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13

寒流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脆弱

日本經濟新聞

襲擊中國北部的40年一遇的寒流正在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由於道路和港口結冰,物流陷入了癱瘓,食品和鐵礦石價格出現了上升。取暖用煤炭的使用量增加,也是造成前所未有的霧霾天氣的一因,工廠作業和車輛通行受到了限制。這顯示出嚴重受氣象左右的中國經濟的脆弱性。有分析指出帶來低溫的因素並非暫時性的,因此中國可能在中長期受到寒流的困擾。

渤海灣是北京和天津等中國北部地區的大門。中國電視連日來報導了覆蓋海冰的渤海灣北部情形。有些地方的海冰厚度甚至達到40厘米。由於擔心浮冰造成船體損傷,有超過千艘船隻處在停航狀態。

豬肉、蔬菜價格上漲 

各地道路因結冰和積雪而處在無法通行的狀態,對畜產和農作物的運輸造成了消極影響。中國農業部于1月21日表示豬肉的批發價格已經漲至每公斤23.4元。相比氣溫開始下降的去年11月第1周上漲了14.1%。同時由於鄰近春節,正是豬肉需求旺盛的時期,由於擔心供應短缺,價格出現了暴漲。

此外,蔬菜價格的上漲也非常顯著。從50個城市的平均蔬菜價格來看,白菜較1個月前上漲28.6%,西紅柿上漲20.6%,芹菜上漲18.5%。食品價格佔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3成,物價上升將表面化。
寒流的影響還波及到了資源開採一線。未來資產證券的商品分析師(駐香港)Henry liu表示:「中國鐵礦石礦山的近15%停止了作業」,「中國鐵礦石品質較差,需要用水加以處理,但無論是主要產地河北省還是遼寧省,水都結成了冰,無法使用」。

與此同時,寒流還引發了1月中旬籠罩北京天空的大氣污染。在中國低收入者家庭中,以煤炭作為取暖熱源的情況非常普遍,這些取暖設備全面投入運行,向天空釋放了大量微粒子粉塵。再加上工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被稱為「PM2.5」的微粒子狀物質在大氣中的濃度一度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 (WHO)標準的近40倍。

58個工廠完全停工 

深感危機的北京市全面叫停了建材和化工等58所工廠,同時要求41所工廠削減有害物質排放量。同時還宣佈了新的防污染措施,在大氣污染嚴重時將限制北京市內通行的汽車數量。

此外,東北地區的長春市、瀋陽市、中部地區的濟南市、鄭州市、內陸地區的重慶市等也出台了相應對策。

據中國內外環境專家于1月14日發佈的報告推算,大氣污染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如果換算為與污染相關的治療費用等,將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顯示,北京市、河北省等華北地區去年11月以來的平均氣溫為零下7.4度,比往年低2.4度,創出了42年來的最低水平。有分析認為這是受夏季發生的北冰洋海冰減少的影響。由於氣壓分佈發生改變,強冷空氣更容易進入中國大陸。預計夏季海冰溶解的情況今後仍將繼續,因此冬季寒冷的局面今後很可能反復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