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16

南海問題進入後仲裁時期

BBC
南海仲裁案:後仲裁時期的幾種可能變局
川江BBC中文網記者


AFP

海牙國際法庭周二(7月12日)就南中國海主權爭端做出仲裁之後,南海問題進入後仲裁時期。

亞太區域的國際關係隨後會發生哪些變化?南中國海的主要直接利益相關方中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將會做出哪些實際動作?來自亞洲的一些專家學者做出分析預測。
中國退出「海洋公約」?

根據海牙國際法庭的公告,周二做出的仲裁結果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

《公約》於1982年12月在牙買加舉行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最後會議上通過,1994年生效,已獲150多個國家批准。中國是簽署並批准「公約」的締約國之一。

海牙國際法庭南中國海仲裁結果公布後,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當天在北京會見歐盟官員也表示,「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

作為締約國的中國會不會退出《公約》?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認為「沒有必要」。

「雖然仲裁結果不符合中國利益,但中國在東海、南海等區域劃出的專屬經濟區仍然基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許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說。
中國東盟關係

許楨認為,這場訴訟的直接利益相關方中沒有贏家。因為根據判決結果,南中國海水上地貌都僅僅是礁石而沒有島嶼。「不僅中國沒有主權,菲律賓、越南也沒有排他性權利」。

「唯一的贏家是在這一區域沒有直接利益的美國,裁決結果保證了南中國海區域的自由航行權,」他認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會因為南中國海問題受損,進而影響中國雄心勃勃的海上絲綢之路戰略。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在媒體上撰文指出,中菲南海仲裁案對南海地區形勢、中美關係、周邊關係產生影響。具體包括:
中美關係可能下滑至新的臨界點。美國利用仲裁裁決以政治、外交和軍事手段向中國施壓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日本將成為繼美國之後,中國在南海面臨的一個新的麻煩製造者和地緣政治對手。隨著日本社會的進一步右傾化、對華戰略疑慮加深和《新安保法》的生效,日本在南海問題上的角色可能發生變化,通過軍事合作、提供援助、基地使用和聯合軍演等途徑逐步擴大其在南海的軍事存在。
中國-東盟關係將經受新的考驗。東盟的「大國平衡」外交戰略將會因為仲裁裁決的立場分化而受到挑戰。尤其是中國和除菲律賓以外的其他聲索國的雙邊關係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中菲關係由於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強制仲裁程序而嚴重受損。

在軍事方面,許楨分析稱,仲裁結果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約束力,因為從仲裁機構到聯合國都沒有措施保證判決結果得到執行。與此同時,「中國必然做出外交反制措施」,比如在海南島附近建設航天及其他軍事基地之外,進一步在南沙群島派駐軍事力量。

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所副所長林勇新則撰文稱,中國東盟關係背後牽涉的是中美關係。仲裁庭裁決之後,南海軍事化或將愈演愈烈。6月18日,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和「里根號」航空母艦已在菲律賓海上組成雙航母編隊並展開作戰演習,旨在「威懾」中國。6月22日,美海軍第三艦隊派遣三艘伯克級驅逐艦支援第七艦隊,正式進入南海開展軍事偵察活動。未來一段時期,美國或借支持裁決之名,加快加大對南海地區的軍事力量調配和部署,擴大軍事活動的範圍和頻次。
利益新格局?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China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Stud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主任朱峰表示,北京方面在海洋主權聲索方面與鄰國做交易的努力,是一項長期政策,它甚至有一個名稱: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成功案例包括,2000年與越南就北部灣海事主權主張達成妥協,2005年與越南和菲律賓簽署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等等。

7月12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示威人群。分析稱,中國也可能重回談判桌,但南海的利益格局可能出現新變化。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周三在記者會上也表示,中國有和鄰國分享南中國海資源的傳統。

劉振民稱,為了處理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海洋爭議,中國與各個南海周邊國家都建立了雙邊溝通的渠道,比如跟越南啟動了關於海洋劃界談判, 2000年簽署了《北部灣海洋劃界協定》和《北部灣漁業管理協定》。中菲也曾保持雙邊的溝通,有漁業方面的溝通,還有建立信任措施工作組。

「無論漁業的合作也好、油氣資源合作也好,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是可以達成協議的。」他說。

許楨也認為,在主權和政治問題上,中國迴旋的餘地比較小,畢竟中國不可能放棄九段線,也不願意在這場角力中示弱。在這種情況下,南中國海區域可能出現新的利益格局,中國可能會和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在相互重疊的專屬經濟區開展對話與合作,「把菲律賓晾在旁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