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6

縮退城市(shirking city)的來臨,是我們要面臨的嚴肅課題。

蕭家淇

台灣和日本一樣,都面臨人口減少及高齡社會的來臨。東西德在合併時,東德因人口外移,造成都市居住人口的減少,閒置住宅大量出現,有些城市閒置住宅(空家率)高達59.23%。因此,縮退城市(shirking city)的來臨,是我們要面臨的嚴肅課題。

保留地成政府負債

台灣人口將在2020年後逐漸減少,我們的城市,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空家率的提高,或因父母死亡,或因長者搬去養老院,下一代沒辦法繼承居住,即形成閒置住宅。這與投資客所造成的空屋率是不同的,伴隨著是社區老化、環境窳陋、治安不佳的問題便相衍相生。如今日本城市的空家率高達13.5%,存在著820萬戶的閒置住宅,形成另類的城市隱憂。
其次,大規模的未利用地逐漸產生。東西德合併時,東德城市就產生了3750公頃的閒置商業地及1500公頃的閒置工業區,政府所面臨的不是產業界所呼籲的「五缺」之一的缺地,而是大量閒置商業大樓土地、居住空間及蚊子工業區,政府在轉變與活化的議題上傷透腦筋。
再其次,因人口減少產生公共建設營運效率不佳,甚至停止運轉,如下水道在使用戶數減少30%以上時,即缺乏自淨功能,污水廠也難以運作。另外因城市密度的減少,大眾運輸效率大為降低,終至難以正常營運。
在人口減少的年代,台灣尚面臨一個更嚴峻的課題,就是我們有2萬7000多公頃的公共設施用地,長期沒有徵收,導致地主權益長期受損,公共設施保留地也任其荒蕪,影響都市發展及環境品質。2萬7000公頃保留地,相當於8000多萬坪的土地,需6兆經費去徵收,這也是政府的潛藏性負債,是政府難以面對的真相。

建立機制開發重劃

日本因應人口減少而導致縮退城市的來臨,也採取了很多異於過往的擴張政策,如將閒置住宅改作為社會住宅。個人認為,新政府政見中的20萬戶社會住宅,應可朝此方向去思考,包括政府包租補貼,購置再利用為公營住宅等。
針對空家率高的地區,日本也採取鼓勵重建或拆除作為公園、停車場、車站及市民菜園;對於閒置工業用地、商業用地,日本也檢討轉變為其他公共設施用地。
個人以為,面對我們無力徵收的8000多萬坪公共設施保留地,就應該建立一套公平機制去執行開發,不管是解除公設地,或是變更為其他類的公設地,目前比較好的開發方式應該是土地重劃手段。
人口減少,就在不遠的將來,「縮退城市」的來臨是可以預見的。晴天補傘,雨天才能打傘,這個議題確需未雨綢繆,我們無法迴避,也是中央及地方政府要共同面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