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013

舊日時光

翻讀一冊老相簿

陳柔縉的文章,像一冊既厚重又輕盈的老相簿。

厚重,因為當你走進她細心佈局的文字,彷彿踱入歷史的幽巷曲弄,啊,原來曾有北韓刺客潛來台灣,謀刺裕仁天皇的岳父;啊,日治時代的修身課,原來靜靜地影響著台灣文化的基因;啊,原來平埔族西拉雅血脈比我們想像更近,而柔縉以自己的身世追溯,提醒這件事。

輕盈,因為她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幅品相良好的黑白照片,各自講談一則迷人的典故,一則讓人津津有味的昏黃敘事,廚房裡的龜甲萬醬油,藥箱裡的虎標萬金油,梳妝台上的資生堂,還有我們童年視作豪奢品、只有每學期遠足才能吃到嘴裡的明治與森永,它們各自種種。竟然與台灣瓜葛如此。

陳柔縉的文字,實則更接近影像,讓我們「看見」一張又一張,如此鮮明活潑的歷史快照,被解凍的古老記憶,被釋放的親切生活。

透過紙頁,我彷彿「看見」生於一九三二年、長於台北大稻埕的母親,每每談及「日本時代」,總要先以日語滔滔講述一次,然後快活地以台語轉譯給我們聽的神情語氣,她口中熱烈浪漫的,既是她的少女時代,也是整部家族小史,某個斷代的集體回憶。

然而,陳柔縉的時代相簿,又不只是懷舊的,同時也是現代的。她寫日治時期的個人所得稅,寫當時各行業的所得差距,也寫第一批留學海外的女性,寫台灣各地夜市風華的起源始祖,寫1920年來台的美國職棒隊,放進現今時空脈絡,竟有各自的新聞意義,各自的對照反差,各自的知識樂趣。

換言之,柔縉的文章不在懷古,不在耽眷往事,更重要的是,透過昨日,讓我們更理解今天,更理解彼此。這些舊事如此沉靜,如此綿密,讓人看見,鏡中的自己。

「原來,在這塊土地出生、求學、成長、老去的我們,承繼著這樣的微物基因呀。」我讀著這些文章,每每暗生這款驚嘆。

或許,這正是如此一本老相簿,讓人來回撫挲,不忍讀畢的緣故,我們都自頁冊之間,瞥見自己在時光洪流裡,似曾相識的細微落單身影。

黃哲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