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015
書店十年來減千家近三分之一,是問題或非問題?
誠品書店(圖:Essolo)
據財政部營利事業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書店十年前有三千兩百多家,至今年(2015)七月,減少至兩千兩百多家,消失了千家書店,減少幅度將近三分之一。走在街上,的確能感受到書店明顯變少,如八月底台北金石堂忠孝店關門大吉,九月底金石堂板橋店重新開幕,卻是改裝為「咖啡書店」;101大樓的指標書店PAGE ONE,曾是許多人留連尋覓外文圖書的好去處,先是縮小經營面積,將門面讓給了精品店,之後仍然不敵大環境,於年中收手停業。
書店減少真的是問題,或只是正常現象呢?畢竟,過去各種通路興衰起落,我們都習以為常,從來沒有過問為何巷口雜貨店一一消滅,也沒有質疑過去從呼叫器到手機剛崛起時代曾經相當興盛的通訊行逐漸凋零,連過去曾經人聲鼎沸的3C賣場也快速退潮,在台北,著名的光華商場周邊,八德路原本滿是銷售各種3C產品的通路,如今漸漸撤離,在台中,著名的「電子街」,早就已經名不符實,裡頭的電子與3C店面大量減少,我們頂多感嘆一聲,就是與出版界較相關的如租書店,近年來減少幅度還更大於書店,似乎也沒有引起太多注意。
許多人認為線上書店是造成書店減少的原因之一,的確,有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書市已經有高達八成經線上銷售,既然線上書店奪走了大部分營收,那實體書店當然只能衰亡,但線上書店是否因此就是萬惡不赦?許多書店經營者一口咬定線上書店成本低,以折扣戰搶市,但事實上消費者在線上買書,不是只因為折扣,前往實體書店需要交通成本,買了書還要自己扛回家,相較之下宅配到府更為方便;線上搜尋比在實體書店找書更快,而許多書實體書店選書太過從眾,小眾書籍在架位上不見蹤影,非得在線上書店才找得到,又豈能怪罪消費者只好在線上書店買書?
如果線上書店的確能取代實體書店的功能,因而將都市中的空間釋放出來,也未嘗不是美事,或最起碼也與各種通路的興衰一樣,頂多只需感嘆時代變化,不過,線上書店確實是有不及於實體書店之處:在線上書店搜尋已知的書籍或是已知的作者,都比實體書店容易,但是,若是還不曉得的書籍、還不認識的作者,光靠線上書店的簡介與部分預覽,實在無法判斷書的內容如何,理論上,實體書店提供了更好的認識新書與新作者的機會,這是線上書店不及之處,有人認為這就是線上書店普及後,總體出版市場萎縮的原因之一,因為讀者只會購買已知的書,不再從實體書店中發掘未知的書。
但,實體書店是否就有達成這個幫忙讀者發掘新書新作者的任務?講直接點,如果有的話,就不會遭線上書店侵蝕得這麼嚴重了。近年來,實體書店朝大型化發展時,往往拋棄了選書的責任,而是把大坪數書店當成是國家圖書館,每一本出版的書都收,美其名是「書種齊全」,但實際上書店再大架位仍是有限的,熱門國家的旅遊書收了幾十本,有許多根本大同小異,卻把冷門地區的旅遊書給排擠掉了;大出版社的每一本書都收,就把小出版社的書排擠掉了;新書每一本都收,就把舊的好書給排擠掉了。
事實上,每一本書都收,反而是線上書店的專長,實體書店應該發揮的是協助讀者「尋找未知」的功用,應該發揮從書海中精選好書,然後推薦給讀者的作用,但台灣的主流實體書店是否有做到這點?許多實體書店仍然依賴銷售量排行來推荐書籍,不論是店內排行榜,或是靠銷售量決定哪些書上平台、上好的架位,然而,統計、追蹤甚至預測銷售量那又是線上書店的專長,因為線上書店的銷售數據比實體書店更即時更新。
實體書店的功能不是讓人在裡頭「自我感覺良好」沾染「文藝氣息」之後喝杯咖啡,或是在眾多書籍的裝飾下買個精品,實體書店更不是讓窮學生可以站著把書免費看完的慈善圖書館,實體書店應該發揮的功能是讓愛書人在其中可以很容易找到「啊!原來還有這種書!」那種尋幽訪勝,或說尋寶的感覺,而這要訴諸高超的選書眼光,以及架位的精心設計,然而,主流實體書店有做到這點嗎?
