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013

市場經濟萬能嗎

賴天恆

去年底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來台演講,傳遞的訊息不只「有些東西的價值,不能被市場價格化約」。更指出,把議題全數交由市場決定,其實是在逃避許多重要哲學問題,包括正義、善惡、幸福。
桑德爾教授還不斷地引導現場的聽眾選擇立場,並講述自己選擇該立場的理由。其中有一個討論主題,完全切合最近台灣媒體界的時事──媒體壟斷。桑德爾教授讓現場聽眾投票是否同意只要擁有足夠的金錢,就可以任意購併、壟斷發聲管道與公共論壇。桑德爾教授隨即拋出另一個議題,詢問是否同意讓市場機制作為唯一判準,允許企業大規模經營的連鎖超商,透過所謂的市場公平競爭,完全取代傳統的雜貨店,讓多元競爭趨於一元。

防通路壟斷保多元

現場聽眾對媒體壟斷的議題,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對於連鎖超商壟斷,則呈現分歧的看法。許多人認為連鎖超商在功能上不過是販售民生用品,就算是反對連鎖超商壟斷的,也認為通路與媒體在本質上是不同的議題,不能相提並論。如今證明,這種看法不夠周全。
從旺中購併中嘉一案開始,就有許多「反」反媒體壟斷的人士宣稱,通路上的過度集中不會影響到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政治自由與民眾知的權利。如今《商業周刊》卻在一篇報導後,全台7-ELEVEn門市就以物流配送作業不及為由,而「來不及」上架。網路上卻盛傳多張寫著「致門市店經理,本周商業周刊期別第1313期不上架,造成不便,敬請見諒」的蓋章公文圖片。
通路壟斷與媒體壟斷是連續議題。當我們重視如何保障新聞多元自主的同時,如何透過制度的保障,避免通路商掌控過大的權力與影響力,是同樣值得關注議題。
事實上,從通路壟斷到媒體壟斷,以致台灣當今所面臨的諸多社會問題,根本上是同一個問題:「市場經濟的合理範圍到底在哪裡」。市場機制看似公平,卻非萬靈丹。一廂情願地信任市場,只會帶來腐化與價值的喪失。相對地,人有能力在正義、善惡、幸福等困難但重要的哲學問題上,藉由理性重新掌權。就此我們必須在市場與自主之間,做出選擇。

作者為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