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2015

一意孤行堅守怪異的美國城市

BBC安東尼·丹斯洛

Image copyright z Image caption 小童車大樂趣?

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座城市看到過這麼多精緻的紋身,或者這麼多的大鬍子;還有,可能在大街上駐足和陌生人聊天的那種愛留大鬍子的怪人。不過,能碰上的可能有騎著獨輪車大聲吹風笛的;能看到的可能是「動物園炸彈族」(Zoobomb直譯):每星期天,成年人騎著迷你童車衝下山坡、闖入市區!所謂的「小車子大樂趣」。

波特蘭已經成為潮人的遊樂園,或者,就像一名當地人對我形容的那樣:「年輕人來退休的地方」。考慮到當地氣溫炎熱,大群人赤身裸體騎車穿過市區,看來幾乎算很正常的現象了。

波特蘭確實有點怪異,而且還引以為自豪。大街上貼著標語、汽車上貼著標籤,呼籲「保持波特蘭的怪異」。這個主意最早是從德克薩斯的首府奧斯汀借用來的。

波特蘭現在已經成了美國各州人最愛搬去的一個城市之一。我遇到過幾位加利福尼亞人,為了躲避乾旱、炎熱、擁擠決定北遷。對他們來說,波特蘭有明顯的誘惑力—自由解放、風景優美(位於威拉米特河和科倫比亞河交匯處的山間),遠方是山頂白雪皚皚的胡德山,看上去宛如一幅日本風景畫。

波特蘭也是一座步行城,四周田園風光環繞,市中心面積很小,有寬闊的人行道、發達的電車網和完善的自行車道。

波特蘭有出色的餐館、酒館、咖啡館,但是,波特蘭並不僅僅是享樂主義者的天堂。「俄勒岡人報」撰稿人喬·羅斯形容波特蘭是「嬉皮城和大都會的融合,與其歷史傳統完美匹配。波特蘭一直是不墨守陳規人的駐足點。」

來自五花八門各色背景的自由思想者推動波特蘭有了獨特的個性。他們翻過洛磯山、喀斯喀特山,沿著18世紀探險家克拉克和劉易斯的足跡、沿著俄勒岡小徑(19世紀拓荒者的主要道路之一),來到這裏建立起波特蘭,並且淘到巨大財富:源源不斷的魚和木材。

波特蘭市博物館內藏有一枚珍貴硬幣,據說當年就曾拋這枚硬幣,決定這個地方該叫波士頓還是波特蘭。不過,到了1990年代,波特蘭全面滑坡,迫切需要尋找新方向。當時,波特蘭得了一個「樹樁鎮」的外號,凸顯昔日蓬勃的木材業的衰敗。不過,這裏有一家最好的咖啡商也借用了「樹樁鎮」這個名字作品牌。

現在,波特蘭匯聚著大批新鮮的創意、年輕的人才—搞絲網印刷的、做自行車的、還有數不清的電腦奇人。除了耐克在這裏安家,還有哥倫比亞運動裝、以印第安人傳統圖案為設計靈感的彭德爾頓毛毯。Keen戶外鞋的總部位於波特蘭古老的工業區「珍珠區」。該公司的座右銘是,「我們保證致力於建設強大的社區、健康的地球,由此我們都可以創造、享受、關愛。」看上去,拿過來作為與波特蘭最為匹配的口號也很合適。

美國前總統布什的手下曾經把波特蘭稱作「小貝魯特」,原因是小布什來這裏時受到冷遇和敵意。波特蘭肯定是美國沒有專業棒球隊的最大的城市,這裏的人酷愛足球、衷心支持自己的球隊「伐木者隊」。

波特蘭不征收銷售稅,黑膠唱片專賣店也許超過美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波特蘭人否決在水中加氟化物,這樣做的美國大城市為數不多。波特蘭允許醫生輔助他人自殺;不出預料,大麻合法化了。令人奇怪的是居然一直拖到最近。

美國其他城市都擴張了,但是,波特蘭過去40年城市邊界固定不變,大樓止步、曠野開始。所以,更多人選擇走路或者騎車上班。

波特蘭有一家油炸圈餅店,人們經常在外面排著大隊購買這裏獨特的陽具形狀的美味小吃。

波特蘭是第一個全盤採納郵寄投票系統的地方。但是,它也是美國僅剩的兩個不准自己加油的城市之一。

當然,波特蘭的怪異也有陰暗一面:流浪漢和吸毒問題顯而易見。但是,當地媒體報道說,這並不是一個危險的城市。過去幾年最大的一起民憤事件是當局試圖換掉波特蘭機場眾人鐘愛的地毯!

波特蘭最大的擔憂想必應該是如何避免地方主義的蔓延。既然我們BBC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俄勒岡人」報的喬·羅斯向他的網上受眾提出了這一問題。

有幾名受眾回答,怪異的形像現在不合適了,波特蘭現在已經變得很普通;許多人支持「寧願獨特、絕不從眾」;有人探討波特蘭如何鼓勵當地人「將愛轉化成職業」;

更有不少人觀點一致。他們高呼,「波特蘭並不怪,美國其他地方才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