身為一個買書買到家中幾乎無處可放的讀者,我必須說它們沒有,多數實體書店就連架位的安排方式也相當原始,要不是照種類、照書名,就是照出版社、照作者,而這種單純的排列方式,又是線上書店的專長,線上書店可隨使用者高興用各種不同方式排序,而實體書店可沒辦法一下子讓全店內的書都大搬風。
實體書店如此失職也是有其根本原因,大型實體書店的進書業務,一個月要接收每家出版社新書的大量轟炸,光是把簡介看完就很了不起了,既然根本也沒能把書好好看完,更別說花心思精選特別的新奇好書,或是根據每本書的特色來設計架位了。線上書店只能讓讀者根據一些簡介與少許預覽內容來判斷書的好壞,這本是線上書店的競爭弱點,但實體書店進書時也只用一些簡介與少許預覽內容來判斷書的好壞,結果兩者有何差別?
綜合上述各點,可以發現台灣的主流實體書店,經營方式完全發揚自己對線上書店的劣勢,而完全沒有發揮自己面對線上書店的優勢,不顧其所肩負的使命,因此失去市場地位,遭線上書店擊敗,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當實體書店面臨線上書店挑戰時,想的卻不是如何迴避劣勢發揮優勢,而是一邊抱怨,一邊把自己轉化為咖啡廳,訴求自己是良好的免費閱讀空間,甚至還附上桌椅,鼓勵讀者一毛錢都不要花的免費把書看完,既然書店這麼鼓勵看書免費,只想當咖啡廳,又怎能怪顧客最後都不買書,只來喝咖啡呢?
至於怪罪讀者都忙著滑手機,則恐怕也是打了自己一巴掌,作者與整個出版社投入所有心血創造出一本書,對讀者的價值,卻連跟朋友在Line上面聊天都不如──那可是免費的啊!──若是這樣的話,到底是該檢討讀者,還是出版人該檢討呢?當然,通路也得要負相當的責任,出版社出書方向受到大型通路的選書方向牽制,選書平庸化,出書也只得平庸化,久而久之能創造對讀者來說新奇、有趣、有收獲書籍的能力逐漸退化,這只能說也是書店與出版界的歷史共業。
因此,現有的實體書店逐漸消失,其實也只不過是市場商業競爭下優勝劣敗的必然結果而已,該問的問題,不是為何舊的書店消失,而是為何沒有全新經營方式的書店崛起?
這牽涉到幾個因素,首先,書店倒閉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房地產過熱,房租過高,也同樣打擊新型態書店或任何其他通路。以台北市而言,有許多地區,店面的經營成本,有超過一半是店租,一間空店面本身並沒有對社會產生價值,店面產生價值,是靠店主的設備投資與員工的辛勤努力,然而這些全部加起來都還不如房東的坐享其成,經濟如何不會出問題呢?這不僅是書店的問題,也不只是所有通路、店面的問題,而是反映出整體台灣經濟結構的要害。
其次是基本的經濟問題,現行實體書店雖有許多可改革的空間,但這些改革需有一定資本門檻,譬如要找來一群優秀的選書團隊,這需要負擔大量人事成本,要設計全新的架位排列方式,也得找來一流高手腦力激蕩,不是一個年輕人自己店長兼掃地開一家獨立書店就能達成的,在目前的普遍低薪下,年輕人要存錢存到能開設小小獨立書店都有困難,更別說是建立有規模能發生影響的新式書店。這也不只是書店的問題,或是出版界的問題,創新不足也一樣反映出整體台灣經濟結構的障礙所在。
台灣有許多大大小小疑難雜症,都與書店問題類似,表面上看起來各有原因,深究之下,都是經濟運轉不靈的結果,房地產腫瘤與創新力不足,這兩點彼此之間也習習相關。問題始終在於經濟,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必須從經濟故障的根源治療,治好了則百病俱痊,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或甚至連治標也不可得。
藍弋丰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從事產業分析、專欄寫作、圖文創作及翻譯等,關心歷史、國際財經與產業,著有電影小說《海角七號電影小說》、歷史小說《明騎西行記》等,歷史著作《橡皮推翻了滿清》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譯有《箭雨風暴:阿金庫爾之戰》、《紙牌屋》、《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官方電影小說》等;撰寫小英教育基金會「想想論壇」《美國的誕生》系列及《能源思考題》系列專欄,以及東方報業集團東網「台灣評論」《弋論》專欄;現任《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