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12

日本“銀髮經濟”值得中國借鑒

日本新華僑報主編蔣豐:面臨老齡化問題的不僅僅是日本,有報道指出,2030年以後中國這一問題的狀況將更甚於日本。

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公布,2012年度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達3074萬人,總人口占比達到24.1%的歷史高點。全國百歲以上高齡者則高達51376人,男性人數連續32年、女性人數連續42年刷新歷史紀錄。

其實,面臨老齡化問題的不僅僅是日本,有報道指出,2030年以後中國這一問題的狀況將更甚於日本。

中日兩國在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至60年代都曾迎來人口出生高潮,而今這批人正在陸續步入老年。隨著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壽命也大大延長。退休之後生活15-20年並不是難事。這些,都加速了社會的老齡化。

老齡化固然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但是,老年人口的龐大基數、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潛在的消費需求,又無不是發展“銀發經濟”的必要條件。

經過多年的發展,日本的福祉事業較為完善,“銀發經濟”也已具備一定的規模並成為經濟亮點。相比之下,中國的福祉事業不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財產留給兒女的觀念、對老年人的關心不夠等等,均阻礙了“銀發經濟”的發展。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可以通過學習日本的經驗得到啟示。

首先,日本各界重視開發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商品和服務,將其從普通的商品和服務中細分出來。三得利近年為老年人開發了符合健康標准的威士忌。

面向老年人的手機“Mi-Look”擁有GPS衛星定位、老人活動記錄器、緊急感應繩等多項智能設備。游戲廳除了為老人提供毛毯、紙巾,開設專門的游戲講座,甚至特別推出“懷舊游戲”以滿足老年人回憶童年的願望。

由於注重細節和關懷,日本“銀發經濟”催生的各種產品正在成為經濟增長亮點。例如,兼重口味和營養價值的老年人專屬食品,近年來以10%的速度增長,在2009年已形成約1000億日元的規模。

佳麗寶早在2000年面向50歲以上女性推出的護膚品牌EVITA,在2007年成為年銷售額超過100億日元的大品牌。目前,世嘉夢工廠連鎖游戲廳每天的顧客近三分之一是老年人。新興的老人住宅、金融保險市場等也在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為了促進“銀發經濟”發展,日本政府在制度建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對商品的衛生及安全制定嚴格標准,對其市場准入條件有所限制,還調整了有關法律以保障老年消費者的利益,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例如,2000年日本首次制定了《看護保險法》來推行養老護理保險制度,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通過國家補助而獲得必要的看護服務,從而大大推動了日本老年人看護產業的發展。

雖然日本“銀發經濟”滿足了老年人的種種需求,但是,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依然存在。比如社會氛圍不夠好。由於家庭關系冷漠、人情淡薄,越來越多的日本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顧,因為精神寂寞、對生活失去希望而選擇自殺。

又如配套政策的不完善。由於“少子化”導致勞動力匱乏,許多老人不得不繼續工作,高齡雇佣制度變來變去,退休時間和退休金額都無從知曉,也就無法安排晚年生活。

這些不足的啟示意義在於:發展銀髮經濟,除了要推出符合老年人需要的各種產品,更要從精神上對他們多加關心,讓他們感到自己並沒有被社會拋棄。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樂於接受新的產品。

蔣豐,日本新華僑報主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網站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於傳遞信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