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12

原住民語重要的原因

李道勇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對十四族十六種方言的使用現狀及能力調查,日前公佈已完成的五個語別調查報告,多數原住民僅能在生活中偶爾穿插族語,其中沙阿魯阿鄒語,僅十.六%,更令人憂心的是,二十歲以下者,僅剩四.六%會偶爾使用鄒語。原住民族語認證考試的人數,更是逐年減少,其中二○○九年,卲語四人報考,多納魯凱語兩人,沙阿魯阿鄒語沒有人報考。

沙阿魯阿鄒語即是那瑪夏鄉民使用的母語。二○○七年底,鄉民大會通過恢復「那瑪夏鄉」(Namasia,源自楠梓仙溪),轄下三村亦分別恢復舊名:「民族→Nangisalu」、「民權→Maya」、「民生→Takanua」。民族意識如此強烈的Namasia,竟然在原住民族語使用能力調查中敬陪末座,遑論其他原住民語言的使用情形。

台灣在國語運動下,和佬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皆遭打壓 (和佬語稱閩南語更是一種歧視),使母語的傳承受到影響,尤其較為弱勢的客家語和原住民語的世代斷層更為嚴重。當一種語言面臨消失的危機時,代表著講該語言所屬的文化也瀕臨消逝。

中研院學者研究指出,台灣原住民族是南島語族中,最後一個被強國殖民的地方,台灣原民語言是世界重要資產,它可駁斥「把台灣原住民納入中國少數民族」謬論,也可反駁中國復旦大學張海國根據膚紋比對,認為台灣原住民是來自台灣海峽西部,為中華民族一支。台灣原住民南島語言更是一邊一國的有力根據。

(作者為城南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