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015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真正原因

BBC
羅納德·奧爾索普(Ronald Alsop)

對凱瑟琳·阮-卡特(Catherine Nguyen-Cat)而言,努力找到一份工作 「主要是個信心問題」。

這位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畢業生向英國的用人單位發送了100多份簡歷,最終有16家電話通知她去面試,其中包括三個小組演講測試。而她說,不幸的是,她常常沒有其他求職者那麼放得開,因而也沒給面試官留下太深的印象。

「他們真的有很多切合實際的經驗嗎?」

對於日前的一份廣告工作面試,她說,招聘人員「告訴我,在小組評估過程中,我是一名強大的團隊合作者,然而,就個人而言,我從沒有一個瞬間表現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並團隊展示的點子充滿激情」。

今年,在學校學過動畫片製作的23歲倫敦人擴大了她的求職範圍,將設計和插畫工作也囊括其中。阮-卡特說:「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可以做許許多多這樣的工作。但我想,即使招聘的只是一個入門級的工作,用人單位也會期望求職者擁有中級專業職位的工作經驗和技能。」

終於,這個月她在一家小型箱包與手袋設計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事實證明,她的技術知識與這家公司的用人需求乃天作之合。

她說:「我既興奮又緊張。他們說,是我的網絡技術及使用「插畫家」(Illustrator)軟件程序的能力讓我獲得了這份工作。而事實證明,他們可能要在越南開一家工廠,所以我能說流利的越南話是我被錄用的另一個原因。」

名副其實

如今,類似阮-卡特這樣的漫長求職之路絕不是個例。許多用人單位都表示,現今的大學畢業生並不太符合工作的要求。種種調查顯示,他們認為年輕的求職者們缺乏關鍵職場技能,例如書面與口頭溝通技巧、批判性思維和分析推理能力等。

隨著就業市場逐步完善,企業雇主表示,他們目前還沒有找到足夠多的既懂行又能在報到第一天就上手的畢業生。今年,在線求職網站凱業必達(CareerBuilder)對英國和印度的用人單位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用人單位認為應屆畢業生最缺乏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60%的印度受訪雇主,40%的英國受訪雇主)、創造性思維能力(56%的印度受訪雇主,39%的英國受訪雇主)以及人際交往能力(50%的印度受訪雇主,49%的英國受訪雇主)。

凱業必達公司的首席人力資源官羅斯瑪麗·海夫納(Rosemary Haefner)指出:「很多應屆畢業生的簡歷顯示,他們擁有一份或不止一份實習經歷,這讓用人單位以為他們可以在比較高的層次上起步工作。但是,他們真的有很多切合實際的經驗嗎?對此,用人單位需要在面試中估摸出其真實水平,了解他們在以往項目中的參與程度,看看他們在以往的工作經歷中是不是僅僅是打醬油的角色。」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用人單位表示,學生不具備……批判性思考、創新、解決複雜問題以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有研究發現,用人單位和學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差別。美國高等院校聯合會(AACU)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對學生所掌握技能的看法大相徑庭,口頭交流(62%的學生對28%的雇主)、與數據和統計打交道(55%的學生對28%的雇主)、團隊合作(64%的學生對37%的雇主)、運用知識和技能改造現實世界(59%的學生對23%的雇主)以及分析並解決複雜問題(59%的學生對24%的雇主)。

問題是出在用人單位的期望不切實際呢,還是出在大學和學生未能培養出求職所需的關鍵性技能?對此,大多數職場專家認為,兩者都佔了一點。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育和人力中心主任安東尼·卡內瓦萊(Anthony Carnevale)指出:「許多大學確確實實給人一種象牙塔的印象。未來,學校必須要更加重視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用人單位發現,學生或許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但卻不能將那些知識運用到批判性思維、創新、解決複雜問題以及出色的團隊協作中來。他們希望本公司招到的學生具備以前人們在實際工作中養成的技能。」

他說,儘管大學的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用人單位所尋求的所謂「軟技能」上,「但是,實際工作仍然是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和人際關係技巧的最好的老師」。

