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2016

迎接「公民崛起」時代

小英政府拉開序幕,就職演說以民為本、前瞻未來。台股終場上漲卅五點,打破二○○○年以來的下跌魔咒,就職紀念幣也在五二○當天熱銷。這些,都是新政府的好彩頭。不過,好彩頭是不是成功的一半,卻不能自我感覺良好。過去八年失政,台灣千瘡百孔,各種指標是否已經觸底,有待觀察。可以確定的是,小英政府的起跑點,乃是一片廢墟。從今天開始,社會不滿情緒,也會從針對馬政府,轉向小英政府。

就職演說展現的施政藍圖,需要時間與策略來實踐,小英政府的支持者當然知道這一點。但依目前的民意氣候來看,小英政府也不能沒有急迫感,因為民心思治,窮忙族更想儘早逃出深淵。何況,從一月當選到五月上任,蜜月旅行也早已過了,社運團體對五二○慶祝活動橋段的批評,便是風向球。民意如流水,馬英九與柯文哲堪稱前車之鑑,上任一年如果缺乏有感政績,沒讓國人看到希望的曙光,一旦有個危機處理不當,輿論好惡便可能翻轉,不可不慎。

新政府伊始,我們自期望其改革承諾得以兌現,嘉惠國計民生。蔡總統就職演說顯示,她相當注意近年公民力量的崛起,但我們仍想提醒新政府,必須小心航行於民意氣候截然不同於以往的台灣。二○○八、二○一二,台灣人民的主人意識,遠遠不如二○一四、二○一六;促成民進黨在政府與國會「完全執政」的力量,想必蔡總統比任何人都感受深刻。可以說,新政府拉開序幕,乃是緊跟著「公民崛起」進場,而「公民崛起」則是過去八年「執政獨裁」刺激出來的精神質變。

「公民崛起」,主權在民,頭家做主,國家重大決策,必須由下而上。馬政府的「訓政民主」,實屬威權主義還魂,所以總是與民意對撞,最後執政失敗,誤國誤民,慘遭公民力量滅頂。鑑往知來,新政府務必要擴大決策圈,博採眾議形成共識,尤其是,「公民崛起」的擴散效應,公民企求自己管理自己,善用權利也願承擔責任,已非消極的被統治者。從而,公民投票應該降低門檻、打破鳥籠,形成政府、國會、公民的民主夥伴關係。

「公民崛起」,不再是藍綠鐵票,政府決策必須專業化、科學化,擺脫選舉、文宣思維;愈是利益、價值衝突的議題,愈應該如此,不能慣性訴諸官粹、民粹。高度爭議性的議題,尤應敞開足夠空間充分討論,例如美豬進口、死刑存廢等,否則淪為意氣之爭,正反雙方、政府民間都未能有效溝通、集思廣益,有利解決問題的論述反而被口水淹沒。而一旦事態迫切,又以強渡關山的手段硬幹,只會激化更多的社會對立,更不利於理性解開矛盾,繼續如此操作的政權一定會被淘汰。

「公民崛起」,年輕世代的苦悶化為力量,失望轉為熱情,從凱道送仲丘到太陽花學運,新政府顯然是受惠者。國家在不斷的世代交替中前進,為了讓即將來臨的高齡社會獲得有力支撐,新政府自應將世代正義視為要務,培植生活穩定、有競爭力、胸懷願景的未來主人。台灣認同已成主流,年輕世代天然獨,新政府大可擺脫國共一中干擾,對內推動轉型正義且讓各族群在真相下和解,對外有尊嚴地與鄰國共促區域和平,讓國際社會看到二千三百萬人的凝聚力,也讓國際社會確認台灣就是台灣。

不論是失落八年,還是十六年,台灣走到了十字路口。新政府,面對挑戰也面對機會。宏觀來看,全球化行之有年,結果有利有弊,在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造成資本巨獸化、產業空洞化、投資意願低落、貧富差距擴大、社會流動緩滯、社會安全破網、遠距犯罪猖獗等症狀。馬政府偏食吃「中」藥,台灣百病叢生,淪為失落的島嶼,相對周邊國家不進反退。所以,新政府的正義實踐,課題不僅是歷史的面向,還要矯正眼前的傾斜,方能藉助「公民崛起」的力道,讓台灣脫胎換骨成一個實質的民主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