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2014

順著上帝的道路往前走 ~ 畢嘉士

畢嘉士出生於挪威西岸貧窮小鎮,父親患有慢性肺病,工作也不順遂,家計仰賴母親的家庭烘焙坊,畢嘉士喜歡參加主日學和教會,可以聽到許多聖經的故事。在教會的薰陶下,畢嘉士立志做醫療宣教士,到遠方去當一個醫生,幫助生病和貧苦的人。1954年於荷蘭醫學院畢業,接受挪威「協力差會」派遣,攜眷來台行醫,直到1984年退休返回挪威,在台長達30年的醫療奉獻,照顧受人排擠的痲瘋、結核病患、小兒麻痺病童,讓殘缺的患者重拾了活下去的尊嚴與希望。

畢嘉士最初是到台北樂生療養院協助治療痲瘋病患。他用友善的肢體語言與簡短的中文親切的治療病患,他認為病患不應被隔離,應當要被愛被尊重,為病患治療時他拒絕穿戴防護設施,和病患肩並肩坐在一起做禮拜。種種異於常規的行為,受到同事排擠、病患疑懼,這令他沮喪困惑。直到他為窒息病患急救時,將導管插入病患喉嚨,用口將阻塞的痰吸出,救回一命,令所有人震驚,也讓畢嘉士成為英雄,並得到尊敬與完全的信賴。在樂生期間,他為病患爭取有效的藥物,為肺結核病患設置專門病房,病人整體醫療也大有改善。兩年後,他再度接受「協力差會」的安排,南下屏東,接手管理「基督教診所」。他在離開樂生前,向病患打聽到一長串高屏地區的痲瘋病人名單,這些病患長期被遺棄隔絕,任由自生自滅。畢嘉士醫師先在高雄成立「特別皮膚科診所」,由「台灣痲瘋救濟協會」經營管理,在樂生的病友協助下四處尋訪病人,勸他們出來就醫。

50年代小兒痲痺開始流行,畢嘉士眼見越來越多孩童受到感染,不良於行。1962年向美國藥廠遊說,提供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000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地區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1963年成立支架工廠,自製支架供小兒麻痺症病童使用。成立小兒痲痺兒童之家,專收出院後小兒痲痺兒童住宿教養,乃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前身。向縣府爭取,於仁愛國小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專收小兒痲痺兒童就讀,為我國第一個肢體殘障班,開啟特教新頁。1975年發現小兒痲痺患者有脊椎側彎的後遺症,自美國延請專家來台指導矯正手術。1977年矯正脊柱須耗時兩年,為了讓病童在治療期間內也能接受教育,與屏東縣教育局首創全省第一個「床邊教學」,由老師 親自到病童床邊來授課。1978年成立台灣第一所腦性痲痺病房,收容可療性腦性痲痺兒童住院。

畢嘉士將醫療傳道的精神發揚到極致,他協助病患獨立獲得重生,從不嫌惡病患,病患甚至驚嘆:「這個人居然比我自己的爸爸還愛我…」,屏東鄉親視他為上帝差派來的天使。1984年他退休返回挪威,1997年榮獲第七屆醫療奉獻獎,2007年 榮獲屏東縣榮譽縣民的殊榮, 2008年 挪威國王頒授St.OLAV最高榮譽獎一等勳章,表彰其醫療宣教的貢獻,榮耀無數,但他總是謙虛的表示:「只是順著上帝為他開啟的道路往前走…」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