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2012

有史以來最瞎的政府

林尚榮

為了證明不是自我感覺良好,馬團隊不斷引用國外機構評比資料來佐證「台灣有史以來最好的政府」,然而此舉不但難有共鳴,更暴露其思維與施政的盲點。

例如,日前他指出,世界銀行公布二○一三經營環境評比,台灣是全球第十六名,而他第一任期上任前一年,台灣是六十一名,這四年整整進步了四十五名!

馬可能不知,此項評比有一指標是勞工,如工時的嚴格性(對夜間工作、週末工作、工時、加班的限制…),以及裁員成本等。所謂經營環境「好」,對目前眾多「工作貧窮」者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正彰顯其「厚財團的迷失」,呼應了過去脫口而出的「企業錢還賺不夠多」。

再說這項指標,馬來西亞排名十二優於台灣,歐盟龍頭的德國排名二十,在台灣之後,用這類指標來架構「台灣好」,又有何意義?

另一個深得馬心的指標是IMD世界競爭力排名,二○一一台灣名列第六,優於加拿大(七)、澳大利亞(九)、德國(十)、英國(二十)、日本(二十六)。這個指標的價值性,在於它把將台灣壓得喘不過氣的韓國(二十二名)踩在腳下,更把上任總統二○○七(十六名)比了下去,足足進步了十名。

既然我們這麼有競爭力(比韓國),又進步神速(比過去),那反映在台灣商品「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應當非常亮麗吧?事實卻相反。

二○○七年與二○一一年相比,韓國的全球占有率分別為二.七四%與三.○五%,排名從第十一提升到第七。而台灣是從一.八一%降到一.六九%,排名從十六下滑一名。請別小看這○.一二%占有率的流失,這代表約六千五百億台幣的商品!

韓台的興衰、今昔的消長,證明我們的競爭力只留在評比機構幾個指標的加總上,這是馬對統計數據的迷失,以及不敢誠實面對企業競爭力流失與政府該扮有的角色。端出國際評比,不外是欺民與取暖吧!

(作者為企業主管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