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及洩密,外界質疑行政院為何仍安排張顯耀轉任國營事業董事長的職務?行政院長江宜樺昨與記者茶敘時表示,顧及張必須養家餬口,因此才同意調整張至非公務體系。此話一出,被痛斥離譜,社會質疑國營事業績效不佳,就是濫用人事所致,若張顯耀最後被查出是共諜,難不成政府還要幫共諜出安家費?馬政府無論做什麼,受到的批評老高於肯定,令人感到尷尬與憂心。會出現這種情形,一方面固然是長久累積下來的印象,讓人民對政府缺乏基本信任。隨著馬的任期接近尾聲,跛腳現象只會加劇,施政更加寸步難行。
馬英九總統主政六年多以來,政策急速傾中,把中國視為解救經濟萬靈丹,置國家安全於不顧,飽受人民詬病。現在,他回過頭來要抓共諜,徹查洩密案,修補國安漏洞,照理會獲得國人喝采才對,但情況恰好相反。民調顯示,高達63.1%受訪者不滿意馬政府處理張顯耀事件的過程;48.9%受訪者認為張顯耀去職是政治鬥爭。馬政府主動揭發張顯耀涉嫌洩密,證明台灣仍有敵我意識,馬英九不是賣台之徒。然而,人民的認知並非如此。馬政府怎麼做怎麼錯,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首先,馬英九的民調偏低,始終徘徊在個位數與十幾趴之間,人民對他的不滿意度相當高。在這種狀況下,施政動輒得咎,動彈不得,那怕做了正確的決定,對他不滿的民眾,不是不以為然,就是保持觀望。其次,馬藉司法進行政治鬥爭的惡例,前科累累,減損他的執政公信力。例如,違背程序正義,踐踏司法人權,對前任總統展開無情追殺,不留一絲生路,造成社會分裂,政局動蕩。為了加速兩岸統合,發動九月政爭,鏟除國會議長,手段粗殘,至今尚在纏訟,國人記憶猶新。這些不良紀錄,已在國人腦海留下印記。
張顯耀突被拔官,另一啟人疑竇之處,是調查局一反常態高調辦案,刻意對媒體放話,和過去對付政敵的手法大同小異,先製造輿論壓力,營造風聲鶴唳氣氛,讓人聯想馬政府似又在重施故技。先不論政務官去留為家常便飯,張既涉嫌洩密,案情又一度升高到共諜層級,有何理由非要替他安排出路,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國營事業單位!若非證據薄弱,或感覺對張有所虧欠,又何必對他如此禮遇?調查局從一開始的「尚未立案」,到隔天的「疑涉共諜」,劇情大翻轉,讓人感覺只是奉命辦案,容易產生政治羅織的觀感。
張案對兩岸關係的衝擊,不在話下。馬英九認為本案只是兩岸大勢下的小波瀾,刻意淡化其衝擊。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也藉「淮安台商論壇」場合,定調兩岸關係未受影響。陳德銘還說,「幾十年後來看,這都是很小的事情」。但套一句凱因斯的名言,「長遠來看,我們都死光了」。短短幾個月當中,先後發生太陽花學運及張顯耀洩密案,儘管原因不同,但卻使兩岸關係頓挫,這個結果顯然超出國共兩黨的預想。北京固然希望兩岸交流不受影響,但對國民黨處理兩岸的能力,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自行踢爆張顯耀洩密,增加兩岸談判難度,馬政府甘冒如此風險,原因不外,一、「馬習會」破局,台灣惱羞成怒,藉洩密案警告北京,兩岸關係可進可退,能進展到今天,並非理所當然。二、美方提供具體資料,台灣被迫表態,以免損及台美互信。希拉蕊警告台灣過度依賴中國,會使自己變得脆弱。美國藉張案暗示兩岸關係應踩煞車,對照其重返亞洲的布局,不難理解。否則,馬政府豈會搬石頭砸毀最得意的兩岸政績?
張案的引爆及處理,存在太多不合情理法之處,引發政治聯想,半數民意把它當做一場政治鬥爭鬧劇,不認為馬真心想抓共諜。怎麼做人民都不信,馬政府公信力淪喪至此,如何有效施政,恐怕才是國人最該憂心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