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o
我們每天都會有些正面的生活經驗,但是我們卻沒有徹底利用。你有發現嗎?別人的一個字或是一篇壞消息就能把你美好的一天(你睡了八小時、今天是週末、跟朋友開心地聊了天,等等)給毀了。由Shelley Gable與Jonathan Haidt所做的研究指出,實際上我們正面的生活經驗會是負面的3倍之多。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無法好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反而卻被壞事操控呢?研究人員認為有兩個主因讓我們無法好好體驗、延伸、放大我們的喜悅:負性傾向(negativity bias)跟習慣化(habituation)。負性傾向指的是人性本會較關注於負面的經驗,Roy Baumeister的研究指出我們較會記得、關注負面的經驗。而習慣化在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上的解釋則是當我們接收太多正面經驗帶來的愉快感,我們就會習慣這種經驗,此種經驗就再無法帶來相同的感覺。
我們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這種過度聚焦於負面經驗的傾向呢?最近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Nathaniel Lambert及同事進行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線索。他們的研究指出討論正面經驗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增加整體生活的滿意度,甚至是讓我們表現地更有精神。
這份研究似乎讓人很意外,因為我們常常不願分享我們擁有的美好事物。我們不想要炫耀。有時後我們只是不想招來「厄運」。或許我們只是感到罪惡感,因為當好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時,其他人卻在受苦受難。抱怨、表示同情,甚至是閒言閒語似乎比較恰當,比較實際,也比較踏實。然而,Lambert與同事的研究指出,向親密好友或另一半分享開心的經驗會是個好主意。
數個研究指出每天列一張清單,寫上你感覺很感激的事,能夠幫助你更把焦點放在生活中的正面經驗上,因而促進你的身心健康狀態。舉例來說,心存感激能增加我們與他人的連結,增加我們的同情心,讓我們更為樂觀、快樂,使我們較少忌妒別人,較不在意物質享受,甚至促進有生理小毛病的人的健康狀況(在其中一個研究中提到的是肌無力(neuromuscular disorder))。然而Lambert進一步與感激相關的新研究指出,我們以口頭方式向親近的人表達感激之情能夠增加或維持身心健康的程度,是遠超過心存感激或是手寫方式帶來的結果的。很多文學大家長久以來都明瞭分享能讓快樂滋長的道理。夏綠蒂•勃朗特在一封信中寫道「不被分享的快樂,不能被稱做快樂。因為它無法被感受。」在《普通讀者》(The Common Reader)中維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則寫道「快樂之所以為快樂始於分享。」Lambert的研究則為她們的人生智理提供了實際的驗證。
研究人員發現習慣將好事跟身邊的人分享的人比較快樂,且對生活比較滿意。他們也發現,人們要是在某天分享愈多開心的事,在那天他們就會愈開心。為了要證實分享喜悅真的能促進身心健康,研究人員邀請了實驗參與者與一位好友或是另一半進實驗室。
參與者被要求寫下一個正面的經驗及一個中性的經驗(不帶情感的),像是在課堂上學到的事實,參與者也回答了他們是否會把自身經驗與朋友或另一半分享。研究結果指出,分享喜悅的行為(不是想想,或分享一些中性的訊息而已,而是真的分享喜悅)真的能夠促進身心健康。
下一步,研究人員調查長期(在這個實驗是4個禮拜)分享喜悅帶來的效果。新加入的參與者被要求天天寫日記,記錄那些讓他們感激的事,或是從課堂上學到的中性事實。一些人被要求分享他們那些令人感激的經驗,而其他人則是不要分享。那些跟別人分享的人回報的生活滿意度、快樂程度、活躍度(是否充滿精神或是對生活充滿熱情)都較高。
實驗對象被要求與親密好友或是另一半分享生活經驗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他們較會支持我們。在這個研究的最後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有成功經驗(像是考試考了高分)的參與者若是得到充滿建設性、正向的回覆的話,會表現出較多的快樂、關愛,及感激。你我都有經驗,興奮地跟某人分享一件事或是一個計畫,結果卻得到冷冷的回覆,甚至被批評一番,結果沮喪到不行。當分享正向經驗時,選擇一個支持你的傾聽者是很重要的。
重點是:分享喜悅能夠增加喜悅。告訴別人我們開心的經驗得到的益處遠勝過只把它記在腦海裡或寫下來。這個研究可能可以稍微解釋Nicholas Kristakis和James Fowle所做的研究。那個研究指出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可以影響到周圍的人的身心健康。嘗試或是保持開心似乎只是個自私的追求,但實際上這是個很值得追求的目標,這不僅是為了自我,還有整個社會群體。因此,我們可以鼓勵別人分享正向經驗,或分享讓他們感激的事來支持他們分享喜悅。支持朋友的身心健康不只會影響到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還有所有與這位朋友有關的人的身心健康。 Albert Schweitzer,德國的一位醫生及諾貝爾獎得主,說的真是對極了,他說「快樂是唯一分享之後會加倍的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