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013

從美處理財政懸崖談判結果 看其進口需求

國際商情雙周刊
陳雅琴

2013年,美國如何化解兩黨在調高舉債上限、削減開支及處理財政赤字上的僵局,將是未來2個月內的全球觀測重點。
美國「財政懸崖」(financial cliff)談判經過多方波折後,在2013年1月1日午夜的最後期限後2小時,參議員最終達成協議,暫時停止大幅削減開支,並暫停對收入超過45萬美元除外的人士增加稅率;眾議院於21小時以後,在今(2013)年1月2日通過此方案,至此,「財政懸崖」的直接影響可說是初步避過,也就是說,透過修法,美國財政赤字暫時不會「像墜入懸崖般」大幅驟降,但財政相關議題尚未完全解決,包括調高債務上限、削減開支議題的談判將於未來2個月繼續進行。

美國財政問題與更迭

美國對財政懸崖問題的恐慌並非短期內的突發事件,早在小布希政府時代,為了提振經濟,美國推出許多低稅收政策;政府稅收減少,加上社會福利等必要項目的開支增加,使得美國財政赤字逐年擴大,如圖1所顯示為1990年以來美國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及財政盈餘或赤字。
如圖1,在1990年代,美國財政赤字由2千多億美元逐步降低,至1998年隨著經濟擴張、景氣好轉,財政收支終於由赤字轉為盈餘,這段期間也是美國自1980年代以來惟一出現財政盈餘的時候,至2000年以後,網路泡沫崩潰,美國再度陷入經濟萎縮,小布希政府採取大規模減稅刺激景氣,財政赤字再度出現。2008年的金融海嘯讓全球陷入大衰退,處於風暴中心點的美國,經濟衰退除了造成稅收大幅減少外,請領失業救助金等社會福利津貼的人數也瞬間飆升,造成財政支出的負擔,因此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由2008年的6,800億美元一舉破兆,至2009年大幅膨脹為1兆4,000億美元,至今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仍維持在兆元以上。

減赤與減債的兩難

美國從小布希時代推行至今的減稅方案在今年1月1日面臨到期終結,理論上,這些減稅方案終結後,個人與企業會面臨大幅增稅,再加上政府削減開支等措施,美國財政赤字應可大幅減少,對解決美國長期以來的財政沉疴相當有幫助。但對民間不利的是,民間消費緊縮會造成經濟進一步萎縮,對於原本已經疲弱不振的美國經濟無異是雪上加霜,失業率也會因此居高不下。但反過頭來檢視,美國在今年1月1日的修法雖使得財政在懸崖前暫時勒馬,但也令人非常擔憂美國長期性的債台高築,如圖2所顯示為美國自1980年以來的聯邦政府負債,其中2008年9月30日,美國國債首度超過10兆美元;至去(2012)年底美國美國國債累積已到頂,達到美國設定的舉債上限16.39兆美元;若以今年1月14日最新累積的美國國債16.45兆美元除以美國人口數,平均每人負債高達52,196美元(資料來源http://www.usdebtclock.org/index.html)。

美國國債隨著財政赤字上升而增加,要解決國債問題必須要從減少財政赤字著手;原本按照現行法律推算,大規模減稅措施屆滿後,財政赤字可望降低,若能轉為盈餘,便可減緩國債的負擔;但如此一來過度緊縮效果又會打擊渴望已久的經濟復甦。因此,美國現在要選擇墜入財政懸崖或是在懸崖前勒馬都是兩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