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13

解決就業問題 不能只看數字

邱建業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失業率為4.24%,創2009年金融海嘯後新低。就業狀況逐步好轉固然值得高興,但主計總處同步公布,去年1至11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37,333元,去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已倒退到1998年水準,此情況較人憂心。

台灣就業市場從2000年以來,共有5大因素,使我國就業市場產生質和量的轉變:首先,2000年以來,網路泡沫化、金融海嘯、歐債與美債問題等國際經濟危機,屢次衝擊我國經濟成長。

其二,2000年開始,政府推動縮減工時措施,部分台商因而出走海外,使國內就業市場萎縮。

其三,2000年後勞動法規、勞健保規定變更,使勞方成本增加,近而壓縮員工薪資或減少聘僱。

其四,因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加,企業為保持勞動成本彈性,逐漸用變動薪資取代固定薪資制度,也就是企業寧可發獎金,也不願調薪。

最後,企業內部人力逐漸二元化,對少數高階管理職給予高薪和各種保障,但基層員工卻提高派遣比例,減低基層員工薪資。

上述5大因素,不只使國內職缺的量減少,更在質的方面產生變化,例如金融海嘯後,就業市場看似逐漸復甦,但實際增加的職缺,有大量為低薪或派遣性質,顯示政府在處理勞動市場問題時,不能再用傳統「衝量」的思維邏輯。

國際先進國家,處理員工低薪問題,經常採用調整基本工資和工會團體協商等政略,然而以我國現況,這些做法似乎不太受資方和政府支持。

我認為,政府可以從其他方面下手,例如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強制上市櫃公司揭露薪資結構,讓血汗工廠無所遁形等。此外,公司的薪酬管理委員會,也應有勞工代表,讓公司的分紅和薪資制度更顧及基層勞工權益。

另一方面,政府在景氣低迷時,更應加強社會住宅的推行、並且控制基礎教育學費、油電等生活基本開支漲幅,勿讓勞工成為工作貧窮的犧牲者。

近期政府大力招引台商回台投資,對就業的量確有正面影響,但品質上,需更費心把關。目前政府對台商回台投資條件包括創造自有品牌、投入關鍵零組件生產等,企圖透過這些條件,吸引高附加價值的台商回流。然而,即使廠商獲利,若不反映調薪上,政府也莫可奈何。因此,我建議政府對回台台商的薪資水準,也要有一定限制,透過這項限制,也可以確保真正具高附加價值的台商回台。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許多青年面臨學貸壓力,低薪和失業造成的衝擊會相當明顯。青年失業率和整體失業率變動已逐漸脫鉤,反映青年的就業問題,已不是單純用循環性失業能夠解釋。

台灣的青年失業,顯示具大學學歷者在就業市場供過於求的警訊,以台灣目前的產業水準,並未需要這麼多大專管理人材,政府一面應加速大學退場機制,轉而加強技職教育;另一方面,可效仿韓國作法,讓大學生畢業後,接受1年職業訓練,透過政府媒合,引介到海外台商企業擔任管理職,一來解決台商的「台幹荒」,二來有效去化大專畢業求職需求,也不會讓學歷有貶值之感。

政府在此關鍵時期,不應只關心表面的失業率問題,更應該深入思考如何調整就業市場體質,改善勞工生活。

(本文由台大國發所辛炳隆教授口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