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彤
監察院通過對教育部以及勞委會的糾正,指出原應媒合產學落差的建教體系,反而變成企業剝削勞動力的幫凶。根據糾正案文,二○一一年勞委會抽查之五十家廠商中,即有三十家違反勞動相關法令,比例高達六成。然而若參考「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於日前發表之「技職院校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報告」,更可發現有九十八%的院校未依法替建教生投保勞健保、超過八成的技職院校並未明文保障建教生的勞動權益;監察院的糾正報告揭露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據主計總處二○一二年五月公布之「一○一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指出,十五至二十四歲的七十六萬名就業者中,月薪在兩萬五千元以下者超過六成,在三萬元以下者更超過八成。然而,只有不到兩成是屬於每週工時低於三十五小時的部份工時勞動,亦即至少有四十五萬以上的「正職」青年面臨嚴峻的新貧處境。同時,在整個教育產業非典型勞動化的情況下,亮眼學歷亦無法做為脫離貧窮的保障;國立大學博士生卻僅能領取22K鐘點薪資的新聞,絕非個案。與此同時,技職與高教體系的校長們卻仍異口同聲,透過陳腐校規、家父長式的管控或「業界潛規則」來規訓學生,以「培養業界所需人才」,見證產學體系的積極合謀。政府非但沒有透過經費挹注來捍衛教育系統的自主性,還反其道而行,在中、高等教育不斷擴張的情況下,拒絕擴大公共支出,反而透過捐贈、建教合作等方式,要求各校自籌經費,促成教育體系對產業界的依賴。
馬英九總統的元旦文告對於現今的青年貧窮與勞動困境未置一詞,卻再次宣示「強化產學合作」的目標,彷彿只要教育與產業密切合作,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然而OECD國家的經驗早已指出,缺乏自主性的教育體系,只會剝削侵蝕年輕一代的勞動力與創造力,不但無法發展創新的文化與經濟價值,更只會姑息早就失去競爭力的無良企業。事實上,教育才是最好的公共投資;要振興台灣的經濟實力,應該從鞏固教育體系的自主性開始。
(作者為台灣大學研究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