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013
國際產業新趨勢 台灣不可逆流而行
權威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近專題報導,探討美歐等先進國家產業趨勢,指出近二十多年來在「全球化」風潮中大為盛行的海外生產與外包生產模式,已經逐漸退潮,不但越來越多跨國公司把製造生產及支援服務回流本國,且製造業與服務業有志一同;儘管這一趨勢未必能解決西方國家就業問題,顯然「把工作機會帶回國」(Bring Jobs Back)正在流行。
諷刺的是,台灣卻正反其道而行。經濟部本週一發布統計,我國去年外銷訂單雖創新高,實質出口反而衰退。其中關鍵,在海外生產比率也創新高,只有不到一半的出口貨品在國內生產;上月海外生產比率高達五十二%,尤其接單主力資訊通訊、電子、精密儀器(面板)等廠商大多數外移,接單雖多,對實質出口、改善就業機會及薪資停滯的狀況並無助益。
台灣不但反其道而行,而且把絕大多數海外生產「勇敢地」集中於中國,一個從不掩飾要併吞台灣的大國,結果正在付出代價。多年來我們不斷警告,這不但造成人才、資金、技術流失,產業斷鏈,聚落潰散,也必然導致政治經濟最終完全受中國宰制。這樣的惡果不僅難以避免,也是日漸明顯的現在進行式。
就此而言,歐洲商會本週二公布的調查報告,只是印證其中一部分惡果︰台灣產業過去二十年過度西進中國,帶走了菁英人力,造成跨國企業難以在台灣充分找到高階管理及技術人才。
尤有甚者,報告主持人還指出,大膽西進非僅造成產業掏空、專業人才外流,且中國磁吸成就了自己去年經濟成長七.八%,台灣卻在一%邊緣掙扎。人財兩失,損己利人,正是台灣如實的寫照。
何以先進國家海外生產模式逐漸過時,甚至出現「外包凋零」的現象?全球政經環境的重大變遷是主因。
經濟考量最主要。在「全球化」風潮中,包括台灣廠商,到中國等後進國家利用廉價且充沛勞動力,可兼收降低成本與擴大規模之利。不過,後進國家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以中國為例,工資一年漲了兩成,遠超過生產力的提升;加上人民幣升值,且近年國際油價上升,更帶動遠距運輸成本攀高。
另一方面,先進國家在科技應用、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日新月異,勞動佔生產成本比重降低,加上社會與政治壓力,把創新、研發及生產移回接近先進而有高消費力的主要市場,乃漸成時勢。有調查發現,四成美國廠商打算或正規劃把中國工廠移回國內,已採取行動的包括蘋果、GE、GM、惠普等知名企業;美國政府及國會,也正鼓勵或催促廠商行動。
海外生產模式過熱,對本國經濟社會的負面效應在近年國際經濟不振期間更為明顯,西方國家廠商乃掀起回流風氣。台灣的大膽西進本質上兼具高度海外生產與向中國傾斜的病態,馬英九政府不思有效改變,還加碼推進,以致台灣如今深陷中國泥淖之中;尤其中國所謂「世界工廠」掉漆之後,它再創「世界市場」迷思自欺欺人,繼續把中國化等同於國際化。不過,服務業的房仲、零售、百貨業在中國接連發生虧損,全家、統一超商還傳出關閉幾十家門市,足見中國絕非正派經營台灣企業的投資樂園。相形之下,對於台商回流,馬政府說多做少,至今拿不出顯著績效,也無以造成風潮,扭轉當前經濟社會頹勢。
國際產業新趨勢逐漸明顯,馬政府卻仍逆勢妄為,台灣人民豈能坐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