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2015

投資日益年老的台灣

以前流行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提醒大家珍惜老人不是社會的負擔,是每個家庭的福氣,子女克盡孝道也是日後自己變老時的保障,孝道傳家其實含有很濃厚的老年安養的安排。

然而量變經常引發質變,當老年人在人口結構中比重逐漸增加,而盡孝道的子女比重下降,加上老人的壽命延長,過往的家庭維繫機制和經驗傳承都亂了套。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和生命維持,不再只是孝道的課題,已經變成是社會、經濟、與倫理道德的難題。

人類面臨的人口問題,從數量的多寡控制轉變成內容結構的挑戰。戰後嬰兒潮帶來全球人口的高度成長,也是人類物質文明進步最快速的一段時期。因為上一代戰亂,嬰兒潮更加珍惜生命,因此醫學發達;更加要求安定繁榮的生活,因此科技突飛猛進。許多當前的價值觀與生活形態都是由嬰兒潮世代所形塑。現在嬰兒潮世代已經陸續到了退休年紀,世代的銜接不只是接棒的問題,更大的難題是奮鬥一輩子後,老年生活不比在職場時輕鬆,含飴弄孫可能是奢侈的理想,因為許多年輕世代不婚、不生、不養。

以台灣現在的平均壽命達到80歲來看,大多數的人的退休日子都可以長達10-15年,甚至更長。美國投資理財專家羅賓斯(Tony Robbins)提醒大家,我們在職場工作30多年,退休後如果還有20年的日子要過,面臨的第一問題便是經濟問題,如何支出生活所需,生病的花費也必然增加。工作時如果已經是荷包吃緊,那如何供養沒有工作的那20年。

羅賓斯的重點在投資理財,以應付有品質的退休生活。但現實是大部分的人沒有能力與心力做這種財富累積的老年投資,因此變成是政府必須扛起這個重責大任,於是強制徵收年金或是退休金儲蓄。就如前面所述,這個時代的退休挑戰是以前人類從未面臨過的,因此各種年金和退休金的制度設計都是實驗,所以出現退休領的錢多過工作時所得的不合理現象。

全世界的經濟不景氣,把各國都往大政府的方向推進,從搖籃到墳墓都要政府負責。所有大小政策都是錢的遊戲,羊毛出自羊身上,要政府不斷支出,稅收負擔加劇是必然結果。稅制如果不公,社會裡的階級相對剝奪感馬上出現,埋下各種社會動盪的種子。就像近年來公務人員的各種福利措施,當初是為了補貼公務人員的薪資所得,現在變成是特權,這就是標準的相對剝奪感作用的結果。

做好老年的準備,當然需要政府的協助,因為未來大多數家庭大概都很難以自家的財力和人力來支撐。現在的特效藥是引進外籍看護解決問題,未來外籍看護的來源與經濟負擔可能都不像現在如此方便與輕鬆。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每個人可以做好自己的準備,在心態上認清,養兒防老已經完全過時,將來兒女無法親自奉養年邁甚至是臥病在床的父母,已經不是孝順與否的道德爭議,可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型態。所以投資自己的老年生活刻不容緩,健康與金錢同等重要,即使無力在金錢上寬裕應用,最起碼可以投資健康,養身防老不但可以減少子女與社會負擔,更可以享受有品質、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