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2016

當我們已經可以預期未來台灣人口會下降,地方政府卻仍然不斷增劃住宅用地的需求及開發副都心之主張,我們不禁要問,縣市長還要繼續執行開發副都心或新市區的政見嗎?

蕭家淇

土地正義是新政府的訴求,也是很多社會團體的運動目標,當我看到多數地方首長,都追求副都心,新市鎮及新開發區政見,如新莊副都心,烏日高鐵副都心,豐原副都心,雙港海線副都心,南台南站副都心,航空城等,不禁令人擔心在人口縮減時代,是否仍有必要追逐大量住宅區的開發,掠奪大量農民耕地。

日本東京大學一群學者,早在很多年前就已著手研究在人口縮減下的都市政策。東京自1958到1982年,共規劃了七個副都心,包括新宿,澀谷,池袋,臨海,上野淺草,龜戶及大崎等。但自1982年後,規劃重心己由副都心轉為都市更新了。過去我在地方政府及中央單位,擔任都市規劃及發展工作已經數十年,主持過無數次全國各地方的都市檢討審查,每次我都會問自己,也問地方政府,究竟臺灣這塊土地,還需要多少住宅區,還需要增加副都心嗎?

照常理來說,人口數與住宅區,是一個供需的議題。台灣的人口,推估從2020年開始,會逐漸減少,高峰總人口是二千三百五十萬人,但是到了2060年時,人口將會減少至一千七百多萬人。需求決定供給,準此推估,未來我們的住宅用地需求,應該不致於一直要增加才是。全國目前都市內住宅區總面積約六萬五千四百公頃,如果以都市人口一千八百多萬人來推算,每人大概可以分配到十坪多住宅區。由此可見台灣住宅區存量充足,這還不包括商業區土地。

臺灣都市化比率約八成,和許多先進國家類似,如果我們再以台灣的都市住宅區土地及非都市建築用地來推估,全台灣約可住下三千二百萬人。而且台灣人習慣住商混合,商業區有一半是住人的,如果我們把商業區面積八千公頃的居住人口再加上來,臺灣目前的城鄉規劃可以容納人口達三千五百萬人。當人口數的消長與住宅區需求漸行漸遠時,都市政策的調整與檢討,就益顯迫切。

都市的住宅用地斷增加,會導致人口向郊區移動,即出現相對分散化現象(relative decentralization),如果人口再繼續移出,會成為絕對分散化(absolute decentralization),最後市中心會沒落空洞化,大家移往新開發區,即變成反中心化的城市(counterurbanization),導致居住環境品質下降。我看到在人口縮減的趨勢中,仍有縣市長喊出打造副都心的計畫,口號很響,卻令人擔憂。

日本與臺灣一樣,面臨到少子化的議題,但日本早已未雨綢繆在硏究人口縮減化時之住宅政策,包括用地分區調整、區位重劃等等,他們看見未來,審時度勢以防都市政策和現實脫勾。日本可以做為我們的借鏡,個人認為臺灣地方政府要檢討增加住宅區面積時,應該相對減少已存在的住宅區土地,如變更作商業、產業專用區或公共設施,以避免都市無限制漫延。

我國的都市計畫審議採二級制(鄉鎮市為三級),除少數特定區外,皆由地方政府提出,經該縣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而最後把關責任皆落在內政部的委員會上,但當開發主義至上時,會有多少把關效果,值得關注。只是當我們已經可以預期未來台灣人口會下降,地方政府卻仍然不斷增劃住宅用地的需求及開發副都心之主張,我們不禁要問,縣市長還要繼續執行開發副都心或新市區的政見嗎?

(作者為行政院前政務委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