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瑞
經濟部年終記者會表示,將儘速與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以力促今年出口成長達到五.五%。看似四平八穩的利多報告,其實不堪檢驗,也暗藏玄機。
幾個月前,馬總統還表示,政府希望未來八年內能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排除障礙、調整心態、八年入T、能快就快」---八年已經站在前頭,還能多快?經濟部也不遑多讓,既是儘速洽簽,生效、見效八字還沒一撇,又何以今年就能力促成長?施政者已然忘了落實面的邏輯性。
說穿了,這是想圓兩個謊,一是當初為了減少國人的疑慮,把ECFA說成可以敲開FTA大門;二是為了實踐選前與美方的默契,塑造美牛案與FTA掛勾的假象。而這兩張前後開出的支票,總有個兌現期,於是拖字訣出來了:八年。
FTA真有這麼重要嗎?一、ECFA已經證明,不再贅述。二、韓國產品在歐、美、中三大市場的占有率比下台灣之前,與對方FTA不是還未生效,就是還未洽簽。三、根據美國官方統計,去年美國自FTA國家進口成長率還低於自非FTA國家。顯然不同的時空背景皆告訴我們: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才是重點。
當年鼓吹ECFA才能救台灣經濟的主流財經媒體,難得近日以社論為FTA做了更客觀的陳述,也嚴重警告馬政府:「要求儘速與歐美洽簽FTA,老實講是病急亂投醫;看在歐、美的眼裡,豈不暗自竊喜而傳笑四方?未來一旦上談判桌,美、歐豈不獅子大開口?我方又豈能不丟盔卸甲?不明辨其間利害,不妥善研擬談判的戰略與戰術,一紙自由貿易協定簽下來,非但解決不了外貿困境,更將為台灣社會埋下不測之憂。」
「若決策當局不以舉國之力突破台灣產業創新、技術的困境,不明就裡地追逐FTA的簽署,有一天我們也許會發現FTA愈簽愈多,但台灣的出口排名卻一年不如一年。」把FTA換成ECFA,也一樣適用。
「昨是今非」,也許太晚,也許不會,重點在於馬總統清楚了沒?肯不肯、能不能面對!
(作者為企業經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