們應該還有體力再傾情演出幾十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