重新設計課程體系

美國高等院校聯合會正以極其認真的態度對待這種技能培養上的欠缺之處。它與各大高校攜手共事,致力於重新設計課程體系,以更有效地發展學生在職場方面的相關技能。

美國高等院校聯合會負責政策與公眾參與的副會長黛布拉·漢弗萊斯(Debra Humphreys)表示:「課程體系一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如今已經非常混亂,並且給學生留了太多選課上的自由。現在,我們需要設計出更加符合用人單位期望且更具建構性的課程體系,以使學生們在達到寫作或者其它技能的最高水平之前,保持不斷進步的態勢。」

一些組織正致力於幫助年輕人辨別那些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但卻可以為用人單位帶來價值的技能。英國慈善機構青年網(YouthNet)剛剛發佈了一款名為「界定真我」(Define Me)的在線工具,其設計初衷在於幫助年輕人從諸如體育運動、旅遊以及志願服務的日常生活閱歷中發現自己已經具備的工作技能,然後幫他們找到一些描述自己的妙詞好句,以在向潛在雇主介紹自己時用上。

青年網針對英國雇主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用人單位中,接近一半認為年輕的求職者們不了解工作所需的技能,而且三分之二左右的用人單位因求職者未能清楚表述自己的能力而將其拒絕。

青年網市場及公共關係部負責人奧利弗·德拉克福德(Oliver Drackford)指出:「如果年輕人並沒有從辦公室工作中獲得大量的實踐(實習)經驗,那麼,他們就必須體現出自己擁有其它可以運用到工作中的才幹,例如,為社交媒體機構寫博客,或者從麵包店或者餐廳後廚的工作經歷中習得了時間管理的技能。」

助你一臂之力的神器

全球金融服務公司瑞銀(UBS)出資支持「界定真我」,因為它想激勵年輕人變得更具自我意識。瑞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理查德·哈迪(Richard Hardie)說:「當年輕人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時,得到的許多答覆都是,『你尚不具備該職位所要求的技能。』界定真我這款在線工具使人們反思自我。它可以拯救那些缺乏自信又無人點撥的求職者,教會他們如何推銷自己。」

對於尚未找到東家的年輕人而言,還有另一個求職神器——Jobipedia網站。應聘人員可以在線提出關於招聘和職場的問題,並從約30家大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那裏獲得建議,這些公司涵蓋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默克公司(Merck)、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以及杜邦公司(DuPont)。

Jopipedia.org由人力資源政策協會(HR Policy Association)創辦於華盛頓特區,其執行董事麥克·麥金尼斯(Mike McGuiness)表示:「學生們有機會與這些天天刷簡歷、簽職場新手的專業人士說上話。他們可以借此了解到用人單位的需求所在,並在這上面花力氣做足功課。」

他說,在他從用人單位那裏聽來的各種抱怨中,他們尤其希望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一代能學會禮貌地與人溝通,這樣可以較好地把觀點講清楚。另外,專業態度和職業道德也是千禧一代尤其欠缺的。

一些大學正鼓勵學生盡早將精力集中到職場凖備的工作上來。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沃爾瑟姆(Waltham)的本特利大學(Bentley University),新生要選一門職業發展入門課程,並參加職業技能評估,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天賦和短板。同時,諸如富達(Fidelity)和TJ Maxx(一家百貨公司)等公司旗下的雇員會親臨課堂現場,對學生們的簡歷進行評價,對他們的「電梯推銷」和面試技巧等等給予反饋。

本特利大學還從企業方引入課程相關的資源。例如,本特利大學的校長格洛麗亞·拉爾森(Gloria Larson)表示,易安信(EMC)就曾建議該大學設立職業銷售專業。

她說:「我們先後與學院的教師及其它公司進行了討論。如今,我們就真的開設職業銷售專業了。」

本特利大學的大多數學生主修商科,但他們也會選修一些文科類的課程。希望就職於時裝營銷行業的本特利大三學生阿曼達·麥考密克(Amanda McCormick)說:「我所選的大部分課程都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教學考核。我做的團隊練習遠遠多於在其它學校就讀的朋友。」事實證明,這些功夫很有價值。今年,她憑借以往的團隊合作練習和在課程展示中所積累的演講經驗,將時裝設計公司凱特·絲蓓(Kate Spade)的實習機會收入囊中。

她說:「最難得的是,我看到了真正的公司職場是什麼樣的。它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請訪問 BBC Capital 閱讀 英文原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