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15

台灣要怎麼「南向」

郭國興

九○年代以來,台商海外投資、生產基地及行銷布局均與中國市場息息相關,MIT精品在努力征服全世界的同時,也逐漸中國化,必須承擔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讓台灣苦嘗「貿易傾中」的風險,以及政治自主是否會受到挾制的憂慮。
日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宣示,未來執政後將採行「新南向政策」,積極強化台灣與東協、印度這2個巨大新興經濟體在貿易、投資等多元、多面向的合作夥伴關係。

開發東協市場商機

東協10國現有6.2億人口,排名全球第3,國內生產毛額合計2.4兆美元,名列全球第7,且將於2015年底以前建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
印度現有12.9億人口,排名全球第2,國內生產毛額合計1.9兆美元,名列全球第10。東協與印度因為勞動成本低,又擁有廣大且年輕的勞動力,2014年東協5國的經濟成長分別為:菲律賓6.1%、越南6.0%、馬來西亞6.0%、印尼5.7%與泰國0.7%,印度則為7.2%。IMF2015年8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亦指出,東協及印度在擴大內需的支撐下,企業獲利仍維持強勁成長,將是亞洲及世界經濟成長的驅動器。
台灣為島型經濟,出口比重達7成以上集中於亞洲各國。依台灣海關資料,台灣對中國(含香港)出口比重從2010年的41.8%最高,在中國經濟面臨硬著陸風險之下,緩降至2014年的39.8%。同一期間,台灣對東協6國(含星、印、菲、越、馬及泰)之出口比重則從15.0%一路成長至18.7%之多。顯而易見,台灣出口成長軌道必須調整為以開發東協等新興市場的巨大商機為主。
現階段,「新南向政策」之提出確有其「戰略」上的迫切性。惟「策略」上首要之務應秉持「利他主義」信念,尋求與東協諸國進行多面向的的互惠合作。

台日聯手進軍印度

具體言之,台灣應思考如何拓展東協諸國與我產業現有合作領域之深度,與協助東協諸國對我國產業優勢可能之需求,讓東協諸國了解台灣是值得合作的經貿夥伴。另外,台灣亦可善用對東協的比較優勢──如東協勞工的大量輸入、與東協外籍配偶的婚姻外交、代訓東協各國勞工生產技能、提供東協衛生醫療與糧食補助,以促進雙邊實質關係改善。
另外,日本是先進國家中最願意將高科技術移轉給台灣的國家,而台灣人民也是亞洲各國中,對日本最友善真誠的民族。日、台基於歷史淵源,以及台灣對技術移轉智財權之保障,兩國在高科技產業間合作關係一向緊密,是全球高科技業界非常成功的典範。台日科技產業可聯手進軍印度市場,共享經貿結盟利得。
台灣既是全球化的一份子,要遵循全球化布局的策略,就不能只放眼中國市場。政府還須戮力以赴,與東協、印度等重要經貿夥伴繼續洽談自由貿易協定,以分散出口多元化。

英國倫敦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