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013

無膽開創 無能前瞻 升級轉型前景堪憂

中國時報

台灣社會過去數年只要一遇選舉、一經撩撥,幾個議題就會像回鍋肉片一般重新翻炒,而且越炒越入味,逐漸成了典型的社會慢性病。這些慢性病舉其要者概有三端:其一曰階級對立(包括勞工/雇主、軍教/一般),其二曰薪資停滯(年輕人起薪較諸廿年前幾乎零成長),其三曰缺乏信心(一般人民都覺得台灣拚不過韓、星、陸)。上述社會議題之所以成為慢性病,就是因為症狀持續太久而無法矯治,漸漸就成了痼疾,導致現在的馬政府只能隨民粹搖擺而束手無策。

 前述三大台灣痼疾看似複雜,但病因其實都與台灣的產業經濟進展不順有關。過去卅年,台灣靠著孫運璿時代的投資布局與科學園區建制,開展了資通訊產品代工王國的黃金年代。但是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印度與東南亞加入競逐、南韓傾全國之力急起直追之後,台灣以中小企業靈活因應為主軸的經濟體早就不再有優勢。我們的產業若是不轉型或不升級,遲早會有吃光老本的一天。

 正是因為舊產業逐漸凋零而新產業未見萌芽,遂使整個台灣經濟在「式微」的大氣氛下了無生機,其呈現在勞動市場面的自然是勞工需求萎縮,以致一般大學畢業生薪資退化。當年輕人薪資普遍偏低時,自然就會有逐漸激化的階級對立。簡單地說:當今台灣諸多問題的根源,還是產業未能轉型與升級。

 但是,每個國家都面對相同的全球競爭環境,為什麼韓國、新加坡產業政策能夠因應得好,台灣就是因應不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只有四個字:政府效能。二○○八年之前的扁政府沉溺於恐共、懼共、鎖國、孤立的大氣氛下而一事無成,這已經是五年前的舊事了。然而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開放交流,為什麼五年來也幾乎是無所進展呢?許多人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只有四個字:官員無能。我們在此做這樣的批評,並沒有《經濟學人》雜誌揶揄式的嘲笑意味,而是要直指病灶,為台灣人民做最深沉的請命。

 就以產業轉型為例吧:過去馬政府高聲呼喊的口號,有哪些真正做出成效了呢?馬政府說要推生技產業,結果行政院活生生把唯一的生技創投案擋下,再加上選舉時狂殺宇昌,幾乎是掐死了生技業半條命。政府說要推綠能產業,結果在再生能源補貼推出第一年就出爾反爾,弄得業者怨聲載道,徒呼負負而去。政府說要推國際醫療,結果面對少數醫界雜音就畏縮不前,兩年來還在原地踏步。政府也說要推雲端、數位匯流、文化創意等,但幾乎每一項都只是報告製作精美、策略口號響亮,然後結果令人不敢樂觀期待。

 總結來看,在馬政府所推動的十幾項新產業中,真正算是有成效的,就只有觀光。但是觀光畢竟不具創新趨動的厚實基礎,也太受兩岸關係干擾,不能做為產業轉型的標竿。

 為什麼馬政府的新產業政策推不動、轉不靈呢?恕我們直言,至少這幾任內閣的財經部會首長與閣員,都不是開創新局的材料。他們多是技術官僚出身,上焉者只能夠把上級交辦的題目分析整理,但是絕對沒有前瞻視野、大膽開創的能力。至於下焉者,則只是熟諳官場應對進退,既不積極解決問題,也不能回應社會的挑戰。試問當初震天價響的六大新興產業,如今成效安在哉?

 再以行政院最近幾個月敲鑼打鼓推動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三業四化、台商回流、自由經濟示範特區等諸案來看,不但在執行面看不到振奮人心的作為,在理念面甚且也與馬政府的其他政策充滿矛盾。諸如台商回流、自由經濟示範特區等方案,面對的租稅、勞工、環保等困難一如以往。同一批人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麼現在換個方案名稱就能解決?整體而言,目前的諸多產業相關方案,既沒有閣員首長的理念貫穿,也沒有閣揆的提綱挈領。這樣下去台灣產業怎麼可能轉型成功呢?

 快過農曆年了。在社會面,勞工的日子一樣要過、年輕人的起薪很難看漲、階級的對立無法減緩。在產業面,各種新政策的口號繼續在喊、台灣在國際競爭中仍無起色。這是台灣人民深沉的怨歎,難道也將是慘到無法擺脫的宿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