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台翔
她和幾個同事到日本參觀一所小學。到了中午,孩子邀請她們一起用餐,吃過飯是打掃時間。
她在一旁欣賞著,突然兩個孩子走到她面前,邀請她去擦地。一起擦地?她非常意外,但孩子們的表情卻跟先前邀請她吃午餐一樣,顯然打掃也是很值得參與的「好事情」。
她接下孩子遞過來的抹布,準備跟著一起擦,卻發現抹布有些地方的顏色看起來比較深。打開來一看,方形的抹布,卻像是一個「田」字,四個小方塊的顏色都不一樣;再看看孩子們相當一致的擦地方式,立刻就明白了,原來,這是老師教過的:先對摺、再對摺,一塊抹布就變成了原來的1/4大小;先用一面擦,髒了再換面,這樣就不必一直去清洗抹布。
想到自己從小到大的經驗,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只是被要求要打掃,卻從來沒有人教過她怎麼使用那些清潔用具。
回到台灣,這一天,她上六年級的美勞課,發給每個孩子的材料是一塊木板、一些鐵絲和一些螺絲釘;提供的工具是一字和十字型的起子、尖嘴和平嘴的老虎鉗。要孩子利用這些材料,在木板上勾勒建築物的外型。
她很仔細地解釋每一個工具的功能,譬如,剪鐵絲時要用哪一種老虎鉗?鐵絲放在哪裡?手要怎麼使力?
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教孩子使用那些工具,但接下來,利用這些工具做什麼?她就完全不過問了。
也就是,牽涉到創造的部分,都應該交給孩子;結果,就看到許多不同的作品:迷宮、教堂,棒球場、巴黎鐵塔,還有叫不出名字卻很好看的什麼